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垂直轴活动范围:中立位内旋45°,中立位外旋45°,内旋90°,外旋90°。
功能位置:肩关节外展45°~75°,一般为55°,前屈30°。肘关节屈曲90°,上臂外旋15°(如行军礼状)。
(2)肘头节
肘关节是由肱骨下端和尺骨、桡骨上端构成的一个复合关节,包括肱桡、肱尺和桡尺近侧三个关节,仅有一个关节腔的关节。肘关节的骨性结构,肱骨下端的关节面分为肱骨滑车与肱骨小头,肘关节以肱尺关节为主体,与肱桡关节共同作屈伸运动。桡尺近侧关节和肱桡关节一起,使桡骨绕垂直轴作旋内、旋外运动。
肘关节功能活动度的正常范围:
按冠状轴活动范围:伸180°,屈135°,过伸5°~15°。
前臂旋转:上臂贴紧胸壁,屈肘90°,前臂、腕伸直,旋前90°,旋后90°。
功能位置:前臂中立位,肘关节屈伸90°。
(3)腕关节
狭义的腕关节是指桡腕。但从功能着眼,腕关节应包括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腕掌关节及桡尺关节,它们在运动上是一个整体。腕关节的骨性结构,桡骨下端、尺骨下端、腕骨及掌骨近端。腕关节活动主要是通过桡腕关节、绕冠状轴作屈伸运动,绕矢状轴作内收、外展运动。还可以进行环转运动。
腕关节功能活动度的正常范围:
按冠状轴活动范围:背伸70°,掌屈80°。
手平放垂直轴活动范围:桡侧屈30°,尺侧屈30°。
功能位置:腕关节向背侧屈曲15°~20°,向尺侧偏斜约10°(如执笔状)。
2.致残原因
肩关节功能障碍主要是由肱骨上端骨骺分离、肱骨近端骨折、肩胛骨骨折等并发关节僵直、肱骨头缺血坏死、骨化肌炎所致。
肘关节功能障碍主要是由桡骨近端骨折、尺骨近端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肱骨髁部骨折等后遗症所造成。前臂中段尺、桡骨双骨折可致旋转功能障碍。
腕关节功能障碍主要是由Colles骨折(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Smith骨折(屈曲型桡骨下端骨折)、桡骨与尺骨茎突骨折、腕部舟状骨骨折畸形愈合所致。
3.残疾诊断要点
(1)肩部骨折残疾
①肱骨大结节骨折
a.伤后肩部外侧疼痛,活动上臂疼痛加重。
b.局部肿胀、压痛,上臂外展不到70°。
c.X线检查:可见撕脱有折。
d.伤后180天遗留肩关节功能障碍。
②肱骨外科颈骨折
a.肩部外伤后疼痛,活动加重疼痛。
b.肱骨大结节周围压痛明显。
c.X线检查:可确诊。
d.伤后180天遗留肩关节功能障碍。
③肱骨上端骨骺分离或解剖颈骨折。
a肱骨上端骨骺分离多见于7~18岁;以后成人可发生肱骨解剖颈骨折。
b.多因跌倒时,上肢外展及前屈、外旋及内旋等关系,暴力沿肱骨向上传导作用于骺板或解剖颈所致。
cX线检查:可确诊。
d伤后180天遗留肩关节功能障碍。
(2)肘部骨折残疾
①肱骨髁上骨折
a.关节肿胀,功能障碍,压痛明显,限于肱骨髁上部。
b.肘关节骨性标志倒等腰三角形保持正常。
c.可触及骨摩擦感和异常活动。
d.X线检查可确诊。
e.伤后180天遗留肘关节功能障碍。
②肱骨外髁骨折
a.肱骨骨折后肘关节肿胀,以肘外侧最为明显,肘部疼痛,肘关节呈半屈状。
b.肘外侧局限压痛。有移位骨折可触及骨折块活动感或骨擦音。
c.X线检查可确诊。
d.伤后180天遗留肘关节功能障碍。
③肱骨内上髁骨折
a.肘关节内侧肿胀,疼痛,局部皮下可见淤斑。
b.压痛局限于肘内侧。有时可触及骨摩擦感。
c.肘关节伸屈和旋转功能受限。
d.X线检查可确诊。
e.伤后180天遗留功能障碍
④肱骨小头骨折
a.损伤后,肘部疼痛和肿胀。肿胀多发生在肘外侧和肘窝。
b.疼痛和压痛部位限在肘外侧或肘前侧。
c.肘关节伸屈活动受限,常发生肘部疼痛加重并有阻力感。
d.X线检查:可确诊。
e.伤后180天遗留功能障碍。
⑤肱骨髁间骨折
a.肘关节剧烈疼痛,压痛广泛。肿胀明显并可伴有畸形。
b.肘关节呈半屈曲状,伸展、屈曲和旋转受限。前臂多处于旋前位。
c.可触及骨折片活动和骨摩擦感。
d.X线检查:可确诊。
e.伤后180天遗留功能障碍。
⑥尺骨鹰咀骨折。
a.尺骨鹰咀浅表,骨折后局部肿胀明显。
b.压痛比较局限,有时可触及骨折线。
c.肘关节呈半屈状,伸屈功能障碍。
d.X线检查:可见明显骨折,骨折类型和移位程度。
e.伤后150天遗留功能障碍。
⑦桡骨头骨折
a.肘关节功能障碍及肘外侧局限性肿胀和压痛。
b.前臂旋后功能受限最明显。
c.X线检查可确诊。
d.伤后180天遗留功能障碍。
(3)腕部骨折残疾
①桡骨下端骨折
a.腕关节伤后疼痛及肿胀明显,伴有活动障碍。
b.关节畸形,可呈银叉状畸形、枪刺状畸形等。
c.X线检查可确诊。
d.伤后180天遗留功能障碍。
②舟状骨骨折
a.外伤后感伸屈腕时疼痛。
b.鼻烟壶处肿胀并有明显压痛,背伸腕部时疼痛加重,被动伸拇、食指时引起患部疼痛。
c.X线检查可见骨折线。
d.伤后180天遗留功能障碍。
4.残疾程度与保险金给付比例
等级项目残疾程度最高给付比例
第一级一四肢关节机能永久完全丧失100%
第二级二三两上肢的三大关节中,各有两个关节机能永久完全丧失一上肢及下肢的三大关节中,各有两大关节机能永久完全丧失75%
第三级四一上肢三大关节全部机能永久完全丧失50%
第四级五一上肢三大关节中,有二关节的机能永久完全丧失30%
第五级六七一上肢三大关节中,有—关节的机能永久完全丧失前臂旋转功能完全丧失,固定于非功能位(旋前位或旋后位)20%
第六级八九一上肢三大关节中,有一关节的机能丧失50%前臂旋转功能完全丧失,固定于功能位15%
第七级十十一一上肢三大关节中,有一关节的机能丧失25%前臂旋转功能丧失50%10%
(二)上肢软组织损伤致关节功能障碍残疾
1.解剖
(1)肩关节
肩关节的关节囊附着于关节盂的周围缘和肱骨解剖颈,关节盂缘加深。肩关节有喙肱韧带与盂肱韧带加强。肩关节有许多肌肉参与运动。
(2)肘关节
肘关节囊前面近侧附着于肱骨冠突窝的上缘,两侧附着于内、外上髁的远侧,在后面附着鹰咀窝之底及其内、外侧缘;在下附于滑车切迹两侧及环状韧带。肘关节有尺侧副韧带、桡侧副韧带、环状韧带和方形韧带加强,肘关节的肌肉对肘关节运动有一定作用。
(3)腕关节
桡腕关节的关节囊松弛,关节腔不与桡尺远侧关节及腕骨间关节的腔相通。在桡腕关节囊的两侧,有腕桡侧、腕尺侧韧带,在掌侧有桡腕掌侧韧带、尺腕掌侧韧带。在背侧有桡腕背侧韧带。桡尺关节囊比较松弛,前后有韧带加强。
2.致残原因
肩关节功能障碍主要是由创伤性脱位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后疤痕愈合所致。
障碍主要是由肘关节功能脱位、关节韧带损伤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疤痕愈合所致。
腕关节功能障碍是由关节脱位、关节韧带损伤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后疤痕愈合所致。
3.残疾诊断要点
(1)肩部损伤残疾
①肩关节前脱位
a.有明显的外伤史。
b.肩部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上臂外展内旋畸形。
c.肱骨头向前脱位,肩峰特别突出形成典型的方肩。
d.可触及肩峰下有空虚,从腋窝可摸到前脱位的肱骨沟。
e.X线检查可以确诊。
f.伤后180天遗留肩关节功能障碍。
②肩关节后脱位
a.直接暴力系从前侧向后直接打击肱骨头所致。
b.最明显的临床表现为肩峰异常突出。
c.上臂呈内旋位,外展活动明显受限制。
d.在肩关节后侧可摸到肱骨头,肩部前侧空虚。
e.X线检查:盂肱的关系大致正常,结合病史可确诊。
f.伤后180天遗留肩关节功能障碍。
③肩部软组织损伤
a.肩部有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史。
b.肩部疼痛及功能障碍,有局限性压痛,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
c.肌腱断裂时可见隆起的肌腹肿块。
d.X线检查:可见肱骨关与肩峰的关系的改变。
e.伤后180天遗留肩关节功能障碍。
(2)肘部损伤残疾
①肘关节脱位
a.外伤后肘关节肿胀、疼痛,关节置于半屈曲状,伸屈活动受限。
b.肘后脱位,则肘后方空虚,鹰嘴部向后明显突出。
c.侧方脱位,肘部呈现肘内翻或外翻受限。
d.肘窝部充盈饱满。肱骨内、外髁及鹰嘴构成的倒等腰三角形关系改变。
e.X线检查可确诊。
f.伤后180天遗留肘关节功能障碍。
②肘关节伸展位半脱位
a.均有跌倒手掌着地的外伤史。
b.伤后肘关节呈伸直位,肘关节疼痛,不能屈曲活动。
c.X线检查显示肱骨滑车明显空出并外旋,尺骨明显后伸状态。鹰嘴关节面离开了滑车关节面的正常对合关系。
d.伤后180天遗留肘关节功能障碍。
(3)腕部损伤残疾
①腕骨脱臼
a.腕部有外伤史。
b.局部肿胀,压痛较广泛,腕关节活动受限。
c.月骨脱位可压迫正中神经,手部功能出现障碍。
d.X线检查:可见舟状骨、月骨脱位的征象。
e.伤后180天遗留腕关节功能障碍。
②腕关节韧带损伤
a.腕部有外伤史。
b.局部肿胀、压痛,腕活动受限。
c.慢性韧带损伤时,局部有广泛疼痛及放射痛,握力减弱,腕活动时可有响声。
d.伤后180天遗留关节功能障碍。
③远尺桡关节脱位
a.可同时有尺骨或桡骨骨折。
b.腕部疼痛、活动受限。
c.X线检查可确诊。
d.伤后180天遗留腕关节功能障碍。
4.残疾程度与保险金给付比例
等级项目残疾程度最高给付比例
第一级一四肢关节机能永久完全丧失100%
第二级二三两上肢的三大关节中,各有两个关节机能永久完全丧失一上肢及下肢的三大关节中,各有两大关节机能永久完全丧失75%
第三级四一上肢的三大关节全部机能永久完全丧失50%
第四级五一上肢三大关节中,有二关节的机能永久完全丧失30%
第五级六七一上肢三大关节中,有一关节的机能永久完全丧失前臂旋转功能完全丧失,固定于非功能位(旋前位或旋后位)20%
第六级八九一上肢三大关节中,有一关节的机能丧失50%前臂旋转功能完全丧失,固定于功能位15%
第七级十十一一上肢三大关节中,有一关节的机能丧失25%前臂旋转功能50%10%
四、下肢缺失残疾程度与保险金的支付
(一)解剖
下肢是人体负重肢体,由大腿、小腿和足组成,大腿有股骨,小腿有胫骨和腓骨,足有许多骨骼。足与小腿之间为踝关节,小腿与大腿之间为膝关节,大腿与躯干之间为髋关节。
(二)致残原因
下肢缺失多由外伤造成肢体离断和因严重毁损而截肢。下肢缺失不能保持躯干平稳站立,并丧失负重功能。
(三)残疾诊断要点
1.下肢严重毁损,无法保留残肢,行截肢术。
2.下肢血管损伤致缺血性坏死,行截肢术。
3.下肢损伤后严重感染行截肢术。
4.下肢离断无法行断肢再植术。
5.下肢外伤所致麻痹并发经久不愈的营养性溃疡,行截肢术。
6.下肢截肢术可在踝部、膝关节、大腿、髋关节及半骨盆等处截肢。
7.X线检查:显示残留的骨质情况。
(四)残疾程度与保险金给付比例
五、下肢三大关节功能障碍残疾程度与保险金的支付
(一)下肢骨折致关节功能障碍残疾
1.解剖
下肢三大关节是指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
(1)髋关节
髋关节是人体最大、关节窝最深的关节,是一个典型完善的球窝关节。由髋臼与股骨头构成,连接下肢与骨盆。髋关节的骨性结构,髋臼是髂骨、坐骨和耻骨共同形成的一个杯状的半球凹,其关节面部分呈马蹄形,被覆以关节软骨。是下肢诸关节中最重要的关节,主要功能是负重及维持相当大范围的运动。
髋关节功能活动度的正常范围:
按矢状轴活动范围:内收25°,外展45°。
按冠状轴活动范围:前屈125°,后伸10°(取俯卧位检查,一手按臀部,另一手握踝屈膝向上提起)。
按垂直轴活动范围:内旋40°,外旋45°。
功能位置:髋关节外展20°并轻度前屈,膝关节屈曲15°~20°,踝关节成角,足趾向上。
(2)膝关节
膝关节是连接大腿和小腿的关节,构造复杂。实际上,它是一个多轴性关节,活动方向略呈螺旋形。膝关节的骨性结构,包括股骨髁、胫骨和膑骨三部分。
膝关节功能活动度的正常范围:
按冠状轴活动范围:伸展180°,屈曲120°。
功能位置:膝关节屈曲15°~20°,儿童膝关节伸直位180°。
(3)踝关节
踝关节为连接小腿与足的关节,主要为负重,其运动主要限于前后方向上的屈伸运动,内收和外展运动极小。踝关节的骨性结构,由胫、腓骨的下端与距骨滑车组成。
踝关节功能活动度的正常范围:
踝关节中立位:90°。
按冠状轴活动范围:背伸20°(肢体位70°),跖屈45°(肢体位135°)。
功能位置:踝关节背屈90°中立位。
2.致残原因
髋关节功能障碍主要是由股骨头骨折并发创伤性关节炎、股骨头缺血坏死和损伤性骨化等所致。
膝关节功能障碍主要为股骨远端骨折、胫骨髁骨折、胫骨平台骨折畸形愈合所致。
踝关节功能障碍主要为内、外踝骨骨折所致。
3.残疾诊断要点
(1)髋部骨折残疾
①股骨颈骨折
a.有外伤史,并诉髋部疼痛,不敢站立和走路。
b.患肢多有轻度屈髋屈膝及外旋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