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三万多的小额国库券,堆在一起好大一堆,莫小强的小军挎明显放不下了。
黑皮找来一个结实的帆布口袋,将所有的国库券都装进去。莫小强又在外面套了一个装化肥的塑料编织袋。这样从外面看起来,就像是一小口袋土豆。
看着这一口袋的“土豆“,莫小强不由暗叹,八十年代的小生意简直是暴利横行。才几天工夫,自己的小本生意的规模就扩张了好几倍。凭着先知先觉的重生金手指,利用这个时候老百姓的信息不对称,这个倒买倒卖的辛苦活硬是变成了印钞机。
唯一不爽的是,才回来三天,就得再次启程去上海,这个节奏太累人。
但是看在光辉的“钱景”上,莫小强也只好再次出发去上海。没办法,手里没有人啊。他自己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初中生,无权无势,认识的一帮子人全是不良少年,能够完全信任又能做事的人一个都没有。
莫小强本来想让芬子休息一下,换黑皮或疯子去上海。但是这几天出去收国库券的人比以前多,每天都有人拿国库券来交,这些人都只信任黑皮,他必须在家里坐镇。而且这两天疯子刚好家里有事,离不开。
莫小强不得不辛苦芬子再走一趟。不过这次去上海轻车熟路,比上一回就顺利了很多。
连着跑了四五家营业点,将一大口袋的国库券变成四十几个小捆的人民币,走出银行,莫小强和芬子都松了一口气。
芬子站在银行门口,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停了一会,回头看向莫小强:“秀才,你这回赚了有一万多吧,你都成万元户了,这么多钱怎么花啊?”
莫小强愣了一下,没想到她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在莫小强眼里,一万来块钱真不是什么大数,在后世不过是个好一点工作的月工资。不过,在这个万元户就可以上新闻的年代,这一万元就是一笔大得不得了的财富。就在五六年前,古城的人民银行内部流传出个震惊全县人的消息,被古城人总结为“赵一万刘八千”,说的是古城最钱的两个人,姓赵的有一万元存款,姓刘的有八千元存款。这个消息瞬间传遍全县,成为人人口中的“首富”。这几年农村搞包产到户,乡下开始出现万元户,又把人们对财富的认识提高了一步。
现在的芬子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女孩子,还不是后世那个叱咤商场的女强人。在她的世界里,能接触到的最大的一笔钱,不过是几十一百的生活费,这一万多块相对来说就是一笔不得了的财富了。
莫小强轻轻地笑了笑:“这点钱,在小县城里看上去很多,可是在这大上海,就不算什么了。要是到了国外,连美国人一个月的工资都算不上。”
芬子显然不信他的话,古城现在牛的人就是“万元户”,只要赚够一万多块钱,就会在全县大会上被县委书记戴红花了,照片还会登上报纸。
对这个一直被人称为“小秀才”的莫小强,她也越来越有点看不懂。虽然莫小强比她还要小两岁,但说话做事却显得很沉稳,说出来的每句话好像都有让人不得不相信的理由。他做出来的每件事,不论是写小说还是做生意,都让人大吃一惊,却又显得理所当然。这才几天时间,就赚了一万多块钱,但他看上去却显得毫不在意,轻描淡写。这可是一下子就成了万元户啊。
不过,这事想过就算了,芬子也没有再放在心上。
第二次来上海,芬子不像上次那样紧张,俩人在上海的街头逛了小半天。他们在淮海路买了几样小县城见不到的服饰和食品,莫小强还在福州路买了几本县城里买不到的书,时间过得很快。
莫小强资金充裕了,回程买了晚上的车次,托那个熟悉的列车员买到了卧铺,然后把一袋子钱捆在身上,两人轮流值班睡了一晚上。
莫小强在发现芬子对清点钞票的天赋技能后,马上把最后汇总清点国库券的任务交给她,还专门给她设了一个报酬标准,按黑皮的报酬的一半计算。这次交易,芬子按百分之零点五的比例拿到了一百多块钱的酬金。芬子发现她的“私人财产”总额瞬间翻了一倍,一时陷入兴奋和迷茫中。
这次回到县城时,黑皮手里已经收到了面值四万多的国库券,接下来的两天时间内,又收到三万多国库券。加在一起,他们收到了面值七万多的国库券,放在地上好大一堆,装进那个帆布包,撑得满满的。莫小强和芬子试了试,两个人拎起来都很吃力,看来这次跑上海,必须再找帮手。
不过,麻烦的不仅是这个,最麻烦的清点国库券。
一大帮子人,愣是点不清个数字,清点了半天,黑皮手里拥有了三四个汇总数字,上下差着三四百块钱,却说不出哪个是真的。最后只能按清点能力最强的芬子的数为标准。
聚在黑皮身边的这帮人,后世都是在小县城商场上呼风唤雨的角色,手里经过的钱如流水,现在却连几万块的国库券都点不清,让莫小强很是烦恼。
莫小强想了想,决定让芬子留下来,专门负责国库券生意的整理汇总。
莫小强和黑皮商量后,决定这次去上海带上疯子,然后再找两个人一起去。跑一趟上海,每个人管吃管喝再加五十元的报酬。人员就从天天混在黑皮家里,知道国库券生意内幕的的人里找。
名单很快定下来,疯子和两个常在黑皮家里玩的青年入选,和莫小强一起去上海。
跑上海的这条钱已经走了两趟,这条线上做非法勾当的“有心人”说不定有了察觉,所以必须有所防备。好在一路上,都有芬子父母在铁路上的熟人照顾,为一行人搞到了卧铺票,四个人将那个装国库券的大包放在中间当台子,一路上喝酒打牌,倒也很热闹。
到了上海,他们将花了一整天的时间,跑了七八个地方,才将一大包国库券换成八十多小捆的人民币。因为兑换的数量多,为了不引人注目,所以找的银行网点也要多一些,时间就比较紧,一兑换完,他们马上就坐车回返。回途是晚上,几个人将装钱的小包压在身下,围在中间睡了一路。
国库券的生意做得很是顺利。莫小强根据牌价,上调了收购价格。加上有黑皮这样有信誉的人主持,一大半的西城无业青年被调动起来,加入了这场收购国库券的“人民战争”中来。在“先富人群”的示范效应下,在黑皮天天呼朋唤友下馆子的影响下,原来游手好闲的西城小青年们,四处求亲告友借来资金,然后挨门挨户地搜索着散落在老百姓手中的国库券,很快就将县里的国库券存量基本收完。
黑皮的组织能力这个时候就显现出来,他无师自通地把这帮无业青年按性格、能力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分成数十个小组,分散到古城周边县区和市里去收购,有几个有亲戚的在省城的,甚至跑到省城去收购。
不过,在偏僻一点的县里,虽然国库券存量少,但收购价比较低,中间差价大。在市里和省城,收来数量虽然多,但价格也高一些,虽然差价小,但总值高。不过就看每个人的能力,不管在哪收,只要收到一定数量,总是有的赚。
莫小强的小生意,每一轮的收购额都在飞快地上升,四月底的一次,竟然收到了价值三十多万元的国库券,用了四个装化肥的塑料编织袋才将它们装下。
莫小强和黑皮一起算了一下账,黑皮发现自己一个月就拿到近万元的酬金,这让他兴奋异常,对莫小强的态度也完全变了。在他的眼里,莫小强这个原来的小兄弟,新晋的小作家,现在的投机倒把分子,就是他的财神爷。
他现在还没有意识到,其实他才是这个生意的核心人物。莫小强这个小生意里,最关键的部分,不是那四千块的启动资金,而是黑皮多年来在西城少年中积累起来的名声,和他善于组织调动人手的天赋。如果不是有他坐镇,这个小生意很快就会变成一盘散沙,根本不可能像现在这样高速运转,财源滚滚。
有了钱的黑皮,每天除了尽心尽力地组织各路兄弟,分兵赶赴各县市收购国库券,就是带着一帮狐朋狗友下馆子喝酒打牌,日子滋润得很。
随着收购国库券的规模越来越大,在小县城里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有一天,黄毛跑来告诉他们,县公安局接到不少热心群众的举报,说有一批人在搞投机倒把,大肆收购国库券。公安局一开始很重视,专门派人调查,发现收购国库券的都是西城的无业青年。这些人平时都以街头打架闹事为主业,很让公安部门头疼,现在突然“转行”搞国库券,倒是让县城街头清静了许多。而且他们找人民银行进行了解,发现今年国家政策允许国库券合法买卖,这样的事也不能算大问题。这些西城的无业青年有了事做,不再每天互相砍得血糊淋拉,对县城治安来说还是一件好事,所以调查不了了之。
当然,如果他们知道,现在小县里每周的交易额已接近五十万,就不会这样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