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以其优美的宝塔形状,引领景观树的风骚;杉树,以其粗壮的直挺风貌,成为实用材的佳选。而介于松科和杉科之间,为两科联系之桥梁的就是被植物界称之为“活化石”的水杉。
水杉,充满写实的象征意义。在江西师范大学的校园里,为纪念该校前身的第一任校长,国际知名植物学家,水杉的发现和命名者——胡先博士,栽种了一排排水杉。初时,茎细直,羽叶嫩。经风霜,沐雨露,承朝晖,载月光。和校园里的一届届莘莘学子一起茁壮成长。如今,水杉亭亭伫立,玉树临风。“活化石”水杉,已成为校园里具有自然和人文双重价值的一大景观。
水杉,带有浓郁的传奇色彩。亘古及今,悠悠岁月,它的发现史可上溯到上世纪的四十年代。一包从四川万县磨刀溪采集到的树叶,球花,幼球果送到了胡先的桌上,经和郑万钧共同研究,检索资料,根据国外的植物化石,胡先认定这是消弭已久的古老孑遗植物,遂命名“水杉”。并在美国纽约植物园的园刊上发表了《中国是怎样发现“活化石”水杉的》论文,当即引起世界植物界的震惊。之后,许多国家纷纷来函索要水杉种子进行培育。如今,水杉已被许多国家的植物园引进,焕发出勃勃生机。水杉的靓影,已遍布国内外,成为国家一类保护的珍稀树种。
古朴秀雅的水杉已成为“友好使者”,早在1972年,周恩来总理访问朝鲜时,就带去两公斤水杉种子,送给金日成,如今,水杉母种已在朝鲜繁衍了子孙后代。成为中朝人民友好的象征。1978年,邓小平访问缅甸时,带去两棵水杉树苗,赠给了缅甸人民。栽种在皇家植物园。而美国总统尼克松还将他的游艇命名为“水杉”号,水杉的价值和影响,从中也可窥见一斑。
在革命摇篮井冈山的中心——茨坪的红军路上,水杉犹如列兵,整齐地伫立在两旁。高大挺拔,郁郁葱葱,成为茨坪的一大特色景观。徘徊其间,放眼绿意盎然,红幅横挂的安静而又热闹的小山城,不由使人遥想当年,“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红军战士在这里过着“红米饭,南瓜汤”的生活,最终却把星星之火,燃遍中国。一代风流,早已安眠于罗霄山脉,水杉那坚贞的形象,或许是他们的最好写照。
水杉,具有质朴的迷人风姿。它笔直向上,刚正不阿;虬枝旁逸,一柱擎天。它的叶,细嫩碧绿,呈羽片形。放眼望去,宛若塔状,给人一种勃勃向上,风姿端庄的美感。它不以妖媚来哗众取宠,也不以夸张而耸人听闻。一心向上而挺拔伟岸,下宽上尖而显循序渐进。因此,质朴构成了它的悠悠韵味,向上,形成了它的默默风格。它的叶,一羽一羽,花纹雅致,镂空通透,簇在一起,形成浓阴,碧绿深沉。到了隆冬,色呈暗红,阳光辉映,一树霞光,令人赏心悦目。
“禄丰龙已成陈迹,水杉今日犹葱茏。如斯绩业岂易得,密辞皓首经为穷。”(胡先的水杉诗),“活化石”水杉的发现者胡先博士早已作古,但他潜心学问,探求真谛的学者气质却如水杉长留人间。不论在哪里,每当看到风姿卓然的水杉,都会令人想起它的发现者来。从而砥砺自己,以先贤为镜,术业有专攻,尽己绵薄。
看见神秘而鲜活的水杉,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不同感想。
哪里有水杉,哪里就有一道迷人的风景线。而“活化石”水杉的质感,更令人一咏三叹,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