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马市中心向西跨过台伯河,就到了世界闻名的袖珍之国——梵蒂冈。它虽然是个独立国家,却没有海关,也没有边防。马路上一条用灰石铺成的线,便是国界,随你出境入境,绝无妨碍。这样一个新奇的国家,自然充满了吸引力,前往罗马的外来游客,几乎没有一个不趁机前往梵蒂冈浏览一番的,我是当中的一位。
临行前,有人曾形象地给我描述过梵蒂冈的大小:如果在圣彼得广场放风筝,一不小心,风筝便会飞出国境,“入侵”他国领空。看来,这是个很有意思的国家。
梵蒂冈确确实实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坐落在罗马城西北的一块高地上,面积仅0.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到600人,还不如我们的一个村庄大。说她是个国家,却又像是罗马城的一处建筑群,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城中之国”。其领土主要是由圣彼得广场、圣彼得教堂、梵蒂冈宫和梵蒂冈博物馆等建筑物组成。
早就听说过圣彼得大教堂的宏伟、庄严、神秘、华丽、雍容,果然名不虚传,呈现在眼前的就是一座精彩绝伦的艺术殿堂。
进入教堂,虽然游人如织,东一伙西一团地听取讲解,但整个大厅还是显得肃穆与静谧,没有喧闹和嘈杂。离地面137米高的穹窿大圆顶气宇非凡。教堂内,从地面到墙壁到屋顶,目光所及之处都布满壁画和雕刻作品,栩栩如生,琳琅满目。不难猜测:每座雕刻、每幅壁画肯定都寓含着一个内容深刻的宗教故事和传说。只不过像我这样的“外行人”不容易看懂罢了。
由于时间关系,游客不太可能一一聆听这些作品发出的声音,即便如此,导游也绝不会让游客错过三件“镇堂之宝”的欣赏:第一件是米开朗基罗唯一的签名作品——《母爱》。这件作品,我们中国人都很熟识,是圣母玛丽亚抱着受难耶稣的大理石雕像,作品的雕琢水平令人叹服,面部的表情、衣服的褶皱等都是如此逼真。当然,最令人感动的还是圣母那悲痛、无助、无奈和关爱之情。第二件是贝尔尼尼雕制的青铜华盖。青铜华盖高29米,据称,是从罗马万神殿搬移过来的,华盖下是宗座祭坛,是教皇加冕仪式举行的地方,因而,显得特别庄重、威严。第三件也是贝尔尼尼的作品——镀金的青铜宝座。其上面摆着镶有象牙饰品的木椅,传说是圣彼得的真正御座。看过这三件珍宝,自然而然让人确信:这里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是天主教老大——罗马教皇的所在地。
圣彼得大教堂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包括米开朗基罗、布拉曼特等在内的众多最优秀的艺术家和建筑师的合璧之作,其不仅仅是宗教场所,更是一座艺术殿堂,一处重要的文化遗产。
教堂的面前是圣彼得广场,这是一个略呈椭圆形的庞大广场,可同时容纳50万人集会。广场地面由青色方石铺成,中央矗立的方尖塔是古埃及文物,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广场两侧由两组弧形石柱廊环抱,石柱廊犹如圣彼得教堂伸出的两个巨大手臂,由284根圆石柱和88根方石柱托起。在靠广场一侧的每根石柱顶端各竖立着一位神态各异的圣男圣女殉道者雕像,仿佛诉说着142名圣徒的传奇经历。
“梵蒂冈”在拉丁语中意为“先知之地”。“彼得”俗名为“西门”,是耶稣的大圣徒,他因为第一个承认耶稣为基督(即“救世主”),被赐予“彼得”(意为“磐石”)之名。由此,不难想见梵蒂冈在宗教界的至尊地位。
守卫着整个梵蒂冈的是瑞士雇佣军。据说在历史上的一次暴乱中,是瑞士信徒在危难之中拼死相救,保护着教皇逃生。从此,瑞士人便得到教皇的特别信任和钟爱,瑞士雇佣军也就成了梵蒂冈的守护者。这应该也算得上这个袖珍王国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梵蒂冈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教皇便是国家首脑,有最高立法、司法、行政权。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拥有与世界最大国家相似的国家职能,职能部门近乎完备,银行、邮电、通讯等保障社会正常运行的功能和设施也样样具备,真的有点令人不可思议。
教皇自称“基督在世代表”,是世界七亿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世界各国天主教的大主教都要经过他册封。教皇一旦选出就终身任职,后任教皇只能在前任教皇去世后,才由红衣主教们慎重选出。
半天之内,轻轻松松地徒步走遍一个国家——这在梵蒂冈确实不是幻想。跨过国界线,我又回过头去,看一看这个一眼望得穿的国家,真的很神奇!
200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