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红军曾经越过很多大山,其中,较为重要的是五岭山脉的越城岭、云贵高原的苗岭和娄山、横断山脉的夹金山、梦笔山、仓德山、打鼓山、拖罗岗等雪山,以及岷山和六盘山等,该词除了“作者原注”中提到骷髅山和八面山外,并没有标明创作地点。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从政治、军事等方面对土地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进行系统总结,对教条主义进行彻底清算,以建立起抗日战争中的中共战略策略理论体系。他在到达陕北之后发愤读书,进行哲学理论的研究,并于1937年创作出哲学名篇《实践论》、《矛盾论》,完成了理论上的升华,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理论。至此,毛泽东思想已经成熟。
【智读笔记】
咏山的诗词在历史上不鲜见,但是大多没有跟战争相结合,因此意境和感喟力大都不强。诗人在这里以三首《十六字令》构成独特的意境:“山,快马加鞭未下鞍。”诗句看似寻常,却极耐人寻味,“未下鞍”已经超越民谣:“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这是何等笔墨。“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已到群峰最高处,诗人持鞍顾盼,大有踌躇满志之乐。毛泽东惯用数量词,运用起来富有震撼力,比如“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还有该词的“离天三尺三”,这里,诗人借夸张的方式展示“放大镜下的真实”。
在极言山之高后,诗人又极言了山之大之峥嵘。“山,倒海翻江卷巨澜”,诗人在这里把沉静的山写活了,不但描绘了山的神态,也深刻地触及到了山的性格。“奔腾急,万马战犹酣”,诗人在这里反映的是人,是红军战士的博大气势,真可谓独步千古。接着,诗人又写山之坚之峻峭,“山,刺破青天锷未残”,诗人神驰于诗句所独有的境界之中,生发出更深刻的内容和境界。“天欲堕,赖以拄其间”,这就是诗人面对云贵高原时所完成的艺术把握!
三首词形式上虽然分开,其实是一个整体,共同构成了惊天动地的铁流。在毛泽东咏山的词句中,“路隘林深苔滑”、“山高路远坑深”、“山舞银蛇”、“关山阵阵苍”及“万水千山只等闲”等化静为动,显得生机勃勃趣味无穷。崇高的境界感悟始终是毛泽东诗词的艺术风格,他运用夸张、比喻、象征、拟人、对比、借代、通感等艺术手法开拓了广阔的联想空间,使丰满的实感在浪漫主义底色上映出一片形神兼备的现实主义的光辉。该词内蕴着长征精神,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是排除万难、追求真理的伟大力量。它是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结晶,是井冈山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事实上,长征是伟大的也是极其艰难的,诗人就是要以大无畏的气概超越困境。即使在革命力量在长征过程中一时微弱得如同一簇寒星的时候,也坚定地预见中国将要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怎样超然的勇气和睿智!
10.忆秦娥娄山关
忆秦娥①娄山关②
1935年2月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③。
霜晨月,
马蹄声碎④,
喇叭声咽⑤。
雄关漫道真如铁⑥,
而今迈步从头越⑦。
从头越,
苍山如海⑧,
残阳如血⑨。
【语词注释】
①忆秦娥:词牌名,出于李白词“秦娥梦断秦楼月”句,又名《秦楼月》、《双荷叶》、《蓬莱阁》等。
②娄山关: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之北的崇山峻岭之间,从四川入贵州的要道,娄山关周围有三个山峰,都如同剑一般伫立云层,难以从该处通过,只有一路可过,那里却是险峻的山路十八弯。
③长空雁叫霜晨月:大雁在辽阔的天空中凄厉地叫着,而这时正是马蹄落地的清晨,残月还挂在天空。见宋代蒋捷《虞美人·听雨》:“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④马蹄声碎:这里言指马蹄落地的声音错落繁杂,意思是骑兵的马蹄在山石上发出急促零乱的声音,见唐代岑参《卫节度赤膘马歌》:“弄影行骄碧蹄碎。”又见唐代刘言史《春游曲》:“碧啼声碎五门桥”。
⑤喇叭声咽:军号在寒风之中从远处传来,发出低沉而悲壮的声音,见唐代李白《忆秦娥》“箫声咽”句。
⑥雄关漫道真如铁:不要说雄伟的娄山关如同铁打的坚固,“漫道”也即“不要说”,“铁”言其坚固。
⑦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今,红军大踏步地从山顶上跨过,这里喻指中国革命重新开始起步向前。
⑧苍山如海:无边无际的山高低起伏,就如同海的波浪,“苍山”在这里指的是青山。
⑨残阳如血:将要落下去的太阳红得如同血一般,见唐代杜甫《暮雨》中“日色赤如血”句。
【抚今追昔】
该词最早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次年9月又被收录在《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中,目前所见有4幅手书。
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了遵义,几天之后在这里召开了为期3天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随后,红军经娄山关北上四川,考虑和张国焘所率红四方面军会合。2月5日,在一个叫“鸡鸣三省”的村庄,博古把军事指挥权正式移交给毛泽东。2月25日,红军与敌人在娄山关进行了一场激战,全歼黔军两师和国民党中央军共3万多人。
这是遵义会议以来的第一个大胜利,也是长征以来的第一次伟大的胜利。当时,黔军企图凭娄山关天险力阻红军,会合川军、滇军和中央军聚歼红军于云贵川交界处,红军中间的路被敌人的火力封锁住了,只有通过左翼的艰险的夹金山攀登上去。可以说是“从没有路的地方爬上山头”,彭德怀亲自带兵以急行军速度在2月26日下午抢占娄山关,次日拂晓,敌人又组织两次密集队伍进攻,都被红军打退,此后接连几天,又在娄山关周围歼敌两个师,乘胜追击并重占遵义。
该词应该作于1935年2月26日左右,郭沫若在《喜读毛主席〈词六首〉》中说:“我对于《娄山关》这首词作过一番研究,我起初也觉得是一天的事……清早由遵义城动身,晚上到达娄山关,那是合情合理的。然而进一步考虑,却发现了问题。红军长征第一次由遵义经过娄山关,是在1935年1月,第二次又经过娄山关回遵义,是在当年2月。就时令说都是冬天。为什么词的上阕写得却是秋天?‘西风’、‘雁叫’、‘霜晨’都是秋天的景物……《娄山关》所写的不是一天的事。上阕所写的是红军长征的初期,那是1934年的秋天;下阕所写的是遵义会议之后,继续长征,第一次跨过娄山关。”毛泽东看该文清样时,将郭沫若关于该词的解释部分全部删去,在清样的边旁空白处,以郭沫若的口吻改了约五六百字:“我对于《娄山关》这首词作过一番研究……可是我错了,这是作者告诉我的。”“在接近娄山关十几华里的地点,清晨出发,还有月亮,午后二三时到达娄山关,一战攻克,消灭敌军一个师,这时已近黄昏了。”可是《人民文学》发表时并未改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转载时也依郭沫若文,而《郭沫若全集》未见收入该文。
据郭沫若的女儿郭平英所说,“六十年代在父亲的书房里,看到过毛主席的复制件。可能是这个复制件送给父亲时,未能赶上《人民文学》的出版时间。”而据臧克家回忆:1960年前后,他听袁水拍传达毛泽东亲自回答问题时所作的纪录说:“《娄山关》说的是‘一天的事’。”后人曾经有《七律·读〈忆秦娥·娄山关〉》诗云:“霜天雁叫月如钩,大野无边咏铁流。苍海云环龙掉尾,雄关雾漫虎回头。金鸡迓客鸣三省,赤水迎宾载四游。向晚残阳红似血,马蹄声里咏秦楼。”
【智读笔记】
该词抒发了诗人在征战中战胜艰险的坚强意志以及正视困难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展示了中国革命广阔的胜利的前景,同时也展示了遵义会议的伟大意义和红军跨越娄山关的革命情怀。这里,诗人豪雄的气志生发出豪雄的气魄与气概,生发出精神强势和语言强势。
该词一开头就展示了红军拂晓时出发的情景,而这是一种急迫的军事行动,“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环境是沉闷而且令人不安的,寒霜盖地,威风猛刮,朦胧天际传来声声凄惨的雁叫,这是云贵高原二月天的自然景象,烘托出一种悲壮的气氛。“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这种氛围悲壮的独特的意境,张扬了红军横扫千军、排除万难以跨越娄山关的声势。接着,诗人描绘了跨越娄山关之后的情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赞颂了红军藐视困难敢于斗争的大无畏气概。诗人站在山顶放眼远眺,望不尽的山峦就如同无边无际的翻腾着的大海波涛,“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同红军夺取娄山关后,在凯歌中奋进的情景是协调的,同时也包含着一种悲壮。
该词将悲壮与激昂融为一体,在苍凉沉郁中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郭沫若曾经在1962年3月15日的《羊城晚报》上发表过一段解释:“‘西风烈’,分明是秋天,也表达了敌人势力猖狂的气氛。在这时。天上有归雁,地上有红军,两相对照。马走得不起劲,喇叭声也在呜咽。气氛是悲壮的……树立了毛主席的正确领导,革命走上了正确的路线,但是斗争还是艰苦的,还有很多道‘铁门关’……遵义会议是革命的一个分水岭,《娄山关》这首词正是这个分水岭的反映。”
毛泽东不愧是毛泽东,他的内心深处尽管忧思如焚,可悲壮英雄之气多,而苍凉伤感之色少,其词的全新之质和阳刚之美决不是“乏彩”的鹰鹫,而是“藻耀而高翔”的凤凰,正是这样的势不可挡的豪情壮志,令诗人完成了令人叹为神笔的杰作。
11.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①
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②逶迤③腾细浪,乌蒙④磅礴走泥丸⑤。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⑥。
更喜岷山⑦千里雪⑧,三军过后尽开颜⑨。
【语词注释】
①长征: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余里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从根据地出发,经过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甘肃、陕西等11省,击溃敌人多次围追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天然的无数艰难,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
②五岭:也即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的总称,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等省区边境,见《史记·张耶东余列传》:“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成”。
③逶迤:道路、山脉、河流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见汉代王粲《登楼赋》:“路透逸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
④乌蒙:即乌蒙山,绵亘在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海拔2300米左右。
⑤走泥丸:这里指在斜坡上滚落泥丸,极言跳动之快捷,可见,红军把越过崇山峻岭当作平常事,也就彰显了革命的英雄气概,见《汉书·蒯通转》:“犹号阪上走丸也”。
⑥大渡桥横铁索寒:“大渡”即大渡河,在四川省西部,是岷江的支流。这里指在泸定附近的一段,河水异常湍急,船只不能行驶。大渡河上泸定桥是用13根铁索组成的桥,在四川省泸定城之西,跨大渡河上,是四川通往西藏的重要桥梁,约100米长,3米多宽,桥面由9条碗口粗的铁链构成,上面铺着木板,两边各有同样粗的两条铁链作为栏杆,桥面距水数十丈,桥头碑上刻诗曰:“泸定桥边万重山,高峰入云千里长”。
⑦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绵亘川甘两省的边境,海拔4000米左右,为高原状山地,1935年9月红军长征经此。
⑧千里雪:指岷山上一望无际的终年积雪,见唐代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中“阴山千里雪”句。
⑨三军过后尽开颜:“三军”为军队的总体统称,这里指红一、二、四三个方面军,见《周礼·夏官·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这里指长征已接近尾声,目的地在望,表达即将取得伟大胜利的喜悦。见唐代杜甫《宴王使君宅》:“自吟诗送老,相劝酒开颜。”
【抚今追昔】
该词最早发表于1937年10月英国伦敦戈兰公司出版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编著的《红星照耀中国》,后正式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目前所见有5幅手书。
1935年5月,红军的一支部队以18勇士组成突击队,强渡大渡河安顺场渡口,取得了巨大胜利;另一支部队一昼夜追敌240里,去夺取泸定桥,当红军到达泸定桥时,桥上木板已经被敌人拆掉了,桥东是泸定城,城周围是2丈高的城墙,西城门正堵住桥头。城里有几个团的敌人,山坡上修着严密工事,敌人用机关枪和迫击炮封锁着桥头。红军挑选了22名英勇的战士组成突击队准备强渡,当冲锋号吹响时,枪声、炮声和口号声震动山谷,战士们热血沸腾,冒着浓密的细雨,沿着铁索攀援过去。刚接近桥头,就遭遇了敌人燃起的冲天大火,22名勇士奋不顾身从火海中冲进城内,接着,大队人马渡过泸定桥。
经过2小时激战,红军部队消灭了敌人两个团,控制了泸定桥。红军在长征过程中,越五岭,战湘江,占遵义,过乌蒙,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在九死一生中甩掉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于1935年6月到达川西,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接着又过草地,爬雪山,战胜分裂主义,真可谓艰苦卓绝且史无前例。正如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所说:长征是“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都没有过的。“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
据胡安吉《毛主席给我们朗诵诗》中说:1935年9月,红军北上到达甘南的通渭时,毛泽东在红军副排级以上干部会上讲话,“最后,毛主席说我写了首诗读给你们听听,不知行不行。”接着,就朗诵起了该词。1983年出版的《阿英日记》中抄录载自1942年8月1日新四军《淮海报》副刊的两首诗词,其中《长征》与今有所差异,应属诗人的初稿。另据成仿吾《长征回忆录》所记:当时他还作为第一批读者听到了朗诵,“它初作为印刷文字,据称还是见于抗战初期的一份海报。”
1936年,在陕北高原的一座土窑洞前,毛泽东接见了远道来访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并作一番长谈,介绍了红军长征到陕北情景,并抄录该诗送给了他。在充当英语翻译的中共中央局宣传部长吴亮平帮助下,斯诺用英语翻译了该诗,1937年3月左右,北平出版了《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由爱国青年学生王福时担任总编,介绍了斯诺采访陕北革命根据地时毛泽东和他的谈话。而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的结束语中说:“我把毛泽东主席关于这一场六千英里的长征的旧体诗附在这里作为尾声,他是一个既能领导长征又能写诗的叛逆。”
其实,“根据一军团按逐个阶段编的一张精确的旅程表”——《长征记》,长征的路线共达一万八千零八十八里,“大约为横贯美洲大陆的距离的两倍”。其中有世上极难通过的羊肠路,整个旅程全靠战士步行完成,实乃旷日持久的战斗。1965年冬,郭沫若曾为该诗作过一个81字的跋文:“毛主席长征时,写于1935年10月,寓有战略上藐视困难,战术上重视困难之深意。视五岭之逶迤如腾细浪,视乌蒙之磅礴如走泥丸,此藐视困难也。忆及金沙江之巧渡,大渡河之抢渡,则是重视困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