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祭祀的次数不可过多,过多了就会使人产生厌烦,厌烦了就失去了敬意。祭祀的次数也不可太稀少,太稀少就会使人怠慢,怠慢了就会把祖先遗忘了。因此君子依照天道运行的规律,在春天就举行禘祭,在秋天就举行尝祭。秋天降下霜露,君子踏着霜露,心中必然产生凄怆的感情,这并非因为感到天气的寒冷,而是因为思念去世的亲人。春天雨露滋润大地,君子踏着雨露,内心一定会受到惊动,似乎即将见到已故去的亲人。人们用喜悦的心情迎接春天的到来,用哀伤的心情送别秋天的逝去,因此举行禘祭奏乐而举行尝祭不奏乐。
【原文】
致齐于内,散齐于外。齐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嗜。齐三日,乃见其所为齐者。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①;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出户而听,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
【注释】
①僾(ài)然:隐约可见的样子。
【译文】
祭祀前一定要斋戒。致斋戒的诚意在内心,表现斋戒的诚意在日常起居上。在斋戒的日子里,要时时思念死去的亲人生前的起居之处,思念他们的笑语,思念他们的意志,思念他们的欢乐,思念他们的爱好。斋戒三天后,眼前就好似见到了要祭祀的亲人。祭祀那天,进入庙室就隐约看见亲人在神位上;转身出门,心中一惊,仿佛真的听见了亲人的说话声;出门再仔细听,仿佛还真的听见亲人的喟然叹息声。
【原文】
文王之祭也,事死者如事生,思死者如不欲生。忌日必哀,称讳如见亲。祀之忠也,如见亲之所爱,如欲色然,其文王与!《诗》云:“明发不寐,有怀二人。”文王之诗也。祭之明日,明发不寐,飨而致之,又从而思之。祭之日,乐与哀半,飨之必乐,已至必哀。
【译文】
文王祭祀,侍奉死去的亲人好像亲人活着时一样,思念死去的亲人好像也要随同他们一起去。每到亲人的忌日,一定十分悲伤,提起父母的名讳,就如同见到了父母亲。文王祭祀时是多么的虔诚啊,奉献祭品时就好像见到父母亲生前所喜爱的东西一样,就好像见到父母亲要得到这些东西的神色,这些只有文王才能做到吧!《诗经·小雅·小宛》中说:“天明还未眠,思念父母亲。”这就是说的文王啊。文王在祭祀父母的第二天,通宵没有入睡。举行祭祀进献贡品迎父母亲来享用,又更加思念父母亲。祭祀的日子里,怀着又惊喜又哀伤的心情。迎接父母亲来享用时心中非常高兴,想到父母亲又要逝去心中非常悲伤。
【原文】
仲尼尝,奉荐而进,其亲也悫①,其行也趋趋以数。已祭,子赣问曰:“子之言祭,济济漆漆然。今子之祭,无济济漆漆,何也?”子曰:“济济者,容也,远也;漆漆者,容也,自反也。容以远,若容以自反也,夫何神明之及交,夫何济济漆漆之有乎?反馈乐成,荐其荐俎,序其礼乐,备其百官,君子致其济济漆漆,夫何慌惚之有乎?夫言岂一端而已,夫各有所当也。”
【注释】
①悫(què):诚实。
【译文】
孔子在秋天举行尝祭时,亲自捧着祭品献上,他亲自劳作显得那么诚实忠厚,他行走很快,步子急促。祭祀以后,子贡问道:“先生您说过祭祀时应该仪态从容、神情拘谨,而先生您今天祭祀并没有显出这个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讲究仪态威仪表示了关系疏远。神情拘谨,表示了自我专注。疏远而又注重自我,还能和神明交接吗?在这时我怎能做出仪态威仪、神情拘谨的样子呢?说到天子、国君祭祀,我们是作为宾客参加的,反馈之礼完毕后,奏起了音乐,向神献上豆和俎。按照礼乐的规定次序,百官济济一堂,这时君子都显出讲究仪态威仪、神情拘谨的样子,哪里能与神明交往呢?我说的关于祭祀的话,怎么能一概而论呢?而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啊。”
【原文】
孝子之祭可知也:其立之也,敬以诎;其进之也,敬以愉;其荐之也,敬以欲。退而立如将受命,已撤而退敬齐之色不绝于面。孝子之祭也:立而不诎固也,进而不愉疏也,荐而不欲不爱也,退立而不如受命敖也,已撤而退无敬齐之色而忘本也。如是而祭,失之矣。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必有愉色;有愉色,必有婉容。孝子如执玉,如奉盈,洞洞属属然,如弗胜,如将失之。严威俨恪,非所以事亲也,成人之道也。
【译文】
孝子祭祀时的表现就可以知道:他站立时,恭敬地曲着身;向前走时,恭敬地面露喜色;进献祭品时,恭敬而柔顺;退下来站立时,好像将要接受亲人的吩咐。直到祭祀完毕撤除祭品退下时,恭敬庄重的神色仍显露在脸上。相反,孝子在祭祀时,站着不弯腰,就显得鄙陋不知礼;上前时显出不愉快,就是与神明疏远了;进献祭品时,不希望鬼神来享用,就是对亲人不爱戴;后退站立时,没表现出好像还要听从吩咐的样子,就是傲慢不恭;撤除祭品退下时,消失了恭敬庄重的脸色,那就是忘了祖宗。像这样祭祀,那就失去了祭祀的意义。孝子对亲人有深深的爱,一定会露出和悦之色;有和悦之色,一定会表现出愉快的神色;有愉快的神色,一定会有温顺的容貌。孝子祭祀时手捧祭品好像捧着美玉,又好像捧着满杯的水酒,恭敬而虔诚,生怕力不从心,贵重的东西从手中失落。相反,那威严庄敬的样子,不是孝子侍奉亲人的态度,而是成人之间交往的态度。
【原文】
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贵有德,贵贵,贵老,敬老,慈幼。此五者,先王之所以定天下也。贵有德何为也?为其近于道也。贵贵,为其近于君也;贵老,为其近于亲也;敬老,为其近于兄也;慈幼,为其近于子也。是故至孝近乎王,至弟近乎霸。至孝近乎王,虽天子必有父;至弟近乎霸,虽诸侯必有兄。先王之教,因而弗改,所以领天下国家也。
【译文】
先王有五条用来治理天下的原则:尊重有德的,尊重有地位的人,尊重年老的人,尊重长辈,爱护年幼的人。这五条是先王用来安定天下的。尊重有德的人,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接近于圣贤之道;尊重有地位的人,是因为他们近似于国君;尊重年老的人,是因为他们近似于自己的父母亲;尊重长辈,是因为他们近似于兄长;爱护年幼的人,是因为他们近似于自己的子女。因此达到孝的极点就接近于王道了,达到悌的极点,就接近于霸道了。因此,孝的极点,也就接近王道,是因为即使称霸的天子也一定对自己的父母尽孝;悌的极点接近霸道,是因为即使是称霸的诸侯也一定对其兄长尊重。先王的上述教导,沿袭它而不改变它,就可以领导天下国家。
【原文】
子曰:“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教自长始,教民顺也。教必慈睦,而民贵有亲;教以敬长,而民贵用命。孝以事亲,顺以听命,错诸天下①,无所不行。”
【注释】
①:错通“措”,安放。
【译文】
孔子说:“树立仁爱之心要从敬爱自己的父母亲开始,用以教导百姓慈爱和睦;树立恭敬之心,要从尊敬顺从自己的兄长开始,用以教导百姓顺从。教导百姓慈爱和睦,百姓就会以侍奉父母亲为美德;教导百姓敬从兄长,百姓就会以服从命令为光荣。用孝心来侍奉父母亲,用顺从来接受命令,把这些推广到天下各地,就没有行不通的了。”
【原文】
天下之礼,致反始也,致鬼神也,致和用也,致义也,致让也。致反始,以厚其本也;致鬼神,以尊上也;致物用,以立民纪也;致义,则上下不悖逆矣;致让,以去争也。合此五者,以治天下之礼也,虽有奇邪而治者,则微矣。
【译文】
天下的礼,使人追怀初始,使人报答鬼神,使人财用丰足,使人遵守道义,使人和睦谦让。追怀初始,不忘本,用以增厚人的根基;使人报答鬼神,用以让人们懂得尊重在上者;使人财用丰足,用以让人们遵守礼仪纲纪;使人遵守道义,用以让上下的人不背叛作乱;使人和睦谦让,用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纷争。结合这五个方面,就是用来治理天下的礼,那么即使还有奇异邪恶的现象,不听从治事的人,也一定只是极少数的了。
【原文】
君子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致乐以治心者也。致礼以治躬则庄敬,庄敬则严威。心中斯须不和不乐,而鄙诈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慢易之心入之矣。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乐极和,礼极顺,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不与争也,望其容貌而众不生慢易焉。故德辉动乎内,而民莫不承听;理发乎外,而众莫不承顺。故曰:致礼乐之道,而天下塞焉,举而错之无难矣。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故礼主其减,乐主其盈;礼减而进,以进为文;乐盈而反,以反为文。礼减而不进则销,乐盈而不反则放。故礼有报而乐有反,礼得其报则乐,乐得其反则安。礼之报,乐之反,其义一也。
【译文】
君子说:“礼乐是人们不可片刻离身的。”学习研究乐用来提高内心修养,那么平和正直慈爱诚实的心情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这样的心情产生了就会使人愉快,愉快就能使人内心安定,内心安定就能长久地自我修养,长久地自我修养就能上通于天,上通于天就能与神明交会。天不必说话,就能使人相信;神不必发怒,就会使人敬畏。这就是学习研究乐用来提高内心修养的结果。运用礼来端正人的容貌仪表,就会使人庄重恭敬;庄重恭敬就会有威严。心里只要有片断的不平和不快乐,卑鄙奸诈的心思就会侵入。外貌只要有片刻的不庄重恭敬,轻率怠慢的想法就会产生。因此乐是影响人的内心的,礼是作用人的外表的。乐能使人内心平和,礼能使人的外表恭顺。内心平和,外表恭顺,那么人们看到他这样的脸色,就不会跟他相争了;看到他的容貌,人们也就不会产生轻率怠慢的念头了。所以道德润泽于内心,百姓就没有不听从他命令的;礼从外表上表现出来,百姓就没有不顺从他的。所以说研究礼乐的道理,把它推广到全天下,那么治理国家就不难了。乐,是影响人的内心的;礼,是作用于人的外表的。所以礼在于简单,乐应该丰富。礼简单了,百姓就会努力遵循,从而使自己更加美善;乐丰富了,百姓就会得到修养而返回本性,从而使自己更加美善。所以礼简单了而百姓不努力遵循就会渐渐消亡,乐丰富了百姓不能返回性就会走向放纵。所以礼应该有回报,乐要求返本。礼有了回报人就会感到愉快,乐使人返回本性就会使人安定。礼的回报,乐的返本,二者的道理是一致的。
【原文】
曾子曰①:“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公明仪问于曾子曰②:“夫子可以为孝乎?”曾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君子之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参直养者也,安能为孝乎?”
【注释】
①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孔子的弟子。②公明仪:曾子的学生。
【译文】
曾子说:“孝分为三等:上等大孝是尊敬父母,次等是不使父母受羞辱,下等是仅能赡养父母。”公明仪问曾子说:“先生可以算是孝吧?”曾子说:“哪里的话!哪里的话!君子称为孝的,应能在父母的意思没有表示之前就预先知道,并且能按父母的意思去做。同时又能使父母的意思合于正道。我只不过做到赡养父母亲罢了,哪里称得上孝呢?”
【原文】
曾子曰:“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于亲,敢不敬乎?亨孰膻芗①,尝而荐之,非孝也,养也。君子之所谓孝也者,国人称愿然曰:‘幸哉,有子如此!’所谓孝也已。众之本教曰孝,其行曰养。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没,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仁者,仁此者也;礼者,履此者也;义者,宜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乐自顺此生,刑自反此作。”
【注释】
①膻芗(shānxiāng):馨香。
【译文】
曾子说:“身体,是父母亲的遗体,用父母亲的遗体来行事,敢不慎重吗?日常起居不庄重,是不孝;侍奉国君不忠诚,是不孝;做官办事不认真慎重,是不孝;交往朋友不守信用,是不孝;作战不英勇,是不孝。这五个方面都没有做好,灾祸就会降及父母亲,能不谨慎吗?如果在祭祀时,把煮熟的馨香的牲肉和黍稷进献给父母享用,这还不算是孝,只能算是养。君子所称为孝子的,全国的百姓都称赞羡慕他,说:‘多幸运啊,有这样的儿子!’这才是孝啊。教化百姓的根本是孝,基本行为的孝是赡养。赡养是可能做到的,尊敬父母却是不容易做到的;尊敬父母可能做到,使父母安定快乐却不容易;使父母安定快乐可能做到,能终身孝敬就不容易。父母逝世以后,仍然非常谨慎自己的行为,不使父母蒙受恶名,这才是能终身孝敬了。仁,就是以孝为本;礼,就是实践孝;义,就是合乎孝;信,就是用行动来表现孝;强,就是致力做到孝。快乐是由于顺行孝道而产生,刑罚是由于违背孝道而引起。”
【原文】
曾子曰:“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译文】
曾子说:“孝道,用它来充满天地,普及开来遍布于四海,传递到后代永远存在。推广到东海是效法的准则,推广到西海是效法的准则,扩广到南海是效法的准则,推广到北海是效法的准则。”《诗经·大雅·文王有声》中说:“从西到东,从南到北,没有不遵从的。”就是说的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