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到了老年,看到子孙后代终日在皇宫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不知道祖宗创业之艰难,不知道江山得来之不易,更不知道保住江山的困难。对此,朱元璋日夜不安,思虑了许久许久。为了教育子孙后代,朱元璋特地找来了许多画工,把他一生经历——农家儿子,游方僧,红巾军九夫长,金陵江东桥大战,鄱阳湖大战……全部绘在宫殿的墙壁上,让他的子孙后代每天都能重温祖宗创业的艰难历程,有所警惕,永保江山。
雍正帝倡廉惩贪
雍正认为“治天下惟以用人为本,其余皆枝叶事耳”。他反复强调,官吏的操守如何,是治国的根本,“吏治不清,民何由安”。为此,他大力提倡“廉洁爱民,奉公尽职”。
雍正强调廉政,是针对康熙朝后期官场的种种弊端而发的。康熙晚年由于实行仁政,政宽事省,吏治败坏,尤其是上下贪污纳贿成风,致使钱粮短缺,府库空虚。
雍正登基之初,即雷厉风行地接连颁发11道诏令。严谕内外大小臣工,“奉公洁己”,勤于职守,“察吏安民,惩贪除暴,不避嫌怨”。并命户部下达全面清查钱粮的命令。经过清查,不少部门短缺钱粮,如户部亏空库银250万两,雍正即责令由户部历任堂官、司官及吏员赔偿150万两,其余100万两由户部逐年偿清。在清查中牵涉到一些贵族和高级官员,雍正毫不宽容,一律“破产还债”。履郡王允衶普掌管内务府事务,内务府亏空要由他赔偿,允赔补不够,只好将家中器皿摆上大街出卖,赔足亏空。敦郡王允礻我被查应赔银两,偿付数万仍未补足,后家产被抄。为防贪官转移、隐藏赃物,尽数追回钱财,采取官衙和原籍同时抄检办法。这样贪官一经揭发,不仅要清退赃银,还要赔上老本,倾家荡产。
对清廉刚正的官员,雍正帝则大力保护和重用。浙江总督李卫以严猛廉洁著称,不徇私情,不避权贵,得罪了不少大员,这些人串通告状,雍正指出:李卫粗率狂纵,人所共知,但他乃刚正之人,操守廉洁,勇于任事。还亲书“公勤廉干”匾额一方赐之。
在雍正大力整饬下,官员中廉洁奉公者提升重用,贪利忘义者革职严惩,吏治为之一新,为“康乾盛世”的承先启后提供了政治保障。
阎锡山其人其事
阎锡山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地方军阀之一,他盘踞山西、割据一方长达30余年。当年,他为了夺取、巩固自己在山西的大权,可谓煞费苦心。
阎锡山1905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任山西都督。袁世凯窃权后,决不容许地处北京肘腋的山西有异己势力存在,因此,阎锡山在山西的地位极不稳固。阎锡山为了巩固自己在山西的地位,决定依附于大权在握的袁世凯,并极力讨其欢心。阎锡山还把自己的父亲阎书堂送往北京长住作为人质,以解袁世凯的疑心。为逢迎袁世凯,他还买通了袁的女仆,秘密探得袁的动向,探知袁的所需,以便有所准备;同时对袁的命令无不唯命是从,直到他听说袁世凯之子袁克宽对别人讲“阎锡山脑后没反骨,所以令他执掌山西”以后,才暂时把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然而,狡猾的袁世凯对阎锡山并不真正放心,派其心腹金永为山西巡抚使以分散阎的权力。阎锡山看清了形势,适时而退,把军事一概委托于第十二混成旅旅长、他少年时的换帖兄弟黄国梁处理。渐渐地,太原城里知道黄国梁的人比知道阎锡山的还多。
阎锡山则暗中等待时机,准备重新夺回大权,东山再起。
1913年,袁世凯权力极盛,他在大肆捕杀同盟会员之时又调各省都督进京,阎锡山乃偕同亲信赵戴文、张树帜由太原进京觐见袁世凯。开始,袁世凯对其态度十分凶横,并对其严厉申斥,而阎锡山则每次都表现得毕恭毕敬,俯首贴耳,慢慢地袁世凯的态度才有所缓和,直到一天传见归来,阎锡山眉飞色舞地对赵戴文说:“很好,令我们回省。”这次觐见圆满完成。此时的阎锡山已经完全摸透了袁世凯的心思,时时处处讨其欢心。1915年,袁世凯加紧称帝准备,劝进风弥漫一时,阎锡山也投其所好,忙不迭地拍发劝进电,并向袁世凯密奏“国本大计”,提议“废共和而行帝制”,并接连电请袁世凯登基。由此,他赢得了袁世凯的信任,被封为一等侯。
袁世凯死后,阎锡山认为已无人可畏,开始夺取山西各项大权。袁世凯已死,金永见靠山已倒,便交权离晋。而黄国梁军权在握,目中无人,几将成尾大不掉之势。正在这时,黎元洪的代表来晋并住在黄宅,阎锡山怀疑黄与黎元洪暗中勾结,更觉忍无可忍,便决心驱黄离晋。他一面以“黄国梁独断军事,虽无叛变事实,实已迹近骄横,军人如此,国家纲纪,尚复何在”为由,电请北京政府撤黄职务,同时于当晚包围了黄宅,迫其离晋,阎锡山把兵权又夺了回来。
接着,为了进一步独揽山西各项大权,他大肆排斥异己,12个月内,先后赶走了北京政府派来的两个省长,就在第三个省长尚未到任之时,阎锡山趁机以护理(代理)名义,擅刻印信,自兼山西省省长并夺得了山西的财权,从此,山西军政大权便集于阎锡山一身了。
刷不掉的状元
据《宋稗类钞?科名》载,北宋的郑獬,在国子监读书时,就以诗文而著名,他自己也有鹤立鸡群之感。仁宗皇四年,国子监发送优秀生参加会试,大概是为了压压他的傲气,把他排名第五。郑獬感到极大的屈辱,就在例行的给主司的谢启中,以尖刻的语言发泄不满:“骐骥已老,甘驽马以先之;巨鳌不灵,因顽石之在上。”这不仅把排名在他之前的考生斥为“驽马”,也骂主司是压制人才的“顽石”。主司自然大为恼怒。说也巧,这几位主司偏偏被任命为主持这次会试的考官。有了这样的机会,他们决定当一块更大的顽石,让郑獬落榜丢脸。由于考官们已经熟悉了郑獬的文风和笔迹,在阅卷中,凡是类似郑獬文风、笔迹的卷子,一概判个“不通”而扔掉。
尽管当时已经有了糊名的制度,考官在阅卷时不能查对姓名,但他们确信,郑獬肯定被刷掉了。他们又精心选了一份与郑懈的文风、字迹绝不相似的卷子,作为第一名上报。可当殿试唱名时,考官们都惊呆了,他们一心要刷掉的郑獬,偏偏由他们自己亲自把他送上榜首。郑獬就这样出入意料地中了状元。
名字搏来的状元
明永乐二十二年,廷试的结果,状元是孙日恭,榜眼是邢宽,永乐帝也点头同意了。待到金榜公布出来,状元换成了邢宽,孙日恭成了探花。因为张榜之前,名次已定,所以对这个变化连主考官也感到奇怪。后来一打听,问题出在名字上。以前书写是竖写,在呈报皇上御览的小金榜上,抄写人一时疏忽,将“日恭”二字写得靠近了些,像个“暴”字。永乐帝经过几年血战,从北京打到南京,把侄子建文帝赶下了台,才登上皇帝宝座。永乐帝排除异已的手段极其残暴,比如方孝孺就被灭了十族。所以他特别忌讳那个“暴”字。
孙日恭因此失去了状元。谁来当状元?永乐帝端详邢宽这名字,忽然一笑:邢宽,刑政宽和,好!于是邢宽就幸运地当上了状元。
武则天长寿之谜
历史上著名的女皇帝武则天在封建社会兴盛时期的政治舞台上活动了50多年,而且一直是耳聪目明、思路敏捷、容光焕发,堪称历史上充满神秘感的独特女性。她总揽朝政,夙夜匪懈,享年81岁,算得上是统治君主中的长寿者。
据史书记载,其母高寿92岁,原因是潜心钻研“结跏趺坐”(即盘膝静坐)之功,武则天素习其术。其后又在感业寺削发为尼,过了3年青灯黄卷的生活,以静养身,以坐养气,这种佛门练功之法,使她奠定了体健长寿的基础。
武则天14岁入宫,封为才人,侍候唐太宗起居,生活过得很有规律,并经常运动,因而体躯矫健、动作敏捷。传说中“媚娘驯马”的故事,就是说的武则天15岁时在唐太宗面前显示骑马技术,因而被选为皇宫女子马球队的头头,受到李世民的宠爱,足以资证,她的体质确实不凡。
武则天对喜、怒、哀、乐均能保持情绪稳定,也是长寿祛病的良方。当随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的骆宾王在《讨武氏檄》中责骂武则天“秽乱春宫、狐媚惑主”等20条罪状时,她反叹赏檄文作者的才华道:“人有如此之才,而使其流落不偶乎?宰相之过也!”作为封建社会的帝王,面对人身攻击泰然处之,可见其涵养之深。
武则天在32岁时立为皇后,常随高宗皇帝到嵩山、少林寺等胜地游览,她还嗜棋成癖,经常与高宗下棋入夜不疲,体脑并用,娱乐有方,她饮食有节,喜素食。不像一般帝后花天酒地,肉食厚味,因而摄取脂肪适当,保持营养成分平衡。
闲时不烧香,急则抱佛脚
宋代张子正在《宦游纪闻》里说,云南以南有个国家,崇尚佛教,有些犯了杀头之罪的人被追捕得急了,每每跑到寺院时,抱住佛脚悔过,表示愿意削发为僧,遁入空门,以赎前罪。这样一来,犯人的罪行就可以得到官府的赦免。后来那个国家的和尚来我国传经,我国人民得知这一趣闻,众口相传,并予以补充,就成了俗语“闲时不烧香,急则抱佛脚。”唐朝著名诗人孟郊诗中有“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庭》”之句。可见唐朝已流行“急则抱佛脚”一语。宋代刘颁在《中山诗话》里说,王安石好谐谑,有一天他与客人谈论佛经时,偶发感慨说:“我老了,应该跟和尚作伴去了。”并随口念道:“投老欲依僧!”在座的一客人接上一句:“急则抱佛脚。”王安石不高兴地说:“‘投老欲依僧’是古诗。”客人说:“‘急则抱佛脚是俗语,你上句去头(投),我下句去脚,岂非妙对!”在座的听了都笑起来了,王安石也不禁笑了起来。
高俅是谁推荐的
读过《水浒》的人都知道高俅是一个陷害忠良的奸臣。施耐庵在小说中,介绍了高俅的身世。高俅由人介绍,到东京投奔开生药铺的董将仕。董将仕不愿收留高俅,对他说:“小人家下萤火之光,照人不亮,恐后误了足下。我转荐足下与苏学士处,久后也得个出身,足下意内如何?”苏学士又将高俅推荐给驸马王晋卿。高俅在王晋卿府上结识了端王赵佶,为他后来青云直上奠定了基础。那么,《水浒》中提到的这位苏学士是谁呢?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
小说中的这段情节是经施耐庵艺术加工的。据《宋人轶事汇编》记载,真实的高俅并不完全像施耐庵笔下的高俅那样,是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真正的高俅原是苏东坡手下的一个小书吏,字写得不错,干些抄抄写写的工作。后来苏东坡调任外地,就把他留给了一位在京的官员曾布。曾布又把他让给了王晋卿,王晋卿是赵佶的姐夫,二人来往较多。一次,在王晋卿家,赵佶向王晋卿借用刮脸刀,用后非常满意。于是王晋卿打发高俅给赵佶送一副新的过去。高俅到了端王府,赵佶正在踢球,高俅在一边观看。赵佶唤高俅对踢,高俅踢得很精彩,便被留在端王府,成了赵佶的亲信。施耐庵在小说中,出于塑造艺术形象的需要,隐去了苏东坡的姓名,只称苏学士。大约是不想让一个人人敬仰的艺术天才和一个人人唾骂的奸臣联系在一起吧。作者极力写人人厌恶高俅,与后来高俅恩宠无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高俅初见赵佶的细节,也有较大的改动,送的东西由刮脸刀改为镇纸玉狮子和玉龙笔架。这一改动突出了以赵佶为首的北宋统治集团生活的奢侈。
苏东坡做梦也没有想到,他手下的这个小书吏,在他死后会出将入相、地位远远超过了他;更不会想到高俅会干出那么多专权误国的坏事来。不过高俅倒是不忘旧恩,每有苏东坡的后代到京办事,他总是尽量照顾。
武大郎原是阳谷知县
《金瓶梅》的故事是由《水浒传》中武大、武松、潘金莲、西门庆的故事衍变而来,《水浒传》中的这一段故事发生在阳谷县,而《金瓶梅》的作者把故事移到了清河县,人物活动又扩展到临清等地。
清河县城东有个村庄叫武家那。武家那的父老说:
“俺武家的祖辈武老大,是明朝的清官,做阳谷知县;”“武老大自幼崇文尚武,才力超群,长得人高马大,少年得志,中了进士;”“武老大做知县,爱民如子,两袖清风,为民办了好多好事……”和武家那村挨村、地挨地,有个黄金庄,黄金庄有个大家闺秀潘金莲,她并非是潘裁缝的女儿。武家那和黄金庄的父老说,潘金莲长得明眉大眼,百里挑一,且知书达理,聪明贤惠。潘金莲和武老大成亲后,夫唱妇随,恩恩爱爱。潘金莲劝武老大,做官要做个清官;武老大敬重潘金莲,逢事和潘金莲商量。武家后人称她为“老祖奶奶”。
据阳谷县志载,武大确是明初阳谷知县。据黄金庄潘氏后人讲,潘金莲也确有其人。清河县的同志介绍,武大郎墓为青砖垒造,1946年掘墓时发现一口楠木棺,两具骨殖。武大郎骨殖高大,推算生前身高有一米八左右;墓前有清乾隆年间武家族后人立的护墓碑,现存县文化馆。然而,《水浒传》和《金瓶梅》的作者何以颠倒笔墨,将武大郎和潘金莲写得一个丑陋矮小,一个狡诈淫荡?这岂不是千古奇冤?传说,武大郎在阳谷做知县时,有个朋友家中着了火来投奔他。武大郎和潘金莲热情款待朋友,却始终未提及相助之事。这位朋友一气之下,不辞而别。从阳谷到清河300余里,一路上他又写又画,编造了许多诬蔑、嘲讽武大郎和潘金莲的故事、谚语。
可是待他回家一看,武大郎早已派人给他盖了一座新房。那编写的故事却不胫而走,家喻户晓,他悔之晚矣!
尝百草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常常换上平民服装专门私访。尤其是他贫穷时去过的旧地方,他更愿意去。
一次,朱元璋来到多宝寺,见庙内有个房间的门上写着“维扬陈君佐寓此”。原来陈君佐是朱元璋的老朋友,此人有些才气,性格也很洒脱,并且很滑稽。
老朋友在此,朱元璋大喜,立刻叫出来相见。陈君佐一见是朱元璋,乃当朝皇帝,便大礼参拜。朱元璋笑道:“故人相见,何必如此。你当初极善滑稽,相别多年,是否如故?”陈君佐一时没有想好回答的话。朱元璋又问:“朕今已得天下,你看朕可与古时哪个君王相比?”陈君佐说:“臣见君龙潜的时候(即贫困时),常吃些残羹剩饭和野菜。等到君带兵打仗的时候,又与士卒同甘苦,经常是粗菜淡饭。所以,臣以为陛下酷似神农,否则何以能尝得百草?”一句话,把朱元璋当年沿街乞讨度日的艰难岁月和与士卒同甘共苦的好品格都说了出来,并以此与神农相比。顿时朱元璋龙颜大悦,不禁拍掌大笑起来。
穷朋友巧讥朱元璋
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基,建立明朝。但与他从前交往的一些朋友,有的还过着苦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