“马云语录”我们是教人钓鱼,而不是给人鱼。
“马云创造”顾客是上帝,是商家的经营阵地。只有了解顾客的需求,满足顾客的需求,才能够获得顾客的认可,才能够使自己得到发展。
马云的成功,就是建立在了解顾客需求、满足顾客需求的基础上。
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各种中小企业遍地开花,成为世界的加工中心。但是,这些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有限,信息不畅,使产品销售严重依赖转口贸易。而当时中国尚未“入世”,对外的贸易通道主要通过“广交会”、国外展会或者依托既有的外贸关系,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香港贸易周转,导致成本过高、中介过多,而且利润低下。
马云了解到中小企业的这种需求,于是大胆地提出了“互联网要做中小企业的救赎者”的口号,创建了阿里巴巴。
正是由于满足了中小企业主的需求,阿里巴巴获得空前的成功。从阿里巴巴成立至今已经将近10年,牢牢地占据着中国B2B领域70%的市场,在阿里巴巴的平台上汇聚了300万个海外客户和超过1900万家中国的注册用户。
阿里巴巴的每一步都紧随着顾客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最好的产品。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了更好地帮助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阿里巴巴推出了“中国供应商”服务,向全球推荐中国优秀的出口企业和商品,同时推出了“阿里巴巴推荐采购商”服务,与国际采购集团沃尔玛、通用电气等结盟,共同在网上进行跨国采购。同年,为了解决网上的诚信问题,阿里巴巴在全球率先推出了企业级的网上信用产品“诚信通”,解决了企业在网上对于信用问题的担忧。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人们对于网上购物这种新的购物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兴趣,但是有一个很致命的问题使他们对于网上购物望而却步。这个问题就是安全的网上资金支付。
马云敏锐地察觉了顾客的这种需求,于是,不仅推出了针对个人用户的“淘宝网”,而且在淘宝成立还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不惜重金为淘宝打造了一个独特的安全支付体系——支付宝。
由于适应了市场的需要,满足了顾客的需求,支付宝被许多网民激动地奉为“至宝”。因此,支付宝发展很快,很快就脱离淘宝,成为阿里巴巴一个独立的子公司,成为阿里巴巴最为活跃的部门。
马云永远坚信一条:要为客户创造价值。只有创造了价值,客户才会心甘情愿地买单。
对待淘宝的态度,同样是这个信念。淘宝网在中国的C2C领域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但是,马云仍然坚持淘宝免费。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顾客的需求。在马云看来,那么多人在淘宝上购物也好,开店也罢,其实都属于一个“玩票”性质的行为。他们想起来就会上淘宝“掏一次宝”,过一段时间也许就把它忘到脑后了。如果是一直免费,还能够吸引住这些“新鲜一族”,如果收费,就会把这些“网购狂”、“网拍狂”拒之门外。
所以马云坚持淘宝免费,就是因为他不愿打击顾客的需求。
“创业宝典”创业者要知道大众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将这些东西以最直接的方法提供给他们,就会取得显著的效果。如果不了解客户的需求,盲目生产产品或者提供服务,很可能对企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作为创业者,我们应该关注顾客需求,但同时也要学会识别顾客需求,通过分析研究,看看哪些顾客需求能够真正被市场接受,哪些需求在市场上是行不通的。也就是说,创业者在选择产品、服务时,既要听顾客的,但又不能完全听顾客的——对于自己的产品,你肯定知道它的优点在哪里,而你的顾客却不一定能够发现。因此,作为产品的销售商,你有义务告诉顾客自己产品的优势,引导他们消费真正需要的产品,而并不一定是让他们看一眼便动心的产品。
“创业实战”亨利·福特(HenryFord)有句名言:“如果我问顾客他们需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他们需要一匹跑得更快的马。”也就是说,你很难从顾客口中了解到他们真正的需求;因为他们常常也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根据专家的意见,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必须了解顾客未曾满足或者未曾言明的需求。
要把握顾客的需求,就要弄清楚一些最基本的问题:顾客真正的要求是什么?他们对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是否都满意?顾客有什么特别要求?要了解这些问题,企业就要视每一个顾客为有特别要求的“单一顾客”,而不能再以“那群顾客”的观点来看待他们。
要了解顾客需求,就要深入的调查,科学的分析。充分的调查是掌握大量信息的可靠渠道,而调查工作一般都是事前开始,运用各种工具、或用各种关系、采用各种方法具体详细地掌握消费者的静态和动态信息。
调查来的信息要进行分析研究,要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并根据消费者的自身状况,包括工作性质、环境、同事关系、家庭环境、亲朋关系、事业发展状况等来科学的研究其需求的变化趋势。掌握趋势,在沟通时就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和客户讨论。此时的我们是客户眼中的专家,使他发现并满足自身需要的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