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在1900多年前就已经存在,要说它的诞生还得感谢皇帝一个奇怪的梦。相传东汉明帝刘庄夜寝南宫梦到一个身高六丈的金人,金人头放白光还围绕宫殿庭院飞来飞去,飞了几圈就往西隐没了。这个梦的含义让汉明帝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就召见群臣,把自己的疑惑告诉了群臣,让群臣为他解释疑惑。一时间群臣也感到茫然,只能乱加猜测,汉明帝很不满意,这时博览群书的大臣傅毅说:“臣少年时,曾听家父提到过前朝的一件旧事,说距今70多年前,大月支国国王的使者伊存来到当时中国的首都长安(即今西安),他口授佛经给一个名叫景卢的博士弟子,景卢曾向家父提到过佛的样子,就跟陛下所说的金人非常相似,因此臣敢断定:陛下所梦一定是西方的大佛。陛下不如派人去西方求佛,定能保我汉室江山千秋万代。”汉明帝一听,非常高兴,于是就派遣使臣蔡谙、秦憬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
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上了在该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于是邀请佛僧到中国宣讲佛法并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跋山涉水于永平十年(67年)来到京城洛阳。汉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寺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遂将寺院取名“白马寺”。从白马寺开始我国僧院便泛称为寺白马寺也因此被认为是我国佛教的发源地。历代高僧甚至外国名僧亦来此览经求法所以白马寺又被尊为“祖庭”和“释源”。
白马寺到底是不是汉明帝一个神秘的梦的产物呢?按照现代科学对梦的解释,日有所思,才夜有所梦,人的潜意识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中才会有梦,梦的内容虽然奇怪,但都缘于现实生活,即使离奇,也只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不合逻辑的重组而已。那么由此看来,汉明帝所梦是不是佛呢?汉明帝是一国之君,生活优裕,潜意识里也没有什么要紧张的,他要紧张的也是怕别人夺他的皇位或者说大汉天下,无缘无故他是不会想到如来佛祖,他也想象不出来,因为他从来就没有见过佛祖是什么样子,就算他如何夸张地去想也是无济于事,所以,汉明帝是否梦到了“金色袍服”、“项有光圈”的佛,无人知晓,至今也只能是个谜。但不管怎样,汉明帝派人西行去取佛经却是证据确凿,史学界也好,宗教人士也好,大家公认汉明帝是正式将佛教引入中国的第一人,为这次取经而建立的白马寺是中国佛教的第一座寺庙。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中国的“寺”古已有之,它本身是官方机构,而佛教是外来产品,怎么也成为“寺”了呢?难道印度的寺庙也叫做寺吗?
众所周知,古代印度佛教建筑的名称是“伽蓝”,而“寺”是中国古代政府行政管理机构所在地的称谓。据传,当年蔡音等西行求法回国,汉明帝就将迦什摩腾和竺法兰迎至洛阳城的鸿胪寺,于是,这两位印度高僧就在这座管理朝祭礼仪的官署内,翻译了中国第一部佛教经籍《四十二章经》。也许是受到鸿胪寺名称的启发,一年以后在洛阳城外建立的佛教建筑,就取名为白马寺,从而使中国的佛教建筑一改古印度的“伽蓝”之称,而被正式定名为“寺”。
·“白马”为何姗姗来迟
白马寺得名的传说之一就是一位印度的国王要毁僧院,可是,一天夜里,他梦见一匹白马绕着僧院内的招提寺塔悲鸣。梦醒后,他相信这是神灵的旨意,于是立刻下令停止毁弃僧院,并把招提寺改名为“白马寺”。洛阳白马寺之名即源于此。《西游记》中则说是,唐僧取经回来后,在洛阳招提寺翻译佛经,白龙马也就留在了招提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白龙马,就把招提寺改为白马寺。那么,白马寺到底是怎么得名的呢?
据历史记载,白马寺这一名字是公元二百多年的晋才出现的。因为东汉和曹魏的文献中没有关于白马寺的记载,只有到了西晋时僧人竺法护的《译经记》中才有确切的记载,此后有关白马寺的传说才大量出现,像南朝的《高僧传》、北魏的《水经注》和《洛阳伽蓝记》、北齐的《魏书》都有专门记载。历史说明,建寺200年以后才有白马寺之名,即东汉建寺,西晋得名。传说白马寺之名在东汉就有了,但史料记载却晚了200年,白马寺的得名为何姗姗来迟呢?有人认为,白马寺很可能最初不叫白马寺,而是在佛教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为适应中国本土的需要而由后人加上去的,这怎么解释呢?
佛教虽然严肃,但却充满着智慧快乐。在中国的寺庙里随处都可见的大肚弥勒就说明佛并不是总是严肃的,他有时也会很富有幽默感,尤其是到了中国以后,就更是如此了。任何一种外来的事物,到了中土,都要适合当地的水土气候,都要寻找可供自己依赖的文化之根。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中的媒介是非常重要的,白马寺的寺名就体现了这个奥秘。白马是否是印度佛教的神物,不得而知。但马在中国人眼中就非常重要了,马为六畜之首,性情温驯,又通人性,并能够负重致远,于是中国人就把它视为自己最好的伙伴。日久天长,又把它升华为文化精神、信仰的象征。《易经》说卦曰:“乾为马。”也就是说,马是第一卦首。龙是中国最为神异的民族精神象征物,而国人往往龙马并提。古书记载,凡是有八尺以上的马就成为龙了,即马既高大又体长的就可称之为龙,龙、马原来在古人观念中是可以相通的,可见马和龙一样的神异。外来的文化是白马“驮运”进来的,而马在中国人心中仅仅次于龙的地位,因此龙马背后的文化内涵被发现,两种文化之间终于找到了结合点,并得到充分利用。
其实,不仅白马寺之名姗姗来迟,就是寺前的白马也是迟来的娇客。白马寺最醒目的,是分立于山门左右的两匹石马。它们头颈低垂,双目下视,开口微喘,就好像是刚从西域驮经而至。这两匹青石马上展示的娴熟而精细的圆雕技术,与汉雕的用简约的线刻和粗朴的圆雕技术结合而生成的雄浑有力的风格相去甚远,与唐代雕刻的磅礴气势也有一定距离,因此可以断言这两匹马不是汉唐旧物。据考证,这两匹马是宋太祖的女儿永庆公主驸马、右卫将军魏咸信墓前的原物,1935年由白马寺住持德浩和尚移到现在的地址。
·从山门到毗卢阁
白马寺原建筑规模极为雄伟,历代又曾多次重修,但因屡经战乱,数度兴衰,古建筑所剩不多,现有五重大殿和四个大院以及东西厢房。前为山门,山门是并排三座拱门。山门外,一对石狮和一对石马,分立左右,山门内东西两侧有迦什摩腾和竺法兰二僧墓。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卢殿。每座大殿都有造像,多为元、明、清时期的作品。整个建筑宏伟肃穆,布局严整。
一走进白马寺山门,西侧有一座《重修西京白马寺记》石碑。这是宋太宗赵光义下令重修白马寺时,由苏易简撰写,淳化三年(992年)刻碑立于寺内的。因为碑文分五节,短行书写,人称“断文碑”。山门东侧有一座《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石碑,这是元朝至元三十年(1293年)和成宗元贞三年(1297年),元世祖忽必烈两次下诏修建白马寺,由当时白马寺文才和尚撰写,至顺四年(1333年)著名书法家赵孟刻碑,立于寺内,人称“赵碑”。过东西对称的两碑,便是白马寺的第一殿——天王殿了。
天王殿是一座歇山式宗教建筑,它是明朝由原山门殿改建而成的。天王殿歇山式屋顶正脊有“风调雨顺”四个字,四角立着庞涓、韩信、罗成、周勒四大神将的塑像。像所有中国内地寺院一样,白马寺天王殿正中供着一尊大肚子弥勒佛像。在佛教传说中,弥勒是一位菩萨,他将继承释迦牟尼佛位,成为未来佛。
天王殿之后是大佛殿,这是僧徒们焚香礼拜、举行宗教活动的地方。大佛殿的须弥台上则端坐着释迦牟尼和文殊、普贤二菩萨,背后是观音菩萨。佛龛上,帷幕高悬,绣帘低垂,供案上放着木鱼、铜磬等各色法器,两旁悬挂着特大的钟鼓。每当僧人们焚香诵经时,古钟洪鸣,声音悠扬,数十里都能听到。由此,“马寺钟声”便成为洛阳八景之一。
然后就到了大雄殿,大雄殿的正面是释迦牟尼、阿弥陀和药师三佛,佛两旁站立着刚健雄劲的韦驮、韦力金刚。东西两壁分别列坐着十八罗汉。本来印度佛教中只有十六罗汉,据说唐朝末年,张玄和贯休两位和尚画了一幅十六罗汉像,宋朝诗人苏轼为此画像题诗时,误加了两个罗汉,成为十八罗汉。后来相沿成习,中国内地寺院在山门殿里供起了十八罗汉像。这些明代初年用夹纻工艺制成的塑像,个性鲜明,神情奇特,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接着进入接引殿,里面塑有主宰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三尊立像,阿弥陀佛正伸出手来迎接前往极乐世界享受天国幸福的门徒。
接引殿后面的清凉台和毗卢阁,是一座规模宏大、幽静典雅、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群。清凉台上的毗卢阁为重檐歇山式建筑,四角飞翘玲珑,雄伟壮观。阁内有毗卢佛和文殊、普贤二菩萨,合称“华严三圣”。阁前的两株古柏,根深叶茂,为寺院增添了古老幽雅的气氛。相传,这里是汉明帝读书和避暑的地方,后来印度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就住在这里。为了纪念他们的卓越功绩,在清凉台东西两侧的配殿里塑有这两位佛大师的坐像,与这座千年古刹相依为伴。
·齐云塔上传奇多
在白马寺山门东的齐云塔院是颇具传奇色彩的建筑,塔是何时所建,建塔的起因是什么呢?
据史载,齐云塔创建于69年。东汉明帝刘庄驾临白马寺游玩,在会见印度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时,迦什摩腾问:“寺东南是个什么建筑?”汉明帝说:“很早以前,那里忽然涌起一个土丘,有一丈多高,人们发现后将它铲平,但接着它又长出来,它上面时不时发出金光,老百姓都认为很奇怪,所以就称它为“圣家”。自周代以来,经常祭祀,祈求灵验,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却不知道。”迦什摩腾道:“《全藏》有这样的说法:如来灭度百年之后,有阿恕伽王,造八万四千座宝塔,用来安放各地的佛舍利,东土中国应该有十九处。陛下所言“圣家”,我多次看到它的神光,这就是十九处宝塔中的一处。”明帝偕同二高僧及百官臣僚一起去观看,见冢上出现一圆影,僧、帝和官员等人都像在照镜子一样,清清楚楚地印在圆影上。看到这种情景,大家都齐声赞叹。于是明帝便下召,在圣家之上,按照二高僧的意思建起一座九层楼的佛塔。塔高有五百多尺,等到建成就像耸立的高山一样,因此就给它取名为“齐云”。
开始时建立的齐云塔是木塔,后来经过历代增修,现在保存下来的齐云塔是一座密檐式方形砖塔,塔身高35米,共有13层,底部长、宽都是8米。每层砌砖出檐,由下向上,外形稍微呈抛物线的形状。从第六层开始,逐层向里面收缩,线条柔和流畅,造型别致,这是金代重修的,因此又称“金方塔”,离现在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
关于齐云塔还有一个离奇的说法。据说这里原来有一个蛤蟆精危害四邻,让百姓不得安宁,后来一个僧人把这个蛤蟆精制服了。佛家慈悲,僧人没有伤害蛤蟆精的性命,而是让它驮塔赎罪,于是就有了齐云塔。
齐云塔有一个很奇特的地方,你站在塔南约20米处用力击掌,便可听到从塔身发出“哇哇”的声音,好像田野里蛤蟆的叫声,百试不爽。当地人传说,这声音就是那个驮塔的蛤蟆精发出的。其实这只是一种回音现象。在当时修塔时,能工巧匠根据声学原理,把塔修成了“回声塔”。齐云塔比著名的回音建筑——北京天坛的明代回音壁(建于1530年)要早350多年。
齐云塔远看近看不一样,东南西北各个方向看也不一样。远看,中间大,上下小;近看,从下往上缩小。从南看,塔往北倒;从北看,塔往南倒;从东看,塔往西倒;从西看,塔往东倒。齐云塔蕴藏的是佛教的一个道理:你所看到的未必都是真的。
·佛道之争争出什么了
在如今白马寺以南偏西处的陇海铁路两侧,各有一个约呈方形的夯土圆丘。丘前原有一碑,为白马寺住持德浩法师于1936年所立,上书“东汉释道焚经台”七字,传说中的佛教和道教比斗一事就发生在这里。
《广弘明集》是最早记载焚经台一事的文献。焚经台一事大致是这样的:白马寺建成后,五岳十八山观和太上三洞的道士贺正之、褚善信、费叔才、吕惠通等690人上表汉明帝,指斥佛教虚诳,表示愿与“西域胡僧较试优劣”,以论真伪,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遭遇的第一次阻击。
作为一个皇帝,一个中国的最高统治者,汉明帝对于臣民这样的建议求之不得,从内心里,他也很想知道佛教的法力。于是汉明帝就命人在白马寺南门外修了两个高坛进行比试。
据说先是比赛经文数量。道家捧出道教灵宝诸经六百余卷,几大车的纸绢、缣帛、木牍、竹简经文典籍,整整堆满了一赛台。迦什摩腾、竺法兰等佛徒只能拿出一捧《四十二章贝叶金页真经》,所以,第一个回合,显然是道家胜出,佛家惨然败北。
再是比赛诵经说法。道家太极两仪、老子庄周、黄帝内经、五行丹药、山南海北、古往今来、伏羲女娲以及八八六十四卦、运筹等等说不尽道不完。迦什摩腾、竺法兰等人却是咕咕哝哝阿弥陀佛,还没来及听懂就完了。这到底谁赢谁输,就是连汉明帝和文武百官们也不好判定了。
最后则是焚烧经文。道士捧道教灵宝诸经六百余卷登上西坛,佛教僧人则捧佛像、佛舍利和《四十二章经》登上东坛。登上坛顶后,双方分别用火焚烧本教的经典。据记载,道经遇火就化为灰烬,随风飘去。佛经、佛像、佛舍利却遇火不燃,“唯见五色祥光烛天”,盘旋如盖,将在场的所有人都遮盖了。汉明帝与群臣当然是“叹未曾有”。可怜的是,褚善信、费叔才当场自憾而死,吕惠通等620名道士随后弃道从佛。
此后佛教遂在中国声名大震,许多大臣宫娥以及老百姓,在一片赞叹声中,都皈依了三宝,甚至出家为僧,成了佛陀座下的忠实弟子。汉明帝从此也更加虔信佛教了。至今,焚经台的土还是红色的,传说就是比法时烧红的。
焚经台一事所反映的是佛教来华以后,佛教与道教之间发生最早的一次斗争。
·焚经事件的真假
文献和传说中记载的焚经事件到底是真是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