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形象是由其行为塑造的,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便会有什么样的形象。但同样的形象,在不同人的眼里,美丑的评价是不一样的。
比如画中那位眼睛长在顶上,耳朵口儿朝上的畸形形象,他的上司可能会觉得很美,因为无论上司喷撒什么口水,他都会像承甘露似的接着,上司心里一定是很熨帖,但老百姓会怎么看这种人?看来这种人自己心里也是明白的,这形象不怎么样,老百姓会戳脊梁骨的。
为什么明知老百姓会戳脊梁骨,还要长成这般模样?当然,这种人自身也是有责任的,但却不能完全怪他们,“上”有所好,“下”有何奈!哪个官儿不想在老百姓中有个好的口碑,可老百姓说好有什么用?上司说好才有你的官做!所以,想做官的,只得按上司的口味炒菜,上司喜咸就多加盐,上司喜甜就多放糖,老百姓喜什么,只好放在第二位了。
这就是为什么罗晓九“在粮食厅”没有为粮食工作作出贡献,却为“文化工作”作出了贡献后,非但没有人批评他不务正业,还要升官的原因。也是王三丰痛感“胳膊拧不过大腿”的悲哀。用人体制不变,这样的“听长”就不会绝迹。
一幅漫画,使人形象地看清了用人体制的弊病,想改正的话,也就有处下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