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不久的一天,趁军队休整之机,消闲下来的李世民来到朝廷尚书省时,他的父皇李渊也早已来到了这里,一头扎在了喜获胜利之后的各项政事改革之中,正与裴寂、杜如晦、礼部尚书李纲等人议定科举选拔人才之事。李渊一脸凝重之色,正在认真审阅一边桌案上摆放着的一摞由地方各州府呈报来参加来年春闱科考的名表。李世民进门首先上前拜见过父皇,几句见面话后,便将目光落在也在认真审阅名表的礼部尚书李纲身上,问道:“李尚书,都在忙些什么呀?”
礼部尚书李纲抬起脸,先望一眼正中央椅上坐着正在浏览名簿表的李渊,然后对李世民道:“秦王只顾带兵在外打仗,殊不知,自大唐立国以来,百废待兴。虽说战事仍是不断,但立国伊始,朝廷各项除旧布新的政改大事可是一样也没落下。自这回秦王您大获全胜凯旋之后,皇上更是抓紧了各项政事的改革,几乎每日要来这里,处理各项政事。这不,为来年春闱科举制科的事,尚书省礼部特意又把皇上请来了。”
李世民口中轻“哦”一声,点点头,将目光望向了还在专注地审阅名簿表的父皇李渊。
这里须作一些简单必要的背景交待。隋大业十三年十月四日,李渊统率义军西上进抵长安,不久他便奉迎代王杨侑到大兴殿,举行隆重的登基大典,拥立杨侑为帝,改大业十三年为义宁元年,并遥尊身处江都的杨广为太上皇。义宁皇帝杨侑特赐李渊假黄钺,使持节,担任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等要职,晋封唐王。黄钺,黄金制的斧钺,象征用以讨伐天下的不顺从者,是天子权威的象征。杨侑把黄钺赐给李渊,意味着李渊已成为准天子。使持节,节,为天子命令权之象征,也就是说,李渊从此身兼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这些头衔,已握有国家最高权力。隋炀帝于大业十二年七月南巡至江都游玩冶趣一直未归,直至被宇文化及杀死,其时被立为隋帝的杨侑在接到炀帝的讣报后迫于威势和压力,即让位于李渊。李渊登基,唐王朝于此诞生,改年号为武德,武德元年为公元六一八年。唐武德四年,虽然唐王朝刚刚诞生不久,尚未统一全国,各方面基础还很薄弱,但此时的唐已初具王朝雏形,这个历时二百八十九年的唐王朝,已在真正意义上开始走上了一统天下的历史舞台。
李渊登上皇位后,深感责任重大,他恪尽职守,丝毫不敢懈怠,全身心地投入到朝政中,很快对大隋的律令、建制、兵、礼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譬如,凡义军所到之处一律免征三年的赋税,撤郡置州,改太守为刺史。隋末天下大乱,拥兵据地各自称霸一方的英雄豪杰纷纷归附义军后,李渊让他们都各得其所,分置州县,赏以荣禄。因此,唐朝建立后的州县数猛增,数目超过隋时两倍以上。执政几年来,在学政和科举方面,李渊也作了重大改革,加快了人才培养的步伐。他不仅设置了国事学、太学、四门学,由朝廷直接招收学生,而且诏令各州县也大力办学,招收学生,培养人才,并通过科举考试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把求贤纳士放在了重要位置,并亲自主持,抓在了手上。
听礼部尚书李纲说父皇是为科举制科的事费尽心力,李世民对父皇不禁肃然起敬,上前恭谨地说道:“父皇为国操劳,呕心沥血,事必躬亲,连科举选士的事都要亲临指导。”
闻听此言,李渊慢慢抬起脸来,望去李世民一眼,把手中看过的一本名簿放在身边的桌案上,然后又在桌案上放着的一摞名簿上取下一本打开,一脸肃穆,对大家道:“科举考试选拔人才,是事关国家兴衰之大事,其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带兵打仗。战乱积重难返,造成了人才匮乏,大唐要强盛,迅速发展起来,必须有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发现人才,把优秀人才选拔上来。”
“父皇所言极是。”李世民望着李渊回应说,裴寂一笑接言道:“秦王只顾带兵南征北战,建立卓著功勋,为国家统一作贡献,却忘了自己尚书令的头衔还在。其实,自武德元年授命以来,别说我裴寂,连皇上都在为你效命了!”
李世民一笑道:“把诸位的辛苦都算在我头上吧,看来我李世民还亏情着大家哩,好在我还随身带了一包新面市的上等龙井,让人给你们沏杯好茶喝。”这时,有人过去从那边桌上拎起一把热水壶过来开始沏茶,沏好后每人面前端去一杯。左面靠墙的一条长凳上坐着一张生面孔,李世民看了那人一眼,转脸望向裴寂问道,“裴相,怎么我不认识这位?”
正在阅看表册的裴寂闻听,脸上一怔,连忙起来介绍道:“看我只顾忙,倒忘了给秦王介绍了,这位是汾州刺史萧颐,刚刚赶送来汾州来年春闱科考的名簿。”听裴寂介绍,李世民看着那张生面孔点了点头,口中轻“哦”了一声。
汾州刺史萧颐见裴相介绍自己,连忙站起身来,一脸恭谨之色望着李世民,客气地说道:“在下今日能见到秦王,真是三生有幸!”李世民点头微笑道:“幸会,幸会,快坐下吧。”萧颐坐下,李世民接着道,“汾阳、介休、永安这些地方我都去过,那里的老百姓很热情,对义军也很信任,当年义军攻占了那一带的几个县时,对义军支持不小。那地方不错,在我的印象里,有一种藏龙卧虎、人才济济的感觉。哦,父母官都亲自出马送名簿来了,你可是一位为民办事的好官。”
萧颐闻听李世民在夸奖自己,望着李世民谦然道:“秦王过奖了,亲自送呈来年春闱科考的名簿,在下只是履行自己为官一方的职责,谈不上什么好官。”略一停顿,“秦王当年率领义军攻下介休、永安、汾阳三县时,一县一县开仓大赈饥民,一县一县接见当地百姓和地方上的杰出人物,那是历朝历代兵家少有的义举,那里的老百姓至今都传为佳话,难以忘怀!”
李世民踱回到原处坐下,轻轻一笑道:“都过去好几个年头了,但在那里的一段经历,至今还历历在目,令人记忆犹新。”沉吟片刻,却把目光望向礼部尚书李纲问道,“把父皇请来,为来年科举制科,都设置哪些科目了?”唐朝科举取士科目颇多,有秀才、明经、开元礼、三传史、进士、明法、书学、算学及童子学等学科;由皇上亲自主持选拟官吏的考试科目称制科,具体科目由皇上亲自决定,譬如设有孝悌忠良、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科,具有资格者,方可参加相应的科考。
不等礼部尚书李纲开口作答,裴寂便接言道:“一般来说,科举制科均为合时而拟定,才具有实际意义。如今,大唐立国刚刚数载,正面临百废待兴、百乱待治的局面,国策的基本重心,也将从军队建设、带兵打仗这方面逐步向对国家的大治上转移。我大唐要开创一代政治清明、社会稳定而祥和、百姓安居乐业的理想盛世,就需要大批敢于直言极谏和忠孝贤良具有高尚情操的优秀人才,让他们投身于全面治理国家的行列中来,为国献计献策,出力流汗,那么,科举制科自然也就不可有失偏颇了。”
坐回到椅上的李世民端起茶,望向裴寂说道:“裴相所言极是,这个世界一旦安静下来之后,从治国的方略着眼,人才的选拔的确事关重大,选拔什么样的人才,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建成什么样的国家。”说着,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立刻把目光望向了汾州刺史萧颐;汾州刺史萧颐迎着他的目光不由一怔,他盯着李世民,目光中满是聆听的神色。李世民接着说道,“说到科举制科,设有直言极谏的科目,让我倒一下想起你们永安县的一个人来了。”
汾州刺史萧颐闻听,顿然精神了一下,望着李世民赶紧问道:“秦王带领将士攻下永安县时,又是开仓大赈饥民,又是与民同乐欢庆胜利,又是广开言路,听取各界人士的谏言,让秦王这个时候想起了永安县的一个什么人?”
听得此言,李世民将手附于额头想了半晌,转着眼球说道:“好像是姓郑的一个小伙子,生得浓眉大眼,一副好皮囊,啊,对了,那小伙名叫郑兴。记得在当时的谏言会上他开了个好头,那小伙站起来从从容容谏了三条,言之凿凿,每条都很在理,别的记不大清了,让我至今还忘不掉的,是他大孝至爱、孝行天下的那条谏言。”
此言一出,在场所有的人都把目光望向了李世民。裴寂见李世民神色颇为郑重,把话接了过去,问道:“怎么回事?李将军你说说。”
李世民扑闪着一对睿智的大眼睛,望着远方凝神回忆半晌道:“义军攻占永安县后,按照惯例,下帖子把当地的文人秀才和社会名流请来谏言。当时我听他谏得见解独到,试着提出一个问题想考考他,说假如十年后义军统一了天下,要开创一代安宁和谐的理想盛世,该从哪方面做起?那小伙站起来侃侃而谈,说要构建一代安宁和谐的理想盛世,除要迅速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强国富民外,当以人为本,以孝立国,大力倡导子民崇尚礼教,以礼教去治天下。让我忘不掉的是,那小伙谏说,要创建一个和谐社会,最要紧的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要从孝敬父母老人做起,再把对父母老人的那种爱心延伸扩大到整个社会,用对父母老人的那种爱心去对待周围的每一个人,做到大孝至爱。他说因为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细胞,是社会的根基;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做到了孝敬父母老人,做到了大孝至爱,一个安宁祥和的理想社会自然也就构建起来了。你们说,这言谏得好不好?”
裴寂郑重地点了点头,沉吟半晌道:“谏得好,是谏得好!”
李渊望着李世民,把话接过去说道:“是谏得不错,很有见地。要开创安宁祥和的一代理想盛世,就需要这种能出好点子、会出好点子、又敢于直言极谏的优秀人才。”说过这句,就又将目光落在名簿上。
闻听此言,李世民朝父皇点点头,他的目光中满含着关切的神色,然后望向了汾州刺史萧颐,突然问道:“哎,萧大人,此人报上来了没有?”
萧颐闻言一怔,眼珠子在眼眶中快速转了几下,看来他对此心中根本没底,含糊其辞地回答道:“回秦王话,在下上报前审看过几回名簿,印象中好像没见到此人的名姓。”
听得此言,李世民轻舒一口气,将目光放开了汾州刺史萧颐,望向礼部尚书李纲说道:“李尚书,你打开簿子查找一下,看看此人到底报上来了没有?”
“好,我来看看!”李纲闻言连忙站起来说着,过去从那边案桌上一摞名簿中将汾州刺史萧颐刚刚策马送来放在最上面的几本簿子拿来,这时的汾州刺史萧颐也一脸急气地走至李纲面前,打开名簿,两人的目光急速地在名簿里面浏览查找起来。汾州府共报来三本名簿,两人一簿一簿细心查找了一遍,上面却没有名叫郑兴的这样一个名字。李纲抬脸望向李世民,回话道:“秦王,我们在甲类、乙类簿子上都查找遍了,上面没有叫做郑兴的。”
“查找不到?”李世民问道。
“我俩一个名字、一个名字地都看过了,就是没有这个人的姓名。”礼部尚书李纲回话道。
李世民闻听,脸色黯淡了下来,有些遗憾地口中轻轻“哦”了一声,将目光从礼部尚书李纲脸上收回,语气平和地顾自道:“像此类优秀人才报不上来,有点可惜,是有点可惜。”
汾州刺史萧颐见李世民对此人印象极深,还真当了一回事,神色便有了些紧张,恭谨地站在那里连忙赔不是道:“李大将军,这样的人才报不上来,都是在下理政的疏忽,实在不应该……”
李世民立刻打断萧颐,满面笑容安慰道:“哪里哪里,萧刺史快不敢自责。我只是碰到这事说起来随便问了一下,是他自己没报,焉能怪萧刺史工作疏忽。不必自责,更不必把此事往心上放,快坐下喝茶吧!”
脸上有些惧色的萧刺史依然站在那里,带着自责的口吻说:“李大将军不必为在下宽心,这是实质性问题。地方上有这样一个好苗子,在下作为一州刺史却不去重视,你说这不是失职是什么?回去之后,在下会尽快亲自登门一趟,看到底怎么回事!”
见萧刺史对此事如此在意,礼部尚书李纲一脸急气,补一句道:“萧刺史如若能在两个月之内将此人补报上来,也还来得及来年的春闱科考。”
汾州刺史萧颐闻言,望着礼部尚书李纲,憋足一股劲在深深地点头,没有发话。
这年,郑兴已二十五岁,腮边不知什么时候已悄然爬上两道浓黑的胡子,模样看上去已是十分老成了。他与紫薇结为连理的翌年,便喜得一子,郑兴给儿子取名叫郑燮,取燮理阴阳之意。他希望儿子长大后脱胎换骨,能够摆脱像他与父亲那样饱受凌辱和痛苦的悲惨命运,有朝一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两个月前,朝廷来年春闱科考的文告在县衙大门外墙上张贴的消息传来,让郑家人万分高兴,他们多么希望郑兴能够像义军首领李世民大将军所说的那样,来年走进科场放手一搏,去考取功名,以实现他们多年的夙愿;就连如今已看破红尘的唐老先生,听到此消息后也激动不已,把郑兴从书房叫来,一脸肃穆地问郑兴说,朝廷来年春闱科考的文告已经下来,你知道吧?郑兴说知道。唐老先生勉励道:“大唐建国以来,政治清明,国运昌盛,如同一轮初升的红日,蒸蒸日上。多年战乱残害了许多人,致使国家人才匮乏,如今百废待举,大治天下,正是用人的时候,你去试一试吧。再说,毕竟十年寒窗,千年一梦,那年你就白白放弃了本可放手一搏取得功名的极好机会,这次千万勿失良机;凭你的才学,凭你的人气,命运之神会光顾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