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响应储贷机构消费者贷款投资日益严重的拖欠问题(尤其是1991年的花旗集团事件),格林斯潘将银行利率下调到了3.5%。这样做扩大了花旗集团短期借入和长期借出业务之间的利润分摊,从而使其渡过了减记资产账面价值的难关。对于格林斯潘对华尔街需求的积极响应,金融专栏作家吉姆·格兰特(Jim Grant)是这样评述的:“经过推论可知,美联储目前采取的货币政策只有一个明确目的,那就是力保花旗集团、美国银行业和整个华尔街。”7 1998年在解决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的对冲基金垮台危机以及2000~2002年的互联网泡沫危机时,格林斯潘再次使出了拯救华尔街的老招数。
的确,考虑到美联储基金利率从1981年顶峰时期的19个百分点应声跌落至90年代的3~6个百分点,人们很难不按格兰特的描述去看格林斯潘解决问题的方式。如此低的利率鼓励人们借贷和消费,但此举反过来必然会对储蓄者造成不利影响,使他们在银行、货币市场和债券基金账户中挣得钱越来越少。通常情况下,由于收入利息少得可怜,为退休进行储蓄的人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增加储蓄金额,要么把资金投入股市以小博大。与其说美国人是主动选择第二种看似轻松的理财方式,倒不如说这是他们迫于无奈的举动。这是因为自1980年以来,扣除物价上涨因素的影响,美国的实际工资增长一直陷入停顿状态。与此同时,美国的住房、教育和医疗服务成本却直线上升。可以说,美国人是被低利率和一成不变的工资水平逼进了股市,结果导致他们陷入越来越严重的债务泥潭。
在这种情况下,一开始只是个别“企业狙击手”远离美国主流社会的少数行为,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蔓延,成为一种影响广泛的趋势。在1946~1964年出生的美国婴儿潮人群中,有大约7 600万人在90年代达到收入和支出顶峰。这一代人不但造成一般消费水平的提高,而且由于雇主将原来的养老金计划变更为401k计划,很多人还被迫把收入用于投资共同基金。随着大牛市的到来,他们也开始增加对股票的投资。但是,正如前文所述,这些人的401k账户余额,即便是金额最高的也少得可怜,根本不足以保障他们退休之后的生活。
在横跨90年代的大牛市中,真正的受益者永远是共同基金公司和其他金融产品服务商。他们是投资者及其巨额资金之间的联系纽带,无论股市是涨还是跌,他们都能一分不少地得到咨询管理费用。博格在其作品《维护资本主义灵魂之战》中是这样评述的:“1985~2004年,管理费用平均消耗了股票基金投资者43%的收益。投资者付出100%的资金,承担100%的风险,结果只得到了57%的利润,而共同基金的管理和分销系统丝毫没有付出任何资金,也没有承担任何风险,却轻松地得到了43%的回报。”8
真正值得注意的是,当股票基金的资产从1980年的440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40 000亿美元时,股票基金的平均费用比率却从94个基点上升到了156个基点(即使采用加权资本计算,费用比率也从64个基点上升到92个基点)。按道理来说,费用比率和资产规模之间应该呈反比关系,因为随着资产规模扩大,固定成本经过分摊,比例会逐渐下降,但是现在却出现了完全相反的情况。在这个资产规模迅速增长的时代,规模经济肯定应该实现成本缩减效应了。但是,现在却出现了规模不经济状况,这只能说明大部分基金公司的管理层没有把规模经济节省的成本返还给基金股东。截至2004年的统计显示,基金行业收取的管理费用每年高达370亿美元。9
让人悲哀的是,和所有资产泡沫一样,当股市达到顶峰时,几乎全部资金都流入了股票投资。2000年,流入股票共同基金的净现金达到了史无前例的3 090亿美元;而在1990年之前,股票基金投资者任意一年投入的资金都没有超出过200亿美元。10一群群头脑发热的投资者争相购买定价严重过高的资产产品,这一幕和18世纪荷兰的郁金香热以及今日的房地产泡沫简直如出一辙。
随后出现的网上经纪服务和基金超市等概念,如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E*Trade和美国贸易控股公司(TD Ameritrade)等公司,都没能挽救股市泡沫破裂的下场。20世纪90年代出现当日交易后,股票开始成为人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一部分,以至于交易所甚至打出这样的电视广告—就连卡车司机也能通过投资股票购买自己的私人岛屿。了解股市泡沫和疯狂历史的人不难发现,股市的投资氛围越来越像赌场,网上经纪人和基金管理公司就是赌桌上的主持人。过去,共同基金股东总是成年累月地持有股票基金,有的甚至持股达几十年时间之久,但现在,网上基金超市让基金的买卖变得如同儿戏,只需点几下鼠标即可完成。在这种情况下,自助型个人投资者越来越重视追逐投机性强的基金,去投资那些未经检验的、虚无缥缈的互联网公司股票。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股市泡沫越变越大,经济理论家和学者开始出来现身说法,企图证明股市不灭的神话。可以说,这大概是他们一生中第一次如此受到金融媒体的热烈关注。尽管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放任一切的管理思想早就被他的追随者应用到政府机构和航空、金融、电信、能源等各大行业,但芝加哥大学自由论学派的一些成员实际上几十年来一直在默默无闻地工作,试图证明资本市场像电话、财务以及电力行业等市场一样有效,而对资本市场的自由放任必然会导致MCI世通、安达信以及安然公司之类的极大成功。但是,他们的研究却被媒体误解,将其作为解释毫无前途的互联网公司股票定价合理的权威说法。这种唯我论式的思维逻辑是,这些股票定价合理是因为市场永远都是正确的。
实际上,很多曾经提出过有效观点的市场学者认为股票价格完全是随意的和不可预测的。他们认为市场并不总是正确,每个想要摸清其规律的人永远都会犯错。这一点和凯恩斯的讽刺不谋而合,他说:“市场永远比你的理性判断疯狂。”因此,对于受过教育的投资者来说,他们也许能够意识到股票价格被定得过高或过低,但要准确预测股市崩溃或反弹的时机几乎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在扣除费用之后,基金经理的回报还是落后于市场平均回报。尽管这个理论无法解释股市泡沫的形成和破裂,但它却充分说明了指数基金存在的依据。投资者从中得到的告诫是,该理论无法充分说明某只股票是否值得购买,它只是提出了一个相对的观点,认为购买低成本指数基金要比购买高成本积极管理型基金更好。但是,我们能否据此认为购买股票一定比不购买股票更好呢?对于这个问题,如果你相信高风险总能带来高回报,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诚然,如果每一只股票的价格都被定得过高(如同2000年3月的股市情形一样),购买股票无疑是个错误的举动,这跟你猜不到股市何时会崩溃毫无关系。但是,有效市场假说理论却让人们普遍相信,市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且能够准确地反映企业潜在的内在价值。该理论的支持者提出的观点是,如果把市场的过去表现延伸到未来,就可以假定如果投资者继续承担风险就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实际上,公众已经把这个理论误解为—无论价格高低,我都要坚持永远买进和持有股票。回顾往事,博格曾为帮助投资者获得公平机会开发过一些基金产品,在说明这些产品时,博格应用的就是这个理论。但是,同样是这个理论,后来却加剧了股市泡沫的扩大并最终摧毁了投资者的大量财富—不得不说这简直是一个充满讽刺的命运玩笑。在接下来两年半的时间里,博格钟爱的标普500指数基金从2000年3月巅峰时刻的1 527点跌落至2002年10月9日的776点的深渊,至今仍未全面恢复实力。
虽然博格全力抵制大牛市带来的行业夸大宣传,不过他也有过一两次犯错的时候。当时,所有的公司都在忙着发行新基金,迫不及待地在这轮投资热中捞钱,“产品增生”成为最时髦的行业表达,基金产品的数量从1982年的665只猛增到2000年年底的8 155只。投资范围狭窄、带有强烈投机性目标的基金大批出现,很快就取代了传统基金。带有新投资策略的基金一旦在市场上获得成功,其他公司便会争相推出类似的产品。很多情况下,决定基金发行的不是理智判断而是市场需要,因此出现了一窝蜂的竞争局面。在整个牛市期间,博格曾在不同的时间讥讽过“政府加”基金(通过销售政府债券的购买选择权创造影子收入)、可调利率抵押基金(据称不用承担额外风险就能提供高于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以及为互联网热盲目圈钱的网络公司基金。这些基金都曾经无比风光,但最后还是难逃幻影破裂、资产价值暴跌的结果。
和其他基金公司一样,先锋也在大牛市期间“增生”了不少产品,只不过这些产品和其他公司的产品有着明显的区别。先锋公司在大牛市中一共增添了82只新基金,截至2000年3月,公司的基金数目共计103只。但是,不同于其他公司对利基产品采用高收费的做法,先锋公司对高度专业性投资领域的基金收取的费用是全行业中最低的。此外,不同于其他公司投资高风险板块,靠炒概念换取短暂高回报的做法不同,先锋公司关注的仍是资产类别中风险最低的板块。在公司于大牛市期间推出的31只纯股票基金中,大部分是投资多样化的指数基金,如先锋整体股票市场指数基金;或是类似指数型的产品,如个税管理型基金和定量基金等,这些基金都使用计算机运算法则对指数进行微调,在数百只股票的选择中保持投资优势。此外,和积极管理型基金相比,这些新推出的基金面对的板块风险或股票集中风险较低—当然,2000年出现的高科技股泡沫是一个例外,公司所有基金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即便在其积极管理型基金中,先锋公司也倾向于发行风险极低的蓝筹股基金(如先锋股票收入基金),这种基金的回报既不会高得让人发疯,也不会低得让人心寒。
尽管博格通常采用的都是保守投资策略,但他也做过一两次后来让自己后悔的选择。博格坦言:“我犯过很多错误,让先锋发行过封闭式地产基金。我在病情很严重、判断力不佳的时候做出了开发板块基金的决定。我原来以为我们建立了一个优于富达公司板块基金的投资系统,但实际上那只不过是一个营销决策。”在先锋公司1984年发行的5只板块基金中,有2只(先锋专业服务经济基金和先锋专业技术基金)在1994年被并入先锋公司的其他基金产品。虽然如今博格很厌恶板块基金不稳定的投资表现,把发行板块基金视为严重错误,但结果却和他的预料大相径庭—另外3只板块基金投资的分别是保健、能源和贵金属行业,相对于其他公司的产品表现可以说相当优异。公司发行的两只封闭式地产基金(先锋地产第一基金和第二基金),由于表现不佳最终被清算,不过后来先锋公司在1996年又推出了更为成功的地产股票指数基金。
尽管如此,板块基金仍是博格在任时先锋公司总体投资战略之外的一个特例,它们的目的是要推出投资于低风险高质量证券的基金,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低成本优势。到大牛市尾声的2000年3月,公司共有9只货币市场基金,由于管理者可以购买信用质量最高的债务,这些基金在市场中的表现傲视群雄。同时,因为先锋的经营成本很低,这些基金带来的收益要远大于其他公司的同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