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厌倦情绪从何而来
有的学生总是认为学校的生活过于单调,或是把学习当作父母安排的任务,自己只是奉命去完成使命的人。这样就难免会产生厌倦情绪。当然,厌倦情绪产生的原因还有很多,我们大致列举几种:
(1)狂热分子。有些学生只知道拼命学习。晚上通宵达旦,周末还要参加这样那样的补习班。实际上,学习成了霸占他全部光阴的横蛮客。这类学生除了学习,几乎没有任何社交活动,这样时间长了,不免开始对学习产生反感。
(2)目前的学习课程自己不喜欢。每天面对自己不喜欢的学习课程,还得拼命完成它,在家庭与学校的双重压力下,不得不这么做。时间长了,能不感到厌倦吗!
(3)人际关系不良。有的学生每天早晨一想到上学就害怕,部分原因是因为与周围同学相处不好。这时心里就会想:这种日子真让人厌倦。
产生厌倦情绪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如何改变这种厌倦的情绪。
2.不再厌倦的方法
培养学生好学的精神,让学生变得更优秀是每一个师长的愿望。但当青少年们不再想学习时,我们就要学会如何正确地去引导他们,让他们觉得学习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糟糕,其实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时候,父母又能做些什么呢?有几项建议:
(1)重建理想。让他们考虑清楚有关自己理想的每一件事,然后确定自己所追求的标准或目的。具体方法是,可把所追求的理想划分成尽可能短的几个阶段。这时候,如果他们发现自己目前离理想比较远,就必须寻找一条能帮助自己达到较高理想的成长之路。最低限度,也要找出妨碍他们学习的不利因素,加以改进。这时候,你只要提醒他们:差距太大时,不能太好高骛远,要先分段实现目标。只有循序渐进才是改变学习效率的最好方法。
(2)寻找课程以外的成功。寻找一些自己喜欢的消遣活动,培养业余爱好。把自己的爱好和业余活动当作功课内容一样认真对待,并同样引以为豪。这有利于拓宽视野,改善心情,排遣心中的不快。还可以陶冶情操,增进个人修养,也不失为一条“曲线救国”的好路。
今天,许多人只把考场的成绩看成真正的成功,结果这些人唯有在考场上春风得意时才会沾沾自喜,而一旦有一场没考好,就感到羞辱不堪。只有把自尊系于学习成绩之外,考试中受挫时,才容易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
(3)改变对待他人的态度。如果每天早晨一想到上学就害怕是因为他们与周围同学相处不好的话,你应该告诉他们:虽然你不喜欢与同学们经常呆在一起,但最低限度,也应该和同学们积极相处。当别人面对你的微笑时,别人也会报以微笑。以礼相待是人的本性。与不理不睬的人,一夜之间就建立亲密关系是不现实的,但若你真诚地去改善关系,你的同学迟早会感受到这一点。假如你对周围一切都心存厌烦,你就更要用一种积极方式与人交谈,谈些你喜欢的事,至少你可能会找到与同学之间的某些共同点。
(4)热情。美国文学家爱默生曾写道:“人要是没有热情是干不成大事业的。”大诗人乌尔曼也说过:“年年岁岁只在你的额上留下皱纹,但你在生活中如果缺少热情,你的心灵就将布满皱纹了。”
只要有了热情,就能把陌生人变成朋友;就能真诚地宽容别人;就能爱上自己身边的人,不论他是什么性格。
只要有了热情,就会变得不再厌倦,心胸宽广;就会变得轻松愉快,甚至忘记病痛,当然还将消除心灵上的一切皱纹,重新找回对生活的热爱和动力。
开启大脑的高速列车
加拿大病态心理学家汉斯·塞耶尔在《梦中的发现》一书中,做出了一个惊人也极其迷人的预计:一个人的大脑所包容智力的能量,犹如原子核的物理能量一样巨大。从理论上说,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不可穷尽的。
要实现成功的唯一方法,就是做事的时候抱着尽善尽美的态度。多数人的失败不是因为他们的无能,而是他们的心志不专一。无论做什么事,如果只是做到“差不多”就满足了,或是半途而废了,那他绝不会成功。
但是青少年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意志力薄弱等因素,时常在主观上非常想学习,可是大脑感觉非常地疲倦。看书什么也记不住,这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学习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人脑虽然只占体重的1/50,但却要消耗整个人体所需氧气的1/4。在人脑中的血液流量占心脏血液流量的1/5。
如果持续用脑的时间过长,静坐太久,吸氧量及心脏血液送出量均会有所减少,供给脑子的氧气和血液不足,就会产生疲劳,表现为反应力下降,思考力减弱,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再重一些,就会头痛或昏昏欲睡。疲劳是正常现象,是人们休息、防止脑细胞过度耗损的信号,是一种保护性反应。经过休息,疲劳可以消除,对脑的健康没有影响。但有的人对于这个信号不予理睬,在疲劳时继续用脑,这样就可能发展到大脑过度疲劳。一旦发展到过度疲劳,恢复正常就不太容易了,往往需要长时间的休息,这从时间上来看是非常得不偿失的事情。
那么,如何有效地防止大脑过度疲劳呢?其实任何事情看多了、做多了都会令人感到疲倦,如果不断地更换形式,给自己带来新鲜感,疲劳就能够得到一定的缓解。在这里,我们介绍几种方法来帮助大家防止大脑过度疲劳。
大家一般都是坐着读书、学习的。其实,有意识地更换读书、学习的姿态,也是一种有效的调节。在教室坐着背书有一会了,你不妨站起来或站在走廊上,面对着广阔的天空背一会儿书。在家学习的时候,做数学题久了,有一些倦意,你可以帮父母做一些家务活,边做边梳理一下自己解题的思路。也可以去洗澡,边洗澡边思考,天气好的时候,你也可以走出家门,到公园里去看会儿书。
1.脑中内容的更换
大脑皮层具有兴奋与抑制两种状态,你在集中注意力从事某种学习活动时,并非大脑的所有部分都参与,而是大脑与此有关的区域处于优势兴奋状态,其他区域则处于相对劣势兴奋状态,或抑制状态。兴奋的区域在工作,逐渐产生疲劳,抑制的区域在休息,“以逸待劳”。如果我们适时改换用脑内容,转换大脑兴奋中心,使大脑的各个区域交替工作和休息。就可避免某一区域过度疲劳,延缓整个大脑的疲劳。另外,当你看文科的东西感到疲倦的时候,你可以适时转换为理科的内容,这样对你的大脑来说,又是一片新天地,又给了你的大脑一个新的兴奋点。
2.短时休息的运用
生理学告诉我们,高度紧张的学习或工作必须伴之以完全放松的休息,一张一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力。大家每次学习的时候,时间不宜太长。一般过20多分钟,就应该舒展一下身体(如舒舒臂、伸伸腿、直直腰、仰仰头、眼睛向远处望一望,或把眼睛闭上一两分钟等等);每隔四五十分钟就应该离开座位休息十几分钟,使呼吸与循环机能得以加强。课间休息时间一般不要呆在教室里,出去做做简易健身操、散散步,或同学之间搞点小型娱乐活动等。切忌坐在座位上不动,继续埋头看书或思考问题。
中断学习的短时休息,目的主要在于预防疲劳。日本有一位学者通过研究人的“注意”特性,认为不同年龄的人每次的极限学习时间(超过则将产生疲劳)是:3~5岁:35~30分钟;5~8岁:30~40分钟;9~12岁:40~50分钟;13~15岁:50~60分钟;成人:60~90分钟。他的这个结果只是从人的心理特性研究得出的,具体到每个人可能有不同,应因人而异。
3.闲暇休息的方式
闲暇时间,指除掉正常的听课、自习等学习活动与维持人生存所必需的睡眠、吃饭等必须时间以外的时间。休息的方式要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年龄、性别特征、环境条件等合理选择。作为在校的学生,一般可以选择如下几种:
(1)娱乐活动如打牌、下棋、书画、看小说、听音乐、跳舞、看电视等。
(2)散步可使我们完全松弛身心,又简便易行。一般是饭后进行。
(3)体育活动如打拳、打球等。也可以做一些开发大脑潜力,集中注意力,提高想象力的活动。
(4)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互轮换、交替进行,可使大脑皮层工作更均匀、更协调,学习效率也就更高。
有一位生理学家曾说过:“锻炼肌肉就是锻炼神经。”因此,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休息方式。这种方式可谓一举两得,既是劳动,也是休息,深得家长、老师、同学喜爱,何乐而不为呢?防止大脑过度疲劳的休息方式还有一种很重要的,就是睡眠。以上五种形式的休息方式大家可以不时地交替进行,充分利用各种休息方式使大脑在学习时发挥出更大的潜能。
我们要保证每天都要有一定的体育活动时间,从事各种锻炼。体育活动可以提高脑机能的灵活性,促进脑的发育,使脑得到很好的休息。切忌一天到晚伏案读书。有的同学,就不懂得劳逸结合的学习方法,总觉得休息和锻炼耽误了学习时间,不愿意休息和锻炼,一心想着学习。殊不知,休息和锻炼虽然占去了一点时间,却换来了清醒的头脑,充沛的精力和高度的学习效率。如果你不花时间去休息和锻炼而只会盲目地、一刻不停地使用大脑,到头来只会使你的大脑更加疲劳,降低学习效率,得不偿失。
有技巧的,也是要讲求科学的,休息得不好、不对只能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副作用。在休息的过程中要遵守四条原则:
(1)休息也需要有认真的态度。“劳”时要认真、集中精力;“逸”时也要痛痛快快、彻彻底底。虽然许多人休息的时间相等,但效果却大不一样,主要原因就是对待休息的态度不同。休息的时候,你要告诉自己:现在是休息的时间,任何有关学习的事情都与我无关,我现在要做的就是让我的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
(2)你要在自己的时间表上制订好休息和学习的时间,并且一定要严格遵守作息制度和自订的时间表,非万不得已,不要“破例”。这样能更经济、更有效地利用休息时间。这条原则在假期中更要注意。有的同学认为,假期可以完全地放松,何时起床、何时睡觉完全凭兴趣,这样会给健康与学习都带来不良影响。假期是考验大家学习生活自觉性的好时期,在假期开始的时候,你就要对自己的假期有个好的规划,既要休息得好,也要学习得好,只有这样,你才可能有一个丰富多彩的假期,还可以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
(3)休息时间应是你“生物钟”的低潮时期。切忌在自己大脑最清醒的时候去休息,这样就无法充分地利用大脑;在大脑最混沌的时候却来学习,严重影响学习效率。这样一来,你的休息和学习都给耽误了。
(4)休息的时候应该有节制,不要去挑战自己的极限。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消除疲劳、养精蓄锐、节省时间的目的。过度地锻炼,无止境地娱乐,就完全失去了休息的意义,也达不到休息的目的了,这种休息只能让我们的大脑更加疲劳。
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
学会思考,是人的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一个擅于独立思考的孩子,才能品尝到成功的琼浆玉液,享受到思考带来的丰收与喜悦。
有一天,哲学家罗素问哲学家穆尔:“您的学生中谁最优秀?”
穆尔说是维特根斯坦。
“为什么是他呢?我听说他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家伙。”
“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他是最喜欢思考的人,而且老有一大堆问题。”
不久,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
于是有人问维特根斯坦:“为什么罗素落伍了?”
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已经没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