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我第一次去北京时,第一个想去看的景点就是天安门。
我站在金水桥上,注视着美丽壮观的天安门城楼,心潮澎湃,激动万分: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祖国的心脏?这就是我曾无数遍咏唱的天安门吗?我从不同角度贪婪地拍摄着天安门的雄姿。当时的天安门城楼还没有对外开放,不允许游客登上天安门城楼。
今年暑假我们一家三口去北京旅游,我们要去的第一个景点仍然是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城楼开放后,每天有很多人登上城楼参观。
天安门原为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高大的红色城墙上,有五个拱形的门,城上有九开间的重檐歇山城楼,红柱黄瓦,巍峨壮丽。门前有金水桥,跨护城河有汉白玉石桥,两边有一对华表,桥前就是著名的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城楼雄伟美丽,它庄严肃穆的图形构成了我国国徽的图案。
我们一家人怀着崇敬的心情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在登城楼的台阶时,我想象着开国大典时毛主席从这个台阶登上城楼时的情景。
天安门城楼上面不像其他古代建筑有附设建筑或厢房,她只有一个正殿大厅,大厅内陈列着国家领导人开会休息用的沙发茶几之类,西墙上挂着董希文画的那幅著名的油画——《开国大典》。我非常喜欢这幅画,我家里还珍藏着这幅油画的印刷品。这幅画画的是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开国大典时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时的场面。今天能在这特定的环境里亲眼欣赏这幅著名的油画原作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
从大厅出来,我首先寻找开国大典时毛主席站的位置,人们纷纷在这个位置上照相留念,别有一番情趣。这个位置是从天安门城楼上看广场的最佳角度。站在这里看广场,我又像二十年前初来北京看天安门一样激动:庄严的广场,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壮丽的人民大会堂展示着中国人民的宽广胸怀和英雄气概,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凝结着全国各族人民对毛主席和老一辈革命家的深切缅怀和崇高的敬意。
我到过很多城市,游览过许多名胜,可最让我心情激动的还是登上天安门城楼。在天安门城楼上,站在毛主席曾站过的位置看天安门广场,不由得浮想联翩,思绪万千。
天安门广场自鸦片战争以后,至今一个半世纪一百五十九年的时间,这里就没有平静过。时代的风云变幻,历史的世事沧桑都曾在这里演绎。天安门广场史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我不敢想象八国联军和侵华的日本鬼子当年是如何在天安门广场肆意横行,五四运动反动军阀如何的暴虐。这一切都是对神圣的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的一种凌辱与亵渎。天安门前无论走过欢乐的人群,还是发生过血腥的镇压,天安门城楼都无言地注视着广场,注视着发生在这里的一次次运动与革命,她像一位慈祥的世纪老人静观着人们在这里一次次的表演,而形成的历史,写下了中华民族无数次的磨难沧桑与风雨春秋。
我在天安门城楼上流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去,一遍遍地追寻历史的画卷,英雄的足迹。“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脑际萦回着一个坚定有力的声音:“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世界上还能有什么样的语言比她更能给人们一种信心,一种鼓舞呢!只有在以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出苦难,摆脱三座大山的压迫,也只有在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之后的半个世纪以来,任何外强都休想再来欺负中国人民。
每每从电视上、电影上看到毛主席站在这里,那伟岸的身躯和不紧不慢、铿锵有力的声音我都感到亲切,为之振奋。现在华夏儿女把天安门和五星红旗视为心中最神圣、最崇拜的象征。想起天安门和五星红旗,中华健儿就会一次次顽强拼搏,把中国的国旗一次次骄傲地升起在异国他乡,让那些蓝眼睛红头发的外国人赞叹。想起天安门,共和国的卫士们就更加英勇顽强地保家卫国,浴血边关。天安门和五星红旗曾激励过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共和国的解放和安宁、繁荣和富强,抛头颅,洒热血。天安门和五星红旗能使华夏子孙产生无穷的凝聚力和无坚不摧的战斗力。
登上天安门城楼,走进天安门,我似乎听到祖国心脏跳动的脉博,那就是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以胜利的信心,开创新的生活,取得更大的成绩,迎接祖国的繁荣与强大。
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天安门,耳畔仍回荡着那浓浓的韶山普通话:“中国人民站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