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青春“惹祸”
异性间的交往虽然是青春的权力,是青春期性生理和性心理发育的自然结果,但是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外因的影响最容易将正常发展的青春期感陶行知(1891-1946)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他自幼聪明好学,自主创新。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袭陈法,异型他国”,推行平民教育。抗日战争胜利后,陶行知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终因“劳累过度,健康过亏,刺激过深”于1946年7月25日患脑溢血逝世,享年55岁。1946年8月11日,延安各界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亲笔写了“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古”的悼词。
情引入歧途,使青春惹祸。归纳起来,对中学生“早恋”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环境对中学生的“早恋”起到了诱导作用。多种传媒技术的广泛传播,书刊、电视、电影等众多媒体对爱情的渲染,特别是网络的吸引,“网恋”成为时髦,波及学校,吸引中学生。好奇的青少年经不住诱惑,沉迷于网络世界中不能自拔。
(2)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早恋的影响不可忽视。家庭教育两极分化。一是放纵,二是高压。放纵固然可怕,高压也常常是适得其反。家长对青春期教育了解甚少,总是谈爱色变,对子女严加看管,只要听说子女与异性接触,便大打出手,并加以威胁,却不知这样的举动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更驱使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去体验与异性交往的感觉,甚至会变本加厉。
(3)学校教育的影响更为重要。沉重的课业负担使部分学生到感情中寻找安慰。而学校老师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老师将男女同学交往视为“洪水猛兽”,讥讽挖苦,当众羞辱,向家长告状,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正陷入早恋迷惑的学生感到压抑、苦闷,反而更希望到恋情中寻求舒解。
(4)学生间的不良影响也不容忽视。青春期男女学生有很强的从众心理。在一些学校中,会有很多学生看到宿舍或身边的同学有了各自的男女朋友,自己就按捺不住,想赶快告别孤家寡人,却因此失去了自己的方向。早恋者的行为表现也成为了刺激周围同学的不良诱因。有少数学生毫无目标,加上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需要其他东西来填补,如果发现有异性对自己稍加关心,就会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
根据统计,有以下几类学生容易早恋:
(1)喜爱文学、有文艺才华的学生感情丰富,多愁善感,喜欢用文学作品中的浪漫情节来类比自己的生活,过于追求理想的浪漫,对异性间的感情有较为敏感的体验。
(2)性格软弱、虚荣心强的学生,特别是女生,或从小娇生惯养,依赖性强,将异性朋友作为精神上的依靠,或因为较强的虚荣心,乐意接受异性的殷勤。
(3)虚荣心强的学生最容易产生攀比心理,看到自己的同龄人有了异性朋友,不甘落后,主动寻找。
(4)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因为不受老师欢迎,不能从学习中获得乐趣,便把精力转向异性情感,以弥补心灵上的空虚。
(5)缺少家庭温暖和爱护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冷漠、压抑的环境里,渴望得到温暖,而异性的抚慰使他们尝到了甘甜。
所有这些现象,都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理解和适当的引导。至于在学习中互相帮助,相互促进而发生的异性友情,更不要误解进而误导。
一般来说,中学生的恋情往往由关注某一个异性开始,默默地思念,眉目传情,暗送秋波。有些学生的早恋只停滞在这个阶段,成为“单相思”,不敢与自己喜欢的异性交往,这样有可能形成情绪障碍,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第二阶段是有所行动,异性之间写情书、递纸条、赠小礼物等,即是对某一异性有好感的表示。同时可有约会行为,如一起逛公园、看电影、外出旅游等。然后是频繁约会,逐步进入一对一的比较稳定的约会,可能公开化,似乎已经确定了“恋爱”关系。少数甚至发展到最后一步,即发生性关系,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
有人将早恋比作泥潭,掉进去,就不能自拔,这种说法显然过于夸大了。但是如果处理不当,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危害。
早恋危害身心健康。由于早恋的同学情绪不够稳定,好冲动,易动感情,自控力较差,常常会产生焦虑、烦躁、疑惑、嫉妒等不良情绪。早恋的同学都有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其间既有欣喜,也有百思不解、难以倾诉的苦闷。有的往往会耽于幻想,在幻想中寻求慰藉,得到满足。有的同学跨越雷池之后,顿觉“爱情原来就是如此”,而萌发厌倦生活的念头;有的则将社会的道德、责任抛到一边,疯狂地追求性刺激。这些痛苦的心境和不健康思想的存在,使得这些中学生的道德感、价值观和世界观受到严重扭曲。虽然男女同学之间的互助对学习有促进作用,但是还是有不少中学生因沉迷于早恋而影响了学业。另一方面,中学生激情占优势,容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稍差。热恋中的少男少女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而过早地发生两性关系,不仅会影响身体正常发育,对心理造成沉重的负担,更严重影响学习,甚至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越雷池一步要付出的代价是如此惨重,怎么能不谨慎呢!
早恋就像树上的青苹果,性急的人不等成熟就去采摘,结果只能尝到青涩苹果的苦味;如果耐心等待,当它成为又红又大的苹果时,就能品尝到它的甘甜。青春花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应该充分利用起来,好好学习。保持青春期感情的自然、纯洁、朦胧、美好,消除其中暗含的盲目、冲动、烦躁和痛苦。如果可能,就让它在青春里闪光,在心灵中隐藏,如需要表现,那就发乎情,止乎理。
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一切
萧伯纳说:“人们总是责怪环境造成自己的困境,我不相信环境。人们出生在这世上,都在寻找自己所需要的环境。如果找不到,就应当自己去创造。”
我常听到这样一些抱怨:
“我家经济条件太差没法子给我买更多的参考书,交更多辅导费……”
“我家从来没有考上大学的,没有文化氛围……”
“学校宿舍太破,食堂的饭菜太差……”
家庭条件不尽如人意,学校生活太艰苦,父母太爱唠叨等等,这些是我们能改变的吗?
不能!那就接受它,然后改变我们自己。我们可以做个改变的先行者,从而停止这些恶性循环。
有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这是一场为生命倾倒、与生命相遇的演讲会。
台上有这样一个女子……她站着,不时挥舞着她的双手;她仰着头,脖子伸得好长好长,与她尖尖的下巴扯成一条直线;她的嘴张着,眼睛眯成一条线,诡谲地看着台下的学生;偶尔她口中也会咿咿唔唔的,不知在说些什么。基本上她是一个不会说话的人,但是,她的听力很好,只要对方猜中,或说出她的意见,她就会乐得大叫一声,伸出右手,用两个指头指着你,或者拍着手,歪歪斜斜地向你走来,送给你一张由她自己制作的明信片。
她是一位自小就患脑性麻痹的病人。脑性麻痹夺去了她肢体的平衡感,也夺走了她发声讲话的能力。从小她就活在诸多肢体不便及众多异样的眼光中,她的成长充满了血泪。然而她没有让这些外在的痛苦,击败她内在奋斗的精神,她昂然面对,迎向一切的不可能。终于,她获得了加州大学艺术博士学位,她用她的手当画笔,以色彩告诉人“寰宇之力与美”,并且灿烂地“活出生命的色彩”。全场的学生都被她不能控制自如的肢体动作震慑住了。
“请问,”一个学生小声地问,“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你怎么看你自己?你都没有怨恨吗?”在场的人都心头一紧,真是太不成熟了,怎么可以当着面,在大庭广众之下问这个问题,太刺激人了,大家都担心她会受不了。
“我怎么看自己?”女孩子用粉笔在黑板上重重地写下这几个字。写完这个问题,她停下笔来,回头看着发问的同学,然后嫣然一笑,转过头去,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写了起来:
(1)我好可爱!
(2)我的腿很长很美!
(3)爸爸妈妈这么爱我!
(4)我会画画!我会写稿!
(5)我有只可爱的猫!
(6)还有……忽然,教室内一片鸦雀无声,没有人讲话。她回过头来定定地看着大家,再转过头去,在黑板上写下了她的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掌声由学生群中响起,女子倾斜着身子站在台上,满足的笑容从她的嘴角荡漾开来。一种永远也不会被击败的傲然写在她脸上,人们都不禁两眼湿润起来。
“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虽然我们大多数人没有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我们有的比她更多。我们有幸福的家庭,爱我们的父母、相处和睦的同学,很多认识或不认识的支持我们的朋友,可以学我们喜欢的东西……我们真的没有理由抱怨什么。
生活中,很多青少年朋友总是在抱怨一些事情:“我们老师讲课方式不适合我,我该怎么办,我还是比较喜欢原来的那位老师。”
可是,我们为什么不试着改变一下自己呢,试着去适应新的老师,新的教学方法,适当地做出改变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啊。
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尤其是生理上的缺陷,很多是我们不能左右的。生活在继续,人的缺点也在不断地暴露出来,改正了旧的,新的很快就会被发现,这些都很自然。
学习上也是如此,没有天生的笨脑袋,不能因为一时的成绩差而自暴自弃。学习成绩只是个人素质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学习不好的人,往往在其他方面有很多值得他人学习的优点。如果说成绩不好是一个缺点的话,那它比起先天的缺陷也是微不足道的。只要有了正视缺点的勇气和改正缺点的信心,刻苦一些,成绩一定会提高的。
勤学故事:读书是要看出它的好处来一个懂得学习真谛的人,是一个懂得欣赏的人,欣赏书本中的知识,欣赏别人不同的观点。因为,欣赏的过程实则也是一个学习与思考的过程。学会欣赏,你才会真正参透书中一言一语的要义,你才有资格对其进行评点。
熊十力是20世纪中国着名的哲学家。20世纪40年代,有一个国民党的陆军少将叫徐复观,听到友人对熊十力的推崇和介绍,又在上司那里看到熊十力的着作《新唯识论》,大为佩服,就写了一封信,表示自己有志向做学问,希望得到他的指教。熊十力回信,讲了一番治学做人的道理。有一次,徐复观穿着陆军少将的军服到重庆北碚金刚碑勉仁书院拜见熊十力,请教应该读什么书。
熊十力叫他回去读王船山的《读通鉴论》。
徐复观说早年已经读过了。
熊十力很不高兴,说:“你并没有读懂,应该再读。”
过了一些日子,徐复观再去,告诉说《读通鉴论》读完了。
熊十力问:“有点儿什么心得?”
徐复观觉得自己读得很认真很仔细,不免有点儿得意,说书里有很多他不同意的地方,接着就一条一条地说起来。
还没等他说完,熊十力就怒声斥骂起来:
“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谈得进书!像你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是要看出它的好处,再批评它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比如《读通鉴论》,这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又如那一段,理解得多么深刻。这些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是太没出息!”
这一顿骂,骂得陆军少将目瞪口呆。
原来读书是先要读出书的好处!
“这对于我是起死回生的一骂,”徐复观明白了这个道理,“恐怕对于一切聪明自负,但并没有走进学问之门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都是起死回生的一骂。”
经过这次起死回生的一骂,徐复观改变了读书的方法,后来成了一个有名的学者,为重新检讨和弘扬中国文化做出了出色的贡献,特别在中国台湾、香港等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熊十力(1885-1968)着名哲学家,新儒家开山祖师。原名继智、升恒、定中,号子真、逸翁,晚年号漆园老人,汉族。1885年2月18日出生,湖北省黄冈(今团风)县上巴河张家湾人。幼时在家随兄读书,14岁从军,1905年考入湖北陆军特别小学堂,在校期间,加入武昌“科学补习所”、“日知会”
等反清革命团体,武昌起义后参加光复黄州活动,后赴武昌,被任命为湖北军政府参谋。1917年赴广州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
失败后,决意专心从事哲学研究。
先后在武昌文华大学、天津南开中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任教。全国解放后,以"特别邀请人士"身份参加首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后被选为全国政协、二、三、四届委员。
1968年5月23日因病在上海逝世。
着有《新唯识论》、《原儒》、《体用论》、《明心篇》、《佛教名相通释》、《乾坤衍》等书。其学说影响深远,在哲学界自成一体,“熊学”
研究者也遍及全国和海外,《大英百科全书》称“熊十力与冯友兰为中国当代哲学之杰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