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明确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各区域人才战略也要坚持这一指导思想,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持。
一、实施产业人才聚集战略,以产业人才集群为基础构筑人才高地
人才集群一般是随着产业集群的出现而出现,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产业人才集群是人才集群的主要形式。如北京、深圳的高科技人才集群,上海的金融人才集群。
产业集群有的又被译为产业簇群。“集群即指在一个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产业簇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同时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的机构、产业公会等)”。
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人才聚集功能。产业集群对人才的聚集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集群给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舞台。产业集群使许多相关企业和机构集聚在一起,使这里成为产业发展中心,人才在这里比其他地方有更多的求职、创业、合作、发展、提高等机会,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最高水平,能为人才提供最大的事业发展空间,因而能吸引各类优秀人才的进入。“具有创意的企业家或个人,会从其他地方迁移到产业簇群中,因为产业簇群不断散发出机会的信号。产业簇群的成功故事,也会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加入”。二是产业集群有利于同类人才聚集。人以类集,产业的发展吸引该类产业人才纷纷前来,人才越聚越多,人才越多人才聚集力越强,这就是人才聚集中的磁场效应,也是人才聚集的马太效应,从而使优势产业成为产业人才聚集的中心。三是产业集群有利于相关各类人才的聚集。产业集群使各类人才之间形成关联,一种人才的聚集可能带动其他相关类型人才的聚集,因而比单一的产业对人才有更强更广泛的吸引力,形成各类人才交相聚集的整体聚集功能,产业集群因而成为各类人才的汇集中心。四是产业集群使人才与企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产业集群成为相关人才的集聚地,因而也有利于企业招聘有关人才,“在寻求优势的厂商眼中,产业簇群也是一个提供专业化和有经验员工的集中地。产业簇群如同这类员工的人才库,它降低了招募时的搜寻与交易成本,也尽可能使工作配对更有效率。除此之外,因为产业簇群代表了机会,降低了员工改变工作地点所可能发生的风险,也减少了企业到其他地方寻找专业人才的成本”。人才聚集成为吸引外部企业加入产业集群的重要因素,而产业集群的扩大又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才,从而形成人才聚集与企业聚集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
产业人才集群是产业集群人才聚集的结果,是产业集群内相关企业和机构的各类型人才的关联性集结,是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各类人才(包括相关产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产品研发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和为产业发展提供教育培训、金融、信息、咨询等服务的人才)相互关联的集合体。人才集群内各相关人才类型之间以产业集群为基础形成相互关联,一种人才类型的增加或减少也要求其他人才类型相应地增加或减少;一种人才的升级提高也要求其他类型人才升级提高;一种人才类型的能力素质状况和流失会影响其他类型人才作用的发挥程度。
产业集群对区域、国家和企业的竞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产业集群的分布具有地域集中性,因而对区域竞争更加重要。产业人才集群在区域人才竞争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产业人才集群有利于区域人才聚集,使所在区域具有强大的人才吸引和汇聚能力,成为各类人才汇集中心,人才高地便自然形成。产业人才集群有利于区域人才结构优化。人才集群中各类优秀人才汇聚,有利于形成人才的最佳组合,促使人才配置的最优化,从而提高人才使用效益;产业人才集群以产业集群为基础,形成各类人才之间的关联,这种关联对人才结构具有自发的调节作用,使人才结构适合产业结构的需要,因而调整和优化产业人才集群的结构是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使之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的有效方式。产业人才集群还有利于区域人才培养。产业人才集群具有知识溢出、交流、共享等功能,使产业集群所在区域成为相关知识、经验、技术、信息增长、变化、流动最快的地区,成为产业的知识中心、技术中心、信息中心,也成为相关类型人才竞争最激烈的地方,各类型人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竞争,从而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提高。
因此要高度重视产业对人才的吸引作用,实施产业人才聚集战略,以产业聚集人才,以产业集群形成人才集群,以产业人才集群为基础构筑人才高地。产业集群是形成人才集群、建设人才高地的基础。没有形成产业集群的城市很难构筑人才高地。没有产业人才集群的人才高地是缺乏根基的人才高地,各类人才缺乏产业的关联,缺乏有机联系,是人才的临时大拼凑,不利于人才作用的发挥。这样的人才高地是缺乏活力和低效益的人才高地,难以持久。以产业人才集群为基础构筑的人才高地,才是适合经济发展需要,符合人才汇集规律,具有生命力和可持续性的人才高地。
实施产业人才聚集战略,以产业聚集人才,以产业人才集群为基础构筑人才高地,需要从以下方面加以努力:
1.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建设产业集群
要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主动性,通过人才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人才资源开发促进优势产业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利于自然资源开发,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有自然资源优势的地区要吸引、培养、配置有利于发挥区域自然资源优势的人才,如相关创业人才、技术人才、市场营销人才等,从而以优势自然资源为基础培养和形成特色优势产业。二是弥补自然资源不足,自然资源贫乏的地区,要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根据人才资源优势培养和发展优势产业,如北京以文化人才、高科技人才优势发展文化产业、高科技产业。以人才资源优势弥补自然资源不足,形成以人才资源为基础资源的产业经济。这种经济也可以称为人才经济,是高度依赖人才而对自然资源没有什么依赖的经济。
2.积极以产业聚集人才,扩大产业的人才聚集度
产业集群形成后要依托这些产业集群吸引、汇集人才,加快产业人才聚集,提高产业的人才密度,形成产业人才集群。只有形成产业人才集群,才能获得产业人才的优势,形成优势人才群,以人才优势支撑和促进产业优势,以产业人才竞争力增强产业竞争力。
要扩大产业的人才聚集度,需要增强产业对人才的容纳力和吸引力。如内蒙古包头市将实施“777优势产业人才聚集工程”,打造优势产业人才培养基地。该工程是指在全市钢铁、装备制造、铝业、电力、稀土、乳业、建材7大优势和支柱产业中,选择7个龙头企业,建立7个科研基地。市里在政策、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帮助吸引国内外该产业优秀人才,带动高素质专业团队,形成优势和支柱产业人才聚集地和人才培养基地,成为同行业的人才输送中心,每个产业中的高层次人才要达到100人以上。为此要提高产业科技含量。珠三角产业人才聚集度之所以低,与其以“三来一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有关,就像农业和农村因为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条件差,虽然缺乏人才,但却难以接纳大量人才。因为生产技术含量低,工资收入少,工作环境差,也难以吸引人才。要提高人才吸引力,增强人才容纳量,必须提高产业和企业的科技含量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才工作环境和待遇,而这又有赖于大量高素质人才。人才与产业之间存在一种互动关系,只有在现有情况下尽量增加产业和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才能形成人才与产业的良性互动:人才多—产业水平高—人才吸引力大—人才更多,从而形成产业人才集群,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3.鼓励引导人才流向重点发展的产业
要制定鼓励人才流向重点产业的优惠政策,加强对重点发展产业人才的宣传,在全社会树立人才投入该产业的光荣感、使命感,从而吸引人才流向该产业、地区。如美国一流人才纷纷投入太空科技及相关企业,德国的化工业、日本的钢铁业和消费电子业对人才的吸引也是如此。对某些职业的尊重可能会成为一种社会心理,从而提高这些职业从业者的社会地位,引导人才从事这些职业。
4.建设产业人才集群就是要围绕产业集群需要集聚人才
各地要根据各自优势,明确产业集群建设的目标和产业集群的构成要素,如相互关联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公会等),再明确产业集群所需人才的具体构成,即产业集群的人才结构。然后根据产业集群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引进、配置各类人才。不同的产业集群有不同的产业结构,产业人才集群也是以优势产业人才为核心联结相关产业人才而组成的综合性产业人才集群。产业集群对各类人才的集聚,有利于优化人才结构,有利于整合各类人才资源。产业集群的人才结构是区域人才结构的核心,围绕产业集群需要集聚人才,形成产业人才集群,并不断提高产业集群人才素质,优化产业集群人才结构,是区域人才战略的核心内容。
5.人才资源开发要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
产业人才集群形成后,区域要利用产业集群的优势开发管理人才,如组织相关人才交流,促进人才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使该区域成为相关产业信息中心和知识密集地,这反过来又有利于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产业集群区的学校、培训机构,最了解产业的需要,要利用相关人才集聚的优势培养人才,及时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和教学内容,整合产学研资源,开展产业集群短缺人才培养和人才提高培训,使该区域成为产业人才的前沿培养基地。要根据产业集群人才的特点和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发展有关服务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完善产业集群区人才生活、学习、工作的环境。
6.加强区域之间产业人才集群建设的合作
产业集群的规模可大可小,分布范围也可大可小,有的可能在一个地区内,有的在一个省内,有的甚至要跨省、跨国。对于跨区域的产业人才集群建设,需要加强区域间合作。为跨区域的产业集群提供人才服务,建设跨区域产业人才集群,应该成为区域间人才合作、人才一体化的重要内容。
二、实施内外结合战略,充分发挥内外人才资源优势
人才资源的获得可分为内部培养、选拔和外部引进两种,相应的人才战略也可分为内向型战略和外向型战略两种。各地在人才竞争中要注意内向型战略和外向型战略的结合,充分利用好内部人才资源和外部人才资源两种优势。
内向型人才战略是主要依靠内部人才资源、挖掘内部人才资源潜力,获得人才竞争优势的战略。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主要靠内部培养和选拔。实行内向型人才战略,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因为内部人才资源比较丰富,可以主要依靠内部人才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因为对外部人才缺乏吸引力,难以从外部引进所需要的人才,而只有依靠挖掘内部人才资源潜力来实现发展。内向型人才发展战略的实行者,面临的情况往往是两种情况兼具,如有些西部地区,既难以从外部吸引人才,自身又拥有较丰富的人才资源,因而应以培养和用好内部人才为主,以吸引外部人才为辅,内向型人才发展战略是比较理想的选择。也有的虽然人才资源十分缺乏,但由于难以从外部吸引人才,于是只好想办法从内部挖掘潜力,如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主要靠开发利用当地的乡土人才来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管内部人才资源数量多少、素质高低,用好现有内部人才资源是战略主体的基本职责,也是实施人才战略的基础。内向型人才战略有利于充分挖掘内部人才资源潜力,促使内部人才成长,提高人才使用效益,增强内部人才凝聚力。但内部人才资源终究是有限的,内部人才资源再丰富,也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各方面需要。如果人才战略过于内向,战略主体利用外部人才资源能力太弱,人才资源数量就难以大幅增长,人才资源质量就难以根本提高,人才资源结构的缺陷就难以弥补。总之,有时仅仅依靠内部力量,人才资源发展瓶颈就难以突破,在与外部对手的竞争中就处于不利的地位。
外向型人才战略是主要依靠外部人才资源及人才资源开发条件,获得人才竞争优势的战略,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人才主要依靠从外部引进。实行外向型人才战略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内部人才资源缺乏,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主要依靠外部供给;二是对人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够从外部吸引大量人才,即使内部人才并不缺乏,也愿意从外部引进更好的人才。
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人才资源也越来越国际化,《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中也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开发利用国际国内两个人才市场、两种人才资源”。人才战略需要具有更高的开放性,善于利用国内外人才资源。谁的人才资源利用范围宽,谁的人才资源就可能数量更多、素质更高、结构更优。当然,需要强调的是,即使高度外向型的人才战略,也不能忽视对内部现有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要把内部现有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人才战略的基础。否则将造成人才资源浪费,增加人才资源成本,降低人才资源使用效益,削弱人才资源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从而不利于对外部人才的吸引和整个人才战略的实施。
区域人才战略要注意内向型战略与外向型战略的结合,发挥内外部人才两方面的优势。外向型人才战略在注重利用外部人才及人才开发条件的同时,要充分用好内部人才及内部人才开发条件。内向型人才战略在注重用好内部人才及内部人才开发条件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外部人才及人才开发条件。如西部地区以用好本地人才为主,同时适当引进少数本地缺乏的人才,通过引进的人才带动本地人才,使之成为本地人才的骨干、教练,起到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作用,这样既有利于引进人才发挥作用,而不致于引来不用,最后因而又离开,也有利于搞活本地人才,从而密切内外人才关系,提高人才引进效益和使用效益。切忌把内部人才使用与外部人才引进分割和孤立起来。人才引而不用,引来了又走,引来女婿气走儿等现象的发生,都与不注意内外人才的结合有关。内向型发展在引进与培养二者间,以培养为主,而培养中又可分为以依靠内部自己培养为主和以依靠外部培养为主,并注意内外培养的衔接结合,如内部是初级培养,外部是高级培养;内部是培养技能,外部是培养观念等,不要将二者分割开来,不要内部培养就都内部培养,外部培养就都外部培养,有的适合内部培养,有的需要外部培养,要通过内外结合实现人才培养成本和效益的最优化。
三、实施协调发展战略,扬长补短,全面提高人才竞争力
每个地区在人才竞争中都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劣势。人才竞争越来越成为综合人才竞争力的竞争,这就要求各地在人才竞争中实施协调发展战略,扬长补短,全面提高人才竞争力。
1.扬长补短,全面增强人才竞争力
扬长就是要通过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人才资源优势,强化、持续自己的竞争优势。如北京是文化中心,历来是文化人才聚集之地,北京近年来又出台了吸引文化人才的优惠政策,就是要强化自己的优势。补短就是要尽量克服人才发展的瓶颈和人才竞争力中的短板,使人才竞争力得到全面发展。如珠三角城市群,大多是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的新型城市,人才教育基础薄弱,人才资源实力和人才培养能力在三大都市圈中最弱。人才教育培养能力弱是珠三角人才竞争力的短板。珠三角要在日益激烈的区域人才竞争中获得优势,不能仅依靠人才引进,而必须弥补人才培养的短板,增强人才培养能力,把人才工作从引进为主调整到引进与培养并重上来。可以说,发展教育,增强人才培养能力,是提高人才资源供给力和人才战略保障力的重要措施。只有增强人才培养能力,才能掌握人才竞争的主动权,确保人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扬长补短,实现人才资源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
各地人才有各自不同的素质特点。在分析各地人才竞争优势时,要注意分析各地人才素质个性的优劣势,如广东人的开放敢为,温州人的创业精神等。不同地方发展要注意对人才素质特点的扬长避短,要注意发展符合本地人才个性特点的经济产业,同时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教育培训,克服人才素质个性中的弱点,如湖南人经济意识薄弱,政治意识浓厚,不利于经济发展,要注意从小培养人才的发展经济、个人创业等意识。西部地区人才战略要把从小培养人的经济意识、创业意识作为重要内容,人才竞争要从小开始,要从小注意培养发展经济的人才,文化意识、素质个性也必须从小培养。
3.扬长补短,化人才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人才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扬长即通过人才资源更好地发挥本地优势,把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的优势、经济的优势。知识经济时代区别于传统工业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人才代替物质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和第一动力,因此一个地区不仅要根据矿产、气候、地理等物质资源和环境条件优势发展产业,依据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而且要根据所拥有的人才资源优势发展产业,依据优势人才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如北京利用高科技人才和文化人才的优势,将高科技产业和文化产业作为北京的优势产业。广西依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人才优势发展海洋水产业,建成了1000多亩目前广西连片面积最大、档次最高的高位虾池。中国水科院夏德全院士用生物技术选育的奥尼单性罗非鱼技术项目落户北海,单性罗非鱼已作为广西优势品种进行产业化开发。补短即通过人才资源更好地弥补本地之不足,解决本地之突出问题。如中西部地区的突出问题是观念落后,市场机制不健全,经济缺乏活力,就要着重引进、培养具有市场观念的党政人才和创业人才,通过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快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完善市场秩序,激活当地经济。
4.扬长补短,化经济优势为人才优势,实现经济与人才的协调发展
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而人才缺乏的地区要充分利用经济优势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以经济优势之长补人才劣势之短,化经济优势为人才优势,实现人才队伍建设的跨越式发展,由经济强省成为人才强省。如广东、浙江在发展经济上有吸引外资特别是海外华人投资的优势,在发展高等教育、高校建设上也要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优势,通过广泛吸引海外华人投资和加强与香港及海外大学的合作办学,实现高等教育、高校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并且利用经济外向度高、市场性强等优势,在人才培养上重点培养国际化人才、外向型人才、创业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等,在人才教育培养上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
5.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开发,实现各类经济组织人才资源的协调发展
虽然各地开始把非公有制人才纳入了政府人才工作范围,但相对忽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开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所占比例低,仍是许多地方人才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大量“体制外”高级拔尖人才仍未得到足够重视。一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坦言,由于传统体制观念作怪,“体制外”企业的社会地位不高,相应地“体制外”人才就有压抑感。一些高级科技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不仅要求自身价值通过年薪等经济待遇来体现,而且对提高社会地位有强烈要求。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敦伦,退休后受聘于某民营企业,他说:“我有好几位老同事都有同样的感受,虽然得到了老板的高薪,但仍缺乏尊严感和成就感。”从某大型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郑州永通特钢公司任总经理的何维泉博士说:“下海,最盼望得到的是社会的尊重!”要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人才开发,对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管理必须突破体制性障碍,只要是对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有贡献的,就要同等重视,努力营造不论身份,谁对社会贡献大,就奖励谁、尊重谁的社会氛围。
6.重视外来人才资源开发,实现本地人才和外来人才的协调发展
随着人才流动的加速和城市户籍制度的改革,各地都有很多的外来人才资源,特别是一些东部发达地区,外来人才所占比例甚至超过了有本地户籍的人才,成为区域人才资源的主体。因此各地要注重对外来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把外来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作为当地人才战略的重要内容,把外来人才资源与本地人才资源一样对待,尊重其劳动,尊重其创造,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聪明才智,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搞好外来人才资源开发,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需要,是扩大区域人才数量,提高区域人才质量,增强区域人才竞争力的需要,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促使人人都成才,使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变成人才资源大国和强国的需要。
四、实施需求拉动战略,增强对人才的容纳力和吸引力
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竞争力影响很大。时势造英雄,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产物,有什么需求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人才。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既吸引高素质人才前来工作,也激励人才提高素质,从而造就高素质人才。可以说对人才的需求是人才竞争力的源泉。对人才的真正需求,能促使企业、地方和国家尊重人才,想方设法提高人才待遇,改善人才环境,创造条件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从而可以使原来人才缺乏的地方变得人才济济,使原来素质不高的人成为人才,使一般人才成长为高层次人才。而如果缺乏对人才的内在需求,用人者就不会珍惜人才、尊重人才,也使人才没有提高的压力和动力,难以得到发展提高,从而导致人才闲置和贬值,并导致人才的大量流失。结果使得经济得不到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萎缩,从而陷入缺乏人才需求—经济落后—人才需求进一步萎缩的恶性循环。要打破和避免这一恶性循环,需要从挖掘人才需求入手,尽量地挖掘、释放和创造人才的需求,通过不断扩大人才需求来增强发展的动力。并且要不断提高对人才的需求,通过提高人才的需求来提高人才素质。东部沿海一些地方如广东、浙江等地人才竞争力迅速提升,人才数量激增,根源在于经济发展需求的拉动;而一些中西部地区人才大量流失,对外部人才缺乏吸引力,根源在于人才需求不足。因此,要实施人才需求拉动战略,在人才队伍建设中要坚持需求导向的原则,发挥人才需求的导向功能,通过扩大对人才需求来增强对人才的容纳力和吸引力,通过提高对人才的需求来提高人才素质。
五、实施人才转移战略,优化人才地域分布
人才都集中在一个地方,就会出现人才过剩,而这样的人才对于其他的地区可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些人才通过流动转移到其他更需要的地方,一方面可以减轻这些原所在地方人才就业和竞争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解决了流入地人才不足的问题,还提高了人才的利用率,这是一种流出地、流入地和人才三赢的人才流动方式,是应该提倡和鼓励的人才流动方式。人才转移一般是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相对落后地区转移,从人才高地向周围扩散,即人才从高往低流叫转移,而从低处往高处流、从落后地区往发达地区流动叫人才流失。
人才转移根据转移的方向,主要可分为三种:一是近距离转移,近水楼台先得月;二是梯度转移,向次一级梯度转移;三是跨越式转移,人才高地向洼地转移,发达地区人才向落后地区转移。
人才转移根据发生转移的原因,主要可分为两种:产业转移导致相关人才转移,即连带性转移;人才个体竞争结果,某种人才因发达地区相对过剩,竞争激烈,就向人才相对缺乏的地区转移,即溢出(外溢)性转移。
不同类型人才转移的原因不同。劣势人才属于淘汰性转移,在发达地区难以发展,退而求其次,向其他地区转移,他们的转移是形势所迫,是被迫式转移;优势人才属于策略性转移,他们是从自身事业发展考虑,而主动选择去相对落后的地区,属主动式转移。
政府和社会要鼓励人才密集的发达地区人才向人才缺乏的落后地区转移,这是人才宏观调控的内容。针对人才转移的不同类型和动机,对人才转移要采取多种策略,对过剩人才、劣势人才的转移要提供渠道,对优势人才转移要进行鼓励。发达地区对过剩人才转移要支持、组织;对优势人才转移要鼓励。发达地区要把人才转移作为人才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手段,只有进行了必要的人才转移,才能为需要引进的人才腾出位置和空间,有出才有进,吐故才能纳新,要将人才引进工作与人才转移工作联系起来考虑。落后地区要搞好发达地区人才转移的承接工作。要根据产业转移搞好相关人才转移的服务工作,没有人才的转移就很难实现产业的转移,要积极地为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搞好人才支持,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创造条件。落后地区要把对发达地区人才转移的承接作为人才引进工作的重要内容。
地区如此,单位也如此,要明确在人才竞争格局阶梯中的位置,积极搞好人才转移和承接。这应该是区域人才竞争和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对调整人才的区域分布具有重要意义,应引起高度重视。
六、实施区域人才一体化战略,增强区域人才竞争力,建设区域人才高原
区域经济一体化呼唤区域人才一体化。长三角已经率先实行区域人才一体化,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东北三省、湖南的长株潭等都开始探讨加强人才合作,酝酿区域人才一体化。区域人才一体化是大势所趋,是关系区域人才整体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因素。
如果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人才发展战略的目标和结果是建设人才高地,那么其所在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区域发展战略的目标和结果则是将区域内相关高地连成一片,并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建设人才高原。也就是说要通过实施区域人才一体化,建设区域人才高原。
所谓高原,就是“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小的大片平地”。海拔高、范围大、差距小,是构成高原的三大特点。人才高原是若干人才高地连成一片,各人才高地之间起伏不大,没有明显的沟壑隔离带,形成一体化的人才高地群。人才高原具有高原内各地同增共高效应,一地提高高度,能够带动其他地方高度的提高,形成高原环境,产生高原反应。因为人才高原内各地人才在人才市场、人才政策、人才制度等的一体化,并且各地差距较小,有利于高原内人才流动,进入一地工作后很容易去其他地方工作,人才拥有比在单纯一地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大大增强人才高原内各地人才的吸引力,形成单纯一个人才高地难以比拟的规模人才竞争力和吸引力;而各地人才资源共享,各高地互为人才蓄水池,能使各地对人才有更大的易获得性。
大珠三角是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群和经济圈,在中国最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五大城市中,珠三角就有其三。其中香港已经是亚洲的人才高地,广州、深圳如果再建成国际人才高地,使三大国际人才高地连成一片,并辐射珠三角其他城市,缩小这些城市与香港、广州、深圳的差距,就有可能把珠三角建成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国际人才高地,成为国际人才高原。长三角、环渤海地区作为我国人才密集区,通过区域人才一体化也有可能建设成区域人才高原。
实施区域人才一体化战略,增强区域人才竞争力,建设区域人才高原,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中心城市对区域人才一体化合作具有重要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带动和辐射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区域的凝聚力和区域人才一体化的进程。如长三角人才一体化之所以领先于各区域,中心城市上海的牵头和推进作用至关重要。中心城市一般都是区域人才高地,对周围人才有很强吸引力,这也使周边地区对区域人才一体化心怀疑虑。在京津冀人才合作协议签署之际,一位河北人士便表示了自己的担忧:河北的人才往北京跑的原本就多。如今协议一签,各种资格证书互认,人才流动的障碍消除了,人才岂不更得往北京跑?这样的合作对河北能有多少收益?因此,中心城市一方面要发挥人才聚集作用,增强区域整体人才聚集能力,另一方面要主动增强对区域内其他地区的人才辐射作用,打通向周边地区转移人才的渠道,从而优化自身人才结构,降低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人才落差,逐步提高区域人才资源整体水平,从而调动区域内其他地区参与区域人才一体化建设的积极性。
2.加强区域内合作
特别要加强区域内中心城市之间的合作,如珠三角要加强广州与深圳的人才合作。深圳的迅速崛起对广州作为珠三角中心城市的地位提出了挑战,二者之间的竞争加剧。珠三角的发展需要广州与深圳在人才资源吸引、培养、使用等各方面加强合作,建立国内外人才竞争的联盟,成为区域合作伙伴。如加强人才市场之间的合作,打破人才市场地方壁垒,实现人才市场信息网络共享和人才服务的合作;加强人才培养的合作,广州的高校可与深圳的企业合作培养人才;加强人才使用的合作,地区、单位之间可以进行一些项目合作,人才之间合作攻关,用对方人才弥补自己人才结构的不足等,从而携起手来,共同增强对珠三角的人才辐射力,共同增强对外部的人才竞争力。其他区域也是如此,如环渤海地区要加强北京和天津的合作,长三角要加强上海与南京、杭州、宁波、苏州等城市的合作,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消除区域内耗,增强区域竞争力。
3.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
区域人才一体化的初期离不开政府推动。各区域人才一体化建设都是政府人事部门直接倡议和推动的结果。特别是要通过政府推动打破地区间行政壁垒,实现人才规划、人才政策、人才服务和基础设施等的一体化,为区域人才一体化营造环境,促进区域内人才自由流动和人才资源共享。
4.以市场为基础
区域一体化实际上是市场一体化。市场是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人才市场一体化也是实现区域人才一体化的基础。区域内各地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之间的沟通合作在区域人才一体化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各地人才市场之间的合作成为区域人才一体化合作初期的主要内容。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珠三角地区的人才一体化,更是以市场化为基础推进的。如果说,区域人才一体化在初期离不开政府的推动,那么随着区域一体化合作进程的不断深入,市场的力量将代替政府成为区域人才一体化的主角。
5.处理好增强辐射力与扩大腹地的关系
一些区域范围呈不断扩大之势,如除了大珠三角外,又兴起了“泛珠三角”。“泛珠三角”包括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9省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也被称为“9 2”模式。2003年8月,9个省、区的发改委主任汇集广州,达成了经济合作、资源共享、发展多赢等共识。此后,11个省、区的科技厅(署)长再聚广州,签订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协议》,标志着泛珠三角经济与人才合作的平台初步构成。泛珠三角将使珠三角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人才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从而有效弥补珠三角与长三角、环渤海相比人才资源总量不足的缺陷。“泛珠三角”将使广州人才资源开发拥有更加广阔的战略腹地。长三角也呈现出泛化的趋势,试图将江西、安徽拉入。有学者提出,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由“15 1”的城市范畴发展为“3 2”,即把苏浙沪三省市和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安徽、江西全部纳入“泛长三角”通盘考虑。区域的泛化实际上是区域之间扩大腹地空间之争。事物发展的高度总需要相应的宽度为基础支撑,就像建设高楼一样,基础越深厚宽广,就能建得越高。区域的泛化有利于拓宽区域腹地,从而使区域发展有更丰富、成本更低的资源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能在更大范围内配置、整合人才资源。区域的界限因而模糊化,区域之间也有交叉化的倾向。如环渤海地区与东北相交叉,长三角与中部地区相交叉,珠三角与中部、西部相交叉。区域一体化合作呈跨区域合作之势,区域之间竞争与合作并存,使区域竞争形势更加复杂化。
6.善于利用一体化优势为本地人才战略服务
区域人才一体化的优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各地在人才资源上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在更大范围内促进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各地在人才开发上相互合作,有利于避免基础设施和人才开发上的重复建设,从而使人才开发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形成人才资源开发的整体合力,提高区域人才整体竞争力;区域人才环境一体化,区域内人才自由流动,使区域内人才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有利于增强区域内各地的人才吸引力;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从而有利于人才结构优化。区域内中小城市虽然不是区域人才一体化的带动者,但也要增强区域一体化的意识,放宽视野,成为区域人才一体化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实施者,充分利用区域内的一切机会和资源为人才工作服务,立足整个区域搞好人才工作,成为一体化的受益者。
7.破除一体化的壁垒
区域一体化的最大障碍是地方保护主义和区域的壁垒。长三角和京津唐都分属几个省市,存在市场分割、地方保护、各自为政、恶性竞争等问题,必须引起注意。
8.合理调整区域内分工
一些区域内产业结构趋同,从而导致区域内相互竞争,不利于区域分工合作。如长三角上海与江苏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为0.82,上海与浙江的相似系数为0.76,江苏与浙江的相似系数为0.97,苏锡常的主导产业都是“机、纺、化、冶、食”,各行业的比重十分接近。长三角各地争相把电子、机械、化工与医药等产业作为本地区未来的主导产业。在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中,选择汽车的有11个城市,选择石化的有8个城市,选择通信产业的有12个城市。而苏锡常三地前五位产业几乎一样。江、浙、沪二省一市的制造业结构再次出现“往一条道上挤”的趋势。产业结构趋同必然导致人才结构的趋同,从而导致激烈的人才竞争。合作以分工为基础,要增强区域内合作,需要各地之间形成一定的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