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谈时的含蓄与得体,比口若悬河更可贵。”这是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的话。有驾驭语言能力的女性,在谈话中,就会自如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不断展示各种语言风格。有些话,非直言不讳不行,但生活中并非处处都能“直”,有时还非得含蓄、委婉些不可,使其表达效果更佳。譬如谢绝人家的请求、否定人家的意见,委婉的方式就更容易被对方接受、理解,又不致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某年,居里夫人过生日,丈夫皮埃尔用一年的积蓄买了一件生日礼物送给爱妻—一件名贵的大衣。当居里夫人看到丈夫手中的那件大衣时,心中百感交集,她既想感激丈夫对自己的爱,又要说不该买这样贵重的礼物,因为那时做试验正缺钱。她婉言道:“亲爱的,谢谢你!谢谢你!这件大衣确实是人见人爱,但是我要说,幸福是有内涵的,比如说,你送我一束鲜花祝贺生日,对我们来说就好得多。只要我们永远一起生活、并肩作战,这比你送我任何贵重礼物都要珍贵。”这一席话使丈夫认识到花那么多钱买礼物确欠妥当。
像居里夫人这样,婉转地表达出自己的意见,要比直接指责来得温和,且不会引起别人的强烈反感。贾可布这里就谈到,她如何使懒散的建筑工人养成良好的事后清理的好习惯。
贾可布太太请了几个建筑工人加盖房间。刚开始几天,每次她回家的时候,总发现院子里乱七八糟,到处是木头屑。由于他们的技术较好,贾可布太太不想让他们反感,便想了一个解决的办法。她等工人们离区之后,便和孩子把木屑清理干净,堆到院子里的角落里。第二天早上,她把领工叫到一旁,对他说:“我很满意昨天你们把前院清理得那么干净,没有惹得邻居们说话。”从此以后,工人们每天完工之后,都把木屑堆到院子角落,领工也每天检查前院有没有维持清洁。
委婉语能使本来难以解决的问题,变得顺利起来,让听者在比较舒坦的氛围中接受信息。因此,有人称“委婉”是办事语言中的“软化”艺术。
具体地说,委婉法有以下几种形式:1.借用式委婉法借用式委婉法,是借用一事物或他事物的特征来代替对事物实质问题直接回答的方法。
在第48届纽约国际笔会年会上,有记者问中国代表陆文夫先生一个问题:“陆先生,您对性怎么看?”陆文夫说:“西方的朋友在接受别人馈赠的礼品时,往往当着别人的面就打开来看。而中国人恰恰相反,一般都要等客人离开以后才查看盒子。”
陆文夫先生对一个敏感棘手的难题,用一个生动的借喻,就婉转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中西不同的文化差异也体现在文学作品的民族性上。以上的例子,实际上是对问者的一种委婉的拒绝,其效果是使问话者不至于尴尬难堪,使谈话,甚至交往继续进行下去。
2.曲语式委婉法
曲语式委婉法,是用曲折含蓄的语言和商洽的语气表达自己看法的方法。
谌容,《人到中年》的作者,到美国访问。在某大学作讲演时,有别有用心者问:“听说您至今还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请问您对中国共产党的私人感情如何?”谌容从容地说:“我确实还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你的情报很准确。但是,我的丈夫是个老共产党员,而我同他共同生活了几十年尚无离婚的迹象,可见……”
谌容并不直言以告,而是以“能与老共产党员的丈夫和睦生活几十年”来间接表达自己与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有时,曲语式委婉法比直接表达更有力,这种曲语式的委婉用法,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更胜利剑。
3.暗示幽默法
暗示幽默法,即对事物或人表达自己的看法时不是通过直说,而是通过种种可能进行曲说,并达到幽默效果的方法。
暗示幽默法广为人们喜欢,其原因在于它有多个方面的优点。譬如,可以对人们的面子起到照顾的作用;还可以缓解现场剑拔弩张的气氛。其实面子后面躲着自尊。如果有人在某些方面伤害了你,你用露骨的方法去讽刺他,不论他的面子后的自尊有没有教养,他都不允许自己被伤害,那么仇恨、报复就“如鲠在喉”,纠纷、矛盾就产生了。
比如,有一对夫妇,妻子做错了一件事,丈夫不但不安慰,反而经常取笑她,令人生厌。有一天,妻子火气十足地说:“以后不要再这样揭人疮疤了好不好,不然,我要在桌子上痛打十巴掌了。”
“有我什么事呀,打吧,你打。”想到肉痛的不是他自己,丈夫反而火上加油。
“但是,”妻子接着说道,“经过这十巴掌的锻炼,第十一巴掌打在脸上可就有些力道了。”
丈夫立刻停止了幸灾乐祸的笑容。大概他领会了妻子内心的不满,不想让脸成为自己的妻子练功夫的沙袋吧。
婉转的说话是一种聪明的“软化”,既能解决问题,还让对方心服口服。姐妹们遇到不满的事情时,不妨把“词锋”隐遁,或把“棱角”磨圆一些,使语意软化,这样,听者才会乐意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