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几千年来的鄱阳湖习俗,明清时期男青年18周岁至20周岁为最佳结婚期,女青年17-18周岁为最佳出嫁期,俗话说一家有女百家求,每当一村或一街有聪明、貌美的女子,外村、外姓纷纷前来求亲,先派媒人前去了解情况,男女双方相当,再由媒人同男方带着礼盒前往女方家看亲,看亲的方式主要是把男方带给女方的父母先看,如果女方精明,她躲在一旁看新郎,男的一般情况下想看到女方是不容易的,男方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并要有心计,首先要了解女方家有几栋房屋,女方住哪间房子,看亲的一天,她在暗处观看男方,见男方活泼,长得标致,她会寻找机会在男方的视线下走动,如果女方对男方不满意,她不会让男方看见自己。因为第一次叫看亲,实际上是男人送上门让女方父母看,父母看中了,再叫女儿在楼上,或在窗子里看,女方如满意,他家会煮三个鸡蛋一碗面给男方和媒人吃,吃了点心,甚至还会买肉打酒招待中饭,并把礼盒收下。这算看亲成功。如果女方不热情,既不留男方吃饭,也不收受礼盒,为看亲失败。
看亲成功后,再议订婚,订婚是由媒人两边跑,争取双方意见,订婚时要多少礼金,礼金有订婚礼金、看礼、订婚酒礼、金、银首饰等。
明清时期官、富人家订婚要花费500块至1000块银元,中层富裕人家要花费300银元至600银元不等,普通人家,订个婚也要拾担谷左右。结婚时礼金是:端茶礼、司厨礼、司饭礼、司杂礼、司托礼、司火礼、装郎礼、媒金礼等。有钱人家用抬箱,各种礼金、衣服、果点、鲤鱼、肉、鸡全在抬箱内,抬箱一般是两个,大户人家讲排场,还有4个、6个抬箱摆阔气。
结婚的时候是在祖厅内,打爆竹发轿动身,迎亲的路线不能走同路(俗称“不能重路”),前面一对大灯笼,灯笼上面有其姓氏字样。两面彩旗、抬箱、花轿,新郎骑着高头大马,不会骑马的,也备一乘官轿。紧跟在花轿后面,音乐队、伴郎、伴娘、双方媒人,队伍浩浩荡荡。铜鼓铜锣“噔咚,嘭嘭”的节奏声欢快喜庆,有一股浓郁的鄱阳湖乡土气息。到了女方家,女方要安排接礼、抬箱、红手巾、帮助牵马及陪新郎、媒人到大厅里吃茶点,中午的酒饭安排,新郎和男方媒人上坐。饭后有的地方要把发花轿动身的时间延迟得很晚,按明清嫁女习俗,闺女出嫁,花桥动身不能看到娘家的屋脊头,否则会把娘家的好风水运气带到婆家去,影响娘家不发旺,建国后这种习俗慢慢改革了。在准备动身前,由媒人安排打拜衣,即行跪拜之礼,跪拜是从女方的爷爷、奶奶、爹、妈、大伯、叔、婶等长辈,要双脚跪地、双手拜一拜,这是自古至今的“为老婆拜丈人”。新媳妇上轿一定要一名身强力壮、夫妻完美的男子抱着上轿。上轿后由女方的父亲将轿门锁上,亲手将钥匙交给新郎官,郑重嘱咐:从今以后我把闺女交给你,你要好生待她,白头偕老,永不变心。新郎连连点头,说一定要听亲家公的话,好好待我老婆(鄱阳湖畔称岳父叫“亲家”,双方父母对称叫“老姻”。生了小孩即改口称“外公”、“外婆”)。迎亲队伍进入祖厅时,放鞭炮迎接,男方帮忙人要接手巾包、礼盒,陪客人到祖厅待茶,男方这边又要安排身强力壮、夫妻完美的男子汉把新媳妇抱到祖厅里,在祖堂前,专门有司仪者主持,先给天地菩萨上香,再给祖宗上香,上香时每3炷香要用红纸在香中间围3圈,为大吉大利大喜之意,事毕,主持人喊着: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为夫妻对拜,送入洞房。入洞房后有伴郎、伴娘在洞房门前抛撒糖子、莲子、红枣,大家争抢喜糖。喜庆场面搞得热热闹闹的。此后有伴娘端来莲籽、红枣、两个鸡蛋、糟水、白糖,新郎、新娘各吃一碗,红枣、莲籽的寓意是早生贵子,两个鸡蛋是二人同心,白糖是夫妻二人永远甜甜蜜蜜,米糟是要男方永远牢记糟糠之妻不可忘也,在这些仪式进行的同时,村里的小孩在洞房里唱着儿歌:打新房、闹新房、新妇房里亮堂堂,今年夫妻结同心,明年定生胖儿郎……
祖厅里有两桌上席,分为大边、小边,大边的龙口安坐送嫁的小舅子,大边的虎口安排女方媒人陪小舅坐。小边的龙口安排老舅公,虎口安排新郎的舅公。两桌上席安排有些名望的长辈和亲戚陪上坐客人。其他酒席为二席、三席安排长辈坐上。再其次随坐。洞房内安排活泼可爱的男孩和伴娘陪新娘吃喜酒,新郎要在堂前陪客,打爆竹开席,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由新郎的父亲或长兄带新郎敬酒,敬酒从大边上席开始,再小边上席依次敬酒,明清时期在开席时没有敬酒词。建国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都未用敬酒词,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的开明户子,请地方上有些影响的人致贺酒词,内容是说一些客套礼节性的话,并顺祝来宾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合家幸福等吉言。2000年后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大家富裕了,都要摆阔气,讲排场,酒席大多都安排在大酒店、宾馆,陈设华丽,用专业人士司仪,增添了酒席场面的喜气。
洞房里吃完喜酒,由媒婆和陪客在洞房内主持接待闹新房的贵客,唱情歌,例如“陆鶑姐”、“晒海棠”、“十八摸”、“正月子漂”。建国初唱“送郎去参军”等。媒婆陪客一人唱一段,唱不好罚酒,罚喝开水,媒婆这晚特别要作好准备,闹新房要打谜语给她猜,只要一个谜语猜不到,罚脱一条裤子,10个谜语猜不到要脱10条裤子,一般媒婆要穿24条裤子,从三角裤头开始到短裤头,再到夏天最薄的单纱裤,最后穿古式大腰大脚裤,最多穿30条裤,走路都走不动,别人扶着走,如果出谜语的人多,她可受不了,搞不好要脱个精光,这种情况闹新房时有发生。闹新房的事很有乡俗乐趣,男女老少争着参与,笑得前仰后合,一直闹到下半夜两点甚至3点,直到公婆出面说好话,要求大家休息,安排厨房煮点心大家吃,吃完回家休息。3天后回门,1月后吃满月酒,通过这些程序结婚就圆满完成。
(八)白喜丧礼
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规律,谁也逃脱不了这个规律,自古至今,帝王将相、伟人名流最终难逃一死。“死”是人类最害怕的字眼,却又无可奈何,人死的意义各有不同,为国家和人民利益而死是伟大的,庸碌平淡一生是无为的死,对家族和子女作了贡献的也值得纪念。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死后子孙采取一些传统仪式来完成处理老人的后事。一、在老人即将要咽气归天时,儿孙要准备好糖水,喂老人,将来投胎不吃苦,过上甜蜜生活。二、用金子打成一枚钱币,红线穿着放在亡者口中,寓意来生金口银牙。三、看准仙逝时辰,按此时辰到风水先生处打破水,一边安排八仙下床,打破水就是按仙逝时辰在家里能够停放几天,什么时候封殓、出殡,在封殓时什么时候出生的子孙不能在旁,否则会碍事,仙逝的日子、时辰犯冲或犯重丧。如犯重丧要请风水先生制破,停放期间犯冲不能有响动,即不能放鞭炮,不能啼哭。在封殓前要择地、买水。建国前买水要走遍7口塘,通过7口塘买的水给亡者洗澡,亡者干干净净无忧无虑到九泉,来世投胎是一个无忧无虑、干干净净的好人。封殓时由八仙(即土夫)给亡者穿衣服,也有的地方是裁缝给亡者穿衣服,衣服要上七、下八,整整齐齐,鞋帽要按亡者生前的身份而穿戴,亡者手中应该是左手金、右手银元宝,贫苦家庭用金纸、银纸做成的元宝。另外就是亡者生前喜爱的生活用品,富贵人家要放些贵重物品陪葬。封殓盖棺时八字碍事者走远,土夫即高举火把,免得把活人的影子压住,压住了活人的影子即3年内要死,盖棺盖好后要钉子孙钉,子孙钉是做寿料的木工做的,钉在棺盖中间,子孙每人拔一根头发,用红布包好钉下去,求得亡人保护子孙兴旺发达。封殓好后,在祖厅里要做闹月,即请道士念经、超度亡人,道士前面走,所有的子孙后面跟,这叫“游材”,游材分三部分完成,第一部分约一个半小时,主要内容是为亡者歌功颂德,生前如何吃苦,如何为国为民,如何培养子女成材,晚年是享福或怎样等;第二部分是要劝亡者安息九泉,人死不能复生,道家释语颇多约2小时完成;第三部主要是劝亡者不要留恋阳世,应在冥中创业,切不要落人道,一定要落仙道等等,要完成这些内容包括中途休息,吃点心几乎一通宵。送柩临动身子孙要胯棺,大人自胯,小孩由八仙抱胯。这些事完成后,放鞭炮动身,左邻右舍在门口烧稻草芭为亡者送葬。
八仙应提早一天在选择好的墓地打井,并由地师拿罗盘定方向,按当年是东西大利,还是南北大利,如不巧要借向、偏向等方式处理,井处理好后,要烧芝麻杆弹坑,弹坑的作用是把坑内的白蚁和其它蛀虫烧死,以免蛀坏棺材。寿料下井后,吊线定向、寿料底下放木炭,四周放石灰。再园堆竖碑牌,鄱阳湖畔称“字牌”。字牌的内容,男亡人碑中间称“先考某大人之墓”,女亡人称“先妣某老孺人之墓”。右边是生年死月,再是亡者生前艰苦奋斗,如何养大子女,生前的品行道德等等,左边是亡者的儿孙名字,某年立碑等。3天儿孙要为亡者关山,早上要绝早,时间是下半夜两点至3点间,总之子夜后不能有其他人踩破路,否则为之不孝。关山的祭品是三牲福礼和亡者生前最爱吃的食物,上香放鞭炮、烧纸、哭灵。一星期为应头七,二星期为二七,三星期为三七,三七后做满月,按老规矩都要请道士念经、超度,女亡人要请道士破血盆,一年后要做满年,在农历7月十五要为新亡人烧包袱,即是糊好的纸袋内装钱纸、冥币,封好口,写上某某亡者大人受用,某子孙敬上等字样,2个纸袋为一担包袱,孝子要多烧几担,3年为满3年,多烧钱纸冥币祭灵,3年后,一般除了7月十五烧纸,其他就是3月清明做坟、扫墓,代代相传延续下去。
(九)鄱湖戏曲、歌谣
民间戏曲是千百年来,鄱阳湖畔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利用自编自唱、自演的一种民间戏曲,这也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在历史的长河里,他们把自己喜欢的民歌、戏曲不断改造、创新,最后达到比较完整,又受广大民众欢迎的地方戏剧,这种戏剧在鄱阳湖区相互流传,被后人称作“民间戏曲”。
1.湖口、都昌的青阳腔
湖口青阳腔是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1567年——1619年)由徽商经水路带进湖口,后又流入都昌、星子,当地人又称“高腔”(即湖都高腔)。
青阳腔流入都昌、湖口后,当地群众学唱的文风气盛行,手抄剧本家藏户有,围鼓坐唱村村皆是,三街六巷到处都可听见戏曲之声,职业和业余戏班犹如雨后春笋,目前有资料可查的湖口、都昌青阳腔班、社有:创建于光绪四年(1824年)的“秀兰班”,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的“老秀兰班”,建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中秀兰班”、“福秀兰班”,以及建于1944年的“新秀兰班”。
20世纪50年代,职业班社全部解体,由老艺人辅导的,群众业余演出盛行。当时政府部门也较为重视青阳腔,组建了正式剧团,开展收集资料、进行整理,着手培养年轻演员。“文革”期间遭遇毁灭性破坏,剧目资料大部分遗失。
20世纪80年代,对青阳腔的保护和抢救工作才得以重新开展。1983年3月和9月,湖口县先后两次召开老艺人座谈会,对青阳腔的手抄本、历史资料、音乐以及剧目进行收集整理;1984年9月,成立“湖口县戏剧创作研究室”,由刘春江同志专门从事青阳腔的研究,保护传承文化工作,同时湖口县农村业余剧团,蓬勃兴起,在老艺人的积极组织传授下,一批批有一定功底的中、青年艺人在农村的村头巷尾重现了“围鼓弹唱”青阳腔的热闹场景。
青阳腔声腔特点,继承了弋阳腔“一唱众和”、“其节以鼓,其调喧”、“不入管弦”、“错用乡语”的特点,发展了弋阳腔的“滚调”。演唱方式上,保持激情高亢的特点,也有平低的音调,形成了抒情细腻、优美动听的声腔特色。它采用单曲、联曲和主联曲3种形式。
“一唱众和”、“其节以鼓,其调喧”、“不入管弦”、“错用乡语”是湖口青阳腔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它的内涵不仅在语言,还包括音乐元素。湖口青阳腔在传承了安徽青阳腔的基础上,吸收了当地很多特色的音乐表现形式、方法和艺术手段,如湖口弹腔、民间撒帐调、秧歌、打花鼓经文腔等。
青阳腔的滚调,并非是声腔名称,而是一种文体。弋阳腔变为青阳腔,其显著特征就是在弋阳腔的基础上,改调歌唱,错用乡语时原曲文加上一番解释,引申、咏叹,从而大大地增强了原文一唱三叹、淋漓尽致的气势,表达更加通俗易懂,乡音浓俗,扣人心弦。
2.武宁打鼓调
又叫“催工鼓”、“锄山鼓”,是一种以鼓伴奏的山歌,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武宁县很多乡镇甚为流行,它是民间独具地方风格的传统艺术。由于此歌有利于集体劳作,以歌助兴,击鼓助威,娱乐于劳动场合,解决人们疲劳的一种活动,所以在鄱阳湖区广为流传。
在农村的表演方式,锄山鼓大多出现于集体挖山种茶、种植油茶林、开垦荒山、采茶等,几个人或几十个人,由一人击鼓领唱,大家一面锄地一边搭号相和同唱,节奏有快有慢,旋律粗犷有致,格调高昂,随着鼓点节拍的指挥,歌调节奏的悠扬,银锄随歌飞舞,“喔唿”之声悠扬清脆,声传远方。
打鼓歌大部分内容体现在二番鼓里,二番鼓一是旋律比较稳定、庄重,二是因为二番鼓既可插入“搭号”,又可以见人唱人,见物颂物,演唱灵活,例如:都昌、湖口、星子、永修等地有这样的几种民歌,可以击鼓助唱也可清唱,不带集体演唱性,他们都是三三两两在一起清唱,例:
●咯公鸟嘚叫哎哎,前山叫到后山来,口中叫嘚血滴滴,不知禾花何时开,禾花开了我就去,清明谷雨我又来………
●菠菜叶子尖又尖啰,女在娘家几多年,千年万年留不住,一乘花轿到堂前,娘哭三声肝肠儿,哥哭三声亲骨肉,嫂哭三声搅家精,爹哭三声,锁轿门……
●枇杷树来结巴多啰,那个闺女不唱歌啰,山歌本是闺女唱哎,不唱山歌忧愁多……
●日头哥哥快下山啰,我打长工好艰难呵,一日三餐菜和粥,辣椒豆鼓下三餐呵……
●花鸟鸟那里来,树上来,做么得,做花鞋,做几双,做三双,公一双,婆一双,我跟细姑共一双……
●初一里去,初一里来,纺斤棉花做双鞋,做个腰边吊,做个夜夜要啰,无脚团鱼做一礼篮来……
●织布梭子两头尖啰,我做姨婆好可怜哎,服侍老爷茶烟酒,服侍太太苦见天,碗茶碗水端在手,一不如意挨皮鞭哎……
●月光光,水光光,照见姐姐洗衣裳,洗得白,晒得黄,打扮细佬上学堂……
●毛涽细雨东北风,望见穷人哭过垅啊,别人问他哭么得啰,没有棉衣,过不了冬啊,有朝一日,时运转哟,吃饱穿暖不哭穷啰……
●土豪劣绅一扫光
条牛担种不要慌,赤脚草鞋上我帮。工人农民团结紧,土豪劣绅一扫光。
●穷人有党才解放
田里有水能长粮,穷人有党才解放。幸福日子哪里来,因为红军到我乡。
●螃蟹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