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有缺点的。一个有缺点、甚至缺点很突出的孩子能够改正缺点,成长进步,离不开父母的正确引导和激励。因为要想使孩子成功,就必须先给予孩子足够的动力。而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只讲复杂的道理是完全行不通的,因为他们也许接受不了。激发孩子成功的动力只有一个,那就是上进心。
1.教子成才,首要的是要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上进心是孩子成功的关键所在。孩子不管有怎样的缺点,但他们表现出的强烈的求知欲望与探索精神常常令成年人感到惊讶。求知欲是孩子上进心的动力源泉,所以在父母们赞叹自己的孩子聪明或是埋怨自己的孩子不争气的同时,都应激励孩子求知上进。因为上进心是几乎所有成功人士的共同特征,从古代的科学家到今天的企业家无不如此。微软的创立者比尔’盖茨从小就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孩子,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学生大多也有这样的特征。富有上进心,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而且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这个人的能力。
孩子强烈的上进心,首先来源于对远大目标的执著追求。所以家长应帮助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目标,激发孩子为了实现目标而百折不挠的上进心。
旺盛的求知欲更是激发孩子上进心的内在动力。
求知欲是推动人们自己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感情色彩的一种内在要求,它是探索、了解自己所未知事物的欲望,是人们追求知识的动力。人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碰到问题,感到自己缺乏相应的知识,就会产生探索新知识的冲动。这种情况多次反复,求知的冲动就逐渐转化为人的内在的求知欲,这种求知欲能够促使人坚持不懈地探究知识。
求知欲在孩子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是一种可贵的主动求知的表现。一个求知欲强烈的人,总是用好奇的目光注视着周围世界的一切事物,从中捕捉自己需要的奇妙的猎物,获取新的知识。
爱因斯坦的父亲给他买来一个小罗盘玩。小爱因斯坦拿到这个玩具,高兴极了,摆弄来摆弄去爱不释手。忽然,他的眼睛被玻璃下面轻轻抖动的那根红色小针吸引住了。他把罗盘翻转过来,倒转过去,可罗盘下的那根小红针,老是指着原来的方向不变。他好奇地问父亲:“爸爸,这根小红针怎么老是不变方向呢?”父亲没有马上回答他的提问,而是对他说:“你再好好思考思考。”
就这样,一个小罗盘唤起了这位未来科学家探索事物原委的好奇心。可见,求知欲具有神奇的效力,它能激发起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和毅力,激发起孩子强烈的上进心。当孩子在奋斗目标和求知欲的驱动下,积极进取时,身上的缺点会越来越少,而优点会越来越多。家长此时更应当不断地激励孩子,使他们保持永远的上进心,纠正身上的毛病,攻克学习的难关,一步步实现他们的人生理想。
2.有缺点的孩子更需要激发上进心
孩子都是有上进心的,包括那些缺点、毛病比较多的孩子,都希望得到表扬、肯定和鼓励。当他们由于进步或是做了好事而受到父母的表扬和鼓励时,都会在情绪上得到满足,精神上受到激励,在心理上产生快感。这样,积极的内心体验就会逐步丰富和加深,从而更增强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产生再进步或做好事的欲望。如果孩子总是受批评,总是产生不快的内心体验,他们的情绪就会越来越低落,逐渐丧失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缺点也就越来越难以改正。
其实,缺点再多、毛病再多的孩子身上总有积极因素,总有所长,只不过是不太显著、突出而已。如果父母不抱成见的话,肯定会发现孩子身上有很多的优点。
问题是,很多父母对于身上有些缺点的孩子总是抱有成见、偏见,从感情上就讨厌,即使孩子有积极的因素也视而不见。抱着这种态度和情绪教育孩子,只能是批评来批评去,孩子的进取心和精神支柱就在父母无休止的批评中被销蚀了,被搞垮了,进而更难以教育了。
清代教育家颜元曾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这个原则对于任何孩子都是适用的,对那些表现不太好的孩子来说,尤其要少批评,多表扬。这样做,有时候会在孩子身上产生奇效。
有一个孩子很贪玩,每天放学后就像出笼的小鸟,尽兴地玩耍,直到玩得满头大汗,才去做作业,作业也极为马虎,常常出错。父亲为此很生气,几乎天天批评、数落他,可孩子总也改正不了贪玩的毛病。恰好孩子的舅妈从外地来,她是个教师。舅妈看这孩子和小朋友玩得很好,趁他回家喝水的工夫,边替他擦汗边对他说:“你跟小伙伴们玩得不错,很团结,还知道让着别人,真是个好孩子。你能不能先和小伙伴们一块做完作业再玩?做完作业再玩,不是玩得更开心吗?”孩子很懂事地点点头。从此,孩子养成了一个好习惯,他总是一放学,先做作业,然后再去玩。为什么这样就很有效呢?是因为舅妈发现并抓住了孩子能团结人、知道谦让这一积极因素,给予充分肯定,使之受到了激励,然后加以引导。
在某些行为习惯不太好的孩子身上,积极因素表现得不太明显,甚至是潜在的,很难发现,要做到“奖子一长”,父母必须努力克制自己无益的感情冲动,不用直接的批评,而改用期望、信任和鼓励,用正面激励的方法,这样的效果肯定会好。
作为父母,在表扬和鼓励孩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条准则:要使表扬和鼓励的语言有变化,避免多余的言辞。
不断地寻找值得表扬的行为。假如过去很少表扬孩子,那么对他的表扬不要一时倾盆大雨,而要自然增多,使你的孩子不感到造作。
真诚的、衷心的表扬,才是最有效的。
当用愉快的表情和声音表扬孩子时,应用眼光注视着他。
孩子由于做出了努力而获得了成就,应即时地给予表扬。但不要对他们做的每一件小事,都给予过多表扬。
避免在表扬时加上消极的评语和进行对比,或习惯性的批评,致使表扬作用受到影响。
有缺点的孩子也有上进心,他们更需要父母们的激励。父母一定要懂得去发现孩子的正确行为,而且予以鼓励和赏识,这需要父母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投入一定的耐心和爱心。只有这样,才能给有缺点的孩子以进步的动力,使这些孩子自觉地改正自己的缺点,最终成为健康、快乐、积极上进的孩子。
引导孩子克服虚荣心
虚荣心过强的孩子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父母要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从现实出发,鼓励孩子克服虚荣的坏习惯。
据报载,江苏安庆市曾发生过一起重大的盗窃案,作案者是该市某中学的两位中学生。他们为了追求物质享受,与别的同学攀比,在虚荣心的驱使下,盗窃了一居民家中的4.6万元钱,然后乘船去上海,在短短的4天之内,挥霍掉了所有的钱,平均每分钟花钱60元。他们购买最贵的衣服,到最高级的饭店吃饭,住最豪华的旅店,并且专门租了一辆车带他们四处享乐,真是奢侈之极。
这个案件中的作案人之一——秦涛生活在农村,自幼丧父,靠母亲一个人干活养家。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妈妈从来不让秦涛在吃穿上受委屈,凡是别的孩子有的,秦涛都会有。她觉得孩子已经缺少了父爱,如果在物质上再比别人差,那就太可怜了。所以妈妈平时总是省吃俭用,而对秦涛提出的要求从不拒绝。秦涛在小伙伴中间算是很气派的一个,他感到很满足。从小学到初中,秦涛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在妈妈和老师眼里,秦涛是一个好孩子。
但是自从上了省城的高中,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中的同学和他以前的同学家庭条件不一样。现在的同学父母大多是高收入者,花钱如流水,穿的都是名牌,用的都是精品。相比之下,秦涛显得十分寒酸,以前的优越感再也没有了。秦涛的心里产生了严重失衡,他不甘心落于人后。于是他每次回家都向妈妈要很多钱,和同学们比吃比穿来满足他的虚荣心。起初妈妈还大方地给他,但后来妈妈实在受不了,好几次都拒绝了他。秦涛见妈妈这个经济来源断了之后,就动了邪念:“别人有的我为什么不能有,这不公平。”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秦涛开始偷同学的钱,几次偷盗都没被发现,这更增加了他的侥幸心理。在金钱的诱惑之下,他越陷越深,最后伙同另一同学作案,被公安机关抓获,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秦涛事件发人深省,他为什么会从一个听话的孩子变成一名罪犯呢?仔细分析一下,主要是虚荣心在作祟。虚荣心是一种表面上追求荣耀的自我意识。具有虚荣心的人,用扭曲的方式表现自尊心和荣誉感,追求表面上的好看和形式上的光彩,面子高于一切,不顾条件和现实去追求虚假的声誉。
心理学认为,虚荣心是以不适当的虚假方式来保护自尊心的一种心理状态。虚荣心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情感。
虚荣心的产生与人的需要有关。每个人都有受尊重的需要。这种需要包括成就、力量、权威、名誉、地位、声望等。有了成就,就可能受尊重;有了力量、权威,就可能受尊重。权威、名誉、地位、声望都与尊重息息相关。
尊重的需要可以通过许多正当的手段来获得满足。帮助他人,他人给你以尊重;工作出色,同伴给你以尊重。可是,也有一些人在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尊重的需要可能受到某些挫折时,通过不恰当的手段来获得满足,这就是虚荣。因此,有的人说,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
在汉语中,虚荣往往与虚假、撒谎、欺骗、浮躁等词语联袂出现。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虚荣同样会与它们结伴而行。因而,应该对孩子的虚荣心理防微杜渐,尽早予以教育和纠正。
1.父母要及时发现孩子的虚荣心
下面的测验可以帮助父母测试孩子是否具有虚荣心,先让孩子对以下各题做出“是”或“否”的选择:(1)喜欢欣赏自己的照片吗?
(2)经常花时间与钱财去整容美容吗?
(3)喜欢别人称呼自己的头衔吗?
(4)喜欢向人介绍自己家庭成员或亲戚中较有地位的人物吗?
(5)不愿意同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来往吗?
(6)稍有成绩便自吹自擂,唯恐他人不知道吗?
(7)考试成绩不佳就常找借口吗?
(8)有欺上瞒下、沽名钓誉的行为吗?
(9)在与同学谈论中,常强词夺理、文过饰非吗?
(10)不顾家庭实际情况,硬撑阔气,并经常表现“豪爽大方”吗?
(11)常常掩盖自己的短处吗?
(12)喜欢受表扬且沾沾自喜吗?
(13)穿着打扮以及学习用具喜欢讲高档次,并有炫耀感吗?
(1 4)对批评耿耿于怀,过分爱面子吗?
(15)夸夸其谈,不懂装懂,多次出过洋相吗?
评分:
每题选择“是”记1分,选择“否”不记分。将各题得分相加,算出总分。
总分——0~5分:有一定程度的虚荣心,但比较轻微。6~10分:有较严重的虚荣心。11~15分:虚荣心十分严重。
通过以上的得分测试可判断孩子是否具有虚荣心或者孩子虚荣心强弱的程度,然后采取措施帮助孩子克服其虚荣心。
2.父母要创造条件满足孩子自尊的需要自尊,是进步的动力。没有自尊的需要,就不会有进取的欲望和行为。当孩子取得成功,有了进步,做了有益于他人、有益于集体的事时,都要给以鼓励、赞许。在这个意义上讲,家长不要吝啬“赞扬”,要以多种形式在孩子心中播撒阳光。
一方面要满足孩子的自尊心的需要,另一方面,更要让孩子懂得自尊的内容,亦即什么样的自尊才是真正的自尊,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值得尊重的。
具有虚荣心的孩子一般都比较敏感。在他们因为虚荣心作怪而说了些谎话、做了些错事之后,不宜直接去戳穿他们,以免断了他们脆弱的心灵之弦。
3.父母还要从孩子小的时候培养孩子学会“悦纳自己”
“悦纳自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包括:正确地认识自己,愉快地接受自己,恰当地评价自己。其中最难办的是“愉快地接受自己”,因为不但要接受自己的长处,而且要接受自己的短处;不但要接受自己的优势,而且要接受自己的不足;不但要接受自己的完美之处,而且要接受自己的缺憾之处;不但要接受自己的过去,而且要接受自己的现状。爸爸是环卫工人,就是环卫工人;自己脸上有块疤,就是有块疤,这就是现状。
让孩子愉快地接受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父母做很多工作。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过人之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超过他人的地方,让孩子懂得这些,看到这些,就对自己有了信心,也就消除了虚荣心。
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家长总把孩子当成“笼中鸟”,以致孩子长大了想飞也飞不高。只有从小锻炼孩子的自主、自立能力,孩子长大了才能自立自强,搏击长空,翱翔天地间。
孩子随着自己的年龄、能力、活动范围等等的扩大,可能开始逐渐意识到要管好自己,但他们可能由于经历尚少、经验也不是很丰富,所以感到困难,不知从何下手。这样就需要父母来指导孩子,教育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孩子的自我管理是相对于社会管理而言的。它是按照社会行为规范进行的自我调节的活动。其实,自我管理是一种自觉的个人行动。这种行动是在社会大环境的制约下进行的。作为当代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时代的重任不久将落到他们的肩上,他们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学会自我管理,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才能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家庭教育的一种独特方法。孩子的自我管理,就是孩子自己管理自己。其目的在于激发孩子在管理中的主人翁精神,增强孩子的主体意识,使孩子健康成长。
中小学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进一步得以发展,有了自我意识,不仅要求了解自己以外的事物,而且极力探索自己与外界的关系,这是接受教育最有利的条件;在管理上,家长就应引导他们既接受教师、家长的教育和管理,也要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如果只对他们进行消极的约束或限制,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对立情绪及各种逆反心理。
有了自我意识的孩子,在他们的意识中,会形成两个“自我”。一个是现实中的“自我”,另一个是理想中的“自我”。这两个“自我”一般都不会完全吻合。因此,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的思想会经常产生各种矛盾。矛盾的结果,或是奋起,或是消沉;或是忍受,或是反抗。在管理中要帮助孩子学会解决矛盾,引导他们自己管理自己。孩子所追求的“自我”,可能是一种高于现实“自我”的英雄人物,这将激励他们前进;也许是一种低于现实“自我”的形象,追求这种目标,人生就趋向消极。应当让孩子通过自我管理,去追求崇高的目标,抛弃低级趣味,进入新的更高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