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瞽(gǔ)宗、泮(pàn)宫:鲁国学校。
【译文】
鲁公伯禽的庙,相当于周文王的庙不毁而永存。鲁武公敖的庙,相当于周武王庙不毁而永存。鲁国学校名叫米廪,就是有虞氏的庠;鲁国学校名叫序,就是夏后氏的序,鲁国学校名叫瞽宗,就是殷代的学校,鲁国的学校名叫泮宫,就是周代的学校。
【原文】
凡四代之服、器、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君臣未尝相弑也,礼乐、刑法、政俗,未尝相变也,天下以为有道之国,是故天下资礼乐焉。
【译文】
凡属虞、夏、殷、周四个朝代的服饰、器物、职官,鲁国都效法使用。所以鲁国的礼仪,就是周天子的礼仪,天下人传闻已经很久了。鲁国的君臣之间没有发生过互相残杀的事情,礼乐、刑法、政令、风俗都不曾发生过改变,天下人都公认鲁国是个社会稳定、治理得好的国家,所以,其他国家都学习采用鲁国的礼乐。
学记
郑玄《礼记目录》说:“名曰《学记》者,以其记人学教之义。”本篇记叙了办学兴教的意义,论述了教育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是一篇完整的阐述教学原理的文章。
【原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①,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注释】
①謏(xiǎo):小。
【译文】
启发合乎法度的思考问题,招求贤能善良的人,这样做足以取得小的声名,但不足以感动广大的民众。如能亲近贤人,体恤疏远的人,就能够感动广大的民众。但不足以教化广大的民众。君子想要教化大众,形成良好的风俗,那就一定要从教育着手啊。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译文】
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玉器;人不通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管理百姓,都把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尚书·兑命》中说:“要自始至终想到学习。”恐怕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①。”其此之谓乎!
【注释】
①学学半:前一学:教。
【译文】
虽然有味美的菜肴,但不去吃,就不会知道它味道的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会知道它好在何处。所以学习以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育别人以后才会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了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才能勉励自己加强学习。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说:“教别人,一半也是丰富自己的知识。”这话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原文】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①,术有序②,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③。”其此之谓乎。
【注释】
①党:五百家为党。庠(xiǎng):设在党中的学校。②术(suì):同“遂”,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序:设在遂中的学校。③蛾(yǐ)子:小蚂蚁。术:学习。
【译文】
古代的教育,家中有塾,党中有庠,遂中有序,国都有学。每年都有人入学,每隔一年考试一次。入学第一年考查读经断句的能力,辨别他的学习志向;第三年考查他是否专心在学业上,是否乐于与同学相处;第五年考查他学习是否广博,是否敬爱师长;第七年考查他在学术上能否有自己的见解,能否选择好朋友;如果他考查合格,这就叫做学业小成。第九年考查他能否做到知识触类旁通,遇事有主见,不违背师教,这就叫做学业大成。这样,就能教化百姓,改变风俗,使近处的人心悦诚服,使远处的人都来归顺。这就是大学教育人的步骤道理。《记》说:“小蚂蚁常常向大蚂蚁学习衔泥堆土。”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①,示敬道也。《宵雅》肄三②,官其始也。入学鼓箧③,孙其业也④。夏楚二物⑤,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⑥,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⑦。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注释】
①皮弁(biàn):礼服。②肄(yì):学习。③箧(qiè):书箱。④孙:同“逊”,恭顾。⑤夏(jiā):楸树。楚:荆条。⑥禘(dì):大祭。⑦躐(liè):超过。
【译文】
大学开学时,要穿礼服,用藻菜一类的物品祭祀先圣先师,以此来表示重道敬师。然后教学生学习《诗经·小雅》中的《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诗,入学之初就让学生明白做官的道理。授课时,先击鼓把学生召集起来,然后打开书箱拿出书籍来,要学生恭顺谨慎地对待学业。用夏、楚两种体罚学生的东西,用来使学生有所畏惧,整肃校风。大祭之前,天子、诸侯不到学校视察,这可以使学生能充分按自己的志向努力学习。老师要时常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有疑惑时,先不解答给他听,以让学生用心多思考。年小的学生只听老师的讲解而不能提问,这是由于学习要循序渐进而不能超越进度。这七项是教学的大原则。《记》上说:“凡是学习,如果学做官,就先学会与做官有关的事,如果学做士,就先要立下志向。”这话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原文】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①,不能安弦;不学博依②,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③。《兑命》曰:“敬孙务时敏④,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注释】
①操缦(màn):学习弹奏。缦:琴弦。②博依:广博地比喻。③辅:指朋友。④孙:同“逊”,谦逊。
【译文】
大学的教学,要按时序进行。所教的必须是正规的科目,课后休息时也要有课外作业。不练习指法,就演奏不好乐曲;不学习广博的比兴手法,就写不出好诗;不学习各种杂事之礼,就不能学好礼仪;不喜欢学习各种技艺,就不能激发出学业的兴趣。所以君子对于学业要心里想,每天不断学着,休息时学,闲游时学,时时刻刻不离学习。如果能这样,就能学得好,与老师又亲近,乐于和同学相处,对自己所学的道理深信不疑。所以,即使离开了老师、朋友,也不会违反所信奉的道理。《尚书·兑命》中说:“恭敬谦逊,努力学习,那么学业就一定成功。”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原文】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①,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②,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弗③。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盖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注释】
①占:通“苫”,竹简。毕:竹简。②数:同“速”,快。③弗:通“拂”,违背。
【译文】
现在做老师的,只会照着书本宣讲,又只会提许多问题为难学生,教学进度快而不顾学生能否接受,教育学生没有诚心,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因材施教。教育学生违背了情理,学生求学也不顺利。因此,学生对学习厌恶,对老师憎恨,对学习感到困难而畏惧,不知道学习的好处。学生即使最后勉强完成了学业,学到的知识也一定很快会忘记。教育的不成功,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吧。
【原文】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①,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注释】
①陵:超过。
【译文】
大学的教育方法,在学生不当的欲望萌发之前就加以禁止,叫做预防;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及时进行教育,叫做适时;不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循序渐进地施行教育,叫做顺应;学生互相观摩而得到提高,叫做观摩。这四条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原因。
【原文】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①;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②。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注释】
①扞(hàn):抵制、抗拒。②辟:通“僻”,邪恶。
【译文】
在学生不良行为已经发生后再去禁止,就会遭到抵触,因而难以起到作用;错过了适宜的学习时机,再学习的话,那么学习再刻苦努力也是不易取得成就的;教学不循序渐进,杂乱无章,那么学生的头脑就会混乱,教学效果就不好;独自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商讨,就会使学识浅薄、见识不广;与不好的朋友交往,就会受影响而违背师长的教诲;有轻慢邪僻的言行不学好,就会荒废学业。这六条是导致教育失败的原因。
【原文】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①,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注释】
①道:同“导”,引导。牵:强拉。
【译文】
君子只有懂得了教育取得成功的方法,又明白了导致教育失败的原因,这以后才可以做老师。所以君子教育学生,是善于诱导而不是强逼学生;是勉励学生而不是压制学生;是善于启发而不是完全讲解。诱导而不强逼,那么师生关系就会和谐;鼓励而不是压制,那么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感到轻松容易;善于启发而不是全都讲解,那么学生就会勤于思考。师生关系融洽、学习轻松容易、学生勤于思考,能做到这三点,就可以说是善于教育诱导人了。
【原文】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必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译文】
求学的人会犯四种过错,做老师的一定要知道。人在求学时,有的可能一味贪多,有的可能不愿多读书,有的学习不专心见异思迁,有的学习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这四种过失的产生是由于不同的心理状况的缘故。做老师的一定要先掌握学生的不同心理,然后才有针对性地纠正他们的过失。好的教育方法,就在于善于发扬学生的优点,纠正他们的缺点。
【原文】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①,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注释】
①臧(zāng):善,好。
【译文】
擅长唱歌的人,能使听众不约而同地跟着他唱起来;擅长教学的人,能使学生自然地随着他的引导来学习。这样的人,他言简而意明,道理讲得含蓄而精微,所用比喻虽少却使人易懂,这可以说是善于使学生跟随他而进行学习。
【原文】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
【译文】
君子明白求学有难有易,又懂得学生天赋有高有低,然后才能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能做到这一点,才能够当老师;能够当老师,才能做官长;能够做官长,才能够做国君。所以,做老师本身也是在学习做国君。因此选择老师不可以不慎重。《记》里说:“虞、夏、商、周三王四代无不以择师为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①,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注释】
①尸:祭主。
【译文】
在从师学习中,尊敬老师是最难做到的。老师受到尊敬,那么他传授的道才可能受到尊重;道受到尊重,然后百姓才知道敬重学业。所以,国君不以君臣的尊卑关系来对待臣子的情况只有两种:一是臣子在祭祀中任祭主的时候,一是臣子当自己的老师时。根据大学里的礼仪,老师给天子讲课或问对,也不必按臣礼面朝北。这就是为了表示做君主的也尊敬老师。
【原文】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①;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②,及其久也,相说以解③;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注释】
①庸:功。②节:树的干交接处。目:纹理不顺处。③说:通“脱”。
【译文】
善于学习的人,老师不必费很大气力,教学效果却很大,学生会把学习成效归功于老师的教导有方。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辛勤费很大的气力,收效却很小,学生就会因此埋怨老师不得法。善于提问题的,就像劈坚硬的木头,先从容易的地方开始,然后再砍较硬的节疤,经过一段时间,那些较硬的地方也就脱落分解了;不善于提问的人则与此相反。善于回答别人问题的人,就像撞钟一样,轻轻敲击那钟声较小;重重敲击那钟声就大,等钟声响起之后,让钟声余音悠扬。不善于回答别人问题的人,与这相反。这些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
【原文】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译文】
只靠记诵书本上的知识而不领会,这种人不配当老师。当老师的人一定要能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不会提出问题时,老师应开导并讲解给学生听。如果讲解了学生还是不懂,那么暂时放一下待以后再讲解也是可以的。
【原文】
良治之子,以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译文】
优秀冶炼匠的儿子,一定先学会缝制皮衣。优秀的弓匠的儿子,一定先学会编作畚箕。刚开始驾车的小马,一定让它跟在车后。君子从这三件事中懂得道理,就可以立定求学的志向了。
【原文】
古之学者,此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知;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童: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译文】
古代研究学问的人,善于用同类事物相比。鼓的声音不在宫、商、角、徵(zhǐ)、羽这五声之列,但在演奏时,没有鼓,五声就不能音调和谐;水的颜色不在赤、青、黄、白、黑这五色之列,但在绘画时,五色没有水的调和,那五色就不鲜艳;学问虽不在耳、目、鼻、口、心这五种器官之列,但五官不经过训练,就发挥不出作用;老师不在斩衰(cuī)、齐衰(cuī)、大功、小功、缌(sī)麻这五种亲属之列,但五服之亲没有老师的教诲,那么五服内的亲属关系就不会亲密起来。
【原文】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译文】
君子说:“最有道德修养的人,并不限于专门担任一种官职;具有高深学问的人,不只会掌握一门技艺;最讲诚信的人,不需要靠盟约来约束;最能识时务的人,一定会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一个人懂得了这四种道理,就会立志于根本。夏、商、周三代天子在祭祀河川时,都是先祭河,后祭海,这是因为河是海的源头,海是河的汇集地。这就叫做致力于根本。
祭义
本篇主要记行孝道来敬奉双亲,行悌道来敬顺尊长。
【原文】
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是故君子合诸天道,春禘、秋尝。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将见之。乐以迎来,哀以送往,故禘有乐而尝无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