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俘获陌生人的心,在沟通中可多尝试使用“我们”字眼,站在对方立场,这样能给对方“我们是一条心”的感觉。
用“我们”取代“我”或是“你”,一直都是建立和谐沟通关系的不二法门。在沟通过程中,更多地强调“我们”,将自己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才能够更好地打通沟通的上下“关节”,让自己拥有更加强大的社交魅力。
杰克·韦尔奇便是一个用“我们”打开陌生人世界的人才。这一切还得从韦尔奇刚刚接手通用电气公司时说起。当时,通用电气公司就像是一艘“超级油轮”,壮硕无比地航行在水面上,它的产品和服务已经渗透到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方面面。但是,韦尔奇却看到这一切背后的隐患。他认为,通用电气公司面对的最大阻力就是企业内部的官僚主义,这使得企业内部无法形成强大的向心力,无法获得更大的发展。于是,韦尔奇开始用“我们”培养人际,构建坚实团队。
韦尔奇对于官僚主义、说话过于客套无法忍受,他开始“四处投掷手榴弹,力争把那些阻碍公司前进的传统和无聊的会议统统炸掉。”在入住通用不久,韦尔奇很快地便俘获了通用电气公司职工的欣赏和支持。他围绕着破除阳奉阴违的处世哲学和企业内过多的层级等诸多方面,力图站在企业职工的立场,拉近管理层和员工们距离。到了1987年,通用电气公司已经开始庆祝韦尔奇所取得的团队人际建设的卓越成就。经过长期立场转换和团队建设,韦尔奇意识到这场战争或许永远都不会结束,并将继续这场战争的任务交给了他的接任者—杰夫·伊梅尔特。
从韦尔奇“我”到“我们”的改革过程,我们看到了站在对方立场想问题,在你与陌生人打交道、建立稳固关系当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也开始模仿韦尔奇在通用电气公司的做法,共同分享,“我们一起干”给管理层人际带来的强大支持力。
用“我们”取代“我”来赢得陌生人的青睐,不仅仅适合于管理层,对于每个人的沟通都是同一道理。在与陌生人的首次接触中,站在对方立场,以对方为中心来选择话题,将使你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威廉·菲尔普斯8岁时到姨妈家度周末。这天晚上有位中年男客来访,跟姨妈寒暄完后,就和菲尔普斯聊起来。那时菲尔普斯非常热衷帆船,那位先生似乎对帆船也很喜爱,一直以它为话题,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客人走后,菲尔普斯对姨妈大加赞赏那位先生:多么棒的人!他对帆船多么感兴趣!姨妈却告诉他:“那是一位纽约的律师,对帆船一点也不感兴趣。”“那他为什么一直都在谈帆船呢?”“因为他觉得你对帆船感兴趣,就谈一些会使你高兴的事。”菲尔普斯这才恍然大悟。直到长大之后,他还时常想起那位友好的律师。
在选择与陌生人首次见面时,有人认为,只有那些重大的、带刺激性的话题才是好的话题,所以他们谈话总想猎奇寻怪,搜集轶闻趣事、重大新闻等等。这是极端错误的想法和做法。其实,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是一个很好的话题,大至理想事业、国际新闻、国家大事、人类生存;小至饮食起居、个人问题、生活小事、工作学习、娱乐体育……无所不可,无所不行。但是,在初次交往时,还是以对方为中心选择话题是最为恰当的。以对方擅长的事情为话题,同样也是加强双方交流的好方法。
日本语言学家多湖辉认为:和人谈话就如同打乒乓球一样,而话题的提出,就如同乒乓球赛的发球,可称之为“谈话的发球”。如果对方的文章写得漂亮,你就要说:“听说你又发表了一篇文章,能不能谈谈经验?”这正如乒乓球赛中,你特意发了个使对方容易接的球,他当然乐于还击。这样一来一往,谈笑风生,你们的关系必然随着语言交往的顺利进行而迅速融洽。但是你明知对方不擅长写文章,却说:“今天我们俩来交流交流写作的体会吧。”这样对方必然沉默以对,或掉头而去,甚至会认为你这是故意让他为难。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人际关系怎么能好呢?
所以,以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开始并继续下去,你才能将乒乓球一直打下去,俘获陌生人之心。以对方感兴趣的事情作为话题常常可以引起一场愉快的交流。兴趣是让对方愿意将话题进行下去的动力。只有双方都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才可能你一言我一语地不断对话;当对方对谈论的话题根本不感兴趣时就有可能缄口不语,出现冷场局面,在语言交往中发展人际关系就无从谈起。此外,以对方感兴趣的事情为话题,常常有利于语言交往的进程,使能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何乐而不为?
所以,在沟通中,女人要多使用“我们”字眼,站在对方立场。用“我们”取代“我”或是“你”,并站在对方的立场选择话题。明白了这点,那就赶紧行动起来,提高你的沟通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