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国内外医学界越来越重视心理疗法。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和心理疗法是糖尿病三大基本相配合的疗法,只要恰当地运用并坚持三大基本治疗,即使不用药,轻型患者也可以获得较满意的疗效,使用药物治疗的中、重型患者疗效发挥得更加充分。除运动疗法的禁忌证外,三大基本疗法几乎对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是值得重视的。
心理疗法的目的在于消除患者心理、社会紧张刺激,获得对自身疾病的正确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忧郁、焦虑等精神状态,达到心理平衡,从而有利于糖尿病的控制,减轻、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进展。当然,心理疗法不能取代药物疗法,机体治疗与精神治疗同时进行,互相配合,相辅相成,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心理疗法的形式
糖尿病虽然是终生性疾病,但只要科学地对待它,遵循治疗原则,一定可以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从家庭医学的角度看,施行心理疗法主要是患者的亲人。心理治疗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发泄情绪
若长时期郁闭情绪,往往容易导致疾病;在生病以后,若这种郁闭情绪仍存在,会促使病变继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高声的叫喊、谩骂、歌唱等使郁结的情绪释放,对痊愈疾病大有帮助。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长时间的精神郁闷、沮丧会导致体内产生某种对身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如果想哭就痛快地哭一场,以便有害物质能够通过眼泪排泄出去,如果抱着“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宗旨隐忍不哭,对疾病是很不利的。现代某些国家建立了供人发泄情绪的场所,提供了自我心理治疗的条件。在家庭里,这种方法是较好应用的。应该注意的是如果患者有意或无意地发泄,家庭其他成员应该能够谅解和容忍,而不应横加指责、压抑。
2.释疑解惑
由于某种症状而心生疑虑,从而导致病患,此时较好的治疗方法是消除患者的疑虑,或用语言讲解道理,或用事实证明是非。疑虑一旦消除,疾病便可能获愈。有人偶尔出现一次胸痛,便怀疑自己患了恶性肿瘤,而这种情绪久而久之便导致了真的疾病。此时如果患者家属深知这一过程,便可敦促患者上医院去作检查,消除其疑虑。
3.顺情从欲
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顺从患者的意志和愿望,尽量满足其久久追求的需要和愿望,用以治疗欲求不遂所导致的病症。一般情况下,此类患者得到满足后病情减轻,甚至痊愈。
4.说理疏导
针对患者心理症结,通过辨证观点,使患者在人生哲学方面有更深刻的思考,从而使患者心绪更加良好。在说理疏导方面无一定成规可循,以耐心、交心、诚恳为原则,要善于运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来说服患者。
5.以情胜情
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心理疗法。根据中医基本理论,人之情志(喜、怒、忧、思、悲、恐、惊)分别由心、肝、脾、肺、肾主宰;七种情志遵循五行生克的规律而互相制约,当某一情志过盛而导致疾病时,即可人为地引导出患者与其相克的情志,使之相互作用,从而治疗疾病。使用以情胜情时,要有针对性,要巧妙;勿使患者生疑,要精心设计诱发产生相克情志所需要的刺激量,全体家庭成员都要积极配合。
6.移情转意
人患疾病时,由于常虑其病,因而情绪低落,心理负担较重,往往存在紧张、恐惧、焦虑等消极不利的心理因素。采取适当的方法转移患者对相关事件或病痛的注意力,借此调整气血运行状况,疏通结聚,使患者忘却其病痛,创造坦然无忧之心境,其病便易于趋向痊愈。移情转意多通过患者感兴趣、十分喜爱的事情来实现。此外,只要能使患者注意转移的方法皆可使用,这点对于患者家属来说,往往是很容易做到的。
心理疗法的内容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心理疗法的内容既包括简易精神疗法、认识行为疗法、生物反馈疗法、性格的培养与管理、糖尿病教育与生活指导,也包括夏令营、观光旅游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患者消除刺激心理紧张的因素,从而有助于疾病的康复。但有些疗法一般要求具备专业知识的心理工作者或相关的医务人员才能施行,所以有一定的局限性。下面介绍几种应用广泛的疗法。
1.短程心理疗法
在自觉信任、加强医患关系的基础上,采用倾诉、支持和保证的手段,提高患者的认知,消除疾病恐惧或无所谓态度,增强防病治病信心,提高自控能力。还应分析应激因素和负性情绪的致病作用,提供正确的调节方法,培养健康的行为方式。
2.精神治疗
医生在取得患者信任和合作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同患者交谈,听取患者对病情的描述,了解病情的发展,主动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合理解决患者的矛盾心理,使患者对糖尿病有完整的认识,树立战胜糖尿病的信心;同时指导患者解决心理矛盾冲突的正确方法,促使其重新适应社会生活,早日康复。治疗者对患者的态度必须和蔼、亲切、客观、公正。按计划安排谈话内容,重视患者陈述的症状和病情,耐心听取其疾病及生活中的痛苦倾诉。每周会谈2~3 次,每次约30分钟。
3.生物反馈疗法
借助于反映心理生理状态客观资料的监护仪器,逐步训练对血压、心率、肌电图、脑电图或皮肤温度等生理变化能够直接感受。根据这些躯体信息的反馈作用,觉察并纠正体内的不良生理活动。当个人学会能够完全按照对认识、知觉和情感反应来直接觉察体内生理变化和作出反应时,就可以逐渐不需要监控仪器帮助。这种采用操作学习原理的生物反馈疗法,可以预防和治疗因紧张刺激而引起的心理功能障碍,让身体各部放松,使机体生理活动处于最佳状态,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肢体血管病等血管并发症都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应作心理测定和心理分析。通过心理训练纠正性格缺陷等自身素质,指导其改变个性薄弱环节,提高生活质量,改变不良行为方式,有助于长期使病情处于稳定状态,改善疾病预后。
心理疗法的注意事项
心理疗法一般比较安全,且易于实施,但是使用不当也会徒劳无功,甚至可能加重病情。此外,心理疗法也涉及到一些伦理或道德问题。因而在准备采用心理疗法时还必须注意一些相关事项。
首先要对患者所患疾病的心理因素进行细心的查找分析,明确其症结所在,针对这个症结设计完善的心理治疗方案,然后再付诸实施。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必须耐心、真诚,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尽可能避免任何引起患者怀疑、困惑的行为。除患者之外,家庭的其他成员都应努力配合协调,使治疗取得最佳疗效。
在进行以情胜情治疗时,要注意控制刺激强度,而且要中病即止,及时终止刺激,或及时向患者揭开真实情况,以免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而旧病未痊,又添新病。
在作移情转意的症状转移或症状转换时,要注意转内病为外病,转重症为轻症,转要害部位的症状至非要害部位。
在实施顺情从欲时要注意,对于患者胡思乱想、淫欲邪念等不切实际的欲望,违背法律、道德、伦理的欲望,决不可纵容迁就,而应该进行说服教育。此外,有些疾病若顺情从欲则可能加重病情,这时也切不可使用顺情从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