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与小蛮在园中厮闹,偶遇一老者,言语当中谈论起了和氏璧,刘冬发了一番自己的感言。老者听后抚树沉思,良久未说话,刘冬以为他被自己的言论给惊着了,毕竟现在还是信天信命的古代。刘冬刚想再说点什么,只见老者突然纵声大笑,震得树上的雪花都纷纷落了下来。刘冬惊异的看着他,莫不是刺激疯了,也不至于的吧。少年恶狠狠的盯着刘冬,又一脸担忧的看向老者,不知怎么办才好。过了一会儿,老者止住笑声,道:“你说的对。朕已经是天子了,那就是上天注定。和氏璧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的说辞而已,朕又何必放在心上。”“您是皇上?”刘冬一脸的惊讶,腿都要站不稳了,而小蛮则早已一屁股蹲在了地上。老者看了她俩一眼,没理她们的惊讶,点了点头便放声笑着带着少年旋风般离去,就像他们来时悄无声息一样。待他们走了,刘冬一把扶在树上,又仿佛下雪了一般,雪花一朵一团的全部落在了她的身上。“今天到底是个什么日子啊?”刘冬一边喘着气一边抱怨着,地上的小蛮早已站都站不起来了,那还听得见她在说什么呀。两人就这么呆着一直待到了萧衍回来。
萧衍看着梅树下的两人,以奇怪的姿势在那呆立着,甚是不解,走上前去,伸手轻轻抚落刘冬身上的雪花,温柔的道:“这么冷的天,怎么不在屋里呆着,看冻着了。”闻听萧衍说话,这两人的魂才收了回来,刘冬一下歪倒倚在萧衍的怀里,道:“刚才皇上来过了。”小蛮挣扎着站起来猛点头,还道:“刚才小姐好像还说皇上来着。”萧衍瞥了一眼刘冬,心道:“怪不得,原来是又闯祸了。”于是问道:“你刚刚说皇上什么来着?”“其实也没说什么。本来嘛,和氏璧只是一块玉而已,又怎么能够决定天下是谁的呢?何况这已是李唐天下,国泰民安的,皇上又怕什么呢。与其怕这个,不如好好治理国家。而且我知道,根本就不可能变天。”刘冬道。“哦,你是怎么知道的?”萧衍笑嘻嘻的看着刘冬,这时刘冬才惊醒自己话又说多了,只好遮遮掩掩的道:“我,我猜的。你看啊,我从洛阳那么远的地方来,这一路都平安无事,这不就说明皇上治理有方吗?如此盛世,百姓的眼睛都看着呢。”萧衍意味深长的看着刘冬,还没说什么,只听身后又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大唐有尔等是大唐之福,朕之福啊!”萧衍知是皇上去而又回,忙拉着刘冬俯身行礼,拉刘冬的时候明显感受到刘冬的腿又软了,萧衍赶紧搀住她。小蛮则一听声音好容易挣扎着站起来又扑通一下蹲下了。刘冬看了一眼可怜无助的小蛮,嘱咐自己道:“以后可万不敢背后说人了。”
萧衍回身一看,不光皇上来了,连带着秦王、太子、齐王并萧老爷、杨夫人、萧钰都来了。刘冬见大部分人都还认识,心终于归位了一些。见礼完毕,皇上指着太子道:“此次钱林之案,太子还要多向萧二郎夫妇请教才是。”萧衍连忙道:“小人不敢。”刘冬见状也赶紧俯身附和。太子看向萧衍向皇上笑道:“萧二郎不必过谦。父皇说的极是,若不是萧二郎指引迷津,儿臣到现在还糊涂着呢。”说完还不忘瞟了刘冬一眼,刘冬只觉他的眼神凌厉,带有杀气。皇上听闻开怀大笑,对刘冬道:“听秦王说,你是独孤聪的女儿?”“回皇上,是。”刘冬恭声回答,不敢有一丝差错,这可是在古代,可不是闹着玩的。“真是虎父无犬女呀,只是这……这……”皇上这了半天也没这出什么来,反而摇首一笑不说了,倒是把刘冬搞的一头雾水,不知什么情况。除了萧衍和皇上,其他人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刘冬抬头问道:“皇上,您这这的到底是这什么?”“哈哈,没什么。你很像你的父亲,正直敢言。”皇上朝刘冬道。皇上此言一出,其他人瞬间都明白了低笑不已,只有刘冬还迷迷糊糊的似懂非懂的。皇上看她懵懂的样子,很是开心,招呼大家前去赏梅。临走不忘告诉她:“朕已了结钱林之案,你父亲不日便可官复原职,到时你们一家便可在洛阳团聚了。”“真的吗?谢皇上。”刘冬乍一听之下顿时兴奋无比,没想到自己刚来长安不久这件萦绕心头的大事就这么解决了,殊不知萧衍等人为此费了多大周折。皇上带领太子等人兴致勃勃的赏着梅花,其乐融融,仿佛曾经纠葛的一切都从未发生过。待他们走远,刘冬望着他们的背影思索着他们刚才莫名其妙的笑,良久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竟说我是个二傻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