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指导了中国妇女的解放运动,又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事业的发展,对当今女性成长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对女性成才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女性成才的有力保障,其在指导中国妇女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在提高女性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女性成长成才方面有着广泛影响。
(一)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去教导女性,以指导中国妇女运动的实践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中国妇女运动的指导思想。回顾历史,在革命和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正确指导下,把中国妇女的解放与无产阶级的解放融为一体,使中国妇女的解放运动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20世纪五十年代,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指导下,在妇女解放的伟大实践中,妇女完成了从家庭走向社会的过程,这一切至今仍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中国社会和妇女运动,以及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今天,妇女的解放与发展进步仍然要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任何一种理论都取代不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第一要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女性、教育女性。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架起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女性群体的桥梁,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对中国妇女运动的指导作用,激励大学时期女性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领会其基本精神,掌握其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女性可以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以营造妇女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就是从中国国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女人是人为前提,以男女平等为逻辑起点和落脚点,以解放中国妇女为核心。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可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女性的价值,可以引导女性把价值体现在对事业的追求上、对社会的参与上、对社会的贡献上。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认为,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人们在社会上和家庭中的地位,归根到底是由其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决定的。因此,女性应全面参与经济建设,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更大发展。几千年来遗留的腐朽落后的妇女观,仍然在政治、经济、文化、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所表现,影响着妇女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要有效地抵制腐朽落后的妇女观,就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我国经历了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变迁,妇女从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中解放了出来,在男女平等的社会环境中走上了自立、自强的道路。现在,妇女拥有了过去无法想象的幸福生活,全社会尊重妇女、保护妇女、关爱妇女的氛围日益浓厚,妇女的生存环境、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对传播先进思想、改变落后文化、促进妇女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三)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以提高女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改革开放深入开展的特殊历史时期,每个社会群体、每个人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与男性群体相比,女性群体所受的冲击更大,出现了许多弱势群体。例如,下岗女工、单身母亲、老年妇女、失学女童,等等。此外,还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一部分女性向传统的女性角色回归,女性形象的审美客体化、商品化,女性就业边缘化,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运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来分析和处理。同时,还有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指导下进一步澄清并解决。例如,如何看待社会发展与妇女发展的关系,在法律制定和政策调整方面如何考虑妇女的利益,妇女组织如何定位、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等等。总之,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我们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运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例如,正确处理妇女与社会的关系,推进妇女与社会同步发展;关注女性群体的特殊利益,寻找合理的解决办法;鼓励女性树立“四自”精神,跟上时代潮流,为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四)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去武装女性,以促进女性自我成长与发展
从个人层面上来看,学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对女性的成长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有助于女性成功地定位角色。女性成长为今天的自我过程中,很多因素都在影响着女性,女性自身的妇女观就是其中之一。比如,女性如何认识自我、定位自己的角色、看待自己的人生价值等。这些都会影响女性的成长,影响女性的人生。一个自身妇女观不正确的女性,主体意识和自信心往往较差,男女平等意识比较淡漠,自我的评价、期待比较低,角色定位较为传统、固定。因此,她成长的动力、机会、目标都会受到影响。传统观念认为成功的女性是“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资本主义社会认为成功的女性是“嫁一个有钱的好丈夫”,马克思主义者则主张女性走出家庭、参加社会劳动、实现男女平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武装自己,这样女性会自觉抵制腐朽落后的妇女观的影响,抵制性别歧视,对女性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非常有利。我们头脑中的妇女观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武装成长中的女性的头脑,引领她们学会使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增强她们分析过去、改造未来的能力,使她们能独立地处理各种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与时俱进,摆脱传统观念和现实问题对妇女的束缚与困扰。当今女性应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努力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中作出女性独有的贡献,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二、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促进女性成才
男女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妇女问题上的重要体现。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成功实践,又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核心,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基本内容和目标。男女平等是基于尊重、信任、理解的平等,平等的目的不是形成性别对抗,而是为了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促进女性成才,实现女性全面发展。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中国女性在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已经明确,女性的社会地位也日益提升,女性人才辈出,女性成才意识不断增强。但在现实生活中,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任重道远。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以更加理性的态度、更加科学的措施、更加有效的方式,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全面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促进女性成才与发展。
(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内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先后制定实施了计划生育、对外开放、合理利用土地和保护耕地、保护环境、男女平等五项基本国策,这些基本国策的制定和实施,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基本国策
基本国策是一个国家为解决带有全局性、长远性、普遍性问题而确定的总政策,在该国整个政策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对一般具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起着规定和制约作用,是相关领域政策协调的依据。
基本国策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权威约束性。国家和地方的各项具体法律法规政策,必须以基本国策为总原则,不能出现与基本国策相违背和相抵触的内容。基本国策普遍适用于社会的所有领域,规范、制约和引导着所有的政策法规。二是有效协调性。在资源和利益分配等政策制定和调整时,依据基本国策精神,可给予一些群体或利益一定的政策倾斜或政策补救。三是长期稳定性。基本国策是一个国家长期实行的总政策,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并发挥作用。
2.如何理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1995年9月4日,江泽民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欢迎仪式上首次向世人宣告,我们十分重视妇女的发展与进步,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首次规定,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推动妇女充分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使男女平等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领域进一步得到实现。2005年,《妇女权益保障法》首次明文法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把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是我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所作的正确选择。
1975年,联合国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了《墨西哥宣言》,其中对男女平等的定义是:男女两性的尊严和价值的平等,以及男女权利、机会和责任的平等。1985年,联合国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了《内罗毕战略》,其中强调男女平等,即男女都有平等机会享受自己的权、发挥自己的潜力和才能,以便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平等地享受其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
综上所述,男女平等是指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男女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在这里,平等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男女在法律上的平等,即在法律上权利和地位拥有的程度;二是男女在实际生活中的平等,即在实际生活中权利和地位的拥有同法律条文的规定相吻合的程度。
我国现阶段男女平等的目标为:男女两性能平等地获取机会和资源、参与国家发展,平等地享受其结果,享有权力,努力缩小男女两性发展水平和地位的差距。男女平等的核心选择,不是男女都一样,而是消除性别歧视,实现社会的公正公平。因此,我国现阶段的男女平等,是基于两性社会关系的人的平等,受时空等条件的制约,是动态的相对的过程,要辩证地认识和对待,要与国情、妇女发展水平和社会环境相适应。
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涵盖男女平等和基本国策两个要点,但不是两个概念的简单拼接,而是对迄今为止男女平等概念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丰富的理论内涵。具体来说,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内涵有以下方面:
第一,妇女的发展权在落实男女平等中居重要地位。男女平等首先是指妇女的平等发展,是指男性和女性尊严与价值的平等,以及权利、机会和责任的平等。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直接要求,在保障妇女拥有生存权、人身权的同时,给予妇女应有的与男性同等的发展权、发展机会和发展资源。妇女能否得到这种发展权、发展机会和发展资源,是检验是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的标准。
第二,正视性别差异的存在是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前提。尊重男女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是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前提。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是在承认性别差异基础上提出的男女平等。正视性别差异的存在,它既体现了对女性的尊重,又体现了在争取男女平等问题上实事求是、唯物主义的态度。
第三,给女性以关爱和援助,防止男女平等绝对化。男女平等不是绝对的“男女都一样”,反映的是相对的性别公平和公正。由于受历史和现实的影响,目前存在妇女整体素质低于男性,男女两性占有资源不平衡、起跑线不同,部分地区、部分时期、部分方面男女社会地位差异有加大趋势,性别歧视依然存在等现实问题,因此,给予妇女必要的性别倾斜,对妇女进行援助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第四,强调女性历史作用和男性历史作用的平等。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强调并重视妇女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妇女既是物质财富和人类自身的创造者,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受益者,将男女平等的含义由权利、地位的平等进一步深化为男女历史作用的平等,而不是简单地将妇女作为一个需要援助的弱势群体。
第五,妇女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把男女平等与人口、资源、环境等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妇女运动和妇女发展重视与关注,具体体现了以人为本。落实男女平等,不仅仅是把妇女作为解放的对象,给予她们应有的地位和权利,还应该从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作为社会发展战略来实施。这赋予了男女平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义。
(二)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促进女性成才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作为国家层面的总政策,需要各相关领域、各级政府和部门制定出具体的政策和措施,并认真贯彻实施。营造男女平等的良好社会环境和提升女性自身素质,是把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落到实处的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1.优化男女平等的社会环境
一是加强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强化国策意识。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有其完整的内容和思想体系,是治理和建设国家的根本大策,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必然严格遵循和认真执行的根本准则,是一项非常重要、非常严肃的政治任务。要充分运用各种新闻媒介,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强化大家的国策意识,使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分析认识妇女问题、指导妇女工作的理论武器,把男女平衡发展状况作为政府科学决策的前提。全社会通过认真学习男女平等的基本内容,领会国策倡导的男女两性平等精神,提升对国策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以国策精神指导自身学习工作实践。
二是努力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纳入各项法律政策的制定过程。法律政策是党和政府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进行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具体体现。男女不平等、妇女权利受损的现象从表面上看是妇女问题,实际上是社会问题,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这里有男女心理生理的差异问题,有资源配置问题,也有社会观念问题,这些都需要从法律和政策上加以调控。男女两性是否能够平等协调发展,关键是法律政策的制定、执行和建设过程中是否考虑了这些因素。
三是创造女性平等参与经济活动的良好条件,提高妇女收入水平。支持妇女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建设,是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具体体现和解决妇女问题的根本途径。女性就业是女性参与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也是实现男女平等的重要基础。要从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高度,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切实做好女性的就业再就业工作,保障女性与男子一样,同样拥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劳动的权利。要重视女性的优势和作用,坚决防止就业上的性别歧视,帮助她们找到适合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岗位。同时,广大女性群体也要不断增强自身就业能力,依靠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勤奋努力的工作,提高经济收入水平。
四是推进女性参与政治发展,促进女性地位明显提高。女性参政是指女性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参与政治决策和政务管理的活动。一方面,女性直接运用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参与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另一方面,女性通过间接的渠道,对国家社会的事务管理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女性参政是衡量妇女解放程度的重要标尺,也是女性成才的标志和体现。当前,促进妇女政治发展,要把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提上重要工作日程,通过政策保护和公平竞争、组织培养与主观努力相结合使女性人才脱颖而出。
五是加强法制建设,维护女性合法权益。妇女是社会上特别需要法律支持和保护的特殊群体。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关法律知识不够普及,许多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淡薄,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在一些地区和单位比较突出。此外,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某些法律法规原有的内容滞后,需要修改和完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亟待制定一些新的法律法规来加以规范。为此,要大力开展有关保护妇女的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和全民的法律意识;要在搞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修改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要建立和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如授予有关行政机关、妇女组织、社会公众以及新闻媒体等法定的监督权利和义务,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举报、申诉、舆论曝光、限期纠正等形式实施监督,等等),使妇女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
2.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女性成才实力
一是树立女性主体意识,走出心理误区。女性成才,归根到底是亿万妇女的自觉行为,需要妇女通过自身主体意识的觉醒来实现,妇女主体意识的觉醒与确立,是妇女成才的关键。要超越性别自我,建立个性自我。性别自我的核心就是“我是一个女人”,这类妇女往往更愿意履行自己的性别义务——首先是个女人,她们在性别义务和个性发展冲突时,往往会潜在地压抑着自己的个性发展,从而丧失应有的主体地位,在自轻、自贱、自弱、自卑的病态人格中求得附属的安全感和心理平衡,这完全背离了时代的发展与要求。事实上,妇女正在日益广泛地参加经济社会建设,当之无愧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体部分,因而必须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重新为自己定位,确立自我独立的价值观,增强女性主体意识,提高自我判断、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构妇女健康人格。超越生存自我,建立经济自我,经济上的平等是男女平等的基础。而今,大多数的妇女已经意识到经济自我的重要性,有着强烈的时代意识和现代形象,在自我解放、自我超越的道路上更多地显示社会化、个性化的倾向,已经成为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有力推动者,与男性共同推动着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二是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思想多元化的今天,知识更新速度快得惊人。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满足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要求,不被社会淘汰,只有不断学习。要把学习当做一种行为习惯,当做一种政治责任。通过书本学习,掌握完整系统的理论和专业知识;通过向别人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和阅历;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自己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工作中,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终生学习,持续学习,永不满足,不断学习和接受各种新知识、新技能,用知识武装自己,用技能升华自己,把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现自我价值的无形资产,从而运用于工作,成为保持自己持久的生命力和优势的内燃机。
三是适应社会发展,不断与时俱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是党中央和全国妇联对广大妇女提出的殷切期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妇女要真正改变自身的不平等地位,必须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调整自己,适应社会需求,增强个人在社会生产、社会生活中的主体性、主观能动性和自主独立性,提高自我评判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以自己良好的素质和实力来争取事实上的男女平等,以崭新的精神风貌、扎实的综合实力和优异的工作成绩,树立社会新风尚,展示自我价值,赢得社会尊重,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只有这样,女性才能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共同发展。
“相关链接1”
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简介
联合国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于1975年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召开,这是“国际妇女年”的重要活动之一。133个国家的1800多名代表与会。与大会同期举行的非政府组织论坛与会者约5000人。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素文率中国政府代表团与会。会议通过了《墨西哥城宣言》和《世界行动计划》,并将1976—1985年定为“联合国妇女十年:平等、发展与和平”。
联合国第二次世界妇女大会于1980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145个会员国、联合国系统有关组织和机构的代表2000多人与会。参加非政府组织论坛的有8000人。中国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率中国政府代表团与会。会议通过了《联合国妇女十年后半期行动纲领》,并举行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的签字仪式。康克清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公约。
联合国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于1985年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157个联合国会员国及联合国、有关政府间和非政府组织的代表约6000人与会。参加非政府组织论坛的约15000人。中国国务委员陈慕华率中国政府代表团与会。会议审查和评价了联合国妇女十年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通过了《到2000年提高妇女地位内罗毕前瞻性战略》(简称《内罗毕战略》)。
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于1995年9月4至15日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189个国家的政府代表、联合国系统各组织和专门机构、有关政府间和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共15000多人与会。参加非政府组织论坛的达31000人。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是迄今参加人数最多的联合国会议,也是中国承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率中国政府代表团与会,并当选为大会主席。本次大会的主题为:以行动谋求平等、发展和和平,次主题为:就业、保健与教育。会议审查和评价了《内罗毕战略》的执行情况,制定和通过了旨在提高全球妇女地位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
“相关链接2”
国际劳动妇女节的由来
国际劳动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的全称是“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U。N。Day for Women’s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Peace),又称“国际妇女节”“三八节”和“三八妇女节”,是为庆祝全世界劳动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光辉节日,节期定在每年3月8日。这个日子是联合国承认的,同时也被很多国家确定为法定假日。来自五湖四海的妇女们,尽管被不同的国界、种族、语言、文化、经济和政治所区分,但在这一天能够同时庆祝属于自己的节日。
随着国际妇女运动的成长,妇女节取得了全球性的意义,成为团结一致、协调努力要求归还妇女权利、妇女参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权利的日子。为争取到这一权利,全世界劳动妇女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斗争。
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的服装和纺织女工举行了一次抗议,反对非人道的工作环境、12小时工作制和低薪。游行者被警察围攻并驱散。两年以后,又是在3月,这些妇女组织了第一个工会。1908年3月8日,15000名妇女在纽约市游行,要求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劳动报酬与享有选举权、禁止使用童工。她们提出的口号是“面包和玫瑰”,面包象征经济保障,玫瑰象征较好的生活质量。5月,美国社会党决定以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作为国内的妇女节。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团要求男女平等权利而举行示威。次年8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国际社会主义者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反对帝国主义扩军备战,保卫世界和平;同时还讨论了保护妇女儿童的权利,争取8小时工作制和妇女选举权问题。领导这次会议的著名德国社会主义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克拉拉·蔡特金倡议,以每年的3月8日作为全世界妇女的斗争日,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拥护。从此以后,“三八妇女节”就成为世界妇女争取权利、争取解放的节日。
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年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确认普通妇女争取平等参与社会的传统。1977年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请每个国家按照自己的历史和民族传统习俗,选定一年中的某一天为联合国妇女权利和世界和平日。对联合国而言,国际妇女节定为3月8日。
我国第一次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是在1924年。当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劳动妇女于广州举行了纪念会和游行。会议由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何香凝主持,会上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保护妇女儿童”的口号。这次活动显示了中国劳动妇女的觉醒和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通令全国,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妇女节。该日全国妇女放假半天,举行各种纪念仪式和庆祝活动。
“思考与练习”
一、填空题
1.妇女观是指人们对妇女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一定历史时期妇女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反映,并会影响到妇女的实际处境。
2.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以___________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
3.基本国策是一个国家为解决带有___________、长远性、___________问题而确定的总政策,在整个政策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规定、制约和引导着一般的具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并且为相关领域的政策协调提供依据。
4.基本国策具有_____、有效协调性、_____三个特点。
5.我国现阶段的男女平等目标为:男女两性能平等地__________、参与国家发展,平等地享受其结果、享有权力,努力缩小男女两性发展水平和地位的差距。
二、选择题
1.1975年,联合国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了(),其中“男女平等”的定义,即男女平等是指男女两性的尊严和价值的平等,以及男女权利、机会和责任的平等。
A。《墨西哥宣言》B。《世界行动计划》
C。《内罗毕战略》D。《北京宣言》
2.江泽民在第()次世界妇女大会上首次宣告,我们十分重视妇女的发展与进步,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
A。一B。二
C。三D。四
3.联合国第四次妇女大会的会议主题是()。
A。联合国国际妇女年世界会议
B。联合国妇女十年中期会议
C。审查和评价联合国妇女十年成就世界会议
D。以行动谋求平等、发展与和平
4.“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促进妇女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有关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重要思想。
A。毛泽东B。邓小平
C。江泽民D。胡锦涛
5.“妇女是一支伟大的人力资源,是决定革命胜利和建设兴衰成败的一支重要力量”这句有关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重要思想出自()。
A。毛泽东B。邓小平
C。江泽民D。胡锦涛
三、判断题
1.妇女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是完全同步的。()2.妇女解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3.原始社会的妇女观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妇女观的核心都是男尊女卑;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核心是男女平等,和谐发展。()
4.“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两性和谐发展”是胡锦涛同志有关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重要思想。()
5.正视性别差异的存在是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前提。()
四、思考题
1.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内涵有哪些?
3.女大学生如何践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4.如何理解“工作着的女人最美丽”?
5.你认为家务劳动是女性的本分工作吗?
五、案例分析题
“宁肯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笑”——电视婚恋节目《非诚勿扰》中一位女嘉宾这样回答男嘉宾有关“你是否喜欢和我一起骑自行车逛街”的提问。
请站在男女平等、和谐发展的视角,谈谈你对以上婚恋观的理解。
六、实践活动
以“男女平等究竟应该追求一视同仁,还是应该明确社会分工”为题目,进行30分钟课堂辩论。
本章参考书目
1.徐伟新。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与发展概论。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
2.赵津芳,岳素兰。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简明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韩贺南,张建。女性学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周天枢,傅海莲,吴青。女性学新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江泽民。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北京:《人民日报》,1990.6.尹世洪,罗江源。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新发展。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7.万斌。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8.陶春芳,蒋荣儒,朱明媚。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概论。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
§§第三章 社会性别理论与女性成才
[本章要点]
本章介绍了社会性别及其相关概念、社会性别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了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女性成才因素,唤醒女性主体意识,弘扬先进性别文化,倡导社会性别公正,为女性成才寻找有效策略。
女性成才是时代赋予女性的历史责任,是社会发展对于女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女性自身的理想与渴望。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告诉我们,人才是历史发展及其需要的产物,人才的素质、能力和水平受时代发展水平的限制,人才实践的目标和行为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需要。受历史、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女性成才和男性成才有着不同的过程、规律和特点,在影响女性成才的诸多因素中,性别因素的影响不可小视。因此,性别研究是研究女性成才问题的应有之义。社会性别理论以独特的社会性别视角考察女性成才的社会环境,以敏感的社会性别意识探索女性成才的途径与方法,对于女性成才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