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积极推销自己
在学校里,Alina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学生,成绩优异的她不仅是学校广播电台的女主播,而且还是学生会的优秀干部,非英语专业的她甚至专门旁听了英语系一年的课。各项素质都很优秀的她,却在求职路上屡屡遭受“滑铁卢”。令Alina不解的是,她的求职态度十分积极,还为求职还专门准备了一个记事本,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项招聘活动的时间、地点、职位、要求等,信息了解得非常全面。那么,Alina的问题到底在哪里呢?她咨询了人力资源研究专家,原来问题就出在自己每次参加招聘会,留下简历就一直被动地等待用人单位的消息上。
每年的6、7月都是大学生求职的旺季,以一个中型企业来说,每次参与招聘会后,收到的简历绝对是以“百”、甚至“千”为计算单位的。在这种情况上,无论我们的简历写得多么优秀,都很难让招聘方有很强烈的录取欲望。这时,我们就需要自我推销了。毕竟,我们能力再强、素质再高,简历上能表现的也有限(再加上有些简历过度吹嘘,导致用人方对简历的不信任),只有积极主动地推销自己,才能让招聘方明白我们就是他们所要的人。
那么,如何才能让招聘主管“眼前一亮”呢?
首先,我们要知己知彼,了解招聘公司的用人标准和企业文化。每个公司的企业文化都是不同的,有的以“加班”闻名,有的以“自由”闻名,有的以“严谨”闻名……不同的企业文化,需要不同的员工,试想自己若是招聘主管,会招收一个跟企业文化格格不入的员工吗?所以,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然后在之后的面试中有意识地把相应的质量展示出,相信能博得对方的首肯。
其次,我们要明白自己的优势。大学生跟技校生、五专生相比,缺少了社会经验,但是也有长处,即:受过系统正规的教育,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个人品格、习惯上相对优秀。因此,在推销自己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强调自己的优势,但是态度要谦虚,言谈中也不能否定学历不如自己的竞争者,要充分表示对他们的尊重,同时说明自己虽然缺少社会经验,但是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对成功的追求。这些都是大学生吸引用人公司的重要因素,只要善于发挥,相信能让对方了解一个完整的自己。
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试着“推销自己”了。推销自己有多种方案,除了投递简历的应聘方式外,我们还可以采用手写求职信(但是字迹一定要工整),上门推销,电话约见,第三人推荐等方式。
——上门推销?你考虑好了吗?
上门推销曾是一个推销自己的好办法,不过只是曾经而已。继多位名人(如巴菲特等)沿用过后,许多求职者已经将它视为又一种求职途径。于是在求职旺季,我们往往能看到这样的情景:许多公司的人事主管办公室的门被频频敲开、甚至总裁办公室也未能幸免。尽管公司一再加强相关措施,依然有“漏网之鱼”出现。俗话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敢的人,第二个则是愚蠢的人”,在上门推销已经泛滥的情况下,选用此招千万慎重。因为“这带有绝望的意味,不是一种你想传达给人力招募主管的良好特质。”高阶主管招募业者Korn/Ferry国际公司资深资深合伙人溥莱尔评价说,平均每三个月会有人亲自拜访她位于纽约的办公室,让她不堪其扰。
因此,如果真的觉得只有这种方式最适合自己的话,那么就千万要做好功课!除了准备相关资料外,如果能带去对该公司的建议和对应聘职位的某些创意,相信成功率会有所增加。
——电话约见
电话约见,依然是一种自荐的方法,它的不同之处在于多了一个“跟招聘主管约见时间”的步骤。是不是觉得这很突兀、耍大牌?不,千万别这么认为。据调查显示,这种方式的成功率比直接上门推销要高得多。原因就在于,这种举动传达了一种自信,比起无预兆的上门推销,这种事先预约的方式其实从侧面显示了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一些看重稳重这一性格特质的公司对这种求职者通常青眼相加。
——第三人推荐
第三人推荐,听起来很专业是吧?其实就是通过我们的社会关系找工作。有的工作就像封闭式基金,并不公开发售,要想得到这份工作,就得“独辟蹊径”,比如通过父母、熟人、朋友推荐等等。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职位(例如高阶主管等),许多公司是愿意“开后门”的。当然,这门开了,进不进得去还是得靠自己。所以自尊心强的同学也千万别产生抵触情绪,这不过是给了我们一座“青云梯”,爬得上去才叫本事。
以上三种是最为常用的求职方式,但事实上,由于近年来求职的难度大大增加,求职者们往往希望以稀奇古怪的招数引起招聘方的注意:一位求职者穿着大猩猩的服装,上门投递履历,然后唱起歌来,歌词述说为什么他是最佳人选,结果招致对方的拒绝;还有的应聘者干脆改行当侦探,企图在社交场合接近他们,结果同样不乐观。可见稀奇古怪的花招也不是那么管用。
其实,我们选择多种自我推销的方式,其实只是为了表现我们建立人际关系的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如果只是为了引起对方注意而搞怪,则大可不必。毕竟我们不是为了告诉对方我们是怎样的人,而是要让他们知道,我们就是他们要的人!
【求职小贴士】看看他们需要怎样的大学生?
微软亚洲研究院教育与合作总监华宏伟先生指出大学生参加大公司面试的三大绝招:胆大、心细、脸皮厚。胆大即自信;心细指要注重细节;而脸皮厚则指要执着。
飞利浦家庭小电器副总裁黄隆铭说:“分数高不高不重要,外语、计算机的证书多不多也不重要,拼搏精神、团队意识、创新意识、百折不挠的坚定意志才是我们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