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他人的情绪,掌握他人的情感是人际关系的艺术,掌握这门艺术可以帮你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取得较大的成功。
倾听是一门学问,倾听是一种交流。如果你是一位善于倾听的人,你会毫不费力地听懂他人的内心情绪。
艾略特是个熟练的倾听艺术大师。美国数一数二的小说家亨利·詹姆士回忆说:“艾略特的倾听并不是沉默的,而是以活动的形式。他直挺挺地坐着,手放在膝上,除了拇指或急或缓的绕来绕去,没有其他的动作。他面对着对方,似乎是用眼睛和耳朵一起听他说话。他专心地听着,并一边听一边用心地想你所说的话。最后,这个对他说话的人会觉得,他已说了他要讲的话。”
辛格曼·弗洛伊德要算是近代最伟大的倾听大师了。一位曾遇到过弗洛伊德的人,描述着他倾听别人时的态度:“那简直太令我震惊了,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他。
他的那种特质,我从没有在别人身上看到过,我也从没有见过这么专注的人,有这么敏锐的灵魂洞察和专注事情的能力。他的眼光是那么谦逊和温和,他的声音低柔,姿势很少。但是他对我的那份专注,表现出喜欢我说话的态度,即使我说得不好,还是一样,这些真的是非比寻常。你真的无法想象,别人像这样听你说话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通过人们对两位倾听大师的评价,我们会发现,其实倾听是一种智慧。作家鲍威尔曾经说:“我们要聆听大师话语中的含义,而非文字。”在真诚聆听中,我们能穿透文字,发掘对方的内心。
可见,倾听是一门学问,倾听是一种交流。如果是一位善于倾听的人,那么在与别人交流过程中,你会毫不费力地听懂他人的内心情绪。
“上帝造人时,如果要我们说话的时间比听的时间多,就会给我们两个嘴巴和一个耳朵。”无论是悲伤的,还是喜悦的声音,我们都无法拒绝它进入我们的耳朵,但如果你是一个有心计的人,你就应该学会从言语中分辨别人此刻的情绪。
那么用什么方法去聆听,才能更快捷地了解对方,并与对方达成沟通呢?心理学家建议采用“同理心式倾听”。
简单地说,“同理心式倾听”就是用心聆听一个人的思维与心声。这是一种设身处地,尝试以他人的眼光来看世界的交流方式。在各种倾听方式中,这是唯一一种能够真正渗入别人内心的方法。
在交往中,采用“同理心式倾听”,用心聆听对方的思维和心声,将自己置身于对方的处境中,通过他眼里的世界,体味他的内心世界,从而达到了解对方的目的。
当然,我们不能一味的倾听,那样对方倒不如找个没人的地方自言自语,作为一位倾听者,并不是顺从或者是同情对方,而是应该付出自己的感情,并积极帮助对方缓解此刻的消极情绪。
一个穷人来到一位百万富翁的家里,向他倾诉自己悲惨的境遇,这个穷人讲得十分真切,富翁感觉自己从来都没有听到过如此动听的故事,也从来没有收获过如此大的感动。他对仆人说:“杰克,赶快把这个穷人赶出院子,他的经历让我的心都碎了。”这位富翁虽然在用心地倾听,也为此感动,但他并不是真正的倾听者。
倾听可以让自己变得智慧,可以让自己知晓别人的内心,如果你希望做一个成功的人,那你先得学会倾听,通过声音获悉对方的内心情绪,那样,你才会有针对性地做出相应的决策。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与其察言观色,不如观察他的眼睛。从眼睛里,你可以看到他的内心。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与其察言观色,不如观察他的眼睛。如果你有一双清澈无邪的眼睛,那你的心灵一定是纯净透明的;如果你有一双流泪伤心的眼睛,那你的心灵一定是痛苦悲伤的;如果你有一双迷茫疑惑的眼睛,那你的心灵一定是茫然无助,没有方向的。
我们知道眼睛是人的视觉器官。眼睛除了作为视觉器官以外,通过眼睛还能表达人的丰富情感。
人的思想情绪和瞳孔的变化关系密切。令人厌恶的刺激能使人的瞳孔收缩;而令人欣快的刺激会使瞳孔扩大;恐慌或兴奋激动时,会使瞳孔扩大到平常的4倍,因此,瞳孔的变化是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标志。
眼球的转动也可以显示正在进行的思维活动。如两人交谈眼球比较稳定很少转动,说明他态度诚恳;如果目光游移闪烁,说明他暗藏打算。
眼皮的张合程度一般能反映出人的精神状态。沮丧懊恼会使人耷拉眼皮,与人交谈半闭双眼是轻狂傲慢目中无人的表现。
眼睛所能运用的最重要的技巧就是凝视。凝视是作为与人交往的一种手段。陌生人之间应尽量避免互相凝视。对敌人怒目凝视体现的是威严;家长对犯错误的孩子凝视可使孩子不敢撒谎;朋友之间的凝视使表达的内容更丰富了,因此,人们常说“会说话的眼睛”。
其中,眼神是最能表达内心想法的渠道,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眼神就是窗户上的五彩玻璃。
如果对方的眼神恬静,面带微笑,则表明他对某事很满意。如果你有求于他,这是个绝佳的机会,因为心情舒畅时的人很好说话,相信要比平时容易交流得多。
如果对方的眼神专注而凝定,则表明他认为你的话很有道理,应该照你的方法去实践,这时你需要认真陈述自己的见解,对方在进一步确认了你的办法可行以后,必然乐意尝试。
如果对方眼神沉静,显得很稳重,则表明他对你的困惑与难题已经成竹在胸。
如果你向他求救,他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但若对方不肯明说,那一定有难言之隐,只需静候佳音就可以了。
如果对方眼神呆滞,东张西望,不能专一地听你说话,那他一定是对当前讨论的问题充满了恐慌,可能他正在想办法,但却毫无头绪。若你有办法,不妨告诉他,商量一下办法是否可行。
如果对方眼神比较阴沉,则说明对方很可能比较凶狠,同他交往你要留神一些,若你毫不在意,很可能你会成为对方手下的受害者。
如果对方眼神下垂,一言不发,则可能心中充满忧愁。这时你应该说一些安慰的话,但不要滔滔不绝,多说无益。
如果对方眼神上扬,则表明他对你说的话很不屑,即使你的话千真万确,理由充足,对方也不会认可,这时不妨停下来,再寻他法。
如果对方眼神散乱,那么对于问题他也被弄得六神无主,毫无办法,你只有另想应付办法,不要指望他有什么高招。
如果对方的眼神横射,很有锋芒,说明他对你冷淡,应该借机速退。
如果对方眼神流动,说明他心怀诡计,所以,这时你要小心从事。
如果对方眼神四射,神不守舍,说明他心已转移至别处。当然,你已经没有继续说下去的必要了,不如停下来,转移话题。
总之,人的眼神是表现内心的一种方法。有时候,一个眼神表达的比1000句话还要多,所以,学会察言观色,是我们了解他人内心情绪的重要方法。
表情是反映一个人情绪的重要途径,是鉴别情绪的主要标志,学会从微妙的表情中获取信息,是我们了解他人内心情绪的重要手段。
虽然人的心理活动潜藏在内心深处,但这种微妙常常会从表情中流露出来,可能你已经发现,如果一个人高兴的时候,他脸上会挂着笑容;如果悲伤的时候他的脸上也会流着泪水。有的人不会这么明显的表露出来,但只要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他的心情完全写在了脸上。
面部表情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的。从表情观察人的内心世界其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一个人的表情可以从很多不同的器官表现出来,诸多器官的不同组合又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
艾克曼的实验证明:人脸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表情作用。例如,眼睛对表达忧伤最重要,口部对表达快乐与厌恶最重要,而前额能提供惊奇的信号,眼睛、嘴和前额等对表达愤怒情绪很重要。
林传鼎的实验研究证明:口部肌肉对表达喜悦、怨恨等少数情绪比眼部肌肉重要;而眼部肌肉对表达其他的情绪,如忧愁、惊骇等,则比口部肌肉重要。汤姆金斯假定存在八种原始的情绪:兴趣、欢乐、惊奇、痛苦、恐惧、羞愧、轻蔑、愤怒。并假定每种情绪都是在某种先天性的皮层下神经(丘脑)的控制下出现的一种面部肌肉反应,因而有相应的面部表情的模式。
一般来说,我们都可以分辨如下表情所代表的情绪感情,例如:
愉快时:面带微笑,嘴唇向外向上扩展,眯缝着眼睛;
惊奇时:眼眉朝上,不停地眨眼;
悲伤时:开始哭泣、眼眉拱起、嘴向下撇,并有韵律地啜泣;
害羞时:眼睛向下看,低着头不敢抬起来;
兴奋时:眉眼朝下、眼睛追踪着看、倾听;
恐惧时:眼睛发愣、脸色苍白、毛发竖立;
轻蔑时:嘴唇向上、冷笑;
愤怒时:眼睛变窄、咬紧牙关、面部发红、眉头紧锁……
但有时候因为特殊的心理感情,会导致出现异常的表现。
在生活中,有些人对别人已经产生了反感,但迫于某种原因而敢怒不敢言,情绪一直压抑在内心深处,不表露出来,这就形成了面无表情的“死人”。所以,没表情并不一定是没有情绪,可能在他们冷漠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痛苦的心。如果遇到这样的人,就不要去指责他,那样会激发他的怒火;要耐心、和蔼地开导他们,让他们快乐起来。
我们还经常看到这样的影视片段,某个人在妻离子散或者是遭受极大打击的时候,心中充满痛苦与仇恨,但他们常常会仰天大笑。有人会说,笑不是快乐的表情么,怎么痛苦的人也会笑啊?其实,这是一种无奈的争鸣和痛苦的发泄。无论是痛苦的笑,还是开心地哭都会使我们对表情的单一认识产生误解。这就需要我们灵活地去看问题,把表情与现实联系起来,透析他人的心灵。
表情是反映一个人情绪的重要途径,是鉴别情绪的主要标志,学会从微妙的表情中获取信息,是我们了解他人内心情绪的重要手段。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你要有一双能观察员工情绪的慧眼。正确客观地认识员工的情绪动态,才能实施合理的管理方案。
了解员工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很多企业管理人员都自认为已经对员工的情况了如指掌了,但其实不然。可能你知道员工的特长,也可能了解员工的爱好,但你知道员工的思维方式与性格么?你了解他们的需求么?你知晓他们选择的情绪么?了解他们的喜恶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观察了解他人情绪,是情绪控制能力的另一个方面的表现。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学识背景、性格特点都不一样,造成每个人的情绪变化也是不同的。管理人员要结合个人的具体情况,主动去观察员工的情绪,主动去了解员工的情绪,以便对症下药,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帮助员工排解压力,控制情绪。
那么如何才能正确认识他人的情绪呢?专家提出以下几条原则。
首先,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不断尝试寻找多条能帮助他人的方法与途径。敏锐地了解他人目前的处境与感受,如果别人被伤心的事困扰,那你应该表示同情;如果别人出现了愤怒、浮躁的情绪,你也应该对此做出积极地反应,尽自己的努力去调节。在一个人帮助对方的过程中,他不仅可以获得别人的尊敬,可以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可以在双方情感变化与感情加深的过程中更好地认知对方的情绪。
刘润兰是大西南生产基地生产部固体制剂车间外包装工段长,她随时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个员工微妙的心理变化,及时地与他们沟通、分析、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首先,她对进入本岗位的每一位人员的年龄、学历、专业、工作经验等状况进行详细了解,并建立他们的个人资料,分析他们的个人情况、揣摩他们的想法、定位他们在外包装的位置,然后逐一找他们谈话,让他们融入工作团队中来,对团队产生亲切感、依赖感,从而使工作得以顺利地开展。
其次,要懂得信任别人。很多人都希望自己了解别人的内心想法,但尽管努力地去做了,但仍然效果不佳,这是因为这些人在交流的过程中依然存有戒心,不信任别人。其实只有相信别人,才能以正确客观地眼光去探寻对方的心灵。所以,若想了解别人的内心情绪,必须先学会信任对方。
第三,注重沟通,态度真诚。沟通是人们相互了解的纽带,沟通是探悉对方心灵的钥匙,只有敞开心扉,用真诚的心去面对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与真情回报,从而增进双方友谊,促进双方交流,达到了解对方内心的目的。在沟通的过程中,要注重具体沟通技巧的运用,真诚的心与娴熟技巧的合理搭配才能收到较好的沟通效果。
此外,对员工情绪的了解还可以借助行为观察法、调查会方法等各种有效途径,但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去了解员工的内心情绪,都只是一个前奏,能采用正确的方法去调适员工的消极情绪才能起到真正的管理作用。
总之,正确客观地认识员工的情绪动态,才能实施合理的管理方案,才能达到企业的高效率、高质量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