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饷项、粮食供应困难,南京城下的湘军开始四处抢劫,本来曾国荃部湘军就是抢掠成性,现在更是无法无天。他们不仅成群出动,抢劫乡村居民,劫掠肆市,成了明火执仗的强盗,而且到处抢劫妇女,虏入营盘奸宿。太平军粮食奇缺,就把南京城内的百姓放出城来,妇女儿童放出者更多,大批妇女一出江东桥,就被城外的湘军掠去,无一幸免。
为此,幕僚赵烈文建议曾国荃出面制止,曾国荃表示:“我欠各营的粮饷太多,勇丁们连粥也吃不够,没有脸去见各部将领,哪有理由再去管这些事?若再不破城,军队便要瓦解了!”
赵烈文素以足智多谋、能言善辩著称,听了曾国荃的话却也无话可说。不久,萧庆衍部果然发生了闹饷事件,曾国荃向曾国藩问计,曾国藩劝他:“事因欠饷缺粮而起,只宜多加慰抚,不可过绳以法,免得功亏一篑!”
军饷问题越闹越紧张,这时发生了曾国藩与沈葆祯的重大矛盾。
沈葆祯,字翰宇,一字幼丹,福建侯官人,林则徐之婿,道光朝进士。咸丰五年(1855年)任九江府知府时,因九江为太平军所占,到曾国藩湘军充营务处会办。后再任江西广信府知府,太平军杨辅清部攻打广信,沈葆祯与夫人坚守城池,力战胜之。曾国藩上奏极言沈葆祯夫妇共同抗敌,谓“军兴有年,郡县望风逃溃,唯沈某能独申大义于天下”等,清廷闻报,加沈葆祯按察使衔。
咸丰十一年(1861年),曾国藩大举进兵安徽,围攻安庆,上书请沈葆祯来安庆会办军务,朝廷下旨准其所请。安庆被湘军收复后,慈禧、奕主持政务,以曾国藩为两江总督,督办江南四省军务,曾国藩保奏沈葆祯为江西巡抚,两人由上下级关系变为同僚。
从沈葆祯仕途经历看,他与曾国藩数度共事,一同抗击太平军,他的两次升官,也与曾国藩的保奏大有关系。但是,当沈葆祯就任江西巡抚后,曾国藩令湘军东进,左宗棠进兵浙江,朝廷令江西省供应湘军与左宗棠的军饷。而太平军忠王李秀成则派李世贤、杨辅清部入江西,以断绝湘军与左宗棠的粮道。沈葆祯见太平军大举人江西,湘军进攻天京城又无力顾及江西,乃亲赴广信督防,抵御太平军。同时建立了一支江西本省的军队,还广调清军去江西参与防卫,如江忠义的精捷营、席保田的精毅营、王文瑞的老湘营、王德榜的长左营、张岳龄的平江营、王沐的继果营、韩进忠的韩字营、刘胜祥的祥字营、刘于浔的水师营、段起的衡字营等。
由于江西军队的扩增需要大笔军饷开支,沈葆祯遂上奏清廷,停止供应湘军军饷,包括原来供应曾国荃大营的协饷、江西漕折银、九江关洋税银、江西厘金等,这些银两都是朝廷批准供给湘军的。在湘军军饷奇缺、雨花台各营岌岌可危之际,沈葆祯却截留了所有的供应,这一下激起了曾国藩的怒火。
曾国藩在江西驻兵多年,因军饷问题,吃尽了苦头,也看够了江西巡抚的眼色。咸丰八年(1858年)他再度出山,江西巡抚毓科等同他的关系好转。咸丰十年(1860年)他担任两江总督后,便奏明把江西的上述各项收入均归他提做湘军军饷。他所以奏准让沈葆祯任江西巡抚,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沈葆祯与他多年合作,可以作为湘军的可靠支持者,谁料想沈葆祯一上台来便断了他的后路。
沈葆祯在江西扩建军队也是出于公心,但银子只有那么多,江西用了湘军就没有,但从缓急程度着想,雨花台的曾国荃大营是迫不及待的。开始,曾国藩看到湘军军饷一天天困难,想出釜底抽薪的办法,给九江关道蔡锦青寄了一封私信,让他解九江关洋税三万两给雨花台湘军,以解眼前之急。蔡锦青不敢违意,便向南京运银,谁知被沈葆祯发现了,把蔡锦青大骂一顿,勒令他追回款项,否则就罢他的官。沈葆祯是蔡锦青的顶头上司,蔡锦青得罪不起,只好乖乖地原数追回了寄出的银子。
曾国藩、沈葆祯争饷之事发生时,曾国藩位高权重,但并没有表现出一种骄蛮之气。事情发生后,他又多方考虑,委曲求全,拒绝了下属要参劾沈葆祯的意见。但是,对于金陵围城之军的困难不能不顾,对于沈葆祯告他“贪得无厌”的骂名也不能不辩。
于是,曾国藩最终拟了一个《历陈饷缺兵弱职任太多户部所奏不实》的折子,他写道:今“论兵则已成强弩之末,论饷则久为无米之炊。而户部奏称收支六省巨款,疑臣广揽利权。如臣虽至愚,岂不知古来窃利权者每致奇祸!”折尾恳求朝廷派大臣前来主持江南大局,放他回家养病,现在“兵弱饷细,颠覆将及”,一旦发生重大变故,他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关于争饷之事,曾国藩也在多篇日记中,反复记载对此事的苦恼:一怕缺饷,金陵士兵哗变,功败垂成;二怕自己位高权重,别人疑其专擅;三怕与江西争饷,败了饷缺兵溃,胜了得到专权恶名。所以,还是以“告病引退,少息二三年”最为稳妥。
沈葆祯知道曾国藩上奏要求“引退”,自己也赶紧上了个奏折,陈请开缺,“以养老亲”。
双方的奏折上达清廷,慈禧自然不会让他们在这紧急关头回家休息,只好下旨把江西的厘金一分为二,使他们各得其半,并把购买轮船的退款50万两拨给曾国藩使用,以解其纷争。
此外,清廷为保证湘军的围城粮饷,又指拨淮北盐厘每月八万两,从湖南拨粮优先保证围城湘军,还拨安徽、河南等省士绅的捐款数十万两。这些钱粮一下子缓解了湘军的困难,保证了供应。曾国藩、沈葆祯二人同时撤销“告退”,结束了轰动一时的争饷闹剧。湘军因祸得福,加紧了攻城的步伐。
大是大非面前的权变之策
一般而言,人总是随环境变化而改变、调整自己的行为。而作为官宦之人,随着位高权重,保守自己既定利益的倾向越发加重。
胡林翼曾说:“人一入宦途,全不能自己做主。”清朝的康熙皇帝的一句名言,说穿了士大夫的本质:“士子负笈而行时,以天下为易;跌蹶经营,一入高位,反成尸位。”曾国藩称得上是权位越高,责任感越重,越敢于负责任的人。
清朝自嘉庆以后,世风日下。至道光朝更咸鱼烂之势。大小官僚耽于享乐。腐朽入骨,无人肯讲真话、干实事。如道光最宠信的宰相曹振镛,在谈到为官之道时公然说:“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这样的官场,为自保功名富贵,圆滑弥缝,不负责任,已成为习气。以至于咸丰帝大骂群臣:“试问诸臣午夜扪心,何忍何安?若不痛加改悔,将来有不堪设想者矣!”“尔等甘为大清国不忠之臣,不亦愚乎?”
相形之下,此时年轻的曾国藩就显得器宇卓迈,不随流俗。他出身于湘乡的普通农家,童年时还在湘乡蒋市街卖过菜,离纸醉金迷的都市生活很远;进京之后,又长期在翰林院读书,沾染官场习气少,保存的书生本色多,因而,在朝廷内外交困之际,就能挺身而出,于柔糜浮滑的官僚群体中,独自表现出阳刚之气。
道光三十年正月,道光帝病故。这位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皇帝临终前立下遗嘱:说自己无德无能,丢弃祖宗脸面,因此决定死后自己的灵位不进太庙,也不用郊配,不让臣民祭奠他。这当然是对自己的最严重惩罚了。由于道光帝的遗嘱用的是“朱谕”,即亲笔书写,这就不得不令他的继承人重视起来,因此,咸丰帝即位后立即让臣下讨论。曾国藩当时是礼部侍郎,他责无旁贷要拿出意见来。
曾国藩经过十余日的慎重考虑,上疏明确提出:进太庙应是确定无疑的,但无须郊配一项,“则不敢从者有二,不敢违者有三焉”。曾国藩详细阐述不敢遵从的两个理由,及不敢违背道光皇帝遗嘱的三个理由,仍认为道光皇帝无须郊配是对的。这等于说,道光帝不配臣民祭奠他。尽管理由是儒家的仪礼,但这是需要万分勇气的。因为已死的道光帝本人很可能是做做样子,并不是真心要如此,更何况他的继承人也不会听任自己的父亲自贬自损,想抬高还来不及呢!再者,大臣们已有明确的“公议”,曾国藩如此“不识时务”,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因此上疏的末尾用“不胜惶惊战栗之至”这样的话,也是袒露心情的真话。
咸丰帝的御批虽有肯定之词,但心中很不满意曾国藩这个侍郎。然而曾国藩认定的是天下之理,所以奏疏一个接一个上,批评也逐渐升级,最后连刚继位的皇帝也有“三大缺失了”。
第一道是《应诏陈言疏》,所述为人才问题,指出“方今天下,因循坠废,可谓极矣,吏治日坏,人心日浇”;又对如何培养人才、整饬吏治提出自己的看法。接着,又上《务陈日讲事宜疏》、《议汰兵疏》、《备陈民间疾苦疏》、《平银价疏》等等,分别对当时的政治、军事、社会、经济诸问题提出切要透彻的看法。
在曾国藩所上的诸疏中,在当时影响最大的是《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
曾国藩指陈缺失,第一条指出皇上只是在小处谨慎,反而忽视大处,
而且有的谨慎到不该谨慎的地方。每天察于小事,而对于国家的大计必然有所疏漏而没有时间去深究了。所谓国家的大计,包括哪些方面昵?即如广西一事,大的问题是安排人事,其次是审查衡量地方的利益,再次是对军事需慎重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