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34000000010

第10章 教育问题的综合分析(2)

高钢在《遭遇美国教育》一书中说:“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我们常听说:国外中小学、大学的课程教学并不完全按照教材进行,课堂教学形式也多样化,甚至教师并不全部讲授书本上的知识,给学生安排很多课外阅读任务、演示讨论活动。类似的事情放在中国,很多人就会疑惑:不按教材怎么教学,老师是不是太不负责了。其实,老师正是通过这种过程中的启发和细节上的启迪,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学生真正需要得到的不仅包括知识,而且包括见识,从而具备“知”而“识”、“见”而“识”的能力。

传统文化的教育也陷入了“近亲繁殖”的尴尬境地。老祖宗在“见识”的基础上,通过深入思考和总结,形成很多文化经典。时至今日,绝大多数教育者只是传授先辈们的文化思想,在前人的基础上鲜有创新。脱离生活实际,经典文化则显得非常抽象,有的教师缺乏见识,只能理解皮毛,只得照本宣科地传授传统文化。因此,关于传统文化的讲授,“做什么”讲得多,“如何做”却讲得少,对学生道德、态度、习惯和思考的影响就更少。如此传授经典,再经典的文化思想也会如同嚼蜡,显得苍白无力。

(三)培养方法方面

本书前面提到:清华、北大乃至国内的任何大学都可与牛津、剑桥、哈佛等大学一样,使用相同的原版教材,讲授相同的知识。此外,按照国内教学评估的标准要求,在知识的系统性、规范性、内容讲解的仔细程度等方面,国外一流大学的教授似乎还不如国内的教授,可人才培养的质量却有着天壤之别。导致质量差距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知识,而在于过程和方法。

我们的中小学、大学教育被归纳为填鸭式的教育。其实,填鸭式教育的核心在于只给学生的脑袋塞东西,只注重传授知识。从逻辑上说,这种教育方式与数千年前的“工匠学徒式”、西方归纳的“经院主义”人才培养方式并无二义。早在六百多年前,经院主义被归纳为“脱离实际生活的教学内容和呆读死记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活动是死记硬背,任务只是记住教师的语言和背诵书中的教条,教学过程缺乏生机”刘新科:《国外教育发展史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因而遭批评和摒弃。

经院主义的培养方式在中小学、大学普遍被采用。从管理的角度看,很多管理者并未真正地理解教育,教育管理显得僵化、呆板,教学过程中灵活多样的手段、方法往往被视为异类的违规之举。更为可笑的是,有些教育专家也未必真正理解教育的本质,却使得这种方式成为教育评估、检查的重点。教师、教育管理者、教学督导和评估专家如此理解教育,不仅对教育发展没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使这种方式被进一步“近亲繁殖”。当这种培养方式和教学方法被不断且广泛地“近亲繁殖”,教育早晚必出问题,我们就必定还需要在黑暗中探索更长的时间。

笔者曾听说,某学校要开设“烹饪”素质课,由于没有任何教师系统地学过“烹饪”技术,只得安排某教师讲授此课程。而该教师的课堂教学很精彩,把学生的口水都快讲出来了,但他却从未下过厨房炒过菜。请问该老师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厨师吗?同样地,当下的很多教师,甚至包括大学教授,采用类似于这种在教室里教炒菜、开车和游泳的教学方法,即使他们的课堂教学很精彩、学生的考试成绩很优秀,他们能培养出一流的优秀人才吗?

(四)考评方法方面

考评是导向的方法和手段,对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等引导作用巨大。学校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本无可厚非,但教育目标的单一性和功利性,使得我们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到高中、大学、研究生乃至工作,逐步形成了这种只重视结果的思维模式,普遍采用可量化的成绩和绩效评价体系。

在二十岁以前,这种唯“分数”是图的教育导致了一系列的近亲繁殖恶果。首先,教师为了教知识而教知识,将主要心思和精力放在知识传授上,甚至出刁钻的考题,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题者的水平,却很少在教学过程和方法上动心思、做文章。其次,学生为了分数、排名而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微观视野、单线思维、狭隘心胸,甚至敌视心态的形成。

我们应该理性地认识到:不同课程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强行要求仅围绕书本知识进行考试,未免有失偏颇,尤其是只需要强记硬背就可获得高分的考试。很多大学的考试形式僵化,考题内容固化,从形式上要求每门课的考题类型各占多少分,甚至刚性地要求平时、期中、期末各占总评成绩的比例。学生可以整个学期不听课,只需期末临时抱佛脚,即可顺利过关。这种只重视教学形式和结果、轻视过程的考核、评估方式不断地被“近亲繁殖”,是不是我们形成并创新了一种“经院主义”的考评方法呢?

我们常听说国外的中小学、大学开展“探究式”教育,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外阅读材料,甚至小学就要求学生自学并做演示报告,期末考试占综合评价的比重不到30%。可我们的考试和评价方法常常会带来更严重且深层次的逻辑错误:采用量化的指标评价事物的抽象特性,只注重对结果的考评而不管其是否抄袭或剽窃。这种方法被广泛地近亲繁殖,如以GDP数字来评判官员的政绩。可是,事物的好坏、优劣等抽象特性可量化评估吗?宋江“以德服人”是好人,曹操奸诈狡猾就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吗?他们的“好”和“坏”可量化考评吗?

(五)其他方面

如果深入分析,我们还会发现:教育的其他方面都或多或少表现出近亲繁殖倾向,包括教育研究、素质教育、教育管理等。每个方面所出现的偏差,哪怕只是一丁点,通过长时间的积累,都可能产生巨大的综合影响,从而导致人才培养的理念和结果呈现出巨大差异。

很多大学都在研究教育,甚至开设本科教育专业。但有些教育研究者却从未上过讲台,就像为了创造GDP而创造GDP,他们为了研究教育而研究教育。因为缺乏实际的教学经验,他们无法从教育的过程、内涵等方面开展研究,以至于只能局限在“体制对教育的影响”这一思维层面。其研究成果对教育的过程改革、质量提升影响甚微,使很多研究陷入尴尬的境地。

从幼儿园、中小学到大学,素质教育被普遍提倡。可是,很多教育管理者、甚至教师还没弄明白何为“素质”,何为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核心,就开始大谈素质教育,倡导并实施素质教育。凡是抽象的概念总要具体化,方能落地实施,可素质教育一旦被具体化,就通常被简单化为唱唱歌、跳跳舞等课外活动。

教育管理旨在服务教育,使得教育更加规范化,以保证教育的质量。可相关部门对教育的理解和定位常局限于狭隘的认识。因此,相应的管理只能围绕教育形式是否规范、指标性结果的优劣等进行管理、监督、检查、考核,且管理的边界模糊不清。教育管理如此追逐功利性结果,不以人的培养为目标,没有从教育的内涵、过程进行挖掘、改革、管理和整治,致使教育管理看似越来越规范,但却越来越单一,可谓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

理性思考的缺失,使得现实社会的诸多方面都有那么一点“近亲繁殖”倾向。很多医生不动脑筋,只遵照书上的处方给病人看病;社会公共安全和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管理常常只关注结果,不注重过程。原本条块化兼刚性化的管理活动,其具体执行过程却取决于人,可以做到柔性化、人性化,但却常常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现象。这是因为管理一旦被总结、形成规章制度后,极易刚性化、僵化而多年不变,甚至不同部门的规章制度相互模仿。执行者通常会脱离管理的根本出发点,仅仅为了管理而管理,有时甚至缺乏起码的道德感和责任心。其背后的逻辑与当下教育思维是何其相似!

同样,对知识的思考、提炼和总结也是柔性的过程。在本书撰写过程中,笔者难以将所思所想全部囊括在内。由此可推知,古代先贤们的所思所想也绝不只局限于《道德经》、《论语》或其他经典。然而,知识或经典一旦被总结并形成体系,人们便会走老路,使思维受限于已有的东西。于是近亲繁殖现象上演,过于关注已有结果而惰于思考,难以改进、发明和创新思想、知识和技术。

三、重结果轻过程

不管是在中小学,还是在大学,大多数教师很少关注知识的创造过程和应用方法。这种思维方式沿袭下来,使得很多研究生更为关心前沿思想、理论和技术,而不注重分析、思考和研究别人如何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和思维等。他们缺乏自主的研究能力、想法和思路,只得抄袭或拼凑。甚至有些博士研究生读了8年,也无法独立开展研究,难以顺利完成博士论文。

如果说这种思维模式存在问题,那也是教育存在缺失所致。也许从婴幼儿开始的家庭教育就留下了“病根”。当这种教育方式被普遍地“近亲繁殖”,有些学生长大以后当了教师,也如此教育学生。以至于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们培养了大批存在思维缺陷的愤青。

其实,教育本身属于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工程,简而言之,就是工作的过程。对任何工程而言,过程可控,结果可达,保证工程质量的核心是过程的管理和控制。通过知识学习,教育过程的控制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含义、形成过程、思考方法和知识运用能力,训练他们的思维方式;二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养成良好的态度和习惯。

第二节 教育在中国的地位与缺失简析

一、知识分子是“老九”

在层次化的社会体系中,教育是基础,却因为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产生各种价值而被忽视。从诸子百家到儒家文化,我们在人类的驯化和文化发展方面曾经远远领先于西方国家。可是,延续几千年的层次化社会体系将教育工作者排行“老九”。传统教育主要服务于权力统治,从来没有站在人类发展、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高度,将教育摆在政治核心或将教育从政治的桎梏解放出来。

如果说,我们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从一个朝代更替到另一个朝代,政治体制只在原地踏步,而不是螺旋式地发展。那么也可以说,道统学说形成以后,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发展,只在原地转圈。

有人可能会说,我们曾经拥有四大发明和辉煌的历史文化。但是,四大发明都不是由权力机构支持、组织、系统地开展研究产生得到的,而是由一些当时并不入流的“工匠”发明创造的。因此,没有任何历史记载了发明的过程,甚至有的发明人、著名建筑或工艺作品设计者的名字都没有被记载,后人没能记住他们的名字,却用他们的创造申报各种遗产。

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历史教育的一种悲哀。

四大发明是先辈们智慧的体现,也是对整个世界的贡献。这些发明源于社会需求,是技术结果、经验总结。得到这些结果必须经过多次实验、仔细观察、分析和总结。因此,真正体现智慧的,恰恰是发明的过程。我们没有记载这种探索、实验和研究的过程和经验,也没有形成相应的学科,更没有以此延伸发展,形成传承百年、以技术为核心的产业。西方发展科技、依托于技术发展产业以及根据科技的发展创立新兴学科专业的过程,在中国的历史上就未曾出现过。

现代科技、经济、哲学、法律、教育、管理、医学、艺术、音乐、心理学等学科专业,哪一个不是基于经验总结而形成的?其中的玄机以及我们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难道是知识和技术的原因?可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历史上又有谁深入地思考过?没有了思考,我们就只有困惑,所以,我们一直在困惑:我们的经济发展了,国力强大了,可为什么我们与诺贝尔奖无缘,为什么我们不能引领世界潮流?因为,我们关心的不是过程,而只是结果。我们可以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学科专业以及整个教育体系搬过来。但我们引进的仅仅是结果,却永远搬不来别人发明技术、创建学科专业、设计学科专业教育体系的过程。

不是我们不聪明,而是我们缺乏大聪明;不是我们不能学习、掌握新技术,而是我们不会创造、发明新技术。别人发明的东西,我们可以“山寨”它,但就是缺乏原创。因此,我们距离现代教育如此之远,当下的教育可以培养技术工人,如果寄希望于培养国际化大师,无疑是痴人说梦、天方夜谭。

二、教育的内涵是难以量化评价的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发展需要沉淀,需要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长远意识。然而不幸的是,政府和社会对教育的评价通常采用非常功利的、形式单一的、结果可量化的离散性指标体系。

政府对教育的态度,实际上取决于在任主管的态度,进而决定了政府的办学指导方针和经费投入。对教育的投入也许能让官员留下清名,但清名却不能带来实惠。“学而优则仕”,担任政府部门的重要领导不仅可以“光宗耀祖”,而且很有面子、风光无限,还可能带来很多实惠。于是,当公务员、当领导成了很多人追逐的目标。

同类推荐
  • [苏]教学论理论发展与斯卡特金《中学教学论》选读

    [苏]教学论理论发展与斯卡特金《中学教学论》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求是与创新

    求是与创新

    本书收录路甬祥校长在浙江大学10年校长期间的教育类文章,分为:教育改革篇、综合改革篇、人才培养篇、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篇、工程教育和继续教育篇等几大部分。
  • 诸葛亮文集译注

    诸葛亮文集译注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他不但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导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创造了彪炳千秋的业绩,而且以其精辟的著述,丰富了我国思想史的宝库。诸葛亮的著作,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既有论及治国富民的篇章,又有谈论发展生产的内容;既有治国治军的宏论,又有举贤斥佞的表文;既有畅谈外交、形势的文章,又有提出战略决策的雄文。其中,有关治军、用兵的论述,又成为诸葛亮著作中引人注目的、闪耀着朴素辩证法思想光辉的瑰宝。罗志霖译注的《诸葛亮文集译注》即对诸葛亮的著作进行了翻译和注释,题解着重介绍时代背景、著作内容,并简要揭示其思想意义。
  • 三明市情概览

    三明市情概览

    三明市位于闽西北和闽中结合部,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之间,总面积22959平方公里,远在旧石器时期就有古人类在此栖息。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后期,三明市被辟为福建省工业基地。
  • 做整个的校长

    做整个的校长

    《做整个的校长》是作者从事校长工作一年多以来的工作总结和人生体悟,包括励志演讲、学习思考、日常管理、教育教学、家校共建等方面的心得体会。孩子的培养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如果具体到一所学校,初中三年的学校教育虽然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却马虎不得。需要注意的是,过程里面虽然有主有次,但没有重要和不重要之分,如果说清楚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而你仅仅选择了重要的,可能在你今后的人生过程中永远不可能有机会回头弥补丢掉的东西,就像柏拉图走过整个麦田也没有摘到象征爱情的最大、最饱满的麦穗一样。
热门推荐
  • 妖怪与智能入侵

    妖怪与智能入侵

    妖界大陆的偏远乡村发生了妖怪杀人事件,路过的除妖师侯豖和许辰解决了事件,意外发现了导致妖怪异常的原因,是一块从未见过的智能芯片。侯豖想起有一个充满了互联网人工智能的世界,有这样的芯片。来自现实世界的入侵,蓄谋已久。
  • 盛宠毒妃

    盛宠毒妃

    一国公主,大婚当日,本是凤冠霞帔,十里红妆,怎料夫君图谋不轨残忍虐待以至魂归西天。与现代惨死的病毒研发员时空交错,魂附凤体,一朝穿越。她与图谋不轨的王爷,相憎相杀。她在昏庸无道的政道下,明哲保身。她面对莫名门派的追杀,抽丝剥茧。她巧遇邻国质子与其,相爱相守。铁血枭妃,盛世风华!
  • 时为暴君

    时为暴君

    有人说时间是无关紧要的存在,它不闻不问的流淌。又有人说时间是最无情的存在,使青丝成白发,让桑田变沧海。世间的一切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无不是随着时间的前行演变递进的。即便如此,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在时间的魔爪下,在残酷的现实下,我们短暂的人生应保持一颗善良正义的心,来抵挡时间那恶毒的屠刀。《时为暴君》这本部小说以中国神话和中国古代历史为基础,加入作者自己对于佛道儒等众多思想和学术的理解,进行了一系列的改编。此文网撒天地万物,然后慢慢收网,聚焦于人间。作者呕心沥血的运用文字的精华,使文章美妙而生动。欢迎大家阅读,8戒一生将带你走进不一样的神话历史交错的世界????????????
  • 道之妙缘

    道之妙缘

    这是一片异界大陆,在这片大陆上有人族,有魔族、有妖族,这里以武为尊,以道立国,宗派林立,人人都以能够习得一身仙术飞身成仙为终极目标。在这里无限的生机与永恒的杀戮交织,成仙的向往和原始的本性纠缠。生与死、情与爱、权术与自由、诡计与背叛的事情每天都在这片大陆上被重复演绎着。有的人笑傲江湖,对酒当歌;有的人杀人夺宝,飞升成仙;有的人由仙成魔,堕入魔道。在这里生命被以不同的形式和方式的演绎着,也许这些是他们的选择,也许这些就是他们的宿命,也许只是这无上神道规则的一环,也许什么也不是…
  • 九脉圣帝

    九脉圣帝

    太古年间,一场浩瀚的天地动荡,众神损落,或进入轮回,诸神的时代结束。九百年后,一个身负圣脉的少年,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个废物,开始了艰难的修行之路。炼药术?弱爆了,现在都直接炼魂了,武学神马的都是浮云,咱有毁灭大招。从此,废物变天才,一冲飞天。
  • 真香王爷追妻路

    真香王爷追妻路

    原本以为一生都要和成亲无缘的殷茗,被迫承担联姻的使命。谁知冷落未婚妻未果,一朝真香。傲娇王爷瞬间变成粘人精!未婚妻怎么这么像梦里频频出现的小女孩?未婚妻身边什么时候多了这么多桃花?殷茗气急败坏地将小女人囚禁在怀里:南宫曼,你是我的王妃!我绝对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你的。同样,别的男人也别想靠近你!
  • 梦入大道

    梦入大道

    高中文科老师梦凡,因为着迷于关于神农架的传说,在探索神秘的神农架的过程中,发生了意外,醒来后发现却在另一片叫做古河大陆的星空,又被神秘的前辈选为了后人,从此古河大路就在梦凡的影响中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
  • 绝色倾城:傻王独宠腹黑妃

    绝色倾城:傻王独宠腹黑妃

    她是千家大小姐千初雪,自幼被千家收养,却过着寄人篱下、忍辱负重的悲惨生活。一张圣旨,将她赐婚于当今傻王溫子烨,她无奈选择自尽。她是二十一世纪杰出的女警苏然,生日那晚,却被男友狠心杀害。一朝穿越,当破案无数的优秀女警魂穿到软弱无能的千家大小姐身上,又会上演怎样的精彩好戏?*某洞房夜。“溫子烨,你不是傻子吗?怎么会……”她的话还未说完,便被某人吞没了:“娘子,为夫只是脑子傻,其他功能还是正常的……”
  • 爆宠医妃之病王太腹黑

    爆宠医妃之病王太腹黑

    她穿越而来,成为了将军府人人口中的丑颜庶女。嫡母设计,让她嫁给那个终日咳血的残废王爷?她忙拍手叫好:不用生包子,不用被束缚,这婚事她实在是太满意了。他是天圣皇朝的七皇子,被人欺辱、践踏,却从不敢反抗,外人眼中的废物!却无人得知,他这副身残体弱之下,拥有着怎样强大的力量!一纸赐婚,她与他成为了世人眼中的笑柄:丑颜配残废!堪称绝配!(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来自末日

    来自末日

    16岁少女从生归来,末日即将来临,带着未来五年的记忆和一群猪队友,如何末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