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34000000061

第61章 个人成功的方法(6)

有一则故事说明了如何制定规则、如何维护公平公正。一群人分发食物。首先,安排一个人负责分发食物,他就得到最多的食物。其次,大家改进规则,每个人轮流分发食物,每次负责分配食物的人得到最多的食物。最后,大家又改进规则,食物分配以后,其他人先取食物,分配者最后领取食物。这时,不管是谁分配食物,分配的结果都较为平均。制定法律制度,设计网络协议,不也是这样的逻辑?

此外,公平还与信誉有关。做到公平是树立信誉,赢得他人尊重的最基本要求。品德和声誉由个人是否长期遵守规则所决定,也将成为人们评估并决定是否与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依据。建立良好的声誉需要很长时间,一步错,则需要付出十倍的努力去重建声誉,有时,可能永远都不会有第二次机会。

因为未能践行“公平”的理念,有的人未能实现对他人的承诺、不尊重他人,由此带来很多的负面结果。“狼来了”的故事说明欺骗别人一两次可以,但不可能欺骗一生,否则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2.服务的目的就是双赢或多赢

服务旨在实现合作双方或多方的双赢或多赢。从个人层面来说,服务就是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服务与道德有关,所以,最初级、原始、朴素的服务就是讲哥们和朋友义气。

比个人之间服务关系更高一层的服务就是团队合作,服务于一个共同目标。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就是强调团队合作的作用。团队往往有角色划分和任务分工。然而,因为面子观念作祟,我们常常陷入某种错误的认识,认为重要的岗位才能体现个人价值,从而带来合作意愿的急剧下降。

如果要领导一个团队,就需要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如果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就需要自己先付出;在一个团队中,个人非功利性的付出越多,表明合作意愿越强,就可能得到更多领导的赏识和别人的支持。在团队中,服务还表现为乐于奉献。因此,人们常说:当某个人占小便宜成为习惯时,他就离吃大亏不远了;当某个人经常吃小亏,他就离占大便宜不远了。

很早以前,笔者看到一幅漫画,人的鼻子、嘴巴、眼睛等要求平等,于是得到一张畸形的脸。其实,鼻子、嘴巴、眼睛、耳朵等五官,到底哪一个最重要,这是一个永远没有答案、也没有必要回答的问题。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只会追求最重要的角色,甚至为了这种追求而不择手段。

更高级的服务是不图回报地帮助他人。在他人最困难时,一点点付出对自身可能无所谓,或没有任何影响,但对别人的帮助可能很大。个人也许因此可以交到一个终生的朋友,在未来生活中,这个朋友所给的回报可能是自己当初付出的十倍以上。

多付出一点并不会吃大亏,做善事无须过多地计较后果。如果与别人合作搬运东西,你选择偷懒,别人多付出一点,最终合作完成了任务。但你的力气攒起来,第二天也不会增大。反而因为你的偷懒,如果被别人察觉,你就会被别人从心底里瞧不起。以后即使付出十倍的努力,你也难以扭转别人对你的看法和评价。如果被领导察觉,也许将带来前途的失败。

(三)态度决定人生

很多书籍通过大量的事例介绍,说明、分析了习惯的重要性和习惯形成的方法。从本质上看,我们应该说:态度决定习惯,习惯是态度的表现形式,习惯决定做事的效率和质量。前面分析的七种态度都是抽象概念,相互关联。伴随着事情处理的进程,这些态度不自觉地影响着个人做事的习惯和方法。我们不妨观察并分析:某个人做事情的过程往往涉及多方面的态度和习惯,而这些方面又表现在具体小事和细节上。故而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人生,细节决定成败。

态度和习惯,在很大程度上与道德、价值观等纠结在一起,并影响、决定着个人对待事物的看法、处理问题的方法、甚至各种能力。如一个生活态度消极、缺乏能做态度的人,即使具有足够的智力基础,在碰到困难时,他也不会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解决,从而导致缺乏自信、缺乏学习新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复杂情况,他常常消极退缩,进而导致更加严重的恶性循环。

此外,态度、习惯无小事,其培养形成都应当作大事对待。常有人认为,孩子做作业磨磨蹭蹭不要紧,只要把作业都做对了即可。许多不良的态度、习惯,在家长眼里都可能是不起眼的小事。可是,“性相近,习相远”,刚出生的婴儿在道德、态度、习惯等方面并无太大差别,却因为不同的生活、学习环境,导致其态度、习惯的后天差异,这种差异可能造就迥异的人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针对这方面的培养也理当如此,不要因为事小而忽视事情背后的态度和习惯。因此,个人软件的培养,应该在很小的时候,从培养道德、态度开始。

然而,我们却常常忽视态度、习惯形成的细节性过程。尤其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针对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常常采用解决数学、物理等科学性问题的思维方法,认为只要解决一次即可。事实上,改变不良的、形成良好的态度和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过程,甚至可能是需要持续较长时间且经历很多事情的过程,并不像做一道数学、物理题那样,做完了就完事。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过程所需付出的时间、精力上的代价,将数倍增长。更为严重的是,一旦到了25或30岁以后,个人的态度和习惯已经基本被固化,很难再被改变。这种态度和习惯的固化,大大地约束了个人的思维、眼界、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空间。对学生而言,他们不善于发现这方面的问题所在,需要老师、家长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并不断地纠正。

在培养小孩态度、习惯的过程中,尽量避免结果导向性、无条件的收益最大化导向方式。尤其是小孩对这些抽象的东西并没有什么概念,常常会困惑: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等。面对这些困惑和现象,很多家长有时真没有办法直接说服小孩。

在很多家庭中,老人和年轻的父母面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常常会出现规则不一致的情况。当父母不满足小孩的要求时,如买玩具,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就满足他。家长甚至认为:只有一个小孩,只要他能认真学习,就尽量满足他的要求,学习之外的任何事情皆由家长代办。有时,小孩的成绩越优秀,家长就越希望他专心学习,更不希望让他承担学习之外的任何事情。渐渐地,除了学习掌握了知识,小孩的其他能力均存在欠缺,甚至心智发育不健全。以至于长大走向社会后,他即便具备好奇心和勤勉的态度,但如果缺乏其他方面良好的态度,不会谦让,唯我独尊,不能积极面对所碰到困难和问题,那他也很难担当重任。我们常见到“虎父犬子”现象,其原因也许就在于此。

四、个人软件之通用技能的改善和培养

个人软件的通用技能泛指个人做事的习惯、能力和方法。相对而言,习惯和态度决定了做事的能力和方法。本书接下来重点介绍习惯和通用能力。

态度决定了做事的习惯。理性思考可以形成理性思维的习惯;能做的态度使得个人在面对事情、困难,甚至问题时,会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自我负责、好学、勤勉、公平、服务等态度,同样影响到一些重要习惯的形成。因此,要形成良好的习惯,一定要从改变态度开始,在细节上形成自然的习惯,而不是形成被迫的习惯。这种自然形成的习惯更加具有主动性和持久性。

同时,习惯与情商(EQ)有关。很多人认为,个人成功的80%取决于其EQ。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围绕书本知识的教育,主要是解决个人智商(IQ)的问题,那么,为什么不直接面向EQ开展教育呢?

其实EQ与IQ并非对立的概念,一个EQ很高的人,其IQ也不会太差。每个人的EQ蕴含在其言行中,与其IQ、思维、行为规律相关,涉及面很宽。实际上,EQ与道德、态度、习惯和能力一样,都是抽象概念。凡是涉及抽象方面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思想、认识和语言上,必须依托或蕴含于具体的事例、活动或行为,通过践行,做到知行合一,寓教于过程,方能奏效。因此,EQ的教育难以固化、形成可开展课堂教学的课程。即使有了书本上的培训教条,EQ的训练也需要结合具体案例,尤其需要结合具体的行为细节。有的机构专门组织开展EQ培训,也可通过教学或培训的方式改善一些EQ技能,但要想改善道德、态度、习惯等,可谓是难上加难。因为任何人从牙牙学语时就开始形成并不断地固化这些方面。

(一)习惯的形成和改善

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那么,习惯究竟是什么?简单地说,习惯就是经常练习,成为一种规律性的惯性。这种惯性形成以后,人在处理事务和问题时,都会根据已形成的习惯,鬼使神差地采用同样的方式,似乎不自觉地进入了同样的轨道。这就是习惯的力量。

每个人的生活涉及很多事情,每件事情又包括诸多方面,每个方面又涉及一种或多种习惯。因此,个人的习惯不仅很多,而且时常交织在一起。针对具体事情,从某个角度看,反映的是一种习惯;从另一个角度看,反映的却是另外的习惯。本书仅简单地归纳分析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习惯:

1.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涉及个人生活、与人交往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有计划做事情的习惯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是强调计划协调的重要性。不管是个人的小事安排、人生规划,还是涉及与人合作、排兵布阵的大事,事前计划往往是实现整体性、战略性的协调与优化。

由于计划是事前行为,未来却具有不确定性,因而计划需要考虑应变的对策。针对长期规划,还需要设定不同阶段的计划,方能具有可操作性。很多人从功利性思维角度出发,不愿前瞻性地谋划。但是,人生和很多复杂的事情,需要长远规划指引未来的道路,如果缺乏远大目标和发展蓝图,就犹如没有目标的航船。说到人生规划,也许在年轻时,尚不能确定未来会做什么工作,成就什么事业,但至少可以设定适合的期望值,并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计划自己一生想做的事情,设定职业目标和人生理想。哪怕没有完整的蓝图,计划也可以帮助整理思路,有总比没有好。

一般来说,大规划往往包含许多小计划。规划或计划的制定往往需要抓住一条主线,然后从宏观、多维的角度出发,规划主要任务内容和工作内涵。如很多计划都以时间为主线,具体明确各个阶段的进度安排、事务性内容、日常进度安排、人员分工、资源保障、管理落实措施,有时甚至需要考虑资金安排等。

人生规划通常可分为学校教育、步入社会、进修提升等阶段。每个阶段还需要考虑主体目标和辅助目标。如学校教育包括中小学、大学等阶段,这些阶段的小目标服务于个人的学历、未来职业规划、事业发展等大目标。因此,更需要重视态度、价值观、习惯、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其中,对幼儿或小学生来说,他们对社会、职业缺乏自主认识,家长和老师的引导至关重要。

学习知识也需要理性的计划,特别是面对书本、网络、媒体等海量信息。要学会筛选,并进行优先排序,而不要被大量的学习所淹没。一般来说,从弱项着手,会带来更高的回报。

计划的安排要遵循一定的逻辑性,当多个事件同时出现时,则需要根据重要性、紧急性等原则,思考分析、辨别选择。针对小孩,可以训练小事情的规划,学会预见冲突的存在、意外事件的发生,并积极思考应对方法。针对高中生或大学生,可以规划更复杂的事情或活动,甚至规划人生。

横向的全局性规划也是这个习惯的重要方面。如果说纵向的阶段性规划是“谋势”,那么横向的整体性安排则是“谋局”。从个人角度来说,做一件事情需要多维地思考、设计整体性的计划,避免单线思维和思维定式。从社会角度来说,战略性规划的好坏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表现出来,更加需要立体性的高屋建瓴思维。

(2)守时守信的习惯

“人无信,则不立。”毋庸置疑,守时守信是非常重要的习惯,也是一种超越国家、超越民族的基础性规则,但却常常被忽视。

要做到守时守信,需要合理的计划性习惯作为支撑。有关这种习惯的重要性和事例,很多书籍上都有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3)“用心”做事的习惯

这个习惯强调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论事情大小,都必须认真去做。该习惯不仅是重要的生活习惯之一,与多个态度和习惯紧密相关,也是敬业精神的主要表现之一,关乎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

很多小孩这方面的习惯并不理想。因为学习压力很重,他们主要关注知识学习,常常“疲于奔命”地完成作业,甚至有完成了作业就“交差了事”的心态。因而,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阅读、消化和思考,对知识理解的“用心”程度不够。久而久之,反而形成了“完成作业即可”的学习习惯。这种习惯很容易蔓延到生活和工作中,很多人学习和工作非常勤奋且“用力”,但他们往往觉得“差不多就行了”,只求数量上的成绩,不求质量上的卓越、整体性的优化。所以,笔者常对小孩和学生们说:“用心”比“用力”重要。

(4)勤俭节约的习惯

同类推荐
  • 浙籍作家翻译艺术研究

    浙籍作家翻译艺术研究

    本书所关注的主要是出生在浙江、也主要在浙江以及周边江南地区从事翻译活动的文学翻译家及其翻译艺术成就。作者力图将翻译理论思想的阐述与具体翻译实践的探讨结合起来,并将宏观的研究综述与微观的翻译文本分析结合起来,力图遵循相关翻译理论以及比较文学理论中的跨文化研究的方法,对浙江文学翻译的成果作了客观的梳理和研究,对浙籍作家的杰出的翻译艺术以及相应的译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提升综合素质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提升综合素质

    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都有自己一定的人生观。所不同的只是有自觉和不自觉、高尚和卑下、先进和落后、正确和错误之分。人生观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并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 逃离北上广

    逃离北上广

    在本书中(书中所用人名大部分为化名),我们精心挑选了“坚守者”或是“逃离者”的种种事例,并对这些现象作出了解读,对于应该“坚守”或是“逃离”进行了分析,从中可以发现他们“坚守”或是“逃离”的原因,以及“坚守”或是“逃离”后的心态和生活状况,希望这本书能让那些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拼搏奋斗在各个城市的年轻人解开心中的疑惑,找到前进的方向,获得拼搏的力量,为自己心目中向往已久的理想生活而不懈拼搏!
  • 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理念与实践

    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理念与实践

    本书内容分三个方面:一是阐明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公共政策、社会管理之间的关系;二是介绍西方国家两种社会福利模式及其理念的来源和演化,以及社会政策的主要实践方面,即社会保障政策;三是在回顾我国1949年以来社会政策的基础上,探讨我国社会政策和社会管理的完善和创新,阐明了追求社会公平和坚持把保障人民生活放在最重要地位的理念,正是我国社会政策、社会管理得以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重要原因。
  • 大师的背影

    大师的背影

    20世纪70年代初,“我”以一个工农兵出身的画家、作家的身份,在实干的政治家郑永和打造出来“学大寨”的典型——辉县,接待了一批又一批来此接受劳动改造的艺术家。因此,得以近距离地收藏这些当时第一流、经过时代冲刷后仍旧是第一流的重要人物的许多真实故事。书中,他们立体可观:他们也犯过错、媚过俗,但岁月掩不住他们的光辉。
热门推荐
  • 梅枝一惊鹊

    梅枝一惊鹊

    一朝替父从军,从此不闻爷娘唤女声。她是栾惊鹊。仕途之初,她心系黎民百姓。可:庸君无治,暴虐无道;诸侯纷争,各汲所需。仕途之路,她走得流离颠簸。…………………………………………①单男主②女主军师,中期入仕为官③本文架空
  • 情定千年:誓言已成殇

    情定千年:誓言已成殇

    第一世,她是不谙世事的千金小姐,他是落魄贫苦的穷酸书生,千金书生能否冲破世俗,相伴白头;第二世,她是唐家堡独女,他是古宅少爷,隔着世代家仇,他和她能否相知相守;第三世,她是他心心念着,梦里盼着的……第十世,一切的开始,一切的结束,十世轮回,千年等待,一次又一次的百年岁月,她与他是否能携手百年,生死不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秘术1火与金

    秘术1火与金

    天地之中均有【秘】我们用这些【秘】来对抗【祂们】
  • 你今年有姻缘

    你今年有姻缘

    一位多情的艺术吊丝青年错了爱情,整日过得机械古板,倍感孤单,家里找了个算命先生,说他在这一年里里会收获姻缘,春天里,万物复苏,他也似乎感觉到爱情并非遥不可及,他追寻那个属于他的姻缘,于是他重燃对同事的情感,盘算上司,结交邻居,带着些许认真,些许儿戏。谁又让他恋恋不忘,谁让她刻骨铭心,到底是谁成就了他的姻缘,他又经历了什么,度过了一段什么样的百味人生呢?
  • 通玄共体之武道巅峰

    通玄共体之武道巅峰

    一个十六岁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高中生程云秋。。。一个剑挑胶东十三寨的豪侠古月筝。。。两人本应在各自的时代,做着自己本应做的事。。。但是天象异变!两人竟然同时互换了灵魂。。。。只换过去也就罢了,竟然还会随时换回来。。。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奇妙且有趣,甚至有些惊心动魄的故事……求推荐,求收藏,谢谢
  • 盟主他又在撒狗粮

    盟主他又在撒狗粮

    【甜宠无虐】以为天意捉弄人,一次穿越却把她带入他温的怀抱。他目光深情,他为了她付出了一切,包括,他仅有的生命。纯洁的心灵自从到了异世界慢慢的被染上了鲜红的血液,这些改变,不是恰恰,而是心中爱的萌发……一把锋利的刀刃深深地扎在胸口,血涌了一片,刀刃已经被染红,为这浓烈的爱,写下了句点。默默地留下一句,对不起……他们的缘分命中注定,是永远也无法割舍的,他们彼此相依,失去你,世界都是灰色的。前世今生,爱恨情仇。三生四世,遵约相伴。
  • 2013年短篇小说排行榜

    2013年短篇小说排行榜

    包括《大雨如注》、《人群里有没有王元木》、《某年的枪声》、《喷泉》、《透明》、《酒疯子》、《蹲下时看到了什么》、《瑜伽》、《哭河》、《夜空晴朗》、《典当奇闻》等文章。本书贴近现实,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构思灵巧,代表着中国当代短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
  • 我的霸道男友王俊凯

    我的霸道男友王俊凯

    因为另一个人努力学习,这却让你我相遇。因为遇见你,我的生活发生了改变。青春也许就是这样,一边受伤,一边学会坚强......
  • 游戏修补师之最强棋子

    游戏修补师之最强棋子

    游戏大争之世来临,游戏修补师这个少有人问津的苦逼职业却被秦枫撞大运似的撞到了。是谁告诉秦枫玩游戏精神百倍,美人陪睡来着?可尼玛小爷玩了半天却把自己玩成了个大人物,这是不是有点玩大了啊?***************密封线外不准答题*********************这算一个无限流故事?楚夏你说呢?楚夏答曰: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