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起于疑,行成于思,思成于惑。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是学习知识的前提,是创新的萌芽和基础。大文学家巴尔扎克曾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的是问号。”我国着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任何一项成果的创造,都是从酝酿、提出新课题起步的,直到有所发现。
英国科学家波普尔也说过:“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一部科学发展史,就是对奥秘的探索与对问题解决的历史。”由此可见,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孜孜以求地探索解决问题,对一个人的学问的增长是非常重要的。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不能下决心养成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乐趣。”
我们再来看一看贝聿铭的故事:贝聿铭从小就十分喜欢做实验性游戏,当听到爸爸妈妈说要做有趣的实验游戏时,他就会非常高兴。
与往常一样,有一天,由爸爸说,他动手,父子俩开始一场新游戏。
“聿铭,从你的玩具中,找出两个同样大的杯子,一个比杯子大的碗或者是锅都行。”
小聿铭将三样东西拿来了:“爸爸,你看行吗?”
爸爸满意地说:“行,你用锅装些水来,并将水分别倒进两个杯子,要求两个杯子的水一样多。”
小聿铭按示意完成后,然后爸爸问小聿铭:“你看两个杯子的水,是不是一样多呀?”
小聿铭左看看右瞧瞧,说:“啊,是一样多。”
“你将一个杯子的水倒进锅里,你再看看,是锅里的水多呀,还是杯子里的水多?”谁知小聿铭不假思索地给了爸爸满意的答复:“一样多。”
“为什么?你看锅里的水这么少,杯子里的水那么多,怎么是一样多呢?”
小聿铭从容地说:“爸爸你看,这是两个同样大的杯子,我倒进的是同样多的水,然后再把这个杯子装的同样多的水倒进了锅里,因为锅比杯子大,所以看起来锅里的水好像少些,其实它们一样多。”
谁能相信,这是一个年仅4岁的孩子对液体容量守恒定律如此肯定的回答,而且思维清晰,语言表达准确、完整。
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数学教学正进入直式运算阶段,学生们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从低位向高位顺序运算,唯独小聿铭别出心裁从高位到低位进行逆向运算,经老师指出后,他仍旧一意孤行。
爸妈问他时,小聿铭振振有词:“从左边算到右边是我想出来的窍门。”
正是由于小聿铭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小聿铭的思维、判断和推理能力,才造就了日后的一代建筑大师。
学习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不经过思考的学习,一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学习。我们可能有这种体验,没经过思考的东西,即使学了,也会很快忘得一干二净;理解了再加上自己思考后的东西记得最牢,往往会一生受用无穷。
这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道理。
养成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把散落的知识点连结成有机的整体,从总体上把握知识体系,提高学习质量。
养成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对书本知识的有利吸收,可以防止“死读书”,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
养成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还可以不断解开疑团,激发灵感,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主动学习,让学习的快乐赶走烦恼
自动自发就是在没有老师和家长的要求下,你也能够自觉而出色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在我看来,它可以有以下两个意思:一是当你发现了一些应该做却没做的题目,马上着手去做;二是每当你做完一道题目,马上应该做一些反省:这是你能做到的最好的成绩吗?如何能做得更好?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
这不仅仅是认真学习,更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因为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要什么,也知道自己凭什么才能达到,更知道了如何去做。这样的人,总会成为优秀的学生,即使你现在成绩平平,但是时间会完成这个过程,只要你不放弃。而且,你的生活也将随之充满乐趣。
而一个人如果不主动,一切外在条件就成了泡影。爱默生说过,缺乏主动性的人是难于成大事的。因为外因只能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卡耐基也曾经讲过:“有两种人绝不会成大器,一种是除非别人要他做,否则绝不主动做事的人;另一种则是即使别人要他做,也做不好事情的人。那些不需要别人催促,就会主动去做应做的事,而且不会半途而废的人必将成功。这种人懂得要求自己多付出一点点,而且做的比别人预期的更多。”
曾有人研究发现:如果人的工作有主动性,能发挥全部才能的80%左右,而只做布置(被动)工作的人,只能发挥全部才能的30%以下。
那么,回过头来想一想,你的学习是快乐的多还是烦恼多?你思考过自己不能充满激情主动学习的原因吗?
不错,现在的学校教育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虽然现在总是提倡素质教育,可是“分数唯上”还是教育的主流。
评价一个学生,不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自己,都把标准放在考分上,大家都盯着名次,争得不可开交。
其实,仅为分数而学习的学生是很难得到高分的,即使暂时得到高分,以后也不会有什么成就的,因为这是为老师学、为家长学、为应付考试而学,而不是为自己学。这样的学习很难激发真正的学习兴趣,被动学习的效果,绝对没有主动学习好。
晚清的曾国藩虽然是科举出身,但是对科举也很反感。他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信中就说:幸亏我年轻时就中了进士,不然大好年华就浪费在无用的八股文之中了,绝没有闲暇可以容我读有用之书,储备知识,以备他日后救国家于危难。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湘乡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一生着述颇多,但以《曾文正公家书》
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大名鼎鼎的人物都这样表态了,你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这样,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忍受考试的折磨呢?为什么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多给我们一点时间娱乐呢?为什么要剥夺我们的快乐呢?
其实,我们接受的教育是生存教育,而不是快乐教育,因为只有进入了大学,接受了很好的教育,才能更好地在未来的社会中生存。而没有生存,哪里谈得上快乐呢?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
人生就是这么无可奈何!所以抱怨考试是没有用的,目前的教育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在短期内是不会改变的。你确实需要进入大学深造,接受大学氛围的熏陶,成为有用的人才。而前提是,你必须经受中考和高考的磨炼。
所以你首先要树立一个主动学习的观念:不是为分数而学习,而是主动为寻找自己的幸福快乐而学习。如果你只是把眼光锁定在分数上,你怎么能体会学习的快乐呢?
当你主动去寻求知识的时候,则时刻都有你学习的场所和机会。你在大自然中时会对不了解的动植物感到新奇,你仰望星空时会去思考宇宙的奥妙……不管你走到哪里,都是你自由驰骋的疆场,这就是主动学习带来的喜悦。你若想尝试这样的快乐,其实很简单。
当然,主动性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培养而成的。如果你想出人头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现在起,比别人加倍努力吧,不要让别人来催促自己。自动自发培养自己的习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积极复习过去的课程,预习后面的内容,如此你的成绩会慢慢提高。更为重要的是你会觉得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尊重,自己的生活也会变得无比充实。
勤学故事:巴甫洛夫的选择
疑问很多时候是一刹那的灵光闪过,粗心的或者懒惰的人则将疑问抛诸脑后,细心的人则抓住不放,发现了宇宙万物更多的奥秘。疑问或许会让你的学习进度暂时缓慢,攻克难题后却发现前面是一片光明。
巴甫洛夫是俄国生理学家,被人们誉为“生理学无冕之王”。1904年,因为在消化系统研究上作出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巴甫洛夫的父亲是一个神父,在当地很受人们的尊敬。在小巴甫洛夫的心目中,父亲很了不起,能解除人们心灵的痛苦。于是,他曾经一度希望自己长大后成为父亲那样的人——用神赋予的力量去解除别人的痛苦。这也是家里人对他的期望。因此,他进入一所神学院学习。
但是,有一件事使他对上帝和神学产生了怀疑。
一次,父亲被人请去做祈祷,巴甫洛夫缠着要去。这次,父亲是给一个快要死去的孕妇做临终祈祷。孕妇因为消化不良快要死去了。
她的肚子很大,痛苦得在床上大声呻吟。看到这种情景,巴甫洛夫静静地站在一个角落里,听着父亲祈祷,希望父亲的祈祷能解除病人的痛苦,甚至能让这个孕妇和她的孩子活下来。但是,父亲的祈祷并没有起到作用,孕妇和那个未出世的孩子一起死了。
从病人家里出来后,他问父亲:“爸爸,您能让她的病好吗?”
“不能。”爸爸回答。
“那有人救得了她吗?”
“那是医生的责任。我只拯救她的灵魂,她和自己的孩子去见上帝了,从此以后不会再有痛苦了。”
对于父亲的话,巴甫洛夫似懂非懂。他想:上帝为什么不让她在这个世界上多待几天呢?她死前为什么这样痛苦呢?“那是医生的责任”,父亲的话一直在他脑子里盘桓。
巴甫洛夫的父亲读书的兴趣很广泛,他除了读神学书籍,也喜欢非宗教神学内容的书刊,其中有各种自然科学的着作,也有民主主义者的革命刊物,为此,他被当地的教徒教士们指责为“自由思想家”。父亲的嗜好给孩巴甫洛夫·伊凡·彼德罗维奇(Pavlov,IvanPetrovich1849-1936)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巴甫洛夫因在消化生理学方面的出色成果而荣获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生理学家。
子树立了榜样。父亲的破书架成了巴甫洛夫接触社会与自然知识的起点。
十三四岁时,巴甫洛夫在家中的破书架旁广泛阅读了俄国的许多进步书刊,使他的知识大增,眼界大开,思想上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开始崇尚自然科学与民主精神。
15岁时,巴甫洛夫在旧书架上翻到了英国生理学家路易斯的一本着作《日常生活的生理学》,这本通俗读物中的内容深深吸引了少年巴甫洛夫,激起了他对生理学的极大兴趣。从此,巴甫洛夫便和生理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将那本小册子像藏宝贝一样珍藏了一生。
巴甫洛夫决定放弃神学,改学生理学。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父亲时,开明的父亲并没有因为儿子有违自己的初衷而斥责他,相反,父亲十分尊重他的选择。
“这样也好,那等你从神学院毕业后再转学吧!”父亲建议说。
“我不能浪费时间了,爸爸,我有很多事情急需知道。”巴甫洛夫坚定地回答。
“你急需知道些什么呢?”父亲问。
“我特别想知道,人体的构造是怎样的。”
“你为什么想要知道人体的构造呢?”
“为了帮助人,使人类变得更健康、聪明而又幸福。”巴甫洛夫热烈地回答。
“你很有胆量,你的想法更是勇敢。这个理想你能实现得了吗?”父亲关切地问。
“我已经下定决心了,爸爸,我会下苦功夫的。”
父亲明白儿子的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于是立即站起来,高声说:“好吧,爸爸祝你成功!”
一个穷教士家庭,就这样培养出一位科学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