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06700000018

第18章 怀怜悯买来亲嫡孙 感孝义公堂认亲儿

且说知恩夫妇为供养义父,落得个家徒四壁,当无可当,卖无可卖,万般无奈,只得托邻居陈大爷将一双儿女领去姚州出卖,以供义父衣食,父子母女痛哭而别。

树分两枝,话分两头。这日赵知府见公余空闲,又见夫人身体日益康健,心中喜悦,突发雅兴,摘下官帽,脱了官服,说是要陪同夫人去逛街散心,顺便买些衣物。惠氏见老爷难得这样清闲高兴,求之不得,含笑答应,随即换了衣衫,带着两个家人,出了府衙。只见商铺林立,市面繁荣,民众安居乐业,甚是欣慰,便随同路人穿街过巷,一路谈笑观望,时而踱进店铺,挑选一些衣料、糕点、摆设,不知不觉,已时近晌午,便觉腹中饥饿,见街边有一家酒楼,便与夫人商议,欲去品尝海鲜,惠氏也欣然同意。待走到酒楼前,正欲入内,只见街边有位老者领着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头上插着草标,惠氏吃惊道:“哎哟老爷,这位老人在卖孩子呢,可怜,可怜!”赵知府也站住细看,看着,看着,俩人不知不觉都流下泪来。赵知府道:“夫人,别人卖儿女,你好端端的为何要流泪?”惠氏道:“老爷说来奇怪,妾身见那女孩相貌,活脱脱像是丢失的女儿,不由触景伤情,禁不住流泪。咦,老爷怎么也两眼血红,流起泪来了?”赵知府叹道:“唉,不瞒夫人说,下官身为父母官,见百姓卖儿卖女,心怀愧疚,无地自容。又见那男孩,容貌与失散多年的儿子一般无二,一时伤心,也就落泪了。”

赵知府走到老者跟前问道:“老人家,家中发生什么不幸事了,要将两个孩子卖了?”陈大爷见问,便把汤家买义父卖亲儿事说了一番,道:“唉,孩子可怜啊!只卖二十两纹银。”赵知府夫妇听罢,想不到世上竟有这等奇事,也被感动得泪流满面,俯身将两个孩儿抱在怀里,问说:“乖孩子,你爹娘好狠心,竟然将你们卖了,恨不恨呢?”慈慈低泣道:“不恨,不恨。我和妹妹年纪小,不会赚钱孝敬爹娘,自愿卖了,有了银子可以孝敬爷爷。爹娘哭得可伤心呢。”孝孝道:“娘待我可好呢,我再也见不到娘了。”边说边抱住赵夫人,哇哇大哭起来。赵知府听了心如刀割,对惠氏悄声道:“夫人,我有一事相求,不知当讲不当讲?”惠氏道:“你我夫妻,何事不可言讲?但说无妨。”赵知府道:“下官与夫人俱患失儿之痛,这两个孩子又甚是可怜可爱,不如买来抚养,聊慰寂寞,将来也有个依靠,不知夫人意下如何?”惠氏抱着孝孝已有难分难舍之心,听赵知府一说,正合心意,立时答应,赵知府道:“只是给夫人添了教养之劳。”回头对陈大爷道:“老人家,孩子我买了。”吩咐差役,付清二十两纹银。陈大爷对孩子嘱咐一番,告辞自去。

赵知府夫妇买了两个孩子,如同凭空得了两件宝物,已无心再进酒楼饮酒,就在街边买了些糖果、糕点给孩子充饥,欢欢喜喜领着孩子回到府中,吩咐丫鬟替孩子沐浴更衣,丫鬟就领着去了后堂。待夫妇俩草草用过午饭,就见丫鬟领着兄妹俩进来。经洗浴打扮,孩子显得眉清目秀,煞是可爱。夫妇俩各抱一孩于膝,问道:“孩子,你爹娘为何要买个不相识的干爷爷,却把亲儿女卖了呢?”兄妹齐声道:“爹娘找不到亲生的爹,亲生的娘,日也哭,夜也哭,做梦也哭,为报答亲生爹娘的大恩,爹娘就买来一位爹来尽孝。爷爷每日要吃甜的香的油的,家里穷,东西都卖光了,没法子,只得把我们卖了。有了银子,好让爷爷过好日子。”赵知府道:“你离开爹娘可曾哭过?”兄妹俩道:“怎会不哭呢?心里好伤心,好难过,只能硬忍着,不敢多哭。”赵知府道:“为何要忍着,不敢多哭?”兄妹道:“哭多了,怕爹娘哭坏了身子。”赵知府又问道:“你兄妹恨不恨爹娘?”兄妹道:“不恨,不恨。只恨自己再不能报答爹娘大恩了。”说着说着,又伤心地哭了起来。想不到幼小年纪,竟如此懂事,感动得夫妇俩搂着孩子,泪流满面。夫妇俩觉得两人已有名字,便只改赵姓,仍用原名,还请了一位先生来教兄妹读书。平日里,惠夫人怕孩子受委屈,总是带在身边,好吃好穿,疼爱有加。

且说陈大爷卖了孩子,心中着实不忍,眼泪汪汪回来,顺路将二十两卖身钿交给知恩。知恩拿出一两作为答谢,陈大爷流泪道:“老汉心疼你失去儿女,心都快要碎了,怎忍心要你卖身钿?”决意不收,怏怏而别。知恩含泪将银子交给妻子,贞静接过,泣不成声。布袋听了大笑道:“哎哟喂,卖了就好。还卖的好价钿呢。爷爷只值五两,孙孙比爷爷还值钱。小鬼小鬼,越小越贵。儿子,兜里有银子了,还不给为父买好吃的来!”知恩答道:“是,是,孩儿这就去买。”贞静含泪把银子交给知恩,叫他买好吃的来孝敬父亲。二十两银子,犹如挑水填井,能济什么事?勉强维持了个把月,就又成塌底茶篓了。借也没处借,再也揭不开锅了。知恩与妻子商议道:“娘子,家里什么都卖光了,又借贷无门,还拿什么去孝敬父亲?不如让我卖身为奴,你在家孝养父亲。”贞静哭道:“相公此举不妥,你是一家之主,怎可离家为奴?不如让为妻卖身为婢,有你在家孝敬父亲为是。”

两人正争执不下,只听布袋在房内拍桌子大喊道:“儿子媳妇!你们都死了不成?为父肚子饿得咕咕叫,快拿好吃的来!哎哟喂,怎么慢吞吞的,是要饿死为父不成!”知恩趋前道:“父亲息怒,眼下家里实在没有可吃的东西了,正与媳妇商量着卖身养父呢。”布袋不听犹可,只一听,把桌子拍得震天价响,道:“侬也要卖身?好侬个不孝子,这不是假借卖身,将父丢下,从此溜之大吉!幸亏当日有言在先,不能孝养就告官治罪,如今我要告侬个忤逆之罪,这就拖侬见官去!”一把拉住知恩,气冲冲往外便走。

贞静见父亲动怒,吓得不敢吱声,当父亲要拖丈夫去告官,只得紧跟其后,哭求父亲原谅,布袋只是不听。这一闹,惊动左邻右舍前来观看,一时议论纷纷,摇头叹息,都说知恩夫妇孝得可怜,买个假父进家门,搅得倾家荡产,背债卖儿,还落了个不孝之子罪名,实在划不来,都上前来解劝,布袋哪里肯听?愣是拉着知恩走,不知走有多久,竟不知不觉到了知府衙门前,布袋走上前去,拿起木槌,将鸣冤鼓擂得惊天动地。

这日天气晴朗,赵知府闲暇无事,正与夫人在后花园观景赏花,观鱼闲聊。聊着聊着,就聊起圣僧找灵药事来,屈指一算,已到圣僧相约七七四十九天之期,怎不见一点音讯?正自疑惑,突然听到一阵天崩地裂般擂鼓声,赵知府连忙别过夫人,换上官服,快步来到公堂坐下,问道:“谁击鼓告状?”差役禀道:“有一小老头拉着一个汉子击鼓。”赵知府道:“来啊,带击鼓人上堂!”少顷,只见戴着破帽的小老头气呼呼拉着个汉子进来,后面还跟着个女子。小老头一进大堂,顺手摘掉破帽丢到地上,露出圆溜溜的光头来,道:“这劳什子,扣在头上滑溜溜的,好不难受!”朝赵知府大声道:“赵大人,快替贫僧申冤雪恨啊,气死我也!”这时赵知府才看清,小老头原来是圣僧布袋和尚,见他穿得不僧不俗,差点笑出来,急忙起身恭立,道:“圣僧切毋生气,切毋生气,下官为圣僧做主呢。”吩咐道:“快给圣僧设坐。”布袋道:“坐嘛就免了。先请大人替贫僧评评理,这不孝子,自愿化五两银子买贫僧作父,当初言明,买后须好吃好待。不料这不孝子串通不懂事的媳妇,事事违拗。纵然被贫僧骂得狗血喷头,偏偏装聋作哑,绝不还口,憋得贫僧满肚子臭屁放不出!还瞒着贫僧卖了地田卖儿女,卖了家什卖冬衣,只给贫僧吃油的甜的香的,害得贫僧胖得圆滚滚,油光光,呼哧呼哧走不动路,你说可恼不可恼,可气不可气?请大人治他个不孝之罪,打一顿屁股替贫僧出气!”

堂下差役见和尚说话颠三倒四,善恶颠倒,好不气恼,若在平时,早就吆喝训斥了,今见老爷恭敬有加,还为和尚设座,就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谁还敢做出头椽子?只不禁窃窃而笑。赵知府听了心里也直打鼓,跪在堂下两个男女,定是买父卖儿之人,内心不禁肃然起敬,只怕有失官体,一时又闹不清圣僧何意,只得含糊答道:“圣僧息怒,真是岂有此理,可气可恼。不惩办那还了得!”知恩跪伏在地,突然见父亲竟是个和尚,实出意外,才对他不肯脱帽,只吃素食,恍然大悟。又见他与堂上老爷相熟,心中纳闷,无暇细想,只管磕头恳求道:“老爷请息怒。草民不孝,亏待了父亲,若能给父亲解怒消气,是打是罚,任凭老爷处置。”贞静也哭求道:“请大老爷明鉴,我家相公是个孝子,全是做媳妇的不好,亏待了父亲。请饶了相公,妾身愿受责罚。”知恩道:“老爷莫听她说。近邻远亲哪个不知我家娘子是位孝顺媳妇,贤德妻子,绝不会做忤逆之事,是草民有罪,不干她事。”赵知府听了,内心震撼,想不到农家夫妻,竟这等有情有义、纯孝贤德之人。痴痴呆想,不知说什么是好。

公堂审案时,有个家人在屏后窃听,甚是好奇,离开时边走边念叨,夫人正拎着孩子从后堂出来,家人一时失神,险些撞到夫人,夫人问道:“是何缘故,这般失魂落魄!”家人道:“夫人,奇事!奇事!天下竟有这等奇事。”惠夫人道:“什么奇事,大惊小怪的!”家人便把和尚如何在堂上颠三倒四,儿子媳妇如何争着受罚相告。夫人也觉诧异,便领着孩子悄悄来到公堂屏后偷看。先见到一男一女低头跪在案前哭泣,毕竟孩子眼尖,认得是自己爹娘,都大哭起来。夫人觉得蹊跷,正欲动问,突然听到圣僧布袋和尚气呼呼嚷道:“大人别留情,不打他五十记屁股,贫僧不依呢!”赵知府心中不忍,又不敢违拗,一时如羝羊触藩,左右为难,只得佯装发怒模样,大喝道:“大胆不孝子,竟敢违拗父亲,不打难平父愤。本官念你初犯,从轻发落。来啊!且打三板子给圣僧消气!”

众差役一听,心中犯了嘀咕,用刑至少打三十板,不曾见打三板的,分明是老爷手下留情,且听了和尚所言,同情孝子,故只是大声吆喝,却站立不动。布袋生气道:“好啊!你们只打雷不下雨,只吆喝不动手?徇私舞弊,还有王法没有!”赵知府心里明白,这样的孝子天下难找,嘴上虽说打三板子,还是不忍心,今见布袋连声催打,想必天心使然,心头一急,竟奔下堂来,央求道:“请圣僧恕罪,这般孝子感天动地,下官情愿代他受刑,替圣僧出气!来啊,速速用刑!”差役们越发糊涂了,知府大人自己判刑自己挨,这可是破天荒第一次,谁吃了豹子胆敢打知府老爷?这会儿全都变成耳聋眼瞎呆若木鸡了。布袋却余气未消,道:“知府大人不能替打。罢罢罢,求人不如求己,贫僧亲自打!”说着,怒冲冲将知恩推倒在地,一把将裤子拉下。赵知府见布袋自己动手,一下扑在汉子身上,无意间,一眼瞥见汉子屁股上竟有一块鹅卵大的红痣!不由得心跳血涌,这汉子不正是千寻万觅失散多年的儿子知恩吗!不禁大喊道:“儿啊!想死为父也!”

随着一声叫喊,赵知府突然感觉天昏地暗,天旋地转,昏了过去!正如医者云,大悲大喜到极处,必然气厥。在场众人又纳闷又惊慌,无不手足无措。后堂偷看的夫人更是不解,先是老爷要打汉子倒也罢了,后见老爷跑下公堂替汉子挨打,就觉有违常理,更让她诧异的,是老爷突然昏厥倒地,不由大为惊惶,回头见身边孩子,已奔向公堂,就急忙跑出来,见地上那个女子抱住俩孩子哭叫,也无暇顾及,急忙将老爷扶起,突然一眼瞥见跪于一旁女子的颈后,有个鸟卵大小瘤子,怕一时眼花,揉揉眼再细看,不错,真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女儿贞静!十余年郁结胸头思念,如同江堤决口,顾不得众目睽睽,一声惊叫,发疯似扑于女子身上,喊道:“儿啊!想死娘了!”话音刚落,突然扑倒在地,昏过去了!

知恩夫妇怎么也料不到,出卖的一双儿女竟会在公堂上见面,一时间悲喜交集,刚才知府夫妇举动,又诧异又害怕,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得抱着儿女以哭泣作掩饰。堂上衙役素知老爷严慎,夫人贤淑,不曾见这般惊呼喊叫,且双双昏倒,便知必有蹊跷。此时唯有布袋张开大嘴,拍手笑道:“哎哟喂,这会儿是老太婆啃烧饼,全噎住了!哭哭哭,哭得好,哭得妙,哭比笑好。”回头对呆在一旁的衙役道:“你们傻乎乎呆着做什么?还不快取姜汤把老爷夫人救醒过来!”衙役们这才如梦方醒,急吼吼取来姜汤,丫鬟们也来了,大伙灌汤的灌汤,拍背的拍背,叫唤的叫唤,片刻后,才见赵知府苏醒过来。升堂时,赵知府见一汉子被拖进公堂,低着头跪在地上,做梦也不会想到竟是失散多年的儿子!这也难怪,时隔多年,当时还是孩童,如今长大成人,一时如何认得出?突然眼前现身,一时悲喜交集,能不昏厥?待苏醒转来,抱住知恩道:“儿啊,这些年在何处安身?爹找得你好苦也!”此情此景,知恩被吓得瞠目结舌,不知该如何应答了?毕竟骨肉亲情,少时记父亲容颜常绕心头,梦里常见,经仔细审视才认出眼前这位老爷,就是魂牵梦萦的亲生父亲!一时喜极而嚎,大叫一声:“爹啊!”就昏过去了!这时惠夫人也苏醒了,抱住贞静只顾“儿啊!儿啊!”的哭喊,贞静此时也认出眼前这位夫人就是自己刻骨铭心的亲娘,“娘啊!”一声呼喊,倒在夫人怀里不省人事了!吓得两个童儿大哭大喊,乱作一团。

布袋见知府夫妇哭得不可开交,众人傻看不雅。便向两旁差役道:“贫僧代知府老爷做主,退堂,请各位回避。”众差役遂悄然退去。此时,知恩夫妇也醒了转来,情绪渐渐平静,各自扶起爹娘,就在堂上坐下,还疑是梦中相会呢。一把眼泪一把鼻涕,一时不知该从何说起。赵知府做梦也料不到,天南地北,自己和夫人竟会同时找到各自儿女,两人不仅天造地设成了夫妻,不久前买下的,又竟是自己的亲骨血,顷刻间,不但有了孝顺儿子,贤德媳妇,还有了一对乖巧孙儿女,真是沧海变桑田,大喜从天降!

眼下一家团聚,再无牵挂,不就是圣僧所说的治“大雁失稚”之药吗?一家三代终得团圆,正欲拜谢圣僧恩德!回头不见了布袋。赵知府当即招呼大家分头去找,寻遍前堂、中堂、后堂、回廊、后花园、直至杂物间,仍不见踪影,也不见和尚出过门。赵知府道:“一定要找到圣僧,受我全家拜谢。”又找了许久,突然从半空中传来阵阵鼾声,原来和尚叉开双腿在大樟树上大睡未醒呢。赵知府不敢惊动,悄声叮嘱夫人请出舍利宝塔,供奉于后堂,将家中金银打成一包,答谢圣僧;一面吩咐衙役准备宴席。自己领全家跪于树下,等候布袋醒来。少顷,才见布袋伸了伸懒腰,打几个哈欠,悠悠醒来,念偈道:

大梦谁先觉?贫僧亦不知。

有泪且请弹,浇灌常青树。

翻身跳下树,见众人跪在地下,大笑道:“哎哟喂,你们勿去哭作无赖笑嘻嘻,脚髁头跪勒痛兮兮,何苦呢?”赵知府道:“圣僧恩德天高地厚,下官世世代代结草衔环,也难报答宏恩。”布袋道:“大人休要说无头夹脚酸不拉几话了,贫僧是好日黄狗奔弄堂,窜东钻西,寻点闹猛减肥,倒是给大人添了麻烦,谈何报答!”知恩贞静道:“父亲,孩儿不知父亲是大慈大悲圣僧,多有冒渎,请恕孩儿愚昧不孝之罪。”布袋笑道:“罪过,罪过。贫僧造化,老鼠掉进白米缸,在侬家里贪懒贪馋做无赖,吃白食还嫌比咸淡,寻轧勒门恶弄送,吃得越加肥胖了,却把你们熬成皮包骨头的瘦猴子了。佛祖有言,下什么种子开什么花,有善因才结善果。福是自家造的,与贫僧不相干。贫僧打开天窗说亮话,承你们客气,贫僧做了回父亲,如今做到头了。不然凡心缠绕,拖泥带水回不了西天,你们赔不起。”说得众人大笑起来。慈慈孝孝上前捧住和尚大腿叫爷爷,布袋笑道:“乖孩子,爷爷是和尚,骗了你们,还把你们给卖了,恨不恨哪?”慈慈孝孝道:“不恨,不恨。当时爷爷说过,过些日子还给亲爷爷、亲外婆的话。这哪是卖呢?是爷爷让孙儿回到爷爷奶奶身边去,谢还来不及呢。”布袋笑道:“童儿这么懂事。若叫你们坐堂问案,敢是不敢?”两童笑道:“怎么不敢?审起案来,一定像爷爷秉公办事!”布袋道:“好,好。那就让你们坐回公堂,当回小老爷试试。不过从今往后,再别叫爷爷,只叫和尚。”童儿撒娇道:“不嘛。一日称爷爷,终身做爷爷,怎可不叫?就叫和尚爷爷吧!”逗得众人大笑不止。

俗话说,好事无腿传千里。在山乡小村,一人放屁全村听到。知府大堂里发生的新奇巧事,一阵风似刮进了妙山村,顿时七嘴八舌传开了。有的道:“想不到,知府夫妇原来是知恩夫妇失散多年的亲爹娘,卖儿女卖给了亲爷爷,不是老天爷安排,哪来这般稀奇巧事?”有的道:“有了知府这个爹,知恩夫妇苦尽甘来,真叫人羡慕。”有的道:“有什么可羡慕的?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扪心自问,我等能有知恩夫妇这等孝敬长辈吗?惭愧啊,若不知悔,下辈子还得受苦!”有的道:“这话说得在理。知恩买来的爹,头上三尺有神明,定是活菩萨试心来的。若无这般好心肠,哪来这般好结果!”众人议论,当作茶余饭后谈资,给以慈孝闻名的慈溪县,又添一桩佳话,表过不提。

且说赵知府一家簇拥着布袋来到后堂,见供桌上舍利宝塔瑞气环绕,霞光万道。赵知府忙率众向宝塔跪拜作礼毕,然后捧起宝塔奉上,对布袋道:“如圣僧所言,孙县丞果将此宝物贿赂下官,被下官当堂拿下。据孙县丞招供,是他吩咐谢飞,买通死囚,盗取佛宝,又命谢飞放火烧毁死囚牢房。不料风助火势,将县衙大堂及金库粮库全部焚毁,谢飞逃避不及葬身火海,也是天理昭然。下官幸不辱命。如今宝塔物归原主,家中钱财已打作一包,聊表答谢之情。”

布袋念一声“阿弥陀佛”,双手接过宝塔,放进布袋,作礼道:“大人秉公断还佛宝,功德无量。贫僧当在佛祖前为大人一家诵经祈福。至于钱财嘛,侬一个清官,积下眼屙蒂头一点银子,就像老虎吞蚂蚁,填勿饱贫僧肚皮呢。侬有儿子媳妇、孙儿孙女一群人要吃要穿,脚娘肚当米缸,就留着过日子吧。贫僧倒想知道,朝廷对孙县丞作何处置?”赵知府谢过和尚宽宏大量,道:“下官将孙县丞贪赃枉法上奏朝廷,皇上降旨,将孙县丞革职为民,抄没家产。孙县丞一生贪婪,落得个树倒猢狲散,最终与儿子媳妇为伴,以乞讨苟延残喘的下场。”布袋叹道:“阿弥陀佛,善恶到头总须报,只争来迟与来早。倒是苦了义胆侠肠好妍儿。老天有眼,理该不会待亏她。”赵知府不懂和尚所言,也不敢问。这时,厅上已摆开宴席,赵知府请布袋上座,众人正欲入席,说时迟,那时快,突然传来一阵击鼓声,布袋笑道:“鼓声一动,喜事临门。这会儿贫僧吃不成酒了。”到底有什么喜事临门?有分教,未出茅庐,两童儿坐堂审奇案,各持己见,三位女婿说理露原形,欲知后事,且看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六兽铜匣

    六兽铜匣

    神秘的六兽铜匣,隐藏郑锡伯族一百七十年前大西迁的历史真相,锡伯族萨满预言与恐怖的寄生虫纠结,走私团伙对锡伯族人宝藏的虎视眈眈……世界上除波罗的海、多明尼加,中国抚顺之外的第四大琥珀矿藏即将现世?
  • 裸体问题

    裸体问题

    当时,反叛是东方大学的流行色。反叛的直接对象即是东方大学自身的古老。激进的人们觉得,这古老带来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任何打破这种沉闷的标新立异,哪怕类似于美声合唱中的一声狗叫,都会引起他们的喝彩。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况达明为首的几位才子把屈原的《山鬼》搬上舞台的设想,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面提出来的。正象他们预料的那样这设想引起了尖锐对立的反响。粗略地划分一下,赞成者中则青年人表示欣赏,中年人表示理解,老年人表示宽容。同样的,三种年龄层次中,又都有激烈的反对者。关键在于山鬼的舞台着装。按才子们的编排设计,被薛荔兮带女罗的山鬼几乎谈不上有什么着装。
  • 司马懿吃三国3

    司马懿吃三国3

    司马懿潜伏曹操身边几十年,任由曹操差遣,他装弱、装傻、装病、装瘫,甚至装死来麻痹敌人、对手、上司、兄弟、朋友乃至家人……公元249年正月初六,魏帝曹芳携曹氏宗亲奔赴高平陵行祭祀大典。忽然,一马飞驰而来,来人滚地急奏:“大将军,司马懿率军攻入了皇宫,挟持了太后,正杀向此处!”万马奔腾,黄沙漫天,领头的白发将军正是那“尸存余气”的司马懿……翻开本书,看司马懿无与伦比的沉默、隐忍和计谋。
  • 皇家风云·终结篇

    皇家风云·终结篇

    王府里姬妾们的勾心斗角,宫闱里的风云诡谲,让他和她疲于应付,而横亘在他们之间最大的难题,是从前解不开的误会。她认定他是薄幸情郎,他以为她的一切都是虚情假意。心若设了提防,情爱又从何处滋生?最爱的人,最深的恨。他是九五之尊的高贵帝王,却为救她,不惜瞎了自己的双眼,看不到江山社稷,看不到万里锦绣山河,宁愿一腔痴情付诸于她。若无爱意,何来舍弃?她努力解开眼前阴云迷雾。前世今生做过最执着的事,就是爱你。这是一段纠葛两世的爱恋,任凭风云变幻、朝代更迭,他和她最终一腔痴情真意走到一起,许下生死不负的诺言!
  • 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小说月报原创版获奖作品集

    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小说月报原创版获奖作品集

    小说月报原创版编辑部编的《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小说月报原创版获奖作品集》汇集了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原创奖的长、中、短篇小说。收录叶广芩的《苦雨斋》、叶弥的《雪花禅》、李铁的《越狱》、杨映川的《马拉松》等多部小说作品。内容厚重,新人名家荟萃,展示了当下最优秀的作家作品。小说的内容具有鲜活的时代性,贴近现实,很有社会价值。获奖作品均是当下一流作家一流作品,其内容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发表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力,曾被多家选刊转载或被改变成影视剧。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武神文仙

    武神文仙

    神圣大陆,广阔无边,各种各样的生灵众多。人族天生弱小,五万年前,万族争霸,诸神争雄,人族只能在众族的阴影下生存,一代代先烈,武神文仙,以武开国,以文定国,开创一个个帝国,崛起于众族之林。一代少年郎,追逐先烈脚步,开创自已的历史传说,带领人类争雄天下。
  • 王尊

    王尊

    一笑乱众生,一怒震群雄。在妖魔与门派纷争的年代,靠着手中的一把神龙刀,登上修灵届的顶峰,成为一代王尊。在科技发达的灵元大陆数百年间的战争,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这里是英雄的世界,也是纷乱的世界。这里美女都是白菜价,这里不愁找不到媳妇,来吧,媳妇是你的,美女也是你的,英雄的热血将洗刷大陆的一切。‘天客’已有一部近百万的完本作品,朋友们可放心收藏,保证完本。
  • 盘古替身

    盘古替身

    赵天在想要自杀之时,突然天降盘古斧,使得他回到了混沌时期,并且拜盘古为师,赵天本认为盘古开天之后的洪荒将是他一展才华的舞台,谁知这一切都是盘古的计谋,为的就是让他成为盘古的替身,代替盘古开天......
  • 风雨江湖三两事

    风雨江湖三两事

    江湖和庙堂从来都是两个世界。江湖有江湖的规矩,庙堂有庙堂的法则。鸟飞蓝天,鱼游大海,飘萍无系,来去无踪,这是江湖的特征;而飞龙在渊,在野,在天,早朝晚宴,居有高堂,行有路线,则是庙堂的特征。正所谓上有庙堂之高,下有江湖之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下午茶

    下午茶

    仍旧眷恋独处,在市中心的九楼,常常把百叶窗拉密,用与世隔绝的手势,回到自己,裸足下田,在稿纸上。《下午茶》的背景就是企图从现实世界脱逃的那股渴望。第一辑“下午茶”以茶喻人生之理趣;第二辑“一碟流星”穿越古今,虚实交错,思绪顺着笔尖吐露馨香。深夜的街道偶有叫卖声音,像梦境边缘的巡更人。白日的喧嚣已随风而逝,变成遥远的过去;我会单纯地喝着茶,想或不想,写或不写,存在或不存在。看完之后,各自喝茶去吧,有的滋味会流入心里,有的消逝。
  • 第十六年

    第十六年

    每个人都有青春,每个人都曾彷徨,但总有一个力量,让我们走出青春的彷徨,迈向人生真正的黎明。
  • 绝世神医逆天心术师

    绝世神医逆天心术师

    前世,她是鬼面神医,是金牌杀手重生一世,容貌平平?灵力全无?不好意思,神兽一抓一把,圣器数到手软,逆天灵力随便玩。不过,谁能告诉她,这个一直缠着她的变态神棍到底是谁?!“小笙笙~我来了~”“滚!”
  • 绝世影帝:高冷Boss求别虐

    绝世影帝:高冷Boss求别虐

    她是生性冷漠的安家大小姐,AS总裁。他是洛家私生子,但身份成迷。他和她合作,她把他捧成影帝,只是因为他长得像她记忆中的人。当他动了心,她在抵触他。他和她又该何去何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