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岁要到快天亮,5点左右,东边即将放亮,村上的头人和家里的大人们要出天煌,出天煌就是放一封最大的鞭炮,打开大门,大人带着年轻人拜四方神圣,分东、南、西、北上香祭拜,每方三柱香,三主纸钱,然后要拜祖年,即是先给祖宗拜年,点烛、上香、放鞭炮,拜毕。年轻人带着小孩从长辈依次到平辈每家每户互相拜年,祝福他们新的一年全家幸福,五谷丰登、万事如意,祝老人们健康长寿,县城内街邻间或村庄上互相拜年祝福平安,穿着新衣喜气洋洋,来来往往,正是:“金鸡报晓喜春临,万里亲朋互挂心。相慰何须钱和酒,‘平安’二字值千金。”
邻里互相拜年祝福后,各人又分别到亲朋家拜年,从初一到初七,均是拜年访亲的好日子。到了初八,县城周围纵横20公里,不能拜年,这是什么来历呢?此规定从康熙十二年(1656年)开始,南康府委派了一位姓麻的县令在都昌做县官,来都昌上任后,举人秀才、地方绅士都要来拜访,正月里地方名人要向麻大人拜年,此后县令又要向各位回拜。可在回拜的日子里遇到几户,家里选时定日在正月给新亡人拜年,县官大人很觉不妥,认为给新亡人拜年也要统一日子,以便红、白喜事有个正当安排,避免外地走亲访友者误会,所以他召集了县城内和矶山、南山、北山、东山、汪墩的乡绅商量,统一定了正月初八给新亡人拜大年,正月初八是正月的一个好日子,以“死者为大,孝为先”的民俗传统,此后300多年来一直是遵循麻大人和乡绅定的初八给新亡人拜大年。初八已后至元宵大家任意走亲访友。
(二)元宵节
正月十五前的这些日子里,除了走亲访友外,还有许多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有的村里爱好武术,老师傅教年轻人习武;有的学舞蹈,排练地方戏剧;有的练习舞狮、拎龙灯,别看舞狮和拎龙灯,没有一定的武术基础是舞不好的,打狮子、盘龙,要通过老师傅指教,排练才可演出,否则会闹笑话,一伙狮子打得好,龙灯拎得好,显示出该家族人丁兴旺、强盛。
盘龙,又称“拎龙灯”,龙灯一般有九节龙、十三节龙。拎龙灯时,拎龙头的人要身强力壮,身材高大,龙头舞得好,龙身跟着盘,长长的龙灯,张着龙口,摇滚着龙身,摆动着龙尾,犹如蛟龙入海,又像扑朔迷离的吉祥瑞虹,左跃右闪,恰如怪蟒翻身,巨龙腾空,使观众眼花缭乱,其乐无穷。观众齐声喝彩助威,场面热闹非凡,他们拎着龙灯走村串户,给村民送去平安吉祥,领头人进门唱道:龙头进门笑嘻嘻,拿把剪刀剪龙须,剪得龙须生贵子,生得贵子穿朝衣,穿得朝衣骑白马,骑着白马做皇帝,皇帝皇帝,红包两个,蜡烛四对,好哇!村民挨家挨户送果品,包红包,放鞭炮迎接,起龙灯时是在自家祖厅“起龙”。走村是与邻村礼尚往来,更重要的是同宗同族房下村庄,属谒祖觅宗,血脉相通。龙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而盘龙、拎龙灯,则是鄱阳湖畔的一种风俗,一种传统,一种值得炫耀的民俗文化。古朴的民俗神光渲染了美丽的鄱阳湖水,照亮着一代又一代美丽善良的鄱阳湖人。希望拎龙灯这种民俗文化能够延续下去,继续多姿多彩地为鄱阳湖人招财进宝,传递平安吉祥。
下午要散灯,散灯就是把祖先送回他们的家,让他们到自己的世界里过自己的日子。传统的民俗文化大多在民间形成传神、传奇的故事。
十五晚上的灯要通宵达旦,灯光通明,子夜后要燃放鞭炮驱邪、赶魔,赶走那些无家可归的冤鬼,邪气。最后关门熄灯,全家享福(过年过元宵的晚上睡觉俗称“享福”)。
(三)清明节
周朝就开始有清明节,至今2500多年历史。清明节的前一天就是寒食节,寒食节是为纪念忠臣介子推,相传这个习俗是起源于春秋时代,当时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子推舍命保护重耳逃亡,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勤政爱民的国君。
10多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逃亡的人,却忘记了最大的忠臣介子推,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子推前来领赏。可是,介子推和他母亲到深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带领臣子们在深山中到处寻找未见其人,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子推是个大孝子,一定会救母亲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仍不见介子推。大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子推背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母子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全国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纪念忠心耿耿的介子推。
因寒食节和清明节相隔一日,民间渐渐将寒食节和清明节两者的习俗融合一体,到了隋唐年间(581年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合二为一,成为扫墓祭祖的节日,后人统称“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光,清明节也叫“三月节”,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按照《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正逢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重要的祭祀节日,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在鄱阳湖畔俗称“上坟”、“上社”,祭祀祖先的一种活动,汉族及一些少数民族大多数人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习俗扫墓时,要做清明粑,其中有米曲粑、小蒜粑等,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香、鞭炮等物到墓地,将食物供放在亲人墓前,接着压纸(给墓主人盖漏)插花清理坟旁杂物、杂草,点香跪拜、焚化纸钱,为坟墓培上新土,这是鄱阳湖畔最为常见的习俗。最后检查香纸爆竹全熄灭否,再吃掉供品回家。唐代诗人杜牧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时节的特殊气氛。直至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四)端午节
端午节是鄱阳湖畔又一盛大传统佳节,用划龙船来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约在公元前340年,曾任楚国左徒,辅佐楚怀王,对内力主修明法度,举贤荐能,对外坚持合纵,联齐抗秦,惜因正道直行,后来遭谗去职,被黜为三闾大夫,流放汉北,被楚怀王疏远。后因强秦压境,社稷倾危,屈原无力挽救危亡,痛心疾首,农历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以死殉国明志。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思想家、政治家特建造了屈原公庙,把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每逢五月初五这天,家家户户包粽子,百姓自动组成七七四十九条船,每条船上49名男丁,用篮子装49个粽子,在船上对着汩罗江水,喊一声屈原公归来啰,投一枚粽子到江中,希望鱼儿吃粽子,千万不要伤害屈原公遗体,直至抛完粽子,喊完屈原公归来啰。汩罗江四周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他们每人拿一件男子的上衣向江中招魂,同时连喊49声,喊完后同船上的人,一起回到屈原公庙里祭拜。后来这种船在宋朝年间改为龙船,每逢五月初五划龙船并包很多粽子,抛一部分入江中,纪念屈原公,一部分自己吃。划龙船是鄱阳湖畔人们最喜欢的民俗文化之一,划龙船是从五月初一开始,由湖边村庄自行组织,村里领头的族长安排身健力壮的年轻人,小型龙船每船16把摇子(即划船的工具),大船24把摇子,最大的龙船有36把摇子,龙船的两边人数各半,齐心协力,一人打锣,一人打鼓,一人扶舵,在划船的时候“鼓”是总指挥,一开始便咚咚噔咚咚噔,划船的人听鼓划摇,鼓打得越快划船的人动作越快,扶拖的人撑握方向,如果有很多艘龙船下河相互比赛,叫“赛龙舟”,赢者有奖,输者自罚,湖边两岸人山人海,场面激烈,热闹非凡。这是民俗文化的一大奇观,几千年来,人们一直这样纪念屈原。
文人有诗赞曰:身虽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上述是划龙船、吃粽子的来历,其次是百姓门前五月初五挂菖蒲、艾,焚苍术,吃雄黄酒的来历。相传南宋年间,峨眉山里出现青、白二蛇,它们情同姐妹,在深山千年修炼,已成正果。一日,二位思凡,便化为青、白二位娘子,来到杭州西湖边,白娘子巧遇许仙,他们真情相爱结为夫妻。金山寺法海和尚视白娘子为妖孽,无故拆散这对恩爱夫妻。并施法用雷峰塔将白娘子镇压在塔底下。二位蛇仙本来经过千年修炼自愿改恶从善已修成正果,到凡间寻找真爱,善待世人,欢度时光,但不知人间竟有这样善恶不分的坏人。无故拆散这对恩爱夫妻,镇压了白娘子,这事激怒了小青妹妹,于是她便翻江倒海,吞云吐雾,水涌金山。小青作法推倒雷峰塔,救走白娘子,法海和尚惊慌失措,连忙向南极先翁求救,讨得菖蒲、艾、雄黄、苍术四味仙草在五月初五这天放置在人们的房屋内外,菖蒲挂在大门两边祛毒、镇邪;用温火焚烧苍术消毒;雄黄泡酒喝了消灾避邪。因此,四味仙草流传至今。清明节过后就是农历六月初一,俗称“过半年”,要做米粑敬祖宗,半年后又要过七月半,是鬼节,七月半又要做粑,还要买凤尾鱼、针公鱼烤干,俗称“烤鱼”,同音叫“靠鱼”,寓意是用靠鱼敬祖宗,就是靠子、靠孙。
(五)中秋节
八月十五皓月当空,月圆之夜众人赏月。从古至今人们赏月都以月饼为主,作赏品,多少年来,人们只知道月饼香甜可口,造型美观,形如满月,而不知月饼的来历。
元朝至正年间,汉族人反对元朝的歧视和残酷压迫,经常和元兵作斗争,汉族人多势大,元朝蒙古人难以管制,于是便用残酷的手段来管理汉人,他们把汉人每30户编成一组,每3户共用一把菜刀,每组用1位蒙古兵监督管理,平时不准外出,如有事出村,出乡必须向蒙古人告假,否则当逃役论处,平时各人在各家中,不得与其他人聚在一起交谈,否则当妄谈国事论处。蒙古组长是在蒙古兵内选出来的,他的衣食住宿概由其30户轮流供养,供养不周到要挨皮鞭或罚站在烈日下曝晒。更可恶的是汉人结婚要经组长批准,新娘首先要与蒙古组长睡三晚,否则要以不服管束治罪,轻者服苦役三个月,重的可视为反叛论处,要杀头。因此汉族人敢怒而不敢言。这时各地农民纷纷起义,要推翻元朝的残酷统治,其中有一支农民起义军,他们的首领叫朱元璋,他的农民起义军,平定了北方,南方尚未平定,朱元璋派他的谋士刘伯温,八月间秘密地来到鄱阳湖边,他制作了很多圆形扁饼,上面撒满芝麻,其味脆而香甜,准备八月十五,卖给各户人家,并暗示饼中秘密,江南百姓吃饼得书,其书曰:“十五月圆除鞑。”百姓得知此信,在八月十五月圆之时一齐动手,把蒙古驻村组长全部消灭了,其他元兵也被朱元璋的大军彻底消灭了,朱元璋义军推翻了元朝,建立了大明王朝,刘伯温将月饼传书的事告诉了朱元璋,朱元璋龙颜大悦,给刘伯温记了一大功,并把这种饼钦定为“中秋月饼”。从此月饼传书的故事流传至今。
在鄱阳湖畔还流传着这样一种古文化的习俗,人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吃完了赏月酒,大人们端着果品、月饼、泡一壶浓茶,把桌子摆在院内,品茶赏月,兴高采烈地谈天说地讲时事;可是小孩子便聚集在祖厅门前或者村子里的空道场上,把下午准备好的瓦片和砖块开始聚瓦灶,每一处瓦灶都有一名大人指挥怎么个聚法,首先挑两名年龄大的孩子、挑砖,用砖头打基础聚两尺高左右,留一个灶门,灶门高1尺2寸、宽1尺,上面再用瓦片搭花格子聚起来,瓦灶底层约3尺6寸左右,以后慢慢缩小向上,高度一般都在5尺,尖顶上放5个红辣椒,“五”字代表五谷丰登,一切完成后再用毛柴点火,另安排小孩把毛柴扎成柴团,码在瓦灶旁,用专人烧火,这种瓦灶烧红后人们叫它“烧瓦灯”。瓦灯确实好看,老远也能看见瓦灯的红光冲天,这时大人们拿着白酒,酒泼洒在瓦灯上,只见红灯绿火酒香扑鼻,全村的人甚至邻村人都来观看,孩子们围着瓦灯唱着儿歌:瓦灯好、瓦灯亮,人寿年丰都健康,瓦灯红、瓦灯旺,金秋时节收割忙,收了早稻割晚稻,金黄的谷子堆满仓,瓦灯园,瓦灯长、瓦灯内面出宝藏……孩子们围着瓦灯转,边转边唱,大人们站在外围为孩子们拍掌喝彩,中秋月夜男女老少乐开了花。(注:烧瓦灯,实际上是将元兵杀死后,放在瓦灶内焚尸灭迹,后人把烧瓦灯作为一种节日娱乐)
(六)重阳节
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这种民俗始于东汉约公元88年,和帝喜爱在九月九日(称九九重阳节),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花糕,五色糕,制作的方法各地制无定法,较为随意。重阳节这天清早,以糕片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万事胜意。古代九月制作重阳糕,按照宝塔试的作法上小下大共有9层,上面还特制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旗,并点蜡烛灯。就是用“点灯”、“吃糕”代表“登高”的意思,小红旗代替茱萸。至今重阳糕仍无固定造型,鄱阳湖畔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之类统称“重阳糕”。
九月间赏菊并饮菊花酒。重阳节这天是一年的金秋时节,金秋送爽,丹桂飘香,菊花盛开,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他隐居于桃花源以诗会友,以酒待客,爱菊闻名;后人效仿之,还有重阳赏菊与宴饮结合的方式庆贺重阳节。
唐代文人所写登高的诗很多,大多都写重阳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明清以后,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赏菊之风不限于九月九日,重阳节前后均为繁盛。
建国后,重阳节的民俗活动增加了新的内容,各地尊老爱老成为我国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1989年,国家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这一天,鄱阳湖畔的人们和全国各地一样,组织老年人登高、秋游,让老人们开阔视野,观赏秋色;但见:“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桂花香,屈指重阳。南山顶上登高望,干涸鄱湖见老港。湖水清微波浪,夕阳斜照,鸿雁两三行,金秋虽好天渐凉。”他们互相关心,相互交流感情,政府专门为老年人准备娱乐场地,打门球、台球、乒乓球,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希望老人健康长寿,让老人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力所能及的事,老年人自愿把余热贡献在人民需要的地方,总之重阳节是老人们最开心的一日,也是老年人登高和参加各种老年运动大显身手的一天。
(七)婚红喜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