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日晚,李自成得知了清军的到来。他昼夜环攻山海关城,就是为了抢在清军前面消灭吴三桂军。由于已知清军入关参战,农民军便在关内石河以西列阵,“北至山,南至海”,排成一字长蛇阵。吴三桂率军先出迎战,和硕英亲王阿济格率万骑入北水门,和硕豫亲王多铎率万骑入南水门,为吴三桂军左右翼,多尔衮亲率主力部队从关中门进,并即赴石河以西。这时,吴三桂已挥兵上阵,与农民军交手。这已是双方第二次交兵了,尽管在前一天的战斗中,双方各有死伤,但谁都知道这一次战斗将决定双方的生死存亡,胜败在此一举,所以双方都投入了全部精锐,希望在战斗中获胜。
战场上大风狂吹,尘土飞扬,遮天盖地,几乎对面不见人,根本谈不上整整齐齐地列阵交手。有些满族将领急躁起来,想乘势杀过去,但被多尔衮制止了。多尔衮对诸王及大臣们说:“你们千万不要轻进,农民军力量很强,不是轻易打得败的。大家应各自努力,这一仗打胜了,大业就成了。”
然后他把八旗主力部队面向大海,分层排开,主要针对农民军的阵尾;而令吴三桂军作为右翼之末,即最西端,实际上就是让他作为前锋,与列阵于石河以西的农民军首先交战,自己衔住农民军长蛇阵的阵尾,使其无法合围自如,这正是多尔衮战术的高明之处。由于风卷黄沙,对面不见人,所以吴三桂军出其不意地出现在农民军阵前。
李自成在庙冈上观战,见此情形,急令农民军包围吴三桂军。霎时间,击鼓之声,呐喊之声传到百里之外。在农民军层层包围之下,吴三桂率军左冲右突,拼命死战,但农民军在数量上胜于吴三桂军,战斗力亦很强,因此步步紧逼,前仆后继。吴三桂军被围在核心,向左突围,便有农民军号旗向左指,使军队向左迎击;吴三桂军向右冲击,号旗便向右挥,农民军又向右堵截,使吴三桂军恰如瓮中之鳖,几无脱身之路,“阵数十交,围开复合”。
“炮声如雷,矢急如雨”。双方苦战了大半日,直至下午时分,吴三桂军开始支持不住了。就在吴三桂精疲力竭,精神处于崩溃之际,多尔衮抓住时机,突令清军出击。于是,清军三吹号角,呐喊三声,以骑兵数万从吴三桂军右侧突入,“万马奔腾不可止”。农民军不畏强敌,仍然奋勇拼杀,刘宗敏勇冠三军,但亦中箭负伤。由于农民军已与吴三桂军相持了大半日,伤亡者较多,而且实力耗费甚大,因此无法抵挡一直作壁上观、养精蓄锐的清军。
况且清军此次南来,出动人马将近二十万,加上吴三桂的“关宁五万众”,数量上明显占有优势。尽管农民军战斗力很强,但其对手清军和关辽边兵也都是久经战阵,装备上相差不多,这就决定了农民军在这场战斗中难免失败的噩运。在这种情况下,李自成当即下令撤退,清军则乘胜追击,一直追出20千米开外,获得了许多驼马和绸币。
山海关之战意义重大,因为它为清王朝入主中原,实现努尔哈赤乃至皇太极的积年夙愿奠定了基础。就在1644年,中国迎来了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
兵家看点
山海关确实是军事上的战略要塞,明代蒋一葵在《长安客话》中说:“山海关外控辽阳,内护畿辅,防扼海泊倭番,验放高丽女真进贡诸夷,盖东北重镇。譬人之身,京师则腹心也,蓟镇则肩背也,辽阳则臂指也,山海关则节窍却之最紧要者也。”因此,明朝统治者对其防务十分重视,关城东北,墩台守望,鳞次栉比;柳栅沙沟,纵横路旁。特别是关城修得十分坚固,呈四方形,且四门之上皆有城楼。透过箭窗,北望长城,蜿蜒曲折,十分雄伟;东观大海,可见巨浪“摇落千层花喷雪,怒号万里势奔雷”,极为壮观。所以,后人称其为“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4.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雁门关
巍巍恒山,沿代县北境逶迤绵延。蜿蜒于山巅的长城,犹如玉带连珠,将雁门山、馒头山、草垛山连成一体。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著名的雁门关就建筑在峻拔的雁门山脊之上。
晋北雄关
雁门关,居“天下九塞”之首(《吕氏春秋》)。它雄踞雁门山之上。雁门山群峰挺拔、地势险要。自建雁门关后,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它“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
”。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故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山海经》)。雁门关依山傍险,高踞雁门山上,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山脊长城,其势蜿蜒。东走平型关、紫荆关、
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
雕嵌“天险”“地利”二匾。东西二门上曾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并在东城门外,为李牧建祠立碑,可惜城楼与李牧祠均在日寇侵华时焚于一旦。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写出了雁门关当年的豪迈气势:“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关作为天下第一塞,从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起,历代都把此地看做战略要地。赵置雁门郡,此后多以雁门为郡、道、县建制戍守。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
明朝于洪武七年(1374年)组织民工筑新关于旧关东北5千米处的要道。新关南距代城县20千米,北邻广武古城10.5千米,地势更为险要。该关城周长1千米,墙高7米,石座砖身,雉堞为齿,洞口三重,曰东门、西门、小北门。东门上筑楼台,曰雁楼,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天险”。西门上筑有杨六郎庙,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地利”。小北门未设顶楼,但砖石结构,格外雄固,门额石匾横刻“雁门关”三字。洞门两侧镶嵌砖镌楷书楹联:“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东门外北侧建有李牧祠,祭祀战国时代的军事家赵国名将李牧;西门外右侧建有关帝庙。关城正北置有驻军营房,东南设有练兵校场。整个关城建筑,虎踞龙盘,雄伟壮观。明清以后,关城虽屡有重建,但随着多民族统一国家疆域的逐步形成,内长城作为“内边”的作用已经失去,所属的雁门雄关也随之荒废。现在的关城仅余东门、西门、小北门三个门洞和李牧祠前的一对石狮,一副石旗杆,明镌李牧碑石一块,以及祠后的数株青松。纵览雁门关历史的兴衰,自公元前4世纪至20世纪,发生在这里的战事达140次之多。
李牧大破匈奴
战国时代的赵武灵王曾进行军事改革,推行胡服骑射,大败林胡、楼烦的入侵,建立了云中、雁门、代郡。后来,李牧奉命常驻雁门,防备匈奴。
赵国北边和匈奴接壤。公元前309年,赵武灵王下令国中推行胡服骑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军事力量逐渐强大,屡败匈奴等北方胡人部落。但是,到了赵惠文王、赵孝成王时期,匈奴各部落军事力量逐步恢复强大,并不断骚扰赵国北部边境,赵惠文王便派李牧带兵独当北部戍边之责。
赵武灵王时虽筑了长城抵御匈奴,但赵国还是常常遭到匈奴的入侵,被抢掠去不少百姓和财物。赵孝成王时,派李牧为将,镇守北边,帅府驻在代雁门郡(今山西省宁武县以北一带)。
在抗击匈奴的斗争中,李牧表现了其杰出的军事才能。为了有利于战备,李牧首先争取到赵孝成王同意,自己有权根据需要设置官吏,而且本地的田赋税收也全部归帅府,用做军事开支。针对赵军和匈奴军的特点,李牧深思熟虑后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经济措施。
他将边防线上的烽火台加以完善,派精兵严加守卫,同时增加情报侦察人员,完善情报网,及早预警。
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李牧密切官兵关系,厚待士卒,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军队,战士精练骑马射箭战术。全军战士由于得到厚遇,士气高昂,人人奋勇争先,愿为国家出力效劳。针对彪悍的匈奴骑兵机动灵活、战斗力强及以掠夺为主要作战目的、军需全靠抢掠的特点,为使窜扰的匈奴兵徒劳无功,李牧命令坚壁清野,并示弱于敌,以麻痹强敌,伺机歼敌。为此,他严明军纪:“匈奴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所以每当匈奴入侵边境,烽火台一报警,李牧即下令士兵立即收拾物资退入城堡固守,从不出战,使匈奴无从掳掠。这样过了几年,李牧军队没有人员伤亡也没有损失过物资。
然而,时间一长,匈奴兵将总以为李牧胆小怯战,根本不把他放在心上;就是赵国边兵们亦在下面窃窃私议,以为李牧胆小怯战。李牧一意坚守不主动出击的消息传到赵孝成王那里,赵孝成王派使者责备李牧,要李牧出击。李牧老谋深算,意欲放长线钓大鱼,也不作解释,我行我素,依然如故。匈奴一来,即深沟高垒,坚守不出。匈奴往往满怀企望而来,却一无所获而归。
赵孝成王听说李牧仍然一味防守,认为他胆怯无能,灭了自己的威风,很生气,立即将李牧召回,派另外一员将领来替代他。
新将领一到任,每逢匈奴入侵,即下令军队出战,几次都失利,人员伤亡很大,而且边境不安,百姓没有办法耕种和放牧。
赵孝成王只得又派使臣去请李牧复职,李牧闭门不出,坚称有病,不肯就任。赵孝成王不得已,只得强令李牧出山。李牧对赵孝成王说:“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赵孝成王只好答应了。
李牧又来到雁门,坚持按既定方针办,下令坚守。几年内匈奴多次入侵,都一无所获,外人总以为李牧胆小避战。其实李牧早已经定下诱敌深入、设伏包歼的计谋,对种种屈辱骂名置之不理,而边陲将士因为天天得到犒赏,却没有出力的机会,都希望能在战场上效力。李牧看条件成熟了,于是严格挑选了战车1
300辆,又挑选出精壮的战马13
000匹,勇敢善战的士兵5万人,优秀射手10万人,然后把挑选出来的车、马、战士统统严格编队,进行多兵种联合作战演习训练。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李牧让百姓满山遍野去放牧牲畜,引诱匈奴入侵。
不久,有小股匈奴到了离边境不远的地方。李牧派了一支小部队出战,假装败于匈奴兵,丢弃下几千名百姓和牛羊做诱饵让匈奴俘虏去。
匈奴单于听到前方战报,十分高兴,因久无缴获,于是率领大军侵入赵境,准备大肆掳掠。
李牧从烽火台报警和探子的报告中熟悉了敌情,早在匈奴来路上埋伏下奇兵,待匈奴大部队一到,李牧为消耗敌军,先采取守势协同作战,战车阵从正面迎战,限制、阻碍和迟滞敌骑行动,步兵集团居中阻击,弓弩兵轮番远程射杀,而将骑兵及精锐步兵控制于军阵侧后。当匈奴军冲击受挫时,李牧乘势将控制的机动精锐部队由两翼加入战斗,发动钳形攻势,包围匈奴军于战场,经过几年的养精蓄锐,训练有素的赵军将士们,早已摩拳擦掌,个个生龙活虎,向敌人扑了过去。两翼包抄的13
000名赵军骑兵仿佛是两把锋利的砍刀,轻松地撕开匈奴人看似不可一世的军阵,转瞬间扼住了10万匈奴骑兵命运的咽喉。一整天的会战很快演变成一场对匈奴的追歼屠杀。10万匈奴骑兵全军覆没,匈奴单于仅带了少量亲随仓皇逃窜。
农耕民族在与游牧民族的争斗中,过去由于机动性处于劣势,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李牧指挥的此次会战使机动性较差的赵军在围歼战中得以发挥自身车战、步战的优势,是先秦战争史上以步兵为主的联合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对后世以步制骑的战术有着启发作用。
李牧大败匈奴之后,又乘胜利之势破东胡,收降林胡,迫使单于向遥远的北方逃去,完全清除了赵国北方的忧患。在这次取得辉煌胜利的战役以后,慑于赵军之威,过了十几年,匈奴兵还不敢来入侵赵国边境。李牧也因此成为继廉颇、赵奢之后赵国最重要的将领。
雁门关伏击战
1937年10月,日军侵占大同后,继续向南进犯,目标指向太原。国民党军队在平型关、茹越口、雁门关一线凭借山地的有利地形也未能阻挡住日军进攻,节节溃退,内长城防线迅速瓦解。日军三路人马随即攻破阳方口、雁门关、茹越口,在代县会合。第二战区司令阎锡山为了挽救山西战局危机,保卫太原,决定在忻口组织正面防御,阻敌南下。随即调集了八个军在忻口一线设防,由卫立煌任前敌总指挥。
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立即向八路军总部指示:八路军要在敌之翼侧和后方积极打击与钳制敌人,配合友军保卫忻口、太原。八路军总部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命令第一二○师、第一一五师开赴日军侧后作战,以积极的行动打击日军,配合国民党军队在忻口的防御。
10月中旬,八路军第一二○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指挥部队在晋西北平鲁、怀仁、朔县地区连打几仗后,率主力转至忻口、雁门关西部地区。第三五八旅第七一六团奉师命令,进到日军侧后,伺机在代县的广武、雁门关、太和岭间,破击由大同经代县到忻口的公路,打击日军运输队,截断日军的补给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