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髋部除有疼痛外,移动患肢时疼痛更为明显。
d.移位骨折者在伤后就不能坐起和站立。
e.X线检查可确诊。
f.伤后180天遗留髋关节功能障碍。
②股骨髁上骨折
a.伤后髋部疼痛,不能站立或行走。
b.下肢短缩及外旋明显。
c.可见伤侧大粗隆升高,局部可见肿胀及淤斑,局部压痛明显。
d.叩击足跟部常引起患处剧烈疼痛。
e.X线检查可确诊。
f.伤后180天遗留髋关节功能障碍。
(2)膝部骨折残疾
①股骨髁骨折
a.伤后膝部肿胀疼痛,不能活动,关节内积血。
b.X线检查可显示髁部骨折移位情况。
c.伤后180天遗留膝关节功能障碍。
②膑骨骨折
a.膝部有明显外伤史。
b.骨折后,关节内大量积血,膑前皮下淤血、肿胀。
c.移位的骨折,可触及骨折线间的空隙。
d.X线检查可确诊。
e.伤后180天遗留膝关节功能障碍。
③胫骨髁(平台)骨折
a.伤后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障碍。
b.关节稳定性检查常受到疼痛、肌肉紧张的限制。
c.X线检查可显示骨折情况,特别对于移位骨折。
d.伤后180天遗留膝关节功能障碍。
(3)踝部骨折残疾
a.踝关节肿胀、压痛和功能障碍。
b.X线检查可确诊。
c.伤后180天遗留踝关节功能障碍。
4.残疾程度与保险金给付比例
等级项目残疾程度最高给付比例
第一级一四肢关节机能永久完全丧失100%
第二级二三两下肢三大关节中,各有两个关节以上机能永久完全丧失一上肢及一下肢三大关节中,各有两大关节以上机能永久完全丧失75%
第三级四一下肢三大关节全部机能永久完全丧失50%
第四级五一下肢三大关节中,有二关节机能永久完全丧失30%
第五节六一下肢三大关节中,有一关节机能永久完全丧失20%
第六级七一下肢三大关节中,有一关节机能丧失50%以上
第七级八一下肢三大关节中,有一关节机能丧失25%以上10%
(二)下肢软组织损伤致关节功能障碍残疾
1.解剖
(1)髋关节
髋关节的关节囊很坚固,近侧起自髋臼边缘及髋臼盂缘,在髋臼切迹处附着于横韧带上,远侧前面止于转子间线,后面止于股骨颈中1/3与远侧1/3交界处。加强髋关节关节囊的韧带、耻骨囊韧带、坐韧带三条。髋关节被许多肌肉包绕,并参与关节运动。
(2)膝关节
膝关节关节囊薄而坚,近侧附于股骨关节面附近的近侧缘及髁间线,远侧附于胫骨关节面边缘。关节有内侧副韧带、关节囊韧带、外侧副韧带、交又韧带等。关节内有半月板和脂肪垫。关节周围的韧带及肌肉对关节的稳定和运动是十分重要的。
(3)踝关节
踝关节的关节囊前后松弛而薄弱,关节囊的两侧紧张。关节周围有三组主要韧带,为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和胫腓骨韧带的联合韧带。关节周围肌肉参与关节运动。
2.致残原因
髋关节功能障碍主要是由关节脱位所致。
膝关节功能障碍主要为膝内侧副韧带损伤、膝外侧副韧带损伤、前十字韧带损伤或后十字韧带损伤所致。
踝关节功能障碍主要由外侧韧带损伤、内侧韧带损伤或下胫腓韧带损伤所致。
3.残疾诊断要点
(1)髋关节脱位残疾
a.有明确的外伤史
b.伤后即不能行动,髋关节功能完全丧失,呈屈曲、内收及内旋畸形。
c.患侧臀部隆起可触及股骨头,被动活动髋关节时引起疼痛及肌肉痉挛。
d.X线检查:正位片上可见股骨头位于髋臼的外上方。
e.伤后180天遗留髋关节功能障碍。
(2)膝部损伤残疾
①膝内侧副韧带损伤
a.膝关节外伤后疼痛明显。
b.损伤严重可见关节肿胀、疼痛剧烈,患肢不能负重。
c.完全断裂时,在副韧带损伤处可摸到失去联系的裂隙。
d.侧方应力试验阳性。
e.X线检查:撕脱骨折都可以显示。
f.伤后180天遗留膝关节功能障碍。
②膝外侧副韧带损伤
a.有强度膝内翻外伤史。
b.膝外侧疼痛,肿胀及压痛,在腓骨小头附近最明显。
c.膝关节内收应力试验阳性。
d.X线检查:可见腓骨小头撕脱骨折。
e.伤后180天遗留膝关节功能障碍。
③前十字韧带损伤
a.有强力外伤史。
b.膝关节疼痛剧烈,迅速肿胀,关节功能障碍。
c.患膝前抽屈试验阳性。
d.X线检查可显示胫骨髁间隆空撕裂骨折,内、外翻应力检查时,可见一侧关节间隙加宽。
e.伤后180天遗留膝关节功能障碍。
④后十字韧带损伤
a.膝关节有强力的外伤史
b.膝部疼痛剧烈,迅速肿胀,关节功能障碍。
c.屈膝90°后检查后抽屈试验阳性。
d.X线检查:示膝关节间隙增宽,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
e.伤后180天遗留膝关节功能障碍。
(3)踝部损伤残疾
①外侧副韧带损伤
a.有足部内翻位着地暴力史。
b.局部肿胀及运动痛明显,可出现踝关节松动现象。
c.踝关节抽屈试验阳性。
d.X线检查:可排除踝关节骨折。
e.伤后180天遗留踝关节功能障碍。
②内侧副韧带与下胫腓韧带损伤。
a.有足外翻暴力史
b.单纯内侧副韧带及下胫腓副韧带断裂,临床体征常不明显。
c.X线检查:髁穴增宽,距骨体与内踝间隙增大明显。
d.伤后180天遗留踝关节功能障碍。
4.残疾程度与保险金给付比例
等级项目残疾程度最高给付比例
第一级一四肢关节机能永久完全丧失100%
第二级二三两下肢三大关节中,各有两个关节以上机能永久完全丧失一上肢及一下肢三大关节中,各有两大以上机能永久完全丧失75%
第三级四一下肢三大关节全部机能永久完全丧失50%
第四级五一下肢三大关节中,有二关节机能永久完全丧失30%
第五节六一下肢三大关节中,有一关节机能永久完全丧失20%
第六级七一下肢三大关节中,有一关节机能丧失50%以上
第七级八一下肢三大关节中,有一关节机能丧失25%以上10%六、足损伤残疾程度与保险金的支付
(一)足趾缺失残疾
1.解剖
足是人体负重、行走和缓冲震荡的结构。每足有五个足趾,第一趾仅有两节,其他各趾均具3节。
2.致残原因
足趾缺失对足功能的影响较足跟缺失为轻。多个足趾缺失,特别是第一足趾缺失,可影响行走和站立,足弓的弹性缓冲作用削弱。足趾及其相连的跖骨缺失,破坏了足弓的完整性。当第一足趾与第一跖骨缺失时,足部的功能发生严重障碍。
3.残疾诊断要点
(1)足趾严重毁损无法保留的行截趾术。
(2)足趾损伤致缺血性坏死,行截趾术。
(3)足趾损伤后严重感染行截趾术。
(4)足趾离断无法再植。
(5)X线检查:显示残存足趾的骨质情况。
(6)足趾缺损区分:第一足趾缺失一足足趾占50%,第五足趾缺失占20%,第二、三、四足趾各占10%。
4.残疾程度与保险金给付比例
等级项目残疾程度最高给付比例
第三级一十足趾缺失(100%)50%
第四级二双足足趾缺失75%以上30%
第五级三四一足五趾缺失双足趾缺失50%以上20%
第六级五双足足趾缺失35%以上15%
第七级六双足足趾缺失20%以上10%
(二)足趾功能障碍残疾
1.解剖
足趾的功能,在行走于滑湿地面时,有附着力,防止滑跌;其次有辅助足的推进弹跳作用。每足有五趾,趾骨间有关节,趾骨与跖骨也形成关节,足趾可作背屈和跖屈运动。
足趾关节功能活动度正常范围:背屈45°,跖屈45°。
2.致残原因
足趾功能多因趾骨骨折畸形愈合所致,软组织损伤后疤痕也可以引起趾骨活动受限。趾骨骨折多因重物坠落砸伤,或足尖踢碰硬物所致。跖趾关节脱位和趾间关节脱位,可以引起趾骨功能障碍。
3.残疾诊断要点
(1)趾骨骨折后畸形愈合可造成足趾功能障碍。
(2)跖趾关节脱位可遗留足趾功能障碍。
(3)足部肌腱断裂可致足趾功能障碍。
(4)下肢周围神经的损伤可致足趾功能障碍。
(5)足趾趾间关节和跖趾关节活动受限。
(6)X线检查:显示趾骨骨折愈合情况及足趾关节结构的改变。
(7)伤后180天遗留足趾活动障碍。
4.残疾程度与保险金给付比例
等级项目残疾程度最高给付比例
第四级一十足趾机能永久完全丧失30%
第五级二双足足趾机能永久完全丧失75%以上20%
第六级三四一足足趾机能永久完全丧失双足足趾机能永久完全丧失25%以上15%
第七级五双足足趾机能永久完全丧失50%以上10%
(三)足跟缺失残疾1.解剖
跟骨是人体足部骨骼中最大者,位于距骨下方,呈不规则长方形,前部窄小,承托距骨,后部宽大,形成足跟部的隆起。跟骨与距骨纵弓的后臂,以负重为主。通过距跟舟关节可使足有内收、内翻或外展、外翻的作用,以适应在凹凸不平的道路上行走。足底是三点负重,足跟负重约50%,第一趾和小趾球部(相当于跖骨头处)联合负重约50%。
2.致残原因
跟骨骨质多由高处跌下,足部着地,足跟遭受垂直暴力所致压缩性骨折。其他暴力也造成跟骨缺损。足跟缺失往往严重影响足负重和足跟功能。
3.残疾诊断要点
(1)有高坠足跟着地外伤史,并有足跟疼痛。
(2)整个后足部肿胀、皮下淤血,不能着地承重。
(3)严重的挤压骨折,还可见跟骨变宽变厚,高度降低。
(4)若高坠伤时,可伴有脊柱胸腰段骨折。
(5)X线检查:可确诊骨折及压缩程度。
4.残疾程度与保险金给付比例
等级项目残疾程度最高给付比例
第三级一双足足跟完全缺失(缺失100%)50%
第四级二十足趾机能永久完全丧失30
第五级三十双足足趾机能永久完全丧失75%以上20%
第六级四五一足足趾机能永久完全丧失双足足趾机能永久完全丧失25%以上15%
第七级六双足足趾机能永久完全丧失50%以上10%七、脊柱与骨盆骨折残疾程度与保险金的支付
(一)脊柱骨折残疾
1.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