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东北部、舟山群岛最东边有一个秀丽的小岛名叫普陀岛。普陀实际上是普陀洛伽的简称,是从梵语中的“补怛洛迦”音译过来的,意译则是“小白花”。根据《大唐西域记》记载,唐玄奘大师去西天取经曾经到印度补怛洛迦山瞻仰观音圣地。由此可以判断,普陀山之名是“进口”的,那么它的原名是什么?
普陀山在西汉时期可能还是一片荒岛,野无人烟,据考证,最早的常住人口中能够留下姓名的是汉光武皇帝的好友严子陵先生的岳丈梅子真先生,又名梅福。梅福先生隐居在这座山上,修身养性,他的住处就是今天的梅福庵,里面还有梅福仙人炼丹井。正因为如此,普陀山最早名为梅岭山。但在这以后也很少有人知道海中有此山,一直到唐代,一种说法是五代梁明贞年间,仍然还是一座荒山孤岛,只有几个捉鱼为业的渔夫,在山上搭几间茅草篷子,住在海边山坳里。
众所周知,中国佛教有四大名山圣地,是摩诃萨即菩萨之中的大菩萨普度群生的大本营:山西的五台山,是大智文殊菩萨的道场;四川的峨眉山,是大行普贤菩萨的道场;安徽的九华山,是大愿地藏王菩萨的道场;浙江南海普陀山,是大悲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在这四大名山与四位大菩萨之中,能够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那就是观世音菩萨了。观世音菩萨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但为什么在古代,他的道场却远离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跑到海边去了呢?孤悬海疆的一个荒凉小岛怎么变成了与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并驾齐驱,被称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呢?
普陀山成为观世音菩萨应化的圣地,传说很多。一种说法是据佛教史籍记载,唐大中年间(847—859年),有一印度高僧来此参拜,亲眼看到观音菩萨现身说法,并被观音授以七色宝石,故称此为观音显圣地。
而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唐朝国力强盛,自从玄奘大师西天取经以后,中国一跃成为仅次于印度的佛教中心。倾慕大唐文化的日本派出诸多的遣唐使来中国学习,他们学习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等诸多方面。在众多的“留学生”中有很多是为了求法留学的日本出家人,其中有慧谔和尚,他远渡重洋,航海来到我们中华大国,一方面寻师访道,一方面参礼各处的佛教圣地。有一天他来到山西五台山,朝拜大智文殊师利菩萨,遍游五台胜山,参观名胜,看见一尊观音大士的圣像,清净庄严,心中羡慕不已。他本想向该寺住持商讨将圣像请回日本供养,又恐怕人家不乐意,只好作一回“梁上君子”了,他偷偷窃取了寺庙的佛像。在他看来,自己出于一片善心,既能够替中国宣扬佛教,又能使日本人民视圣像而生敬仰之心,这种做法决不会违反佛教戒律。
慧谔和尚偷得这尊无上尊贵的圣像,如获至宝,当然不敢再在中国逗留下去,于是整装待发,买舟东渡,预备回归本国去了。一路顺风顺水,可当这条船开到现在浙江定海县所属的舟山群岛,遇风受阻,海面上现出无数的铁莲花,挡舟不能前进。一连七天七夜都是这样,慧谔想尽了一切办法,这只船始终无法开出,只是远远在普陀山西边打转。看到这种情形,慧谔和尚此时已经吓得惊慌失措,心中惴惴不安,正所谓“为人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我不惊”,这时他开始静坐思过了。他扪心自问,自己生平没有做过什么不可告人的坏事,为什么今天如此狼狈不堪、进退不能呢?他左思右想,总是找不出原因,于是跪在佛像前面,哀悼忏悔。当他跪到菩萨像前,忽然想起这尊菩萨是偷来的,这时他恍然大悟,很快地跪下去祷告说:“弟子因见菩萨圣像庄严,我国佛法尚未普及,圣像十分少见,我想将菩萨圣像请回日本供奉,如果菩萨不肯去日本,那么就在船所到之处建庙供奉。”祈祷完毕,忽然铁莲花随即隐去,船竟漂到了潮音洞边,安然停下。
当时慧谔停舟上岸,寻了大半天,好容易才在靠潮音洞不远的山旁边,找到一间渔人茅舍,该舍主人就是打渔为业的张渔翁,慧谔和尚说明来意,他大为感动,同时也欢喜得了不得:菩萨连日本一个国家都不愿意去,而要住在我们这个孤岛荒山之中,这说明荒山真是与菩萨有大因缘了。他于是慷慨地向慧谔和尚说:“我把自己住的房子和地方让出来,供奉菩萨,另外我过海去,叫各地民众,大家来山拜佛供养你,你也不要再回日本去了。”慧谔因此不再回日本而就在山上筑庵居住,最初的寺院就叫做“不肯去观音院”,也就是普济寺的前身。慧谔就成了普陀山第一代的开山祖师了。默默无闻的梅岭山就成为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因为印度的观世音菩萨道场“补怛洛迦”音译过来就是“普陀洛伽”,后来就简化成了普陀山。这就是我国普陀山开山之由来。
·救世观音为何明清落难
普济寺建寺的时间算是比较晚的了,但普济寺的寺名不是一成不变的,有过数次的变迁过程。普济寺离当时的中原地带比较远,因此,它曾经躲过了数次灭佛运动和无妄的兵火之灾。但正是由于它处于海域边陲,因此,在历史上,它不仅受到当权者的摧残,还受过外来宗教的侵扰。那么,在历史上,普济寺的名称的演绎过程是怎样的呢?观音菩萨又经历了哪些劫难呢?普济寺又是怎样受到外来宗教冲击的呢?
唐大中年间(847—859年),日僧慧谔与山民在潮音洞上共建不肯去观音院供奉观音。在后梁末帝贞明年间(915—920年),扩建为寺,后来迁到梅福山东,灵鹫峰下,也就是现在寺院所建之处;另一种说法认为最早的不肯去观音院即建于此地。在后周周世宗捣毁寺庙,命令僧尼还俗,从而达到富国强兵目的的时候,普济寺正处于江浙钱氏吴越小朝廷的保护之下,躲过了一大劫难。
宋代佛教兴盛,而且掀起改名浪潮,普济寺先后改名为“五台圆光寺”与“宝陀观音寺”,香火开始旺盛。宋嘉定七年(1214年),皇帝御书“圆通宝殿”匾额,定为专供观音的寺院。明朝朱元璋时代,普济寺遭受了一次大劫难。明朝初年,倭寇就已经成为沿海的一大祸患,明政府不是采取主动进剿、积极防御的政策,而是实施一种惹不起、躲得起的策略。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朱元璋宣布实行海禁,命大将汤和进山烧殿毁佛,并将僧人迁到明州栖心寺(今宁波七塔寺),一直到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这一政策废除,普陀岛才迎佛回山,重建寺院。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年),普陀山的寺庙被毁,宝陀观音寺也未能幸免。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朝廷派太监张千来山扩建宝陀观音寺于灵鹫峰下,并赐额“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寺庙规模宏大,一时在东南地带首屈一指。明朝一代,普陀寺就遭受了至少两次巨大的打击。
清朝初年,为了打击郑成功领导的抗清武装,清政府实施禁海的政策,将沿海三十里的居民统统迁入内地,规定“寸板不准下海”,普济寺自然不能幸免于难。与此同时,西方殖民势力却开始不断渗透。康熙八年(1669年),荷兰殖民者入侵普陀,该寺除大殿未毁外,其余均荡然无存。后来清朝废除了禁海政策,并成功地解决了台湾问题,实现了祖国的统一,普济寺才渐渐恢复元气,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又重新修建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并赐额“普济群灵”,始称“普济禅寺”。清雍正九年1731年,扩建殿堂及用房,寺庙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在清末的鸦片战争中,舟山群岛成为抗击英军的前沿阵地,普济寺也是饱经战乱之苦,与其他庙宇不一样的是,由于从明朝开始,西方势力就开始了对中国的逐步侵蚀,因此,普济寺受到的不仅是武力的直接威胁,而且最早也是最直接感受到国外宗教势力的胁迫。当时英国遣派与清政府交涉的使节赖特写到了一件至今听来难以置信的事:佛教圣地普陀山上居然有基督教的遗迹!“普陀山僧侣们大约对受到康熙皇帝关照的在华天主教传教士的劳作并不陌生,完全可以肯定他们是从葡萄牙、澳门那里熟悉了基督教的信仰方式。在定海城公开销售的商店里,混有十字架以及救世主和圣母玛利亚像出售。”这一情况说明,在明代的时候,居住在澳门一带的葡萄牙人所信奉的基督教就已经在影响着观世音菩萨的道场了,到了清代,这种影响已经公开化了。现在人们从西方当时的资料中还发现了一幅铜版画:在外观完全是佛教风格的普济寺中,有一尊雕刻精美的大十字架。在这幅《普陀山普济寺》的右部,正有一座单碑式的十字架。这种现象如何解释呢?到底是写真还是虚幻的夸张呢?为什么在后来的中文资料中找不到相关记载呢?
在现有的中文资料中,的确找不到普陀山普济寺曾经有过基督教十字架的记载。在鸦片战争前后,裕谦等钦差大臣确实毁坏了不少明清两代欧洲商人留下的遗迹。普陀山上曾有基督教痕迹,这一幅铜版画给出了实证。这些记录和绘画,不会是写者的杜撰和画家的捏造。事实上,中国的大门在明朝中叶就已经被打开了,由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商人的关系,各国水手中有大量的欧洲和清国的基督教徒。基督信仰,在鸦片战争前就从澳门、马六甲等地传到了舟山。嘉庆年间,宁波的佛庙里参合了道教,中国基督徒的家中也暗藏着佛龛和祖宗牌位。由此看来,普济寺为吸引热衷佛儒道基“四教合一”的信徒们,在庙前多架了一座十字架是完全可能的。所以说不肯留洋的观世音菩萨却是最早受到外国宗教势力洗礼的菩萨。
·何以称“佛国第一大寺”
普陀山经过历代的兴废,除建有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外,还有七十余庵和许多茅蓬,世称“海天佛国”。普济寺号称“佛国第一大寺”,既然如此,那它有哪些过人之处呢?
普济寺又名前寺,占地3700多平方米,共有十殿、十二楼、七堂、七轩计231间,建筑面积11400平方米。沿中轴线依次筑有山门、御碑亭、天王殿、大圆通殿、藏经楼、方丈殿、灵鹫楼,主殿两旁有普门、文殊、普贤、地藏四菩萨配殿。
普济寺的山门是一个石牌坊,四柱三门,正山门平时关闭,山门高约20米,柱上横眉雕刻有精致的云绫和石葫芦。坊内北侧,树一石牌,上书“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到此下马”,据传这是某位皇帝下达的圣旨,以示对观音菩萨崇敬。
御碑殿,在山门内,有明万历、清康熙时的御碑三块,正中一块为雍正所书御碑一方,碑文记载普陀山历史,碑额上雕龙栩栩如生,书法简洁遒劲。碑立于3.5吨重的赑屃上,赑屃昂首伸颈,眼珠能转动,可见其雕刻之精。
进入山门的第一座殿宇是天王殿,天王殿亦称“金刚殿”,面宽五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进门迎面是弥勒菩萨,光光的脑袋、一张笑眯眯的面孔,袒胸露乳,盤膝而坐,一手拿一只布袋,据说他能将世人一切苦难装入布袋之中。佛像两旁有一副对联:“慈颜含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腹可容容世间难容之事”。殿后有香樟八株,直径0.8—2米多,枝繁叶茂,遮盖了整个庭院。
大圆通殿是普济寺的主殿,“圆通”是观音菩萨别号,这座殿供奉的正是观音菩萨。殿堂宏大巍峨,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黄琉璃顶,九踩斗拱,门心板雕二龙戏珠。大殿可容数千人,有“活大殿”之称。殿内正中端坐高达8.8米的观音菩萨,全身金黄,眉清目秀,慈祥含笑,身边站立着善财和龙女,神态天真活泼,令人喜爱。东西两壁又各塑有十六尊服饰不同、形态各异的菩萨,称“观音三十二应身”,即观音以不同身份教化世人时的现身说法形象,加上中间供的观音佛身,一共三十三位化身。这种塑法是观音道场的独特之处。主殿两旁建有配殿,东首文殊殿,供奉应化于五台山的文殊菩萨;西首普贤殿,供奉应化于峨眉山的普贤菩萨。大圆通殿后的法堂配殿,供奉应化于九华山的地藏菩萨。这样排列,把中国四大佛山的主佛,都集中在一起了,宾主相比,使“第一佛国”普陀山主佛观音菩萨显得更为突出。
普济寺后湾有真歇庵遗址,为开山祖师真歇和尚修静处。多宝塔坐落在普济寺山门的左侧,由孚中禅师募建于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取《法华经》“多宝佛塔”之义而定名。建塔时曾得到江南藩王宣让捐银千锭,故又名太子塔。塔全用太湖石砌成,呈方形,共六层,高32米。第二层之蟠龙柱,体态雄健,纹饰线条流畅。以上三层,塔身每面镌有佛像一尊,全跏趺坐式,形象生动。整座建筑造型别致,雕工精巧,具有浓厚的元朝风格。
·前寺山门为何不开
普陀山旧时主要有普济寺和法雨寺,因为普济寺位于普陀岛的前部,故称为前寺。前寺的山门和其他的山门不一样,其他大门都是开的,独有前寺的山门正门是永久关闭的,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对这一情况,连寺庙的和尚自己也说不清是什么原因。据当地的故事相传,由于不知某朝某代的哪位皇帝下了一道圣旨,要求“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到此下马”,以示对寺院的尊重,因此,普济寺山门正门要当今天子御驾亲临本寺,方才可以开山门迎接圣驾,平时什么人来也不许开的。但问题也就产生了,江南之地似乎除了清初康熙、乾隆数次下江南之外,宋、元、明诸代似乎没有谁跑到普陀山一游,历史上除了南宋的宋高宗赵构被金人追得屁滚尿流,逃到浙江乘船下海避难,似乎也没有心情去普济寺去下圣旨吧?另外,如果百千万年,没有皇帝万岁来,这个山门也是百千万年紧闭不开吗?
对于正山门不开,民间还有一种观世音菩萨戏弄天台山的五百罗汉、罗汉来普济寺报复的传说,这种说法可能更能够解释这一现象。
传说观音菩萨有一天在山上忽然静极思动起来,想另找一个地方动一动,换一换新鲜空气,她睁开慧眼,放眼四望,觉得天台山国清寺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于是就去天台山上走一遭。观世音菩萨在天台山受到罗汉们的热情招待,就产生了回报的想法,但又想看看罗汉们的本领,于是双方约定,五百罗汉用一夜的时间建一宝塔,观音菩萨在千丈岩建一大桥,比比谁的道法高明。这天夜里,双方忙得起劲,观音菩萨到底技高一筹,很快建好大桥,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天台山上的“石梁桥”。观音看到罗汉建的宝塔就缺封底,想和他们开个玩笑,便躲在山坳里学起雄鸡的声音,喔喔的啼个不休,罗汉们正忙得起劲的当儿,忽然听到金鸡报晓的声音,以为是时间到了,结果罗汉自然是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