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战争,主要的是五霸间的战争,其次为南方吴越之间的战争。这些战争中重要的战役如下:
晋楚城濮之战:发生于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五年,楚成王四十年,齐昭公元年,秦穆公二十八年,陈穆公十六年,蔡庄侯十四年,郑文公四十一年。战争结果,晋战胜楚,取得霸权,盛极一时。
晋楚邲战役:发生于周定王十年(公元前597年),晋景公三年,楚庄王十七年,郑襄公八年。双方以争夺郑国做为争霸中原的焦点,战争结果,楚胜晋败,楚成为霸主。
晋齐鞍战役:发生于周定王十八年(公元前589年),晋景公十一年,齐顷公十年,楚共王二年,鲁成公二年,卫穆公十一年。战争结果,晋战胜齐,使齐站到晋方,增强了晋与楚对抗的力量。
晋楚三驾战役:发生于周灵王九年(公元前563年),晋悼公十年,楚共王二十八年,鲁襄公十年,宋平公十三年,曹成公十五年,卫献公十四年,齐灵公十九年。战争结果,楚被迫放弃争夺中原霸主,晋复为霸主。
吴楚柏举战役:发生于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九年,楚昭王十年,秦哀公三十一年。这是吴楚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吴军长驱直入,攻克楚都郢,为楚立国以来遭受的最大失败。
吴齐艾陵战役:发生于周敬王三十六年(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十二年,齐简公元年,晋定公二十八年,鲁哀公十一年。战争以吴胜齐败告终,吴成为中原一时之霸主。
吴越笠泽战役:发生于周敬王四十二年(公元前478年),吴王夫差十八年,越王勾践十八年。越伐吴,前后历经六年时间,越国彻底灭亡了吴国。
春秋列国兼并战争概述
周平王东迁后,王纲不振,周王朝的统治势力江河日下,各诸侯国在互相攻杀的兼并战争中,为了免被兼并,必须奋发图强,对内整修军备,对外“兼昧攻弱”,吞并弱国、小国。诸侯的兼并战,加在老百姓头上的是深重的灾难和痛苦。随着时间的推移,弱小诸侯国被兼并殆尽。春秋初期的一百六十多个诸侯,到春秋后期,只剩晋、楚、齐、秦、中山、吴、越、鲁、曹、卫,宋、郑、陈、蔡等十四个主要国家。这十四国中晋、楚、齐、秦、吴、越等国均是兼并战争中的强者,它们靠兼并扩张而强大,所谓“无兼并则无霸权”就是当时历史的真实写照。诸侯兼并以楚为最多,晋、齐等国次之。
楚兼并六十余国;
晋兼并二十五国;
齐兼并十四国;
秦兼并十四国;
吴兼并六国;
越兼并三国
鲁兼并十三国;
宋兼并十国;
卫兼并九国;
郑兼并六国。
春秋期间,虽然兼并战争如此众多,但最主要的却是所谓春秋“五霸”之间的争夺战和南方地区吴、越、楚之间的战争。所谓五霸即为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晋文公时期的晋国,宋襄公时期的宋国,秦穆公时期的秦国,楚庄公时期的楚国。齐由于偏居东方,争霸时间较短,秦远在西方,宋夹在晋,楚两霸之间,都对争霸中原起不到关键作用。秦、晋、齐三国所以成为一时之霸主,除了三国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强盛之外,这三国的地理形势也占了很大的优势。“晋阻山河,齐负东海,秦因雍州之固,迭次为霸主”。这就形成了春秋前期齐、楚对抗,晋、楚争霸的局面。五霸中争霸中原为时最久、关系最大的则为晋、楚两霸之间的争夺战,时间长,联合的诸侯国多,波及的地区也比较广大。
楚在春秋为蛮夷之国,在兼并战争中逐渐扩大了疆土,增强了实力,不断向中原进逼,给中原各诸侯国以很大的威胁。它迫使陈、蔡成为附庸,又向郑、宋进攻。楚的锋芒接着指向曹、卫,有席卷整个中原之势。这不仅使当事国感到危亡迫于眉睫,而且使北方的晋、西方的秦和东方的齐、鲁也感到如芒刺背。到了春秋后期,我国南方出现吴楚、吴越、吴齐间的战争,中原地区的争霸战争反而退居次要地位。
春秋初期的军制,大体仍延续西周的编制,各级编制的大致情况如下:
军为一万二千五百人左右,兵车一百二十五乘。每军编为五个师;
师为二千五百人左右,兵车二十五乘。每师编五个旅;
旅为五百人左右,兵车五乘。每旅编五卒;
卒为一百人,兵车一乘。每卒编四两;
两为二十五人左右。每两编五伍;
伍为五人。
军的指挥官称“将”,师、旅的指挥官称“帅”,卒称“卒长”,两称“两司马”,伍称“伍长”。
春秋时期战争的规模是逐渐加大的。初期双方投入交战的兵力不过三万人左右,兵车也最多不超过三百乘。晋文公起初建立三军,城濮之战若干年后扩大到六军。城濮之战中楚出兵十余万。春秋中期各国武装力量进一步扩大,一次作战可出动兵车两三千乘。这时虽然战争规模增大,但战术运用仍然是呆板的兵车列阵。到接近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规模的进一步增大,战略、战术的运用才出现较多的变化。
晋楚城濮战役
第一城濮战前晋楚两国的概况
一、楚国概况
楚国本是南方小国,春秋时期才逐渐发展起来。它乘王室衰弱,诸侯互相兼并之机,不断地设法向外扩张。当时几个比较大的诸侯,莫不以楚国扩张涉及到本身的安危为忧。齐国政治家管仲辅佐桓公联合诸侯,组成联合阵线,目的是制止楚的扩张企图。周惠王二十一年(公元前656年)桓公统率宋、鲁、陈、卫、郑、许、曹、齐八国声势浩大的联合军队伐蔡,蔡军溃败,联军乘胜越过蔡境伐楚,军次于陉。楚成王因诸侯联军入境也发兵北进,并派遣使臣质问诸侯入侵原因,桓公接见了楚代表,进行了一番对话之后,进而夸耀联军威力说:“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楚国代表屈完的答复也很强硬:
“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齐、楚两方阵前针锋相对,势均力敌,楚国顾虑诸侯联军军容的完整,不敢轻起战端,齐桓公也感到劳师远征,进入土地广大的楚国境内,难于很快获得胜利,于是停止进攻,与楚会盟于召陵。召陵之会,齐国取得了制止楚国向中原扩张的暂时性的胜利,楚则毫无损失。会后不久,楚国仍继续攻略小国,积极扩张。
周襄王九年(公元前643年),称霸诸侯的齐桓公死后,诸子争位,发生政变,霸业衰落。宋襄公则急于充当盟主,争夺霸权,不顾宋是二等国,经济基础和军事力量都很脆弱,无法与齐楚相比的现实情况,而犯了“小国争盟祸也”的大忌,而穷兵黩武使齐伐曹,邀约楚、齐参与所召集的鹿上盟会,被楚成王当场逮捕。楚于是执襄公以伐宋,经过周旋,才被释放。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宋以郑伯往楚修好,而出兵伐郑,楚则伐宋以救郑。宋、楚两军遇于泓水。战前宋军已在泓水沿岸布好了阵势,在战略上处于有利地位,并握有对楚军“半渡而击”的良好战机。于是司马公孙固建议说:敌众我寡,应乘敌人尚未全部渡过河时,进行攻击。襄公说:不可。楚军刚渡过河,正在混乱之时,公孙固又建议立即攻击,再次被襄公拒绝说:“既陈而后击之”。就是说,等敌人列好了阵再攻击。结果,宋军因两次失去战机而战败。宋襄公腿部被刺伤,护卫“门官”被歼。楚军泓上的胜利,中原已经没有敌手,大有排山倒海之势,引起所有诸侯国的严重不安。
二、晋国概况
泓水战役后,中原地区诸侯国几乎完全被楚国所控制。其势力尚未达到的地方仅为东齐,西秦和北方的晋国。晋自武公以来奋发图强,先后兼并邻近小国和戎狄部族。拥有现今山西太原以南、陕西东部、河南陕州和豫北西部,横跨晋、陕、豫三省,“表里河山”,俨然北方大国。南有析城王屋,及崤函为屏障,西有姚林之险为支柱,战守咸宜,且有优越的战略形势。晋献公死后,里克发动政变,住在屈城的晋公子夷吾,返国为君,称为晋惠公。住于蒲的公子重耳则到翟暂住。秦、晋两国矛盾重重,发生韩原之战,晋惠公竟至被俘,经秦释放回国,仙顾虑驻翟多年的公子重耳在列国间的声望,怕其回国夺权,欲密谋把重耳暗地杀掉。重耳闻讯,带着从人,奔往齐国。经过卫、曹、宋、郑,最后到楚。重耳这次周游列国,遭到卫、曹和郑的冷遇,而齐、宋、楚则热情接待。随着重耳周游列国的赵衰、狐偃、先轸、胥臣等都属于当时具有远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们在各国周游期间,非常重视观察各国的形势。尤其到宋国,受到特别隆重的礼遇,自然而然地了解到泓水之战后宋国与楚国的动向和意图。他们到楚国后,也受到极为隆重的接待。当楚成王问重耳返回晋国,当了国君后,何以报楚的恩惠时,重耳毫不犹豫地说:“若以君主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右属橐鞬,以与君周旋”。这就是说,如果将来我被迫与君作战时,我首先要退让三舍,以报答在楚受到的礼遇。重耳不卑不亢的答复,立即引起楚大夫成得臣(子玉)的不满,向楚王提出杀掉重耳和他的随行人员的建议。楚成王顾虑杀掉另一大国政治逃难的王孙公子,会在各国政治上引起不良影响,便拒绝了成得臣的建议,仍然待之如上宾之仪礼,并送往秦国。
秦、晋相邻,秦穆公派兵护送重耳返晋,就任晋君,即历史上的晋文公。文公在国外十九年(公元前655~636年),周游列国,经历丰富,对各国的动向有所了解,特别是一些国家发生的政变给他教育很深。他主持政权后,考虑到反对阶层不会甘心失败,机警地平息以吕省、郤芮为首发动的政变,缓和了国内矛盾,并从富国强兵,争夺霸权的需要出发,开始着手军政改革。
文公以过去晋国多次事变均由于公族分权,树党相争,于是采取削弱公族权限,改为君主专政的卿(相)负责制。卿平时为行政首长,战时为三军元帅,卿的人选由国君择贤任用。
晋非常重视发展农业经济,自献公以来,就大力开发汾河流域,兴修农田水利,文公获得太行山南之河内沃壤,即以胥臣为司空,主持平治水土,农产品大增,粮食充足。其次为减轻赋税,通商宽农,鼓励人民从事农业生产,积累财富。同时提倡节俭之风,晋文公自己穿衣、吃饭都很注意简朴。因而,晋国不久便政治安定,国家富强,为晋文公争夺霸业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二晋楚争霸双方的战略
一、晋国采取的战略
晋文公周游列国十九年后,返国即位。他以继承齐桓霸业,领导中原诸侯,抗击荆楚向北扩张为目的。因而采取下列的策略战略:
(一)继齐“尊王攘夷”
齐桓公称霸“九合诸侯”,“尊王攘夷”为得力的号召口号。晋文公当政后,中原诸侯大部已被楚控制,周襄王又避难于外地。于是采取“求诸侯莫如勤王”的策略,并与秦协议兵临河上,由晋就近出兵,平定太叔带之乱。晋军进军神速,一路包围温(今河南温县),擒杀了自立为王的王子带,一路迎救周襄王返回京都洛邑复位。周襄王感念晋勤王之功,重赏了晋文公一些土地。晋文公勤王之举,在王室和诸侯国之间获得了巨大的政治声誉。
(二)控制战略要地
晋国地处太行山之西,南有黄河阻隔,进出中原,行动不便。周襄王以晋文公勤王有功,赐给阳樊、原、攒茅之田。尤其河内阳樊为控制太行与黄河战略要地,晋得南阳黄河北岸一带地区后,就使郑、卫两国处于晋的直接威胁之下,从而在客观上起了制止郑、卫两国完全依靠楚的局面,对晋文公争霸中原构成了很有利的战略态势。
(三)联秦增加声势
秦穆公支持晋文公取得政权,文公表示与秦友好,于周襄王十七年秋,派兵支援秦军进攻楚国西部小国都(河南内乡县西),攻克都国后,进而袭取商密。晋文公这一行动,既协助秦打通荆紫,武关道路,导秦南向楚国。又借秦的南进,牵制楚对中原诸侯压力,实为一箭双雕的战略。
二、楚国采取的战略
楚成王进攻中原诸侯的战略为亲善与镇压同时并举,以政治手段争取弱小国,用军事力量击破强国。进攻强国,先采取外交攻势孤立对方,然后采用武力。楚为控制中原诸国,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楚成王娶卫文公女为夫人,同时嫁妹于郑文公。从而与卫、郑联婚,紧接着联合曹国以兵支持鲁国,外交上孤立宋国。
由于陈国与宋通好,楚派兵讨伐陈国,解除后顾之忧,以保障全力攻宋,从而取得了泓水之战的胜利。泓水之战以后,中原已没有楚国的敌对力量,楚国实际已成为称霸南方控制中原的霸主。不与楚通盟友好的只有齐、晋、秦三国,楚对这三国依然是采取软硬兼施,政治军事并重的战略。
对齐:派兵进驻谷邑,拥立公子雍为齐君,伺隙而动,乘机进取。同时任用桓公子七人为大夫,以拢络齐人之心。
对晋:用隆重礼仪,接待晋公子重耳(即晋文公)的过境,使晋文公一直怀有感激之情。甚至城濮战事发生前夕,晋文公尚怀有“楚君之惠,未之敢忘”的感情。
对秦:则采取介于齐、晋两国之间的措施,派遣楚大夫斗克、屈御寇率兵戍守商密,阻止秦军东出,以巩固楚国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