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论今”
在经济学领域流传着一个故事。在太平洋的西边,有两个很小的海岛,勤俭岛和挥霍岛。住在勤俭岛的居民都非常勤劳,每天不知疲倦地努力工作,很快就生产出了大量产品。这些产品除了满足勤俭岛上的居民需要外,多余的还出口到挥霍岛。而挥霍岛上的居民却大相径庭,他们都不愿意工作,十分迷恋奢华、善于消费,他们经常要从勤俭岛进口食物和各种日用品,而他们支付给勤俭岛商人的是自己印制的债券。就这样年复一年,勤俭岛上的居民已经积累了大量挥霍岛的债券。他们用这些债券购买了挥霍岛上的土地,并最终将挥霍岛完全据为已有。
这是一个典型的经济扩张的例子。在这个小故事中,勤俭岛在与挥霍岛的对外贸易中,长期处于顺差地位,挥霍岛则一直处于逆差地位,这也是导致它被彻底侵占的诱因。
“点睛释义”何为顺差
贸易顺差指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贸易双方彼此互买互卖,一方的出口金额大过另一方的出口金额。通常就贸易双方的利益来讲,实现贸易顺差的一方是相对占便宜的一方,是比较强势的一方。从本质上讲,贸易本来就是为了赚钱的,贸易顺差的一方就是净赚进了钱;另一方则是净流出了钱。
从表面上看,似乎贸易顺差越多越好,其实不然,过高的贸易顺差有时反而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这意味着本国经济的长期增长会更依赖于外部的需求,本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过高。过大的贸易顺差还会带来了外汇储备的快速膨胀,给本国货币带来更大的升值压力。这也会给那些具有国际贸易保护倾向的国家以口实,他们会认为巨额的顺差是本国货币人为被低估造成的。这提高了货币升值压力及金融风险,为货币汇率机制改革增加了很大的成本和难度。解决这种问题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最大可能地拉动国内消费。
何为逆差
贸易逆差指一国在一个特定的年度内进口贸易总值大于出口总值,也被称为“贸易赤字”,这种情况反映出该国在与别国的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在国际贸易中,政府需要极力避免长期出现贸易逆差,因为过大的逆差会导致国内资源的大量外流,对外债务会迅速增加。这种状况长期发展会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如果一国长期出现贸易赤字,为了能够支付进口的债务,它就必须在市场上卖出本国货币以购买别国货币,并以此来支付出口国的债务。这样一来,国民收入就会大量流出国外,使本国的经济越来越弱。如果政府想要改善这种被动局面,就必须通过宏观政策实现本国的货币贬值,因为本国的币值下降了,即变相地将出口商品的价格降低,这样就可以显著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正是由此,当一国的外贸赤字不断扩大时,本国货币币值就会下跌;相反,当出现外贸盈余时,本国货币可以适当升值。所以,国际贸易状况是影响外汇汇率十分重要的因素。长期以来,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就非常准确地说明这一点。由于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使得美国的贸易收支极度恶化。为了尽快降低日本对美贸易的顺差,美国政府不断对日本施加压力,迫使日元不断升值。而日本政府也非常清楚其中的利害,总是想尽办法阻止日元过快升值,从而使自己在对美贸易中继续保持有利地位。目前中美之间在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上也是摩擦不断,需要我们审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