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尽力去了解世界,不如多了解自我。因为人对世界的了解是永无止境的,也永远不可能足够,只有自己对每个人来说才是最切身的。但认清自己往往是困难的,我们可以很明白地看清别人,却总是不能认识自己。实际生活中,环境、别人、自己,三者的关系密不可分。所以,以己推人,以人推己,不断衡量周围环境以及别人与自己的关系,可以帮你更好地认清自己,做出最佳策略。
谁的脸是脏的
两个人坐在一起,每个人都因为看到对方脸上被涂黑而发笑,于是他们一起笑,过了一会儿,又一起不笑了。你明白为什么了吧?
三个人成三角形面对面坐,主持人进来说:你们当中至少有一个人脸是脏的。这时,没有人脸红。主持人又说: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三个人同时发现自己脸是脏的而脸红了。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下面我们就来看脏脸博弈,这是博弈论中另一个著名的模型。说的是:
一个房间里走进来三个人,三个人的脸都是脏的,但是他们自己却并不知道自己脸脏,他们能看到别人,却不能看见自己的情况。这时候有一个美女进来了,并且好意提醒他们说:“你们里面至少有一个人的脸是脏的。”这三个人听完之后互相看了看,没有任何反应。
美女这时候看了他们一眼,继续问了一句:“你们知道吗?”这三个人再次打量了对方一眼,突然都意识到自己的脸是脏的,三个人的脸一下子都红了。
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三个人都没有看见自己的脸,但是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脸是脏的。
其实这也是很好解释的,如果这三个人里面只有一个人脸是脏的,那么脏脸的那个人就能轻易看见别人的两张干净脸,但是都没有看到这样的事情。而且这三个人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他们三个人里面脸脏的那人看见了就会脸红。但是遗憾的是,在美女第一次的提醒之后没有人脸红。
这时候咱们再来往下推,这三个人现在知道了至少他们有两个人的脸是脏的,当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那么如果只有两个人脏脸,那么这时候脏脸的两个人就只能看见一个人是脏脸,那么这两个人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脸不干净,那么这两个人必然会脸红。可是这样的现象也没有发生,那么剩下的就只有一种可能性了,那就是三个人的脸都是脏的。
这就是著名的共同认知理论了。什么是共同认知呢?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讲就是对一个事件,如果所有的博弈当事人对事件都有了解,并且所有的当事人都知道其他当事人也知道这件事情,并且所有当事人都知道所有当事人都知道这件事情,那么这样的事件就是共同认知。
在脏脸博弈的故事里面,美女的后面一句话就是使所有的参与人员都事先知道的事实成为一种共同认知。于是他们通过对全盘事物的了解,认识到了自己的脏脸。
拿“皇帝的新衣”来说,实际上所有的人从皇帝到大臣,从骗子到观众都知道皇帝没有穿衣服,但他们的“都知道”并不能让他们说出这个事实,因为有着个人的利益。换句话说“都知道”并不是重要的,不能产生什么行为,比如大家都知道雷锋好,这并不重要,因为改变不了我们社会的现状。知道皇帝没穿衣服的人们,之所以不敢说出他们知道的事实,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其他人知不知道他知道!“共同知识”可以改变均衡状态,那个小孩的清脆声音,之所以格外有力量,是因为给大家建立了“共同认知”,于是皇帝自己也知道别人知道他自己知道没穿衣服了。
这就是共同认知的作用,它的作用显得有点可怕的强大。下面这个故事可以进一步让你明白“脏脸博弈”的推理过程。
故事发生在一个村庄,村里有100对夫妻,他们都是地道的逻辑学家(智能的);村里有一些奇特的风俗:每天晚上,村里的男人们都将点起篝火,绕圈围坐举行会议,议题是谈论自己的妻子。在会议开始时,如果一个男人有理由相信他的妻子对他总是忠贞的,那么他就在会议上当众赞扬她的美德。另一方面,如果在会议之前的任何时间,只要他发现他妻子不贞的证据,那他就会在会议上悲鸣痛哭,并请求神灵严厉地惩罚她。再则,如果一个妻子曾有不贞,那她和她的情人会立即告知村里除她丈夫之外所有的已婚男人(奇异的传统风俗)。所有这些传统和风俗都是村民的共同知识。
事实上,每个妻子都已对丈夫不忠。于是每个丈夫都知道除自己妻子之外其他人的妻子都是不贞的女子,因而每个晚上的会议上每个男人都赞美自己的妻子。
这种状况持续了很多年,直到有一天来了一位传教士。传教士参加了篝火会议,并听到每个男人都在赞美自己的妻子,他站起来走到围坐圆圈的中心,大声地提醒说:“这个村子里有一个妻子已经不贞了。”在此后的99个晚上,丈夫们继续赞美各自的妻子,但在第100个晚上,他们全都悲鸣痛哭,并请求神灵严惩自己的妻子。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首先要明确,任何一个丈夫都知道除自己妻子以外的其他女人的真实忠贞状况,若只有一个妻子不贞,她的丈夫能够立刻知道这个不贞的女人就是自己的妻子,因为她的丈夫知道没有另外的不贞女人,若有的话他是知道的。既然如此,那么在传教士访问后的第一个晚上,丈夫A1没有哭,那就意味着确实存在一个女子不贞,若这个女人是丈夫A1的妻子,那么他当晚便会哭泣。但事实是他并没有哭,说明A1推断这个不贞的女人是他所知道的除自己妻子外的99个女子其中之一。对每一个丈夫An均是如此,他们既知道这个不贞的女子不是自己的妻子,也知道其他丈夫知道这个女子也不是他们的妻子。由此,从“第一个晚上没有男人哭”中可推断出:有两个女子已经不贞。在传教士走后的第二天晚上,既然已推断出有两个女子不贞,而A1只知道一个,那另一个就是自己的妻子,故丈夫A1应该在“第二个晚上哭”。然而第二个晚上“丈夫A1也没有哭”,由此丈夫们推断出:已有三个女子不贞。由归纳法可以证明,对于1和100之间的任意正整数k,如果恰有k个妻子不贞,那么在传教士走后的连续k-1个晚上,所有的丈夫照样各自称赞自己的妻子,但在第k个晚上,k个不贞妻子的丈夫会悲鸣痛哭,于是,在99个赞扬之夜过后的第100个晚上,每个丈夫都知道一定有100个不贞的妻子。不幸的是包括自己的妻子在内!
这是一个“由己及人,由人及己”的无限推理过程。我们并不是要普及数学知识,只是希望博弈理论的精髓可以更好地在生活中得到运用。通过博弈论,“认识你自己”。
上面两个故事中,人们都清楚别人的状况,但唯独不清楚自己的情况。当某个人点醒他们,让他们所知道的成为一种共同知识之后,他们通过分析认识到了自己的真实情况。
事实是,现实世界中,我们也常常如此,只能认识别人,不能够看清自己。而且我们还缺乏那个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提醒者。所以,我们更难认清自己。
你的镜子在哪里
“认清你自己”,这是刻在古希腊神庙石墙上的话。当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将“认清你自己”这个教训,让他的学生们永铭于心的时候,他的意思无疑是让他的学生们对自我作一番忘我、冷静、客观的分析,以寻找改进自我的方法。但是该怎样正确地认识自我呢?
苏轼说过:“人之难知,江海不足以喻其深,山谷不足以配其险,浮云不足以比其变。”认识别人是这样,认识自己也同样如此。要知道脸脏不脏,很简单,找个镜子来就可以了。要认清自我很复杂,但只要找到合适的镜子,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只是,镜子在哪里?
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母亲的再三告诫对他来说如同耳边风。直到16岁那年的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
父亲说:“昨天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面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的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后面。后来,钻出烟囱,我们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全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一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干净净的,只草草地洗了洗手就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破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完后,郑重地对他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每个人心中都有衡量事物的标准,也就是每个人都拥有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我们辨别出了美与丑、对与错、是与非、善与恶。但是每面镜子又有每面镜子的不同,就像一件艺术品,被某个人认为最美妙的地方,可能会被另一个人斥为最糟糕的败笔。即使这样,我们也不能只一味地把别人的意见当作评判自己的标准,因为别人不是你的镜子。
鲫鱼的美味,全靠鱼鳞传递,食用的时候也不能去鳞,鲫鱼的体形跟鲤鱼差不多,它在误入渔人的网眼时,其实只需稍稍后退,就可以逃掉,但它太爱惜自己的美丽鳞片,仍不顾一切往前,结果被网住。
刀鱼外形如匕首,肉极细嫩,有小刺上千,脊上有坚硬密集的鱼鳍。当它发现鲫鱼上当时,吸取同伴教训,迅速后退。岂知,这是适得其反,鱼鳍被网目死死卡住,自绝了生路。而只需继续往前游去,就可以穿过网眼活命。
河豚呢,身上没有鳞片,也没有硬鳍,只是表皮上有密密的钉刺。它看到鲫鱼进是死,刀鱼退亦是死,于是当网目卡住它时,便拼命地给自己鼓励、打气,一下子肚皮滚圆,试图胀断网目,结果连渔网一起浮出了水面,被人们轻而易举地捕获。
别人的经验不一定适合你,别人的教训也不一定值得你吸取。当我们学习一种经验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察境而动。命运其实就掌握在我们手中。
别人的意见需要听取或接受,但不要盲目地跟从。在生意场上,最忌讳的就是盲目地模仿别人的东西。别人把资金投入到某一产业中去,你也把资金投入到某一产业中去,别人投资多少,你也投资多少。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希望付诸东流。有时候,我们需要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分析别人的学习方法,但不要把它们照抄照搬,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修改,去除糟粕,提取精华,变成适合自己的策略。
对待一切事情,都要用理性的头脑去分析和判断———思考,但决不盲从。因为每个人都会对相同的事物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所以要以自己为尺度去衡量事物,切记:别人不是你的镜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来观察自己,于是只能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正因如此,每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迷失在环境当中,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心理学中有一个“巴纳姆效应”,指的就是这样一种心理倾向,即人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所以,才会有了上面的故事。
人如果只看别人是认识不了自己的。要知道自己的脸脏不脏,只有在镜子中看,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情况。
爱美的女孩子都喜欢照镜子,不管走到哪里带着一个,以便随时可以看到自己的头发是否还保持整齐,脸上是否还保持干净。可是每个女孩子还知道一个事情,就是选择镜子的时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并不是每个镜子都可以用的,一些镜子就照不出真实的自己。
就像哈哈镜一样,也许你在镜子里面看到的脸比真实的自己脸要圆,或者买衣服的时候你会在镜子里面看见一个更瘦的自己,自己虽然满心欢喜,但是那不是真正的自己,自己欺骗自己是没有用的,我们要做的是找到一面客观的、合用的镜子。
生活中的镜子也这样,你没有找对的话,照出来的自己可能完全不符合自己的形象,就像爱因斯坦父亲的故事一样,杰克大叔和爱因斯坦父亲都以对方作为镜子,可是都不知道对方是一个不合适的镜子,其结果让人啼笑皆非。
古时就有很多这样的评价,当魏征死后,李世民“亲临恸哭”,并对侍臣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李世民有诤臣魏征为镜,你也可以有挚友为镜。肯客观指出你缺点的朋友,才是你真正的朋友,才有可能成为你的镜子。
每个人都想找到适合自己的镜子,但其实每个人都有那面镜子,那就是你自己。你的镜子只能是你自己,良师益友的忠言只能起辅助作用。所以要想认清自己,必须时时叩问自己的心灵。和别人接触时,你是在用自己的大脑思考判断,还是仅仅根据视觉做出反应?一个智者眼中的事物和一个普通人眼里的事物不是一个概念,他们关注的东西不同。平时静下心来多读一些含金量高的东西,多思考。给你的大脑填入什么,就会从中产出什么。你的思想越深邃,眼界越宽广,对自己的认识也就越清楚。
真的是她错了吗
彼得小时候家里很穷,父母又在他刚上大学时相继去世,但是这一切并没有击倒他,反而让他坚强起来。彼得经过苦苦拼搏,好不容易才供自己和弟弟加里上完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彼得又凭着他的勇气和才华,在纽约开了一家广告代理公司,几年的辛苦努力,事业蒸蒸日上,他成为当地的富商和成功人士。
有一天,彼得来到弟弟加里所居住的城市波士顿,住进了一家旅馆。他没有料到,就在这一天,三个电话竟改变了他的生活和他的一些做人处世观念。
刚刚住下,他就急着给弟弟家拨了电话,电话是弟媳安妮接的,他以命令的口吻要求弟弟加里和安妮一定要来和他共进晚餐,他希望今晚就能见到他们。
“不,谢谢啦。”弟媳马上说,“加里今晚有商务洽谈,我也正忙得很。这样吧,如果他打电话回家,我会让他给你个准信的。”
他听出,她的话中有不屑的味道。他不在乎地耸耸肩,然后给一个大学的老朋友挂电话,请他共进晚餐。这位朋友的回答使他感到震惊:“加里和安妮恰好今晚请客做东,我们一起去,在哪里会面?”
他感到非常困惑和尴尬,甚至有些生气。当他刚刚放下听筒,电话铃又响起来。
“哥哥吗?我是加里,你好吗?非常抱歉,今晚我实在抽不开身,明天一起吃饭怎么样?”
他几乎不相信这是弟弟亲口说的话,他只好咕噜着答应。
父母去世以及后来加里读大学的日子里,彼得既是兄长又当父亲,拼命地赚钱供弟弟上大学。自从加里结婚以来,他们俩自然不那么亲密了,而彼得对弟弟这桩婚事的失望态度也从未改变。在他看来,安妮在心智上比加里差得太远。加里是个学者,历史学教授,安妮只是个普通职员,根本配不上弟弟。
为什么他们要对他撒谎?彼得一夜难眠。第二天,他就急急开车来到弟弟家。
安妮一开门,他冲口就问:“昨晚你们为什么不请我?”
“彼得,我对此非常抱歉。加里本来要请你,但我告诫他,我们最好不要把好好的聚会给毁了,你准会把一切给毁了的。”
“你怎么能这么胡说?”彼得生气了。
“因为这是事实。彼得,你为什么就没想到我们迁居波士顿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要摆脱你呢?你是个成功人士,处处要引人注目。只要你在身边,加里就感觉是在你的阴影之下。凡加里要说的每句话、要表达的每个意见、想说的每件事,你都要他符合你的意愿,甚至你对他的每个做法都要提出不同意见,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认为你辛辛苦苦地供他上了大学,他就该一切都征求你的意见,甚至必须听你的,在你面前他像个傻瓜。昨晚的聚会,大学校长也出席了。我们希望加里能得到升迁,而你若在的话,总是将自己凌驾在加里之上,为什么你偏要来出风头,坏别人的事呢?这就是我决定不邀请你的原因。我早知道你是如何看待我的,但我可以告诉你一件事:我尽力使加里快乐。这一点你就从来做不到!”
“我并不像你所说的那样!”彼得连吼带叫地说。
“是吗?”安妮悲哀地说,“你也应当有自知之明了。”
这件事令彼得很苦恼,但他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几天后,彼得来找他的朋友、心理医生爱德文。
“这件事一直让我不得安宁,我不知道该怎么做,”彼得说,“那个女人是我的死对头,我决不能让她离间我和加里,得想个解决的办法。”
爱德文医生看着彼得,“其实,问题出在你这,不过解决的办法我有,”他说,“只是怕你接受不了,不喜欢罢了。你的弟媳给你的忠告也许是最好的:要有自知之明。与其他人一样,你不是一个人,而是三个:你自以为你是什么样的人;在别人眼中你是什么样的人;最后,真实的你又是什么样的人。一般说来,那个真实的‘我’,没有人知道。你为什么不试试和他熟悉一下呢?你的生活将会因此而全盘改观的。”
彼得忧郁的脸上露出痛楚的表情。后来他终于问:“我该如何开始呢?”
爱德文医生建议他:面对自己,在开口或行动之前,先与自己最初的想法或冲动较较劲。
那天晚上,彼得与几个熟人一起去吃饭。其中一位开始说笑话,而这笑话彼得早就听过,所以他眼光飘移,显得漫不经心。他想到另一个更有噱头的趣闻,他心痒难熬,恨不得那人立刻闭嘴,好让自己开口。突然,他心中凛然一惊,记起爱德文医生的告诫,而安妮的话又一次在他心中响起:“凡加里要说的每句话,要表达的每个意见,想说的每件事,你都要他符合你的意愿,甚至你对他的每个做法都要提出不同意见……”
当大家都笑起来时,彼得脱口说:“妙极了,你说得真是太精彩了。”那位说笑话的人投给他感激的一瞥,表示领情。
这小小的经验正是彼得向自己挑战的起点。诸如此类的事,他又在自己身上发现不少:他总是有意无意地批驳他人,阻止他人,总是认为只有自己的想法是对的,这使他深感惶恐。他多嘴饶舌,常常添枝加叶以便使自己的言谈更吸引人;他甚至不顾朋友的情分,随口加以贬损。更令他震惊的是,他居然对遭遇不幸者幸灾乐祸,对成功者充满嫉妒。越是深入了解自己,他越感到不能容忍自己的缺点。
两周后,他腋下夹着小包裹,又来到爱德文的办公室。他向医生讲述了自己的发现。“那么,你对弟媳的看法如何,你还生她的气吗?”爱德文医生问。
他告诉爱德文,他为自己的行为深感悔恨,没有资格去恨任何人了,“我现在打算再去波士顿一趟,这小包是我给侄儿捎去的生日礼物。我本打算给他买一架价值5000元的照相机,但我立刻意识到,这昂贵的礼物会把他父亲可能给他的普通礼物比下去的,这样不好。而这一包礼物却是金钱买不到的。”
安妮给他开门时眼中露出疑惑的表情,彼得脸上带着微笑。一会儿,他与侄儿坐在客厅的地板上,他的膝盖上搁着打开的礼物:那是一个黑本子,破旧的封面上看不见书名。“这是一本剪报簿。”彼得对孩子说,“我珍存它已经好多年了。我将有关你父亲的东西都贴进去:他在中学时曾获游泳冠军,我将体育的报道剪下来贴进去,这是相片。当报道说他在海上迷失时,许多人写信来询问他的消息,这是我保存的那些信件。这里还有一封信,是我世上第二要好的朋友写的,你看,这信上说,‘你’也就是指我,才华横溢,可你弟弟加里却有着温柔的心肠。这是更可贵的。”
当孩子读着信时,四周一片宁静。安妮转过身,走向窗。
突然,孩子问:“那么,这世上,谁是你第一要好的朋友呢?”
“就是窗口前站着的这位太太,”彼得说,“好朋友敢给你讲真话,而你母亲就是这么做的。当我最需要的时候,她给了我忠告,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我怎么感谢她都永远不够。”
安妮还做了一件让彼得感怀一生的事———她用双臂搂着彼得的脖子,给了他一个姐妹式的亲吻。
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犯一些错误,做错一些事情。有一些错误我们自己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察觉到;有一些需要我们费些力气才能察觉到;还有一些,如果没有人提醒,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察觉。
谁都知道,对于错误,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地发现并加以改正,就可以将过错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甚至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弥补自己的过失。并且我们还可以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学习经验,增长知识。这样我们以后就不会重复同样的错误。
对于我们可以察觉的错误,我们可能敢于承认,担负责任。但很多时候我们犯了错误却察觉不到,这个时候有人能够及时指出你的错误,那可就帮了你的大忙。请不要对别人的批评甚至指责大为恼火,想一想别人的话是否有道理。任何时候都要记得:忠言逆耳,但利于行。
学会反省自己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抱怨对面的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衣服都洗成那样……”
直到有一天,有个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这个太太的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原来,是自己家里的窗户脏了。
有一只乌鸦打算飞往东方,途中遇到一只鸽子,双方停在一棵树上休息。鸽子看见乌鸦飞得很辛苦,关心地问他要飞到哪里去。乌鸦愤愤不平地说:“其实我不想离开,可是这个地方的居民都嫌我的叫声不好听。所以我想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好心地告诉乌鸦:“别白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你的声音,飞到哪里都不会受到欢迎的。”
从这两个小故事中,你有没有读出什么?眼睛长在我们自己身上,但是我们看不到自己,我们只能用它来看世界,看别人。这是生理特征,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但是我们不应该养成这样的心理特征,只看到别人的优点缺点,而不肯正视自己的得失。
吃饭时,一个8岁的孩子用一小块面包逗小狗玩,狗跳起来撞翻了他手中的盘子,盘子碎成几块。
男孩对父母说:“你们看见了,是小狗打碎了盘子,不是我的错。”
母亲说:“盘子确实是小狗撞翻的,可是你有没有错?”
男孩大叫:“是小狗的错,不是我的错。”
父亲过来叫男孩离开餐桌到他自己的房间里去,想想自己究竟有没有错。
十几分钟后男孩走出房间说:“小狗有错,我也有错,我不该在吃饭时逗狗,这是你们多次对我说过的。”
父亲笑了:“那么今天你就该为自己的错承担责任:收拾餐桌,并拿出零用钱赔这只盘子。”
这是发生在法国一个普通家庭里的一幕,法国人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的自我反省意识。他们认为,碰上了不愉快的事再去强调客观于事无补。这时,应该扪心自问自己有没有错或怎样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法国人极少在公共场合吵架,可能与这个民族长期奉行的自我反省习惯有关,它让人的修养越来越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际交往中的摩擦。
有一个人整日埋怨生活不顺利,好像不如意的事情都发生在他的身上。有一天,他发牢骚地说:“为什么命运之神要这样捉弄我?”
没想到,他的话被命运之神听到了,命运之神对他说:“其实这与我没有关系,只是你忘了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抓住了这个环节,你就会事事如意。”那人请教命运之神是什么环节,命运之神说:“把反省自己当成每日的功课。”
所谓反省就是反过来审查自己,检讨自己的言行,看有没有要改进的地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都会犯错,为什么不静下心好好看看自己,反省一下自己呢?
为什么要提醒你把眼光放在自己身上呢?正是因为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该这样做,或者知道却做不到。我们看别人的错误清清楚楚,于是我们懂得好心地提醒别人,但是我们往往不能看到自己的缺点,不懂得提醒自己。
有一对夫妇因偷盗而被示众,人们万分愤怒,指责与谩骂的声音像大海的海浪一样,一浪高过一浪,有人竟然还提议用石块将他们打死,并且人们都同意这样做。正当他们准备用石块砸向这对夫妇时,耶稣路过广场。面对这种情况,他想了想便对愤怒的群众说:“好吧,那么就要我们当中从来没犯过一次错误的人扔第一块石头。”结果群众都不说话了。
“没有人定你们的罪吗?那么我也不定你们的罪吧!”耶稣对那对夫妇说。
不要看不到自己的过错,只会去追究别人的过错。指责别人已成为我们的习惯,但我们却往往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缺点。人人都犯过错误,但很少有人能反省自己,改正错误。大多数人就是因为缺少审视自己的习惯,所以始终看不清自己的本质。
一个人如果能多看看自己,多检查自己,就可以随时发现自己不断变化中的长短得失。若是正确,以后可以继续;如果是错的,就立刻加以修正。
我们都需要镜子,就是为了看看自己。可是,除了检视我们的外表,我们的心灵也需要镜子。我们的心灵需要时时审视。想想看,有时候他人无礼的行为是因你而起的,也许你自己都未意识到不经意散发的信息对别人所造成的影响。想想自己与别人的交往模式,你是否打断过别人的发言?你是否对他人的帮助真诚地表达谢意?你是否己所欲而不施于人?己所不欲反而施于人呢?
眼睛不仅仅是用来丈量别人,观察世界的,我们也要学会把眼光放在自己身上,好好审视自己,清醒认识自己,这样才能走好。
这是孔子的一句话:“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意思是能够自我反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责备自己多,而埋怨人家少,内心的怨恨自然就少了。
夏朝时候,一个背叛的诸侯有扈氏率兵入侵,夏禹派他的儿子伯启抵抗,结果伯启被打败了。他的部下很不服气,要求继续进攻,但是伯启说:“不必了,我的兵比他多,地盘也比他大,却被他打败了,这一定是我的德行不如他,带兵方法不如他的缘故。从今天起,我一定要努力改正过来才是。”
从此以后,伯启每天很早便起床工作,粗茶淡饭,照顾百姓,任用有才干的人,尊敬有品德的人。过了一年,有扈氏知道了,不但不敢再来侵犯,反而自动投降了。
伯启的反省和及时的改正提升了他自己的实力,让他在和有扈氏的对决中赢了,而且是没有真正去战场就让对方服输了,这样的结果是最理想的,双方都没有损失的情况下就决定了胜负。人生中,遇到失败或挫折,假如能像伯启这样,肯虚心地检讨自己,马上改正有缺失的地方,那么最后的成功,一定是属于你的。
很多人一腔热血,愤世嫉俗。看很多事情都不顺眼,总是觉得别人浑身都是缺点。可是,为什么不肯看看自己呢?如果不肯检查自己的错误,对自己的成长是一种最大的耽误。
这个世界上,改变别人是困难的。即使改变了别人,你也不会有什么进步。所以不要总看别人,而是要多多审视自己,时刻提醒自己还应该做得更好,你就能够改变自己,使自己得到进步。对照高尚的道德标准省察自己的言行,不断地完善自己,君子就不会有祸患。
随时随地问问自己,是否对以前犯过的错误都一清二楚?若不能从自己身上找出失败的原因,难免下次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在失误时,应该多反省一下自己,平心静气地正视自己,客观地对待自己的失误。这既是一个人修身养德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又是增强你自己生存实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人一生中会犯很多的错误。犯错误不要紧,重要的是要汲取教训,反省自己,然后改正,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人活着本来就是个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人需要在生活的磨难里,一点点地完善自己,发现了缺点就改正,发现了不足就弥补。
不肯把眼睛放在自己身上,就很难发现自己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就很难实现积极的自我超越。当你学会了审视自己后,才能更好地审视周围,这样,你才不会盲目。多认识自己,多反省自己,才能让你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始终清醒地站在峰头浪尖,不被生活的暗流淹没。
你不肯容忍自己脸上带着污迹出门,所以你总要照照镜子。可是,心灵上的灰尘呢?好好审视一下自己,反省一下自己吧。如果不肯让眼睛在自己身上多停留,就是对自己极大的不爱惜和极不负责任的纵容。
审视天地岁月,可收获哲思;审视世事人生,可增添睿智;审视文化历史,可厚实底蕴;而审视自身得失,可完善自我。
不要“先人后己”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拉伯雷说过:“人生在世,各自的脖上扛着一个褡子:前面装的是别人的过错和丑事,因为经常摆在自己眼前,所以看得清清楚楚;背后装的是自己的过错和丑事;所以自己从来看不见,也不理会。”
不仅仅是这样。每次出现纰漏,遇到问题时,我们也总会把原因分成两部分:一个是自己,另一个是别人或者客观的因素。我们往往习惯于把别人放在前面,把自己放在后面。也许我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种“先人后己”的做法,可不是什么高尚的行为,倒是有推卸责任的意味。
有位中国留学生去法国留学,为了挣一些生活费,于是就在学校勤工俭学。工作很简单,就是为学生宿舍楼做清洁工作。
这个工作的工作量很小,就是把宿舍楼的走廊扫一遍,再用墩布拖一遍。一个月可以获得200欧元的报酬。有一天早晨,等大多数学生离开宿舍楼后,他像往常一样开始工作。当他把走廊扫完,准备用墩布拖地的时候,却发现整个宿舍楼停水了。
原来,一楼公共洗漱间里的水管漏水,工人要换水管,把宿舍楼水房的总开关关闭了,需要一个小时才能恢复正常。他决定不拖地了,因为九点要上课,如果等到有水再拖地会耽误上课。而且,地面已经打扫干净。于是他去上课了。下午放学的时候,他接到通知,要他到宿舍管理处去一趟。
宿舍管理处的负责人叫杜尔,一向摆出一副严厉的面孔。杜尔每天都会检查宿舍,如果有一点不干净,就会招来他严厉的批评。走进他的办公室,这位学生就预感到不妙。果然,杜尔一见到他,劈头盖脸就是一句:“你的工作很糟糕,不想做这份工作了?”“抱歉,我没有拖地,这不是我的错,宿舍楼里停水了。”他解释说。“不管什么原因,你没有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是错误,你将接受50欧元的罚款。如果再有下一次,那就会失去这份工作。”杜尔大声地说。“不是不想拖地,没有水,我怎么拖?”留学生据理力争。“这栋宿舍楼停水了,别的宿舍楼没有水吗?整个学校都没有水吗?为什么你不检讨自己,却为自己的错误找客观原因?”杜尔一边说,一边用手指敲着桌子。
最终,留学生受到惩罚。事后他将这件事告诉给一位法国的朋友杰瑞,他说:“杜尔先生对我一点也不友好。”
杰瑞摇摇头说:“这件事本来就是你的错,是你没有做好工作,理应受到处罚。”“你对法兰西民族还不太了解,一旦做事情出现差错或意外,法国人总是先检讨自己错在哪里,很少找客观理由。对自己严格要求,才会避免再犯错误。”
后来这位留学生在法国待的时间长了,终于见识到了法兰西民族的这种精神,杰瑞说得一点也不错。法国人在出现不好的结果后总是先检讨自己,不找客观原因。比如,和别人约定会面迟到,总是第一时间向对方说“抱歉”,而不解释堵车。即使路上出现交通事故造成堵车,也不会拿这为自己开脱。按照他们的逻辑,应该想到会出现堵车的情况而提前出发。为自己开脱,无疑是错上加错。
并不是只有法兰西民族这么做。我们伟大的孟子早就说过:“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是说仁者立身,也像射箭一样,射不中,不怪比自己技术好的,只会从自身找原因。
一个刮着大风的下午,公路旁边的旷野中出现了一幅奇怪的景象:一个残疾的中年人正摇着轮椅拼命追赶着一大片在空中飞舞的报纸,他努力想去抓住那些报纸,可风实在是太大了,他残疾的双腿难以完成这复杂的任务,转眼间,报纸散落得到处都是,他没抓到几张。
周围有人看到了这一幕,感叹于残疾人的不幸,便主动过去帮忙。费了好大的劲才把报纸都收拢之后,大家便问他找这些报纸干什么。
残疾人挣扎着坐回到轮椅上,手臂抖个不停,面色苍白地说:“老板派我给客户送去几捆报纸,可是我到地方的时候才发现少了一捆,就赶紧回来找。走到这时,才看到报纸飘得满地都是,只能一张一张拾起来,一张都不能少啊。”
大家又说:“你这样的状况,很难一个人解决问题,为什么不直接跟老板解释原因呢?他也会谅解你的。”
残疾人说:“我不能把自己的身体缺陷当成理由,毕竟错误是我自己犯下的,我必须自己承担责任。”
不管你有多少客观的理由,不肯承认自己的过失都不是聪明的做法,想办法解决才是你应该做的。不论原因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总之,你没做好就是没做好。假设每个环节都十分完美,假设所有的人都完成得很出色,那也不需要你努力去做了。总是给自己找理由开脱或者说“我不是故意的”,只会让你越来越不负责任,越来越不受欢迎,离成功越来越远。
生活中,人们难免会出现矛盾;工作中,人们难免会出现问题。其中的原因尽管多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不可能单是一方的错。有矛盾和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方法不对头。正确的方法,应该首先从自身上,或自己这一方面找原因。因为,任何矛盾和问题的出现,自身的原因是一定有的。要么是自己的思路错了,要么是自己的言行错了,或者是自己的方法错了。怎么可能全是别人的错、对方的错呢!
现实中,家庭里亲人间,社会上朋友间,工作中同事间,常常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其实,有时根源恰恰在自己。但自己却偏偏认识不到,或者不善于查找自身原因,而是一味的去责怪别人,责怪对方,这样只会让矛盾更激化,让问题更糟糕!
中国古代儒家学派有一个观点认为,比较完美的人应该是“不迁怒,不二过”。从人的本性上说,没有人愿意做错事,可事情没成功必然是有原因的。只要我们是其中的一个参与者,就必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想“不二过”,首先就要做到“不迁怒”,即不把过错归于他人。
一般说来,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碰到失败之事,某些领导就会迁怒他人,找出若干人进行处罚,然后,再接着做事。这样就没能从根本上了解失败的原因,所以再一次开始时,相同的错误又会发生……
无数事实证明:凡事应首先从自身找原因,再从客观找原因,这样才利于矛盾的化解,问题的解决。让我们在矛盾和问题面前,多从自身找找原因吧,这不仅是战胜自我的表现,也是有利于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有效方法,至少有利于反省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吧!
人只要做事,就会有对有错。自己做的事没成功时,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把事情做圆满。适度地检讨自己,并不会使人看轻你,相反总强调客观原因,报怨这,报怨那,只会使别人轻视你。
所以,不要总把错误归咎于环境和他人,要学会时时审视自身。常常反省自己哪些方面还做得不够好,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自身。反思就是自救,人只有在不断的反省中才会更坚强,才会不断进步。
不为他人所动
要想在人生之路上走得更远更好,除了要认清自己之外,更要坚持自己的判断,不要轻易为他人的言语所动。当然,这不容易做到,所以卓越的人也不多。
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学家伊渥·韦奇曾说:即使你已有了主见,但如果有十个朋友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难不动摇。这种现象被称为韦奇定律。
韦奇定律告诉我们,即使已经有了主见,但如果受到大多数人的质疑,恐怕你就会动摇乃至放弃。但许多人之所以活得很好,就是因为比别人看得更高、想得更远,更坚定地忠于自己所做出的选择。
做人要有主见,做事要有主张,不能轻易听信别人,更不能随便让人摆布。有一个故事说得非常好:爷孙俩买了一头驴往家走,爷爷看孙子小就让孙子骑在驴上,走着走着,有人说这孙子不懂孝敬;孙子听了后就让爷爷骑着驴走,此时又有人指戳爷爷不疼孙子;怎么办?爷孙俩干脆都不骑了,牵着驴走;可又有人笑话他们放着好好的驴不骑,纯是俩傻瓜;听到这话,爷孙俩都骑在了驴身上,可还是有人说,这俩人心真狠呀,存心想把驴累死;最后,没办法了,爷孙俩把驴的四蹄绑起来抬着走了。
《战国策》中“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故事,想来都不陌生。齐国的相国邹忌长得十分魁伟英俊。一天早晨,他穿上衣服,戴好帽子,对着镜子端详了一番,然后问他的妻子说:“你看我与那住在城北的徐公哪一个漂亮呢?”
他妻子回答说:“你漂亮得多,徐公哪能比得上你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闻名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更漂亮,所以,他又去问小妾:“你看,我和城北的徐公相比,哪一个漂亮呢?”小妾回答说:“徐公哪里比得上你漂亮呢?”
过了一天,一位客人来访,邹忌又问客人:“我和徐公相比,哪一个漂亮呢?”客人回答说:“徐公没有你漂亮啊!”
后来,城北的徐公到邹忌的家里来拜访他,邹忌把徐公的面貌、身材、姿态仔仔细细地观察了一番。他深深感到,自己远没有徐公那样漂亮,再对着镜子又端详了一会儿,更感觉自己比徐公差得多。
到了晚上,邹忌在床上认真地思索了一番,终于明白了。他说:“我的妻子说我漂亮,是偏爱我;我的小妾说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说我漂亮,是因为有事求我,并非自己真的比徐公漂亮啊!”
《唐书·卢承庆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唐太宗时期,卢承庆曾任“考功员外郎”官职。所谓“考功”,是专管官吏考绩评功的,属于吏部。据说,卢承庆对考功工作公正、负责。一次有一个负责运粮的官员,由于发生粮船沉没事故,受过处罚。卢承庆在给他进行考绩时,便给他评定为“中下”等级,并通知本人。那位官员得知后,既没有提出意见,也没有任何疑惧的表情。卢承庆继而一想:“粮船沉没,不是他个人的责任,也不是他个人力量所能挽救的,评为‘中下’,恐怕不合适。”决定改评为“中中”等级,并且又通知本人,那位官员依然没有发表意见,既不说一句虚伪客套的感谢话,也没有什么激动的神色。卢承庆见他如此这般,非常称赞,脱口便道:“好,宠辱不惊,难得难得!”当即又把他的功绩改为“中上”等级。从此,“宠辱不惊”这个成语典故便广为流传到今天。
这则故事的主角不是卢承庆,而是那位不为别人评价所动的官员。只有对自己有清晰明确的判断,有一个豁达宽广的胸怀,才能做到这般淡定从容。
爱迪生研究电灯时,工作难度出乎意料地大。1600种材料被他制作成各种形状,用做灯丝,效果都不理想,要么寿命太短,要么成本太高,要么太脆弱、工人难以把它装进灯泡。全世界都在等待他的成果,半年后人们失去耐心了,纽约《先驱报》说:“爱迪生的失败现在已经完全证实,这个感情冲动的家伙从去年秋天就开始电灯研究,他以为这是一个完全新颖的问题,他自信已经获得别人没有想到的用电发光的办法,可是,纽约的著名电学家们都相信,爱迪生的路走错了。”爱迪生不为所动。
英国皇家邮政部的电机师普利斯在公开演讲中质疑爱迪生,他认为把电流分到千家万户、还用电表来计量是一种幻想。爱迪生继续摸索。
人们还在用煤气灯照明,煤气公司竭力说服人们:爱迪生是个吹牛的大骗子。
就连很多正统的科学家都认为他在想入非非,有人说:“不管爱迪生有多少电灯,只要有一只寿命超过20分钟,我情愿付100美元,有多少买多少。”有人说:“这样的灯,即使弄出来,我们也点不起。”他毫不动摇。
爱迪生始终相信自己。结果你也知道啦,要是他被这些话吓倒,电灯就要被别人发明了。
蒯因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著作者,做事很有原则。下面来看一则关于他的小故事:哈佛大学教授在退休的时候有一个仪式:学校会有一些老师来听他的一堂课。这个仪式比较正式,参加者衣冠楚楚。由于蒯因是著名教授,因此在他1978年退休的仪式上来了许多人,包括哈佛大学的一些领导和知名人士。可是,你知道蒯因讲什么吗?他讲解上一堂课布置的逻辑习题!
这就是他的原则: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受外界干扰,不为他人所动。
当年高查尔斯想兴修巴拿马运河,一时间人们对这个壮举议论纷纷,毁誉不一,有人夸奖他勇敢坚毅,有人骂他异想天开,但是他对于这些毁誉一概置之不理,只管埋头苦干,有人问他对于那些批评有何感想时,他回答得十分恰当,他说:“目前还是做我的工作要紧,至于那些批评,日后运河自会答复!”
运河果然如期筑成了,一时又是人声鼎沸,但现在却是众口一词地争相夸奖他了。他自己如何呢?他会站在第一艘试新船上,在群众的欢呼声中,通过自己亲手完成的运河吗?他没有那样做。
一位前来参观揭幕典礼的英国外交官事后写信给朋友说:“高查尔斯并没有乘坐第一艘试新船,他只在克里司特北面看着船开过。后来,我们又在加东湖和米得尔看见他穿着衬衫站在水闸上,观察开关水闸,约翰·贝勒特原想对他高呼万岁,但不等他喊到第二声,他已经走开了。”
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不去管身边那些喧闹的声音。他可以做到,你也可以。
坚持自己,并非意味着否定别人所有的声音。独断专行,那是独裁者的专利;我行我素,那是自负的人的德行。但是你活在世上不是为了向别人解释的。只要你对自己有深入的了解,明确自己做的事情有意义,那么就不需要在意别人的毁誉。
一个人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能随便就跟随别人的意见跑掉了,更不能惊慌失措。一个成熟的人有自己的主见,他们会听别人的意见,但只是在策略上更加完美,而不是随意被别人牵着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