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西方女性主义运动,是女性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及实践成果。社会性别理以其论独特的视角,为从性别的维度研究女性成才提供了新颖的分析方法和具体的实践指导。对于社会性别理论观点的学习,首先要从认识社会性别及其相关概念入手。在此,重点介绍社会性别概念及其相关概念。
一、社会性别及其相关概念
20世纪70年代,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启发和影响,西方女性主义者创造性地提出“社会性别”的概念,突出强调社会因素对性别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性别”成为当代女性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20世纪90年代,“社会性别”的概念从西方传入我国,拉开了我国社会性别研究的帷幕。
(一)社会性别与社会性别角色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性别”,即雌雄两性的区别,通常指男女两性的区别。随着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发现男女两性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生理方面,更多表现在心理和社会方面,因此,女性主义学者将性别划分为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两个概念。生理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基因、染色体、性腺、生殖器等生理属性及其差异,这种差异与生俱来,不能随便改变,它不因阶级、民族、地位等因素而有差别。通常人们所说的性别大多指人的生理性别。那么,什么是社会性别呢?
1.社会性别
对于社会性别的定义,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作出了阐述。英国女性主义学者安·奥克利从社会性别差异和角色的角度进行了阐释,她认为:社会性别就是由社会建构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美国女性主义学者盖尔·鲁宾则从性别关系出发给出了定义:社会性别是一种由社会强加的两性区分,是性别的社会关系的产物。
笔者认为:社会性别是指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差异和社会性关系,是社会对男女两性社会性别角色的期待与规范。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分工,男才女貌的角色期待等,这些都是由特定的社会环境所建构的,是可以改变的。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指称男孩、女孩的时候,大多是指其生理特征而言,而称呼“帅哥”“美女”“大丈夫”“小媳妇”,则更多依据社会对性别的审美标准、气质要求,体现的是性别的社会属性。社会性别概念提出之前,人们通常认为男女的各种差异都是由生理差异决定的。社会性别概念的提出挑战了这种生物决定论的观念,认为男女的差异更多是在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并随着社会坏境的变化而变化。社会性别把生物学意义上的性别差异与由社会建构的性别特征加以区分,为探讨男女不平等的根源提供了依据和方法,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与解决男女不平等问题。至今,社会性别概念已经成为联合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性别平等的分析范畴和研究领域,成为政府决策时必须考虑的重要议题。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的影响,并自觉按照角色规范“塑造”自己,成为社会所认可的“男人”或“女人”,人们也因此而拥有了社会性别角色。那么,什么是社会性别角色呢?
2.社会性别角色
社会学家认为: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规定了人的社会行为,形成了人的社会角色。一个人一生中要扮演多种社会角色。
社会性别角色是指在某一既定社会、社区或人群中,被人们所认可的女性或男性的行为。它强调特定社会环境对于男女两性的影响,体现了社会对男女两性的规范要求,同时,也是男女两性社会地位的外化。人从出生起就被划入两个不同的性别范畴,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人们逐渐学会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行事,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角色逐渐形成。社会性别角色在社会中往往被固定强化,变成人们的意志与社会规范。社会性别角色描述哪些职责、任务、活动被视为男性行为,哪些被视为女性行为。例如:传统社会规范往往将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定位于在家庭中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将男性的社会性别角色定型为养家糊口、保家卫国的男子汉、伟丈夫。显然,社会给予了男性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使得男性的生活压力很大。这种对于社会性别角色相对刻板定型的看法,受社会传统及其变迁的影响,也受社会性别分工的制约。它是一种对于社会性别角色的偏见,无论对于男性还是女性的发展,都是不利因素。因此,对于社会性别角色的认识需要消除这种刻板定型的认识,给予两性同样的角色和发展机会。在现实生活中,“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思想是与这种偏见分不开的,也是女性成才必须要摆脱的思想束缚。社会性别角色的形成既受年龄、阶层、民族、宗教信仰的影响,也受政治、经济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环境的改变,社会性别角色也会发生变化。
(二)社会性别视角与社会性别意识
社会性别概念的提出,对于人们更加全面地认识男女两性差异,分析性别不平等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即社会性别视角。认识社会性别概念的意义就在于要让全社会,尤其是让女性群体,树立社会性别意识,努力消除男女两性不平等的社会现象,构建男女两性平等和谐的社会环境。
1.社会性别视角
视角即观察和认识问题的角度。社会性别视角就是以社会性别的观点来观察和认识社会现象,发现哪些女性对男性的依附性事实或歧视女性的事实被视为理所当然,而导致了对女性发展、人格、利益和权利的损害,以实现社会性别公正的思维方法。由于人类既有知识体系是以男性为中心、基于男性的视角而构建的,很多性别不平等现象被视为情理之中的事情。从社会性别视角来观察社会现实,我们就会发现,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存在很多性别不平等现象。社会性别视角可以增强人们对性别的敏感性与反思性,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性别视角就意味着发现、批评和改造社会中的性别歧视,对于改变男女两性的不平等现象有着积极的意义。
2.社会性别意识
性别意识是指人们对男女两性性别角色和关系的认识。社会性别意识就是自觉地以社会性别的观点,去观察和认识社会环境,从人的基本权利出发,重新审视和反思现存的男女两性关系和性别规范,清理和消除男女两性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存在的壁垒和障碍,并对其进行性别分析和性别规划,以实现社会性别公正的性别观念。社会性别意识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待男女两性生理性别角色及其规范,避免其差异的扩大和加深,促进男女两性协调发展。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与人口意识、环境意识、人权意识同属于现代意识的范畴,是一种先进的性别意识。
社会性别视角弥补了人们对男女两性认识上的不足,增强了人们的性别敏感度。社会性别意识增强了人们对于性别分析和规划的自觉性,使其在公共政策制定以及执行过程中,能够重视并充分满足男女两性的不同需求,从而实现男女两性的平等发展。
(三)社会性别文化与社会性别公正
社会性别概念的提出,为变革落后的社会性别文化以构建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改变不平等的社会现实以实现社会性别公正,提供了有力武器。
1.社会性别文化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狭义的文化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文化在它所涵盖的范围内、从不同的层面上,发挥着整合成员、导向行为、维持秩序、世代传续的的功能和作用。社会性别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性别文化的内容在不断地充实,其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社会性别文化可分为落后的社会性别文化和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两大类。
落后的社会性别文化指的是受传统社会规范的影响所形成的男尊女卑、男高女低的男女两性不平等的文化。落后的社会性别文化通过代际传承延续至今,对女性的成才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指的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有利于性别平等、公正、和谐发展的文化,核心内涵是男女平等。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仅有利于唤起人们对落后的社会性别文化的反思,改变社会对男女两性的刻板成见、角色期待和价值评价,还有利于促进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激发她们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必须构建有利于女性发展的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为男女两性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2.社会性别公正
公正,即公平、正义。公正蕴涵着平等的要求,与平等互为前提、相互规定,体现人类所追求的最高价值与意义。社会性别公正是指对男性和女性的不同需求给予公平待遇,包括同等待遇或在权利、福利、义务、机遇等方面表面上有所不同但被视为平等的待遇。比如:女职工在“五期”期间可享受特殊劳动保护,就是考虑到女性的生理需求才设置的,虽然表面看上去待遇不平等,但实际上是社会性别公正的体现。
弘扬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实现社会性别公正,使男女两性享受平等的待遇、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是促进女性成才的前提条件。
二、社会性别理论的主要内容
社会性别理论是随着女性主义学者对于社会性别概念研究的不断深入而逐渐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女性主义学者用“性别角色”“社会性别”代替“性”来指称性别,概念的不同体现出认识的变化,社会性别理论逐渐完善的过程是对性别社会属性认识逐渐加深的过程。社会性别理论主要探讨社会性别差异及表现、社会性别角色塑造、社会性别制度产生的机制等问题,概括起来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一)区分了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
生理性别主要指男女两性的生理属性及其差异。20世纪70年代以前,生物学上的两性差异主要是通过解剖构造来判断,在此之后,主要是通过染色体测量来判定人的性别。生理性别是一个人自出生之日起就自然拥有了的,这是与生俱来、客观存在、不能自动改变的;社会性别是男女两性的社会属性及其差异,是后天构建、逐渐形成、可以加以改变的。
区分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男女所扮演的社会性别角色并非由生理决定,而是由社会规范的。社会现实中女性的非主体性以及对男性的依附性不是一种天然定制,而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因此也是可以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社会性别概念的提出,打破了歧视女性的合理性,使女性摆脱了性别就是命运的陷阱,从“女人天生是弱者”的魔咒下解脱出来,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为女性的自主发展争取了权利和机会。
(二)揭示了社会性别角色建构的过程
社会性别理论认为,社会性别角色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它贯穿人的一生。在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等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社会性别角色都得到强化。例如:儿童期的男孩、女孩虽然知道自己的生理性别,但在其言行上性别的差别并不明显。随着孩子的发育成长,父母、老师、朋友、媒体都会不断地向其灌输男孩、女孩应当如何,于是,男孩、女孩会分别按照社会既定的思维模式及行为模式完成自我塑造与成长,完成社会性别角色的建构。在社会性别角色的形成过程中,由落后的社会性别文化主导、基于男女两性生理差异进行的性别角色塑造,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性别刻板印象。
所谓性别刻板印象是对于社会性别角色的定型观念,是人们以性别为基础,对男女两性不同性别特征进行概括后形成的相对固定的看法,是人们对男性或女性角色特征的固有印象。它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
一般来说,性别刻板印象表现在四个方面:外表形象、人格特征、角色行为和职业期待。例如:人们通常认为男性高大健壮,女性娇小玲珑;男性勇敢坚强,女性温柔顺从;男性独立、冒险、理性,女性依赖、胆小、感性;男性多适于从事竞争性、开拓性的工作,女性则适合从事家务及服务性工作。男性多以阳刚气质赢得赞誉,女性则以阴柔之美获得认可。
基于男女两性生理差异所形成的性别刻板印象,并不是两性生理差异的必然结果,而是被个体所在的社会环境所赋予的,是男权社会的产物。性别刻板印象片面夸大了两性之间的差异,不仅限制了女性的自由发展,而且不利于男性的自由发展。克服性别刻板印象,摆脱传统性别角色的框架,摒弃刻板化的性别角色分工,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认知、促进女性的全面发展。
(三)揭示了社会因素是产生性别不平等的根源
社会性别理论认为,性别差异受男女两性生理因素的影响,更受社会的影响。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异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并不能直接导致两性地位的差别。女性的弱势地位不是由其生理差异所决定的,而是社会影响的结果。落后的性别意识必然造成男女两性不平等的社会现实。社会因素是产生性别不平等的根源。
(四)揭示了性别差异产生和延续的社会机制
社会性别理论发现了建构性别差异的过程和机制。社会性别理论认为:男女两性的种种社会差异,不是女性自身造成的,也不是男性造成的,而是二元化的社会性别关系和结构造成的。所谓二元化的社会性别关系和结构,是人们通常对性别分类所持的二元对立的思维结构,即将人类的性别分为非此即彼的“男”“女”两种类型,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男性、女性角色或者形象。受男尊女卑落后性别意识的影响,男女两性之间形成了男性主导与女性依附的社会性别关系形式。二元化的社会性别关系和结构强化了男女两性的差异,造成了男女一系列不平等现象。性别不平等通过一下重要机制得以延续:
一是文化机制。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落后的社会性别文化首先强化了男女两性的差异,继而又用社会性别角色和行为规范对男女两性施加影响。在成长过程中,潜男女两性移默化地学习和接受被期待的性别角色和行为规范,逐渐建构成符合社会要求的不同的性别气质特征。这些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交互作用使得不平等的意识形态合理化、合法化,并通过世代传承而使之延续。
二是两性关系与秩序机制。社会对于男女两性的规范有着不同的标准,男性以及男性气质被认为具有较高价值而受到尊崇,女性和女性气质被认为具有较低价值而受到贬抑。这种双重标准的规范,建构出不平等的男女两性关系秩序,使得在男女两性关系中男性处于优先的地位并得到女性的“认同”。社会通过婚姻和家庭,将社会宏观结构因素与个人能动性相结合,不断强化男性优先原则,使得不平等的性别关系经由女性的“自觉选择”而成为一种合理的存在。比如:人们对于婚姻家庭大多接受男高女低的模式,形成男性主导与女性服从的男女两性关系秩序。
三是生产方式机制。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在传统的社会性别规范的影响下,男性被划分到社会公共领域,女性被划分到家庭私人领域,形成了“男公外、女私内”的劳动分工模式。男性因始终处于公共领域从事社会生产劳动,而被认为更具有社会价值;女性在私人领域的家务劳动不属于社会生产活动,不具有社会价值。因此,女性屈从于男性优先的职业发展规则,在社会发展中被边缘化,男女两性差异和性别不平等由此得到强化。
三、社会性别理论对于女性成才的意义
社会性别理论倡导社会性别平等、强调女性主体意识,成为争取男女两性平等、促进男女两性共同发展的有效工具,为女性成才提供了实践指导。
(一)为女性成才提供了独特的认识视角
社会性别理论区分了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透视男权社会背景下的男女两性关系秩序,指出两性社会差异的形成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挖掘出男女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根源,从而否定了过去生物决定论歧视女性、压制女性的错误观点。社会性别理论成为女性主义乃至其他学科领域,研究男女两性地位及发展的新的知识体系和新的研究视角。社会性别理论为女性质疑、反抗男性霸权,争取与男性均等的发展权利和机会,促进自身发展成才提供了独特新颖的认识视角和思维方法。
(二)为女性成才提供了实践指导
社会性别理论自提出到传播,从产生到应用,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女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在消除发展中的性别不平等与性别歧视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社会性别理论以新颖独到的观点,深刻认识社会的性别结构,理性地分析女性生存发展的现状,提高了女性的性别敏感性和批判分析意识。自觉地揭示那些显性的或者隐性的不平等现象,使女性以及全社会都能客观地看待男女两性差异,指导女性在成才实践中摆脱传统性别角色的框架,摒弃刻板化的性别角色分工,消除传统性别观念带来的不利影响它使女性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特长,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认知,重塑新的性别认同,从而增强自信心,树立正确的成才目标,积极努力地谋求发展。
受意识形态和社会发展水平等主观、客观因素的制约,社会性别理论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理论体系不够完整,对实践的指导及推动作用不够;理论观点有些偏激等。尽管如此,社会性别理论仍不失为认识和分析性别问题的独特视角与有效工具,是关于性别的一种崭新的理论。学习研究社会性别理论,对于指导女性成才有着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