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是杭州经贸学院的大三学生,小伙子脑瓜非常活络,经常是灵光一闪,一个新鲜奇特的“点子”就冒了出来。因此,人送绰号“鬼机灵儿”。这个绰号可不白给,他的机灵每一次都抖得巧妙而富有创意,让人心悦诚服。不信是吧?这不,说来就来了,他竟从同学们的抱怨声里捕捉到了一个莫大的商机。
大学生活总是忙碌而又精彩的。但喜欢赖床是大多数年轻人的习惯,特别是到了冬天,因为天太冷,这些大学生们起床就更迟,又要赶着去上课,根本没时间在食堂排队,以致连早餐喜欢喝的新鲜牛奶都错过了机会去买。每天清晨,因贪“回笼觉”而喝不上牛奶的同学总会一边揉着朦胧的睡眼起床,一边抱怨连连。这成了每个高校宿舍里必不可少的风景,大家也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就在大家对这种现象熟视无睹的时候,小叶却脑海里灵光一闪,一朵灵感的小火花在瞬间被点亮了。因为他又发现,那些爱好运动的体协队员们坚持每天一大早就出去跑步锻炼,几乎风雨无阻。假如,让爱好锻炼的学生每天为定购牛奶的同学提供上门速递服务,会怎样呢?想到就干,他立刻跟一家牛奶厂取得了联系。试想:各大高校的学生,这是多么庞大的消费群体呀!厂方负责人当场拍板,以厂家直销的价格提供货源。当供货方搞定后,小叶又去找几个高校的体育协会,大家一拍即合,很快便付诸行动了。如此一来,不仅牛奶厂增加了销量,扩大了市场;还让那些爱睡懒觉的学生每天早上不用出寝室门,就能喝上新鲜的牛奶;而体育协会的队员们也能在锻炼之余,挣到一笔“跑腿费”作酬劳。真是一举三得!这“机灵”抖的,您不服都不行吧?
首战告捷,小叶的脑瓜又开始活泛了。他看到大学里社团很多,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不过大多数社团却因缺少活动经费而处境艰难,常常在新学期纳新的时候露个脸,就再也没声音了。一些文学社、诗歌社的景况就更糟,每当他们打算印诗集或文学刊物时,就会很“受伤”,没钱呀!简直跟古代的穷秀才没什么两样,落魄得很。可是一个文学社,假如没一本刊物打出自己的鲜明旗帜,还不如不办呢。高校文学社团的这种发展瓶颈让小叶陷入了深思。以前,他曾和一些企业接触过,经常发现他们会办企业内刊,但办得都不怎么样;那些办得好的,则花销不菲。小叶脑海里又是灵光一闪:既然大学文学社擅长搞这个,又契合了各企业所需,何不撮合撮合?没想到一经撮合,双方都有相见恨晚之感,合作一拍即成。当文学社的成员们纷纷陷入兴奋之中时,小叶的眼光却并未就此止步,而是抛向更远——他正考虑策划一个大型活动,组织文学社的同学去采访各企业的老总,然后编写出版一本关于企业创业类的大型刊物呢。目前,众多企业家和文学社团都对他的这个创意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小试牛刀初尝成功之后,小叶准备大刀阔斧地干一场了。他不光自己“抖机灵”,还要集思广益,发动大家跟他一起“抖”。他很快便创办了一家名为“杭州大学生社团网”的网站,打出了“搭建社团和企业的桥梁”的口号,自己则当起了总经理,开起了公司。——他希望通过与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对接,找到更多可以“优势互补”的商机。
很快,他的社团网就承接到了第一笔业务:某饮料公司打算举办一场篮球赛,借以活跃职工们的文娱生活,他们想通过社团网找一些高校篮球协会的专业球员。这下可算找对人了!那些精力充沛、经验丰富的篮协小伙子们,尽情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将一场篮球比赛搞得有声有色,颇有看头,赢得了不错的口碑。紧接着,又有一家企业找上门来,说他们想搞一个巧克力嘉年华的庆典。小叶这次把“表现”的机会让给了那些外联部的美眉们,结果她们一下子拿出了多套颇具创意的策划书,令企业老总非常满意,庆典活动也搞得异常成功。——原来,这些美眉因为本身就喜欢吃巧克力,她们的创作欲望被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灵感的火花也是一闪再闪。还有,小叶发现每年都有一些地区的农民种植的水果卖不出去,他猜测其实并不是水果不好,而是渠道问题。于是,他发动社团网成员们主动与各校社团进行了项目合作,定期组织社团或其他学生下乡参观采摘,这样既解决了果农的燃眉之急,又丰富了大学生们的业余生活,实现了双赢。另外,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小叶他们发现这里面的机会真的很多,几乎涵盖了方方面面。大伙儿聚在一起畅所欲言,灵感的火花连锁反应般被接而连三地点燃。这令小叶非常兴奋,他脑海里霎时冒出来一个更大的计划——建立起当地企业和社团的黄页,以便挖掘更大更全的网络经济。
虽然他的网站起步才半年多,已经有200多家社团和企业加入进来,网站的月盈利额超过了15万元,并以每月2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这份意想不到的成功,让小叶平添了几分感慨。他颇为得意地说:只有不断滋养创新观念的慧根,时刻擦亮开拓思维的慧眼,才能在别人熟视无睹的地方发现商机,才能在同行业中永远领先别人一步。当初成立“社团网”,是我灵机一动,抖出来的一个“大机灵”,幸运的是,现在我拥有了一个“抖机灵”团队,我们每个人的脑瓜都灵光得很,经常会冒出来一些千奇百怪的念头。这些源源不断的念头,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滚滚财源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