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排球运动的起源与传播
1.排球运动的起源
19世纪末,美国在体育运动方面成为较发达的国家,当时以美式足球、橄榄球、篮球和网球较为盛行,由于美式足球、橄榄球和篮球的比赛活动太激烈,适合青年人参加运动,对中老年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而网球运动规定的参加人数又太少,所以人们希望能找到一种运动负荷适当,参加人数又多,富于趣味性,适合男女老少参加的活动方式。1895年,当时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约克市基督教青年会体育干事威廉·基·莫根先生一直为此苦想,希望创造一种较为缓和,活动量适合更多人参加的运动方式来满足大众的需要,莫根先生从网球运动中受到启发,他构思将网球的运动形式加以改造,使它成为一种多人参加的隔网用手直接拍球的游戏性活动。他把球网增高到56英尺(1.98m)的高度上,并先后用网球、篮球、篮球胆进行了试验,其结果是网球太小而篮球太重,容易挫伤手指、手腕,篮球胆又太轻,不易控制,最后制作了与现代排球近似、外表是皮制的、内装橡胶球胆、周长为2527英寸(63.0568.5cm)、重量为912盎司(255340g)的历史上第一个排球。
从1896年开始,美国有了排球比赛,春田的哈尔斯戴特博士将此项运动命名为“volleyball”,即“空中截击”之意,并一直沿用至今。
1897年7月在美国体育杂志上公开介绍了排球比赛的打法及简单规则,从此排球运动在全美逐渐开展起来。最初的排球比赛场上没有人数的规定,可在赛前双方临时商定,只要双方人数对等即可。排球比赛由于很受各界人士的欢迎,很快得到美国各教会、学校和社会的广泛重视,并被列为美国的军事体育项目。
2.排球运动的传播
美国创始了排球运动后,通过教会的传播和美国军队的军事活动,逐渐把排球运动传播到世界各地。由于各地传入排球运动的时间及采用的比赛规则不同,所以其开展这项运动的形式及运动水平的提高程度也不尽相同。
美国是排球运动的发源地,6人制排球传入美洲较早。1900年首先传入加拿大,1905年传入古巴,1912年传入乌拉圭,1914年传入墨西哥。排球运动传入亚洲的时间与传入美洲的时间相差无几,1900年传入印度,1905年传入中国,1908年传入日本,1910年传入菲律宾。排球运动在亚洲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16人制、12人制、9人制的比赛形式及相应的规则,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正式开展6人制排球运动。
排球运动传入欧洲的时间稍晚于美洲和亚洲,是由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士兵带去的。在欧洲,排球运动最早出现在法国,以后又传到俄国、波兰等东欧国家。以6人制的比赛形式传入欧洲,而且当时已经成为一项竞技性运动项目,所以排球运动在欧洲得以发展,技术水平较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东欧各国的排球运动始终名列世界排坛前列。
美国虽然是排球运动的开山鼻祖,但长期以来只把其作为一种休闲、娱乐的游戏性活动,一直没有将排球作为竞赛项目开展,因此技术水平提高得比较缓慢。
排球运动传入非洲时间最晚,1923年传入埃及、突尼斯、摩洛哥等国。由于起步较晚,传入后又没能广泛地开展,所以至今非洲排球运动的技、战术水平在世界排坛中还处在落后的位置。
18.2排球运动的特点与功能
排球运动是由参加运动的人以身体的任何部位相互在空中击球,使球不落地,既可隔网进行比赛,也可不设网进行击球游戏的一种体育运动。排球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依运动目的、竞赛规则、参与人数、比赛形式的不同分类。一般来说,以提高运动成绩,取得比赛胜利为目的,并在国际上设有统一竞赛规则的运动形式称为竞技排球。目前它包括6人制排球和沙滩排球;以其他方式或游戏方式和参加人数的特殊规定,主要以健身为目的,在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竞赛规则的运动形式统称为娱乐排球,如软式排球、妈妈排球、4人排球、9人排球、残疾排球、草地排球、墙排球等。
1.排球运动的特点
排球运动问世一百多年来,其竞赛规则虽然经过了多次修改,但比赛双方始终围绕着使球在对方场区落地,或使对方击球失误的竞技目的展开激烈争夺,因此也带来了排球运动特有的技、战术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击空中的球击球技术特点
无论是在排球比赛还是在排球游戏中运用的各种击球方式,都必须是击在空中的球,接本方同伴的球是如此,接对方过网的球更是如此,就连自己将球击过网的发球技术,也是将球先抛在空中后才能击球。因此,参加排球运动的人在时间和空间感觉上得到的锻炼和提高是其他球类项目不可比拟的。
(2)击球时触球时间短促
排球运动问世至今,其竞赛规则始终不允许“持球”,即不允许球在击球部位停留时间过长,这是除了借助工具击球的乒乓球、网球等项目外,区别于其他球类运动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既能提高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对来球的力量、速度、角度等因素的准确判断能力,又能提高运动员把来球准确地击向预定目标的控制能力。
(3)允许全身各部位击球
目前所有的球类运动都有其规定的身体合法触球部位,惟独排球竞赛规则规定运动员全身任何部位均可触球。因此排球运动能使参加该项运动的人,在击球过程中充分体现自我才能和展现各种高超的击球技巧。
(4)独特的得分和失分计算
在不借用工具击球的球类比赛中,只有排球比赛在运用各种动作击球时,都存在直接得分和直接失分的两种可能性,这就要求排球运动员必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掌握技术不仅要熟练,还必须全面。降低失误率,这是排球比赛制胜因素中不容忽视的一项指标。
(5)完成战术配合时触球次数的有限性排球竞赛规则是,每方击球过网,至多不得超过3次,即每一次战术配合过程只能在3次击球中完成,这一特点是其他集体球类运动项目所不具备的,因此排球比赛中的各种巧妙配合无一不体现运动员高度的战术意识,队员之间合作的默契程度和准确程度。
2.排球运动的功能
(1)增进健康,强健体魄
排球运动具有竞技娱乐并存的特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技术水平的人都能参与活动或比赛。经常参加排球运动,不仅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功能状况,同时又能提高人的力量、速度、弹跳、灵敏、耐力等专项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总之,经常参加排球运动会使人们在兴奋与愉快中增进健康、强健体魄。
(2)培养和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
经常参加排球运动的训练或比赛,会学到很多控制自己情绪和调节自身心理的手段和方法,如连续失误时,如何使自己尽快冷静下来,而且不灰心,比分落后时沉着和不气馁,关键比分时进攻不手软的自信心等,都是对自己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和锻炼。
(3)培养勤奋、助人、拼搏的优秀品质
排球比赛中球不能落地而且击球3次必须过网的特有规定,使参加排球比赛的人总要随时准备弥补同伴因判断错误而无法接或因其他原因没接到位的球,为了发挥本方的进攻力量而不惜奔跑补救,给下一次击球人创造方便。因此经常参加排球运动,可以培养人的优良体育道德作风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4)培养人的信息意识,提高配合及应变能力
排球运动在某种意义上是一项依靠判断的运动,尤其在现在的排球比赛中,准确的判断已成为制胜因素之一。判断的基础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通过观察对方和同伴的动作、击球的声音、场上的布局等,预测将要发生的情况,而迅速做出决策。排球比赛也是一项靠集体配合取胜的球类竞赛,个人特长发挥往往是在同伴发挥特长的前提下取得的。因此运动员在场上相互协调,并不断观察同伴的意图,才能默契地与之合作。而排球比赛中,球既不能落地,又不能持球,使参加比赛的人必须具备应变能力。因此经常参加排球运动的人,既锻炼了体魄、愉悦身心,又能提高机敏、应变、协调、配合等能力。
3.排球运动的比赛方法
排球运动的比赛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基本方式是由两支人数相等的球队在被球网隔开的两块面积相等的场区内排成两排站立,然后将球从网上击入对方场区。比赛的开始是由后排右边的队员在发球区内用一只手或手臂将球击过网,以后每方最多击球3次,不得持球,同一名队员不得连续击球两次,比赛不间断进行,直至球落地、出界或某队犯规。
发球队胜一球后,该队发球的队员继续发球。接发球队胜一球后,场上队员先按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后,再由后排右边的队员发球。目前排球比赛是五局三胜制,三局二胜制,一局一胜制(沙滩排球)。当前的国际6人制排球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每球得分制,每局先获得25分,并超过对方2分的队为胜一局,胜三局为胜一场。决胜局的比赛是先获得15分并超过对方2分的队为胜队。
18.3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
1.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阶段
排球运动问世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多年中,排球运动的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即从娱乐排球向竞技排球过渡阶段、竞技排球发展阶段、竞技排球的多元化和娱乐排球再兴起阶段。
(1)从娱乐排球向竞技排球的过渡
排球运动起源于为人们锻炼身体而创造的一种娱乐性游戏活动。最初的排球运动无技术而言,双方只是争取用手一次将球击过网。在游戏中逐渐体会到,若不将球一次击过网更能为对方接球制造困难,又出现了多次击球的打法,即形成了集体配合战术的雏形。后又感到一方无休止的击球也不合适,于是产生了每方击球3次过网的规定。这一规定使单一拍击球动作开始分化为传球和扣球两种动作。由于扣球动作的出现吸引了更多的青年人参加,使单纯以娱乐、游戏为目的的排球运动逐渐增加了激情对抗的色彩。至此排球运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这也必然引起人们对比赛规则的重视。1921-1938年间规则进行了多次修改。规则的日趋完善,又促进了各项排球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发球、传球、扣球、拦网已成为了当时的四大基本技术。为了使相互之间的配合更清楚、合理,场上队员出现了位置分工。20世纪30年代末排球运动的技术进一步发展,为了对付集体拦网、打、吊结合的打法及保护拦网的战术体系已初步形成。
这一阶段,排球运动的特点是从娱乐游戏排球逐渐向竞技排球过渡。当时国际间没有统一的竞赛规则和竞赛制度,也没有统一的竞赛组织。
(2)竞技排球迅猛发展
随着排球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及竞技化趋势的日益影响,一些国家相互成立了排球协会,同时人们希望国际间有个统一组织。1946年由法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三国倡议成立国际排球联合会。1947年国际排联在巴黎成立,选举法国保尔·黎伯为第一任主席并正式出版了通用排球规则。从此排球摆脱了娱乐游戏性质而进入了竞赛排球新阶段。
国际排联成立后组织了一系列国际大赛,如世界排球锦标赛、世界杯排球赛、奥运会排球赛、青年排球赛。这些排球大赛每四年举行一次,一直延续至今。世界大赛为各国运动员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因此排球技术水平发展很快,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更为突出。20世纪50年代,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和东欧几国一直占据排坛前6名。前苏联男排以身高体壮、扣球力量大且凶狠成为当时“力量派”的代表,曾多次蝉联世界冠军,捷克斯洛伐克男排以扣球路线变化和控制球的落点,打吊结合成为当时的“技巧派”代表,是“力量派”的主要对手,但在实际抗衡中仍是“力量派”占上方。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是排球技、战术发展较快的一个时期。60年代初,日本女排在大松博文教练的带领下创造了滚动救球、小臂垫球及勾手飘球技术,改写了前苏联女排独霸世界冠军的历史。日本女排技术上三大发明是排球技、战术发展史中的一次重大改革,同时和苏联女排平分了八届大赛金牌。世界女排进入了日苏对垒时代。
1965年国际排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允许手可过网拦球”。这一规则的改变使如何突破拦网,提高网上制空权,成为比赛胜利的关键。当时男子“力量派”打法已不占优势。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以高大队员,超手扣球解决了这一问题,并连续两年获得了世界冠军,中国男排根据规则变化创造了“盖帽拦网”和“平拉开扣球”技术,开创了以小个打大个的先河,日本男排很快学习了我国的技术并创造了“短平快”、“时间差”、“位置差”等进攻打法,并在1972年第20届奥运会上取得了亚洲首枚男子排球金牌。1977年再次修改了规则,且拦网触手后仍可击球3次,给组织反击提供更多的机会,进一步促进了攻防的激烈程度。
70年代后期中国男排创造了“前飞”、“背飞”打法,中国女排创造了“单脚背飞”技术。
波兰男排创造了后排进攻战术,使排球运动从二维空间发展到三维空间,从平面配合发展到立体配合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美洲排球运动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古巴男、女排和美国女排跻身于世界强队之列,总之70年代是竞技排球技、战术发展速度最为突出的时代,各种快变战术应运而生,争奇斗艳,装扮的竞技排球更加绚丽多彩。
竞技排球的多元化和娱乐排球的再兴起。20世纪80年代竞技排球逐渐走向成熟。中国女排之所以能从1981-1986年连续5次夺冠,是因为她们是一支既有高度又灵活,既能攻又能防,既能快又能高的全面型队伍,练就了一套攻防全面、战术多变、以高制矮、以快制高的技、战术打法,在世界排球运动史上为我国写下了最光辉的篇章。这一时期,美国男排创造性地运用了沙滩排球中的二人接发球战术,发明了摆动进攻战术,在比赛中还大胆运用跳发球和后排进攻战术,使前排的快变战术与后排的强攻有机地结合成纵深立体进攻战术,由于该队队员文化素质高,善于改革创新,而且防守积极、作风顽强,终于使这支过去一直默默无闻的球队接连获得4次世界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