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共青团省委这一崇高和光荣的岗位上工作了多年,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深厚的感情,在实践中也时常就如何做好工作进行一些理性思考。这本书是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期间完成的。因为平时工作繁忙,而在党校学习之余,有机会静下心来,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研究、总结近年来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经验教训,并将以往思考所得进行系统地归纳和整理,力求上升到理论形态,以对创新青年工作做出一点贡献,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青年工作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因为它的工作对象具有特殊的社会意义。江泽民同志指出:“在任何一个时代中,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青年工作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青年工作涉及的面也很宽,内容很丰富,因为青年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青年的成长进步倍受社会关注,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都有从事青年事务的工作机构。青年问题包括青年群体的生理、心理特征,青年成长的社会环境,青年的教育、就业、健康、文化生活、权益保护、国际交流等事务和如何让青年更好地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青年的创造潜能和作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青年紧跟着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广阔舞台上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和祖国富强积极贡献力量,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党和政府的培养教育下,一代又一代青年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入新的世纪,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更需要把青年培养和教育好,更需要充分发挥广大青年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因此,必须努力做好新时期的青年工作。
二十一世纪是创新的时代,一切工作都在创新中发展和进步。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对外开放日益扩大的新形势下,面对创新的青年和青年的创新,只有创新青年工作,才能做好青年工作。而创新需要付出艰苦的一点一滴的努力。近年来,在上级党团组织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和同志们一道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和改革、研究与交流,在实践和理论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这本书分专题谈了近几年来我们在实践中的一些创新性做法和我在理论上的一些思考。虽然并不完美,但希望作为一个阶段性成果,能对今后继续拓宽创新领域、加大创新力度、提高创新成效有所促进。
全书共二十五篇,分为五个部分。前面两篇从总体上分析了青年工作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提出了创新的思路。第三至十三篇分别就团的宣传、调研、干部培训、外围组织和党建带团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高校共青团以及抓工作重点创名牌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的意见;尤其就当前青年工作要把握的重点——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作了论述。第十四至十八篇着重就加强和改进团的机关工作,努力把团的各级领导机关建设成为创新青年工作的组织、指导、研究中心提出了意见。第十九至二十二篇是我在与团干部、青年企业家等青年代表人物座谈讨论时谈的一些观点,目的在于启发和激励他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在创新青年工作和发挥青年作用方面取得新的成线。第二十三至二十五篇是对创新陕西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整体性思考与报告,实践性比较强。一篇写于1999年底,着重研究新世纪初、西部大开发时期更好的发挥青年作用和让共青团更加有为的思路;一篇是世纪之交、特别是新世纪头三年陕西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围绕全省工作大局,按照省委和团中央的要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报告,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创新工作思路的实施情况;最后一篇是党的十六大后,在陕西省第十次团代表大会上提出的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各级团组织带领广大青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省而英勇奋斗的主要工作任务。
毫无疑问,由于我们的实践范围和深度有限,加之我本人的学识和研究也有限,虽然想尽力为创新青年工作多贡献一些光和热,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只是初步的和粗浅的,其中可能有许多不足甚至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我还要说的是,本书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领导和朋友们的支持和帮助,其中部分文稿包含着同志们的劳动,我在此深表谢意。特别是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周强同志,多年来对陕西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给予了极大地支持、热情地鼓励和精心指导,在这本书即将出版之际,又专为作序。这些,都将激励我更好地前进。
作者
200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