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强在疑问物价的便宜,但是他的父母却在感叹这顿饭实在是太贵了。
贵吗?莫小强有点不懂。
李冬娥用手一拍莫小强的脑袋:“这还不贵啊。现在刚上班的人一个月二十四块钱,大学毕业上班第一年一个月才四十二块钱,你一顿饭就吃了一个月的工资,还说不贵?”
莫小强对这个年代的收入实在是没有印象,上一世,他这个时候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少年,工资什么的和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当然不会去注意。
莫建国和李冬娥现在一个月的总收入大约两百块,莫建国有文凭是干部,工资加上补助刚一百多元,李冬娥是高小毕业招工进城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就这样的收入水平,还是近几年不停地涨工资才达到的。
之所以这几年不停地涨工资,是因为这几年物价涨得厉害,1985年,中国经济逐步“火热”起来,当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9。3%,这是自1980年以来中国的CPI增速第一次突破5%,此后的四年这一数据分别为6。5%、7。3%、18。8%和18%。疯涨的物价,让国家不得不每年涨一下工资,才能维持大家的生活。
1986年统计,全国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271元,根据大类行业“排队”如下:地质普查和勘探业1746元,建筑业1486元,交通运输和电信业1448元,科学事业和宗教文化1422元,金融保险业1300元,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1300元,教育、文艺和广播电视业1272元,体育、卫生和社会福利业1268元,房地产和公用事务管理业1255元,商业、餐饮、运输和仓储业1112元,农林牧渔业1019元。
请注意,这个数字说的全国工资的平均水平。但是国内各地的工资水平是不一样的,差距很大,像帝都和上海这样的一线都市,工资水平当然是最高一档,而龙省这样落后的内地省份,只是第六档,比帝都低了整整五个级别,工资过百元就是高收入阶层了。
当然,这个年代也是有高工资的。比如,在深圳,来中国挖第一桶金的外资工厂正“茁壮成长”。蛇口著名的港资凯达玩具厂一个普通的女工,月工资可以挣到300元以上,加上各种福利,以至于有了“娶女就娶凯达妹”的说法——那个年代的农民工都是妥妥的高富帅白富美。一些有涉外元素的工作也是相当火热爆,上海的五星级酒店招收门童,应聘者排出上百米的长队。因为当时上海国企8级工的月薪也才100多元,但五星级酒店的普通员工,每月能有400元的收入!
不过,这个年代最赚钱的行当,就是人们俗称的倒爷,他们是这个年代的先富阶层。而小土豪莫小强正是倒爷里的战斗机,所以身为土豪阶层的他惊讶物价很低,就可以理解了。只是莫建国李冬娥夫妻俩并不知道,自己的儿子不仅写小说能赚“大钱”,还是富可敌县的大倒爷,他们只是以为自己的儿子不通世事,不知稼穑而已。
这个年代,县城里最会摆阔气充门面的人,从兜里掏出来的烟也不过是七毛多一包的大前门,普通人都抽两毛多的黄金叶,村里人抽的都是六分钱一包的绿壳烟,像他这样一顿家庭聚餐就花掉三十元,那简直是这个时代奢靡之风的具体体现。
想到这些,莫小强觉得自己还是没有真正地融入现在的年代,这个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于是当天下午,他就开始全身心地融入1988年的普通人生活之中。他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玩,想方设法地玩,全力以赴地玩,拼命地玩。
莫小强的暑假作业,在刚放假的那几天,就以狂风扫落叶的速度完成了,然后扔给石头和小米,让他们吭吃吭吃地抄写。他暑假写书的任务也完成了,亲手建立的两个相互穿插的小生意都运转正常,不用他操心。所以他没有理由不好好玩。
于是莫小强开始利用暑假的最后一个星期没明没黑地玩。每天很早就跑出去,满大街找小伙伴一起出去玩,每天很晚才尽兴而归。他什么都玩,打三角、打四方、链子枪、弹弓枪、滚铁环、打木耳、玻璃球、打杏核……走到街上,看到有人在玩,他都会走上去问:“加我一个行不?”
他的疯狂一时吓倒了不少身边人,连正埋头苦抄作业的石头和小米都吓着了。这两个损友在刚放暑假就拿到了莫小强的作业,可是抄了一个暑假,竟然还有一半没有抄完,现在眼看开学在即,不得不加班加点抄写。
芬子有一天从省城回来,见到莫小强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听说你最近玩疯了?”
看来,他这个“古城第一玩家”的名声已经传到了省城。
这是多大的荣耀。
莫小强却没什么高兴的,他有些情绪低沉地回答:“过了暑假,我就长大了,现在不玩什么时候玩。”
他本来以为芬子会为他的回答大笑起来,没想到她听了之后,愣了半晌,然后用伤感的语调说:“是啊,过了暑假,我们都长大了。”
于是,两个未成年人在一起抒发着不符合年龄的伤感,一起为马上到来的“长大”黯然伤神。人生是一条单纯行线,只能向前,不能向后,只能加速,不能踩刹车,童年、青春……这些人生最美好的阶段,都会在人们不经意间,闪电般地逝去。留下为一操作是无尽的悔恨和伤感。
时间过得飞快,暑假的最后一个星期就在莫小强的疯玩中一眨眼就过去了。
莫小强和他的同学们又回到了阔别了一个多月的学校。
班上的同学还是老样子,除了语文老师和上一世一样,将那个一口方言的常宝贵换成了一个很漂亮的女老师,别的什么都没有变。
开学第一天,石头和小米自告奋勇,帮莫小强把他签了名字的新书运到了学校,送给每个熟悉同学和老师。
莫小强在送书给校长范长喜时,范长喜很高兴地说:“你还有没有了?有的话再拿来几本来,我送给教育局的领导,让他们给学校多拨点经费,搞一个语文教学实验研究所,好好提高一下咱们学校的语文教育水平,将来培养出更多的小作家来。”校长一边说着,一边露出了他的贪心真面目。
不过,他毕竟是为了学校的发展,这样的贪心,莫小强支持,坚决支持。
于是他转手又送给校长十来本签了字的新书,让他拿着去忽悠那县教育局的领导们。这些人当然不会去读这本小说,不过他们的孩子拿到签名本都是欣喜不已,很是给他们涨脸面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