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世成,又名汤有为,汉阴县凤亭乡枞岭村人。1918~1920间投奔陈树藩部当兵。1927年奔母丧回乡,丧事毕,带同母异父之子汤飞山赴长安,想法搞到二支步枪,秘密返回汉阴组织地方武装。每值战斗,身先士卒,常以少胜多,降服者率皆收编成部。势力逐渐扩充。次年十一月,汉阴县政府将其收编为“清乡队”。沈被委以队长,有士兵80余人。1929年9月,张维玺部一个连东开,夜宿蒲溪铺,他率兵包围,缴获步枪100余支和大量弹药装备。此后,他自改“清乡队”为“陕南人民自卫军”,自称“司令”,不再受县府保安队统辖。同年腊月初十日,张维玺为报夺枪之仇,在涧池财神庙集合乡民,令县府恶差杨发辨认沈部人员,经杨发胡乱指点,无辜群众40余人被杀于庙后麦田。沈玺亭次年派人从石泉捉回杨发,杨托人向他求情,愿倾家荡产买条活命,他回答说:“杨发这条狗命我不能卖,看涧池老百姓卖不卖?”遂于腊月三十日,将杨发交乡民剖腹处死。1930年4月,他率部围汉阴县城月余未克,遂带部离开汉阴,活动于镇安、柞水、宁陕等地,拥兵700余人。次年一月,沈部被安绥军司令张鸿远收编为安绥军第一支队,委以支队长。同年春,随张鸿远攻打安康立功,被委任安康城防司令。旋改支队为团,他任第四团团长,驻防平利县城。1934年9月,安绥军改编为陕西省警备二旅,他仍任四团团长,先后被调往城固、洋县、商州驻防。同年冬,奉杨虎城令,沈部开往西安大营房整训。“西安事变”,杨虎城给警二旅下达任务,解除蒋系宪兵团、保安司令部、警备大队、省政府宪兵连和西安机场部队武装,并担任西安市区警戒。沈玺亭忠实地执行了命令。然而在“西安事变”次日,他又私将蒋介石嫡系师长公秉藩放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第七军军长兼24师师长冯钦哉投靠南京,继而又勾引17师49旅旅长王劲哉叛杨投蒋,沈玺亭受其影响,率部脱离了十七路军开赴户县。西北行营主任顾祝同得知后,晋升他为独立第十九旅少将旅长,令开赴河南尉氏待命整编。后调往南京军政部任少将部副,寻又被派往军政部西安办事处,失去了兵权。1945年在“将校级军官总队”受训,第二年结业。同年办理退役手续,返回安康定居。1949年7月,被委任恒口杂税局局长。解放后,回凤亭老家务农。1951年3月,被捕关押,经审查,他在“西安事变”时有一定贡献,宽大处理,次年二月释放。1981年当选为汉阴县第八届人大代表,1985年2月病故,终年82岁。(节《汉阴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姚宜民(1903~1965)
原名善勋,紫阳人。1925年留学日本爱知医大,次年入明治大学。1930年毕业回国,在西安、汉中、安康、旬阳、紫阳等地师范学校和普通中学任教。曾担任教员、教育主任、校长等职。在西安时,尝为杨虎城教授日语。姚终身执教,又时时不忘政治,曾加入三青团、国民党。1948年8月被聘为紫阳县政府委员。其人正直,有反帝爱国思想。旅日时积极参加中、朝、日反帝大同盟。1949年7月,中共西北局城工部派杨实回乡做策反工作,首先至姚宜民任校长的紫阳中学立足。在杨实的帮助教育下,毅然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建立起秘密联略交通站,为紫阳的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解放后,一直担任安康县中(永红中学)校长,并被选为省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任省人民政府委员,民盟安康支部主任委员,安康县政协副主席。他治校极严,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训练学生遵守校纪。积30余年之努力,桃李满天下。(录《紫阳县志》三秦出版社1989)
张惠民(1904~1943)
原名张志润,平利县人。1926年,投入杨虎城部模范营当兵。次年春,考入国民革命军二集团军西北军事政治学校,任步二队分队长。1930年5月,被分到教导师任连长。
1931年2月,蒋介石调二十六路军,围剿中央红军,张惠民时任二十七师一五八团少校团副。12月24日,随部队参加“宁都起义”,任红五军团副师长。次年春,因肃反扩大化,加之母亲有病,经党代表赵伯生准假,惠民离队回家。1932年7月,安绥军司令张鸿远派团长沈玺亭先后三次至张宅劝惠民到部队,后张鸿远任命他为少校团副兼教育班大队长。在教育班期间,常给学员讲:“我们把部队训练好,好去抵御外侮。”曾悄悄对何振亚、沈启贤讲:“只有学苏联,发展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我们要仿照红军,红军纪律严明,打仗奋勇,红军是为劳动人民的。我们要把队伍训练好,才能抵御外侮。”1934年8月,张所在的团改为陕西警备二旅第4团。次年10月,他升任中校副团长兼1营营长。1936年12月12日,张惠民参加了“西安事变”,率4团占领西郊机场。“西安事变”成功后,他兴奋地说:“现在好了,不再打共产党了。”1937年1月,警二旅被改编为中央军独立第19旅,他任二团上校团长,次年3月参加台儿庄会战,立功受奖。后因“西安事变”株连,被免职。
1940年8月,第二次湘北会战中,他奉命督办军粮,受到传令嘉奖。10月,接任九团团长职务。在长沙保卫战中,他率该团驻守长沙城南天星阁,多次击退日军进攻。1943年11月27日,在增援常德战斗中,张率九团为第三师之前卫,挫敌于常德赵家桥。30日,收复常德。12月14日,得知三营阵地战斗激烈。即亲率卫士排赶至三营,发起反攻,夺回已失阵地。下午二时,三营长阵亡,张振臂高呼:“这正是我们报仇雪恨的时候!不成功便成仁!”声音未绝,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张惠民的遗体安葬于长沙岳麓山。1985年,国家民政部追认他为革命烈士。(录《安康地区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朱茂青(1904~1967)
原名寿松,紫阳县大坝塘人。1919年人西安成德中学,因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被开除学籍,经全校师生抗议,改为留校察看。1923年毕业,考入武昌南湖文科大学。1925年,参加驱逐军阀校长斗争,被开除并遭通缉,辗转回到陕南家乡。后到西安参与记者工作。1927年应同学之邀到陕西省立西安师范任教员,并兼任《中山日报》记者。不久即与共产党组织取得联系,次年经中共陕西省委黄平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因黄平被捕受牵连。亦被关押。出狱后,与李子健等人编辑《西安市日报》,朱茂青任总编辑。利用这块宣传战地,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半年后,报馆被查封,朱茂青出走北京,遂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次年冬,杨虎城主陕,他以天津《大公报》西北旅行社记者身份回陕,被推荐为选派留学生,人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读书,不久参加反帝同盟。“九·一八”事变后,赴日留学生陆续回国,朱于1933年冬回到北京,经友人介绍赴榆林女师任教,不到半年转到蒲城尧山中学。1936年,经共产党人周芝轩介绍,朱茂青在尧山中学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便与一群进步知识分子结合在一起,进行抗日爱国教育。1949年5月,西安解放,朱茂青先后担任西安市政府秘书处主任秘书、文教局局长、市教育工会副主席等职。1956年调中共西安市委工作,历任宣传部副部长、文教部副部长、教卫部部长。1967年于西安病逝。(节《紫阳县志》三秦出版社1989)
蒋文年(1904~1979)
原名蒋昌龄,紫阳县鸡鸣坡人。民国九年(1920)毕业于县立高等小学,旋人陕西省立第二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朝阳大学。在朝阳大学加入国民党,受李大钊领导,任左派特别市党部干事。十三年(1924)经马天锡、张勤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党小组长,朝大党支部组织干事等职,在洋东工人和学校工友中搞工运。在此期间组织成立了“共鸣社”、“晦明社”、法律研究会等党的外围组织,吸收进步学生为共产党员。同年4月,李大钊在北京遇难,蒋文年参加反军阀宣传被宪兵逮捕,囚禁一月有余由校方保释。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后,中共中央派蔡和森到北京召开干部会议,提出今后工作方针,蒋文年参加了这次会议,会后任朝阳大学党支部书记,后又被中央派赴武汉,任武昌县委书记,做整顿党的组织工作。1928年春,白色恐怖日趋严重,鄂中区特委由武汉迁至汉川县分水嘴,蒋文年任制裁反革命委员会主席,负责审判土豪劣绅和反动派。5月,在汉口联络处被捕,因无证据获释。接着分水嘴根据地被敌占领,蒋文年即去北京,未与党组织取得联系,自此脱党,到华北大学政治经济系学习两年后,任济南法院书记官。决定今后“不参加任何政党,不作官,不经商,不谈政治问题,以示全节”(蒋文年《自传》1950年)。1931年冬,蒋文年奔父丧回紫阳,于年末应聘去安康中学,旋改入兴安师范任教务主任。后因厌恶教书,离开兴安师范。因生活无着,将朝阳大学法律专科毕业证件送交省高等学院,被派任商县法院承审官。“西安事变”后,应聘任西安一中教务主任。1938年,西安遭日机轰炸,西安一中迁至洋县。学校先后成立弟兄会、姊妹会、民先队等组织,活动频繁。洋县三青团干事长纪白成认为是受蒋文年指使,密告到省,汉中警备司令祝绍周即派人秘密调查,适逢安康人曾康矫任洋县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劝蒋重人国民党,以求政治保障。蒋文年遂于1941年8月重新加入国民党,但未参加活动。1942年被调往西北大学商学院任讲师兼生活指导。次年经友人推荐和省教育厅长王捷三介绍,任安康中学校长。1945年12月,为了摆脱党派斗争,辞职任旬阳县司法处审判官。解放后,蒋文年在安康经过“旧公教人员训练大队”学习,被安排在紫阳蒿坪区第二完小校长。1950年入西北人民大学学习,后历任大荔中学专科教员和安康县第一中学教师。1963年因病退休,1979年病故于安康吉河。(节《紫阳县志》三秦出版社1989)
邓振德(1905~1983)
字慎修,安康县毛坪人。少时就读于私塾,两年后因家贫辍学。私塾先生感其勤奋,家藏书籍供其尽读。二十九岁时,母亲和两个孩子于10日内先后病故,悲痛万分,更哀乡亲缺医少药,老不能寿,幼多夭折,遂矢志以医术济世为己任。承李雁南、杨和轩几位老先生指导,悉心研读医药经典和《孙子兵法》,常言“用药如用兵”,溶医理、药理、病理、事理于一炉。尤擅长治疗伤寒、小儿及妇科疾病。处方用药胆大心细,多有创见。如某患者咽喉及口腔麻木僵直,舌伸出不能收。处方宜用“三生饮”(由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三味组成),此药方有毒,稍有疏忽,会致死人命,为一般医生不敢取。邓振德辩证旋治,竟立见功效。还擅长针灸,用此医术救活惊风窒息儿童不少。紫阳杨某三岁时服错药致哑,年已二十八岁,他针刺患者风池穴,越规定深度,使患者恢复语言功能。他注重医疗实践,善于总结经验,集《肘后验方》2辑,1956年在恒口医院任中医,年过七旬,不思隐退,寝室施诊,患者盈门。七十有九,还策杖出诊。曾任安康县一届人大特邀代表,二届、六届、八届人大代表,县政协六届委员,并担任省中医研究所通讯研究员。逝世时其灵堂挽联:“慎哉斯人,苦心孤诣励后辈;修洁其身,精益善道济万民。”(录《安康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
牛希渊(1905~1987)
原籍陕西商县,1924年来安康县立小学担任教员,遂人安康籍。从此投身安康教育事业,积极要求进步,思想觉悟得到很大提高,1933年春,与中共地下党员王辛德等四人任安康《民知时报》记者,因撰文揭露与讽刺地方官吏借禁烟中饱私囊,为国民党县党部书记王禹九所不容,以“涉嫌通共”,将牛希渊逮捕,押送西安关押3月余,后经地方士绅多方斡旋,营救出狱。回安康继续教职生涯,1944年任安康西城镇中心学校校长,一直到安康解放。建国后,历任安康县南井小学、安康一中校长、语文教师。1959年被选为安康民盟支部委员、县政协委员。牛希渊工书善画,是安康著名书法家和画家,作品屡次获中央和省奖励,1985年牛希渊隶书联:“欧风美雨通传述,国计民生备见闻”。被《中国日报》收录,为安康书界争得了荣誉。(纂牛谦才《牛希渊简介》)
张复振(1907~1968)
山东观城人,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十九军五十七师师长。1949年5月,率部自郧阳出发西进作战,5月25日解放白河后,即分两路向平利进军,先后解放竹溪县,并占领关垭子。胡宗南慌忙从镇安、柞水急调军队增援安康。6月6日,敌军先头部队进至平利长沙铺,张复振率57师阻击国民党部队东犯,以一个团的兵力,坚守阵地,英勇作战,歼敌450多人,直到夜幕降临,撤出阵地。6月24日,国民党以5个师的兵力发起进攻,张复振指挥部队,顽强反击,激战终日,歼灭国民党军队副师长李鄂等573人。7月10日,国民党军队再次发起关垭子战斗,张复振率57师配55师一举攻克关垭子,歼国民党部队144师、135师24000多人,生擒144师师长符树蓬,解放平利,平利人民从此获得翻身。(纂《平利县志》三秦出版社1995)
张文津(1907~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