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子路同志学习
一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第十一》)子路在孔门十哲中列政事的第二位,居于冉有之后,在总名次中也是排在第八位,看起来不那么显要。但是,读完《论语》,我对子路的喜爱却是超过孔子的--对孔子是尊敬,对子路却是既尊重又喜爱。于是,就产生一个念头,即读《论语》,应该向子路学习;另外在心志与子路有点相契,于是又加了个同志--同志也未必就是某种专属的称呼。不过,如果把孔子与子路合起来读《论语》,我觉得子路是孔子的影子,或者子路是孔子的一面镜子。甚至,把孔子与子路看成是《论语》的一体两面,也无不可,即孔子为体,子路为用。
孔子周游列国,困于陈,厄于蔡,当是一生中最为落魄的时候;那时候,在他的身边有不少忠心耿耿的学生。但是如今这些学生,死的死,走的走,竟然一个也不在身边,好不凄凉也哉。据北京大学的李零教授说,上面所举《先进》的第一段话,是孔子晚年(约68岁,孔子只活到73岁)的时候说的。如果真的是这样,即到了晚年,孔子回忆起弟子们来仍是一个个如在眼前,可见,包括子路在内的这些学生,在孔子心目中的分量有多么大。
不过在读这一段时,我还注意到一点,那就是对这十位同学的称呼问题。在这里,都是称字。古人称名还是称字,是很有讲究的。名是自称的,或者长辈称呼用的。但是,这里“子曰”之后,都是称字,与其他段落里孔子对弟子们直呼其名,有所不同。孔子极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礼”,而且坚定地维护名正言顺的原则,大约是不可能在这称呼上含糊的。再者,参照《论语》这本书的特点结合起来理解,也许可以解决这个疑问。《论语》中的话不全是课堂实录,也不是孔子的“教案”,而是孔子的弟子们在孔子身后经回忆整理而成的。孔子的话,多为转述的,因此,有时候转述的就以转述人与被转述的人之间的关系来称呼,相当于同学之间的称呼。由此可见,所谓“十哲”当为孔子死后由弟子们论评而定的。即使这样,我们依然可以看出子路的地位和分量。
关于由称名还是称字而发现这一点,还需要多说几句。我们现在的人通常只有名,较少有字或号,尽管现在的艺术家也有少数的艺名或称号,但毕竟没有古代那么普遍,于是,我们对名字号等的认识,有时就显得有些模糊。比如,我们在看古装剧时,有时就会发现人物在使用名字时的错误,说明有些编剧和导演在这方面难免会“一时疏忽”。如有个《唐伯虎传奇》电视剧中,唐伯虎时不时以“伯虎”自称,甚至他爹他妈也叫他叫“伯虎”。其实唐伯虎的名是寅,字虎,其中的伯是行辈,说明他是家中的老大。如此,无论是自称还是爹妈都应该叫他寅,或者儿化一下表示亲昵,那就叫“寅儿”吧。当然,唐寅为江南人而非北方人,没有儿化的习惯,那么就称“寅仔”吧。关于称呼,还有一种是谥号。谥号只有在人死后才能有,如周文王周武王汉文帝汉武帝之类。但是,我们在看一部电视剧时,剧中人物居然一口一个“我孝庄皇后”地叫着。须知这“孝庄皇后”她活的时候根本就不可能有“孝”这样的一个谥号。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向子路同志学习,当然也要注意这一点,我称他子路,而不敢直呼仲由,就是出于这一点考虑的。
二
四科的分科反映出古代对人才的看法。德行,就是道德操行,现在我们也评选道德模范,选拔干部时强调德才兼备。把德行排在第一位,理所当然。言语,就是口才,主要应用在外交方面;春秋时期,天下已经开始大乱了,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极为重要的,除了比谁的拳头粗,口舌灵便无疑也是大有用场的。现在美国想打谁,也不全是晃着老粗老粗的拳头,他们很多时候也是在费口舌的,比如说谁谁谁不民主,谁谁谁侵犯人权,谁谁谁在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等,谁真的被骂完蛋了,他就省得出拳了。政事,不是研究政治学,而是直接从事于政务活动,而且与“言语”外交相比,比较偏重于内政和军事。最后是文学,当然,这里的文学和现在我们讲的文学有所不同。现在讲文学,主要是文学创作,比如会写诗,写散文、小说、戏剧等等;在这里,所说的文学是相对于“武学”而言的,主要是指礼、乐一类的。这也是相当重要的社会政治生活的内容。“唯戎与祀,国之大事”,古代国家的最大事情就两样,一是国防,军事力量,用于自卫或侵略扩张;二是祭祀,维护宗法制度,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有人还认为,这四科的排列顺序,是从重要到不太重要的,但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我认为,这四科之中,是很难说那一科就不重要了。如同现在高考的语文、数学、英语,都是150分的。只是因为有四科,肯定是要有先有后的,如果按孔子重视礼乐的思想来看,把文学排在第一位,也未尝不可。但不管怎么说,子路排在政事之中,说明他是国家的栋梁之材,也是儒家教育理想的成果。
“四科”对后世一些人物分类的书也有影响,如《世说新语》的前四类,就是按这个来分的。
这十个人的排名分别是:颜渊名回;闵子骞名损;冉伯牛名耕;仲弓名雍;宰我名予;子贡名赐,叫端沐赐,端沐是复姓;冉有名求;季路名由;子游姓言名偃;子夏姓卜名商(商,应该不是商人的商,而是朝代的商,夏也是朝代,在商之前,夏商周,历史上称为“三代”,子夏名商,符合古代名字的规则)。有些字里还带行辈,比如,伯牛是老大,季路是老三等等。孔子本身字仲尼,所以在“批林批孔”的时候称他为“孔老二”,意思是要骂他老人家,其实这并没有骂着他,他确实就是孔老二嘛。革命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口号也很奇怪,就是“打倒蒋介石”,既然都尊称人家“介石”,还干嘛要去打倒呢?要是喊“打倒蒋中正”,那倒有点合乎规矩。
三
我之所以认为子路在《论语》中重要,并且可以认为是孔子的一面镜子;这是有我的理由的。我以为,读《论语》能够读懂子路,也许可算是一大收获呢。子路在《论语》里出现的次数最多,达42次。排在第二位的才是子贡,只有38次,其他的人出现的次数就更少了。我认为,能够在《论语》里多次出现名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这个人物的重要性。比如领导和明星就是喜欢名字经常在媒体上出现,大约可能也是考虑到,名字出现的次数比别人多,身份当然也就比别人重要:领导为了快点升官,明星为了多赚点钱。人之常情啊!
四
在《论语》的所有人物中,子路的形象最为丰满,是一个极其可爱、可敬、可亲而且可信的人物。
子路与孔子年龄相近,关系最为密切,是孔子的贴身保镖,但是,也是挨孔子骂得最多的一位学生。不过,我们发现,有时候,一个人被老师或领导或父母亲骂得最凶,反而是最受疼爱和器重的人,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也。
后世人们对子路印象深刻,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他是二十四孝人物之一,故事为《仲由负米》。十哲里还有一个孝子,那是闵损。曾参也是,但不在十哲之列。
子路之死极其壮烈,人格魅力无限,人性光辉闪烁。要是当时有人给子路题词,也可以题个“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或“生为人杰,死亦鬼雄”什么的。总之,就我主观而言,我对子路的感情,确实是爱、敬、亲、信。
五
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有关子路的记载:
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政事:冉有,季路。师也辟,参也鲁,柴也愚,由也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子路)冠雄鸡,佩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後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从司马迁的记载中,我们约略可以看出子路的面貌了。子路只比孔子小9岁,算是年龄比较接近,甚至可以说是兄弟一辈的,就像《水浒传》中李逵与宋江,或《三国演义》中的张飞与刘备。按照子路的性格,说不定他在某些时候高兴了,也可能像孙悟空拍太上老君一样,拍拍孔子的肩膀,呼孔老师为“孔大哥”呢。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中《子路问强》一篇中也有关于子路的一些事件。
子路在师从孔子之初,曾经以“盛服”向孔子示威,有点盛气凌人的派头,这也就是史记中的“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这到底是什么装束,现在很难想象得出来,但大概可以想见的是,大约是帽子高高的,像个公鸡头,或者是在帽子上面胡乱插着几根公鸡毛;并且在腰里扎着老粗老粗的猪皮带;瞪着铜铃般的双眼,胡茬乱蓬蓬的,那模样一定相当吓人。当他装束完了之后,去向父母亲报告的时候,连爹妈都吓了一跳呢。这孩子打扮得像个什么呢?不过,子路也向爸爸妈妈解释了一通,说他不是要吓唬孔老师,而是要让老师知道他不是一个普通的人物。现在我们第一次要去见一个重要的人物,也经常要很在意地打扮一下,把自己认为最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希图得个较高的第一印象分。所以,子路的打扮乃人之常情使然,他的“真”值得我尊重和学习。尽管子路颇费心思设计出这么一个初次见面的形象,但是,子路来到孔子面前,“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子路的招数被孔子三下五除二就破解了。古人把孔子的这种教法总结为“逆折”之教。
孔子听子路鼓瑟,继续对他实行“逆折”之教。关于子路鼓瑟,有两个情节。一个是子路鼓瑟水平不高,把孔子吵得烦了,被骂一次,说是只到登堂,还没有入室。另一个是孔子听到子路鼓瑟有“北鄙杀伐”之音,很为子路以后的人生之路担忧,可见师徒情深。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知道,子路的才艺还算可以,至少六艺之乐并非十分糟糕,就算拿不到A,得个B应该没问题吧。
六
子路“为贫而仕”,当了季氏的家臣。“为贫而仕”是孝的具体行为。“不孝有三,其一家贫不仕,其二老而无养,其三无后。无后为大。”子路因为家贫而出来当官,赚点钱粮,养家活口,不只是为了行孝,也说明他是个很实际的人,并没有像颜回那样清高,整天躲在破房子里喝凉水,赚个德行第一的荣誉称号。其实,这二位老兄要是长命,活到今天,不见得子路的觉悟就比颜回低,也许子路更能与政府配合,而颜回说不定就成了拆迁的“钉子户”,就是躲在陋巷的破房子里不出来呢。
子路跟从孔子周游列国,与孔子在一起的时间最多。从游期间,师生情谊,日见深厚。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孔子对子路是极为信任的,他估计到最后能跟着他的大约就子路一人吧。
子路之死是孔子预料中的事情。这是子路的必然的结局。老师对学生太了解了,孔子能从一个事件,就料定子路必死于非命,孔子的原话是“不得好死”。这当然不是诅咒,而是何等感人的情谊啊!子路结缨而死,不能理解为死要面子,而是对人的尊严的维护。现在有时候骂人,也说“要让你死得很难看”,说明死得好看还是难看,对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孔子说知耻而后勇,什么叫勇呢?知道什么是耻辱,才能真正做到勇敢。文化怪人辜鸿铭认为人的精神道德的力量来源于荣誉感。为什么人会信守道德准则呢?原因在于人是有羞耻感和荣誉感的。他举例说,赌博本来就是非法的,不受法律保护的,但是,人们为什么大都能主动还清赌债呢?就是因为,人们觉得输了,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输赢乃赌家常事,但欠人家的钱不还,输不起那就很丢人,很没面子了。这就是知道羞耻,有荣誉感。如果等到被人家强制还钱的时候,即使跟讨债的人干上一场,那也不能算勇,因为他不知耻。
《二十四孝》中的子路“仲由负米”的特别之处在于从乡下往城里送米,和现在我们从城里送米到乡下不同。现在有些人在城里工作,父母亲还在乡下,经常会从城里给乡下的父母亲送米去,这太平常了。子路是为了让父母亲过上好日子,特别在城里租了房子,自己在乡下种田,过一段时间就把自己收获的粮食送到城里给父母亲吃。古人说的“百里”相当于现在的多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路程不短,少说也是几十公里吧。须知,那时候还没村村通公共汽车,完全是靠子路肩背着在山水之间艰难跋涉。
《论语》里面的子路(指在《论语》里有出现子路的段落,包括子路自己向孔子求教或自己说话的,孔子当面对子路说话的,孔子或子路的同学评论子路的)通常是在问答场面出现的。这种问答大约有这么几种,一种是子路求问的,即子路确实是真心实意向孔子询问,希望得到孔子指教的;一种是对孔子曾经说过的话,在某一时不能理解,再次问起孔子的;还有一种是故意责难孔子的,带有诘难反问的意味。
七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子曰:“无倦。”
(《子路第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