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枝枝叶叶皆色朱,混混沌沌世难明7
大智皇帝平怪异、逃雀笼——预言明武宗的怪诞
天下饥寒有怪异,栋梁龙德乖婴儿。
——《烧饼歌》
如果说唐高祖是中国一切史书中最受贬低的一位君主,那么明孝宗就是中国史书中最易忽略的一位明君,由于上有庸父宪宗朱见深、下有劣儿武宗朱厚照,孝宗朱祐樘这个在“土木堡之变”后开创了一派中兴气象的明朝君王,反而显得不那么引人注目了。
朱祐樘十八岁即位,年号弘治,在他当政期间,既无权臣、宦官或后宫的专权,也很少有弊政。而且他勤政、宽容、尊礼儒臣、体恤民生,赢得了儒家士大夫的一致好评,被视作明代历史上最符合儒家伦理的君主典范。所以,孝宗治下的“弘治中兴”成为明史上政治最贤明的时期,孝宗也被视为明朝诸多荒诞帝王中的一位贤君。明末学者朱国桢曾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将孝宗视为夏商周三代之后,与汉文帝、宋仁宗比肩的贤君,足见对其评价之高。
然而,中兴不会永久地持续下去,就像朱祐樘无法长生不老一样。执政十八年后,朱祐樘因偶染风寒而卧床不起。病榻前,他把江山交付到了十五岁的儿子朱厚照手中,并给辅政大臣留下了“东宫年幼,好逸乐,先生辈善辅之”的嘱托。
知子莫若父,朱祐樘眼中这个“好逸乐”的儿子,就像是一个玩心不褪的顽童,以最惹眼的“无赖气”结束了孝宗耗尽毕生开创的中兴之势。这位“无赖”新君,就是大明王朝的第十代皇帝武宗朱厚照,也是大明朝活得最逍遥快活的皇帝。
他的人生仿佛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便注定是备受宠爱的。
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九月廿四日申时,大明王朝开国一百三十三年来身份最为尊贵的朱厚照降生了。他之尊贵,不只因其嫡长子和独子,更因其大吉大利的生辰八字。按照中国传统的八字算法,他出生于申时丁酉日甲戌月辛亥年,恰好是地支中的“申、酉、戌、亥”的顺序,在命理上称为“贯如连珠”,主大富大贵,据说明太祖朱元璋的生辰也是“贯如连珠”。再加上,据说他的长相貌似太祖皇帝,神采焕发,气质如玉,灵动机敏,因此,自出生那一刻起,朱厚照理所当然地接受着来自于各方的称赞。出生仅仅五个多月,就被册封为皇太子,这在大明王朝是空前绝后的。
八岁时,在大臣的请求下,朱厚照正式出阁读书。年少聪慧的他,前天讲官所授之书次日便能掩卷背诵。数月之间,就将宫廷内烦琐的礼节了然于胸。他的父亲孝宗皇帝和当时朝堂上的大臣们都相信,眼前的这位皇太子,就是刘伯温所预言的“栋梁龙德乖婴儿”,将来会成为一代贤明之君。
一切都按照人们期望的方向顺利地行进着,直到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孝宗皇帝突然去世,皇太子登基,是为武宗。与那些经历过父子猜忌、兄弟相残之后才坐上帝王宝座的人相比,朱厚照的登基之路也走得格外顺畅。于是,人们将这一切都视为上天所赐予的幸运,将这位一路顺风顺水的武宗皇帝视为又一个新的希望与寄托。
但自这位“小时了了”的帝王开始执政的那一天起,事情开始出现了偏差,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开始失控了。幼年时好学习、尊师长、善作诗、能度曲的朱厚照,开始将其身上的“无赖气”毫不保留地表露出来。
鲁迅先生有一句著名的评论说:“其实唐室大有胡气,明则无赖儿郎。‘无赖儿郎’四字,用在厚照身上,可称的评。”但武宗的“无赖”并非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式“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气概,而是演变成了“我就无赖我愿意”的刁蛮。这个自出生之日起便处于无尽溺爱之中的十五岁孩童,几乎从未受过任何的拘束与限制,因而他是自由的、天真的。
但在万众瞩目下登上皇帝之位后,他突然发现自己竟要受太多繁文缛节的羁绊,于是选择逃离。就像学者张宏杰在《中国皇帝的五种命运》中所说:“自从登上皇位的那一天起,他唯一的渴望就是逃离:逃离这座龙椅,逃离这座皇宫,逃离这座京城。他愿意做将军,愿意做武士,愿意做一个驯兽师,就是不愿意做皇帝。上天赋予他的是多血质性格: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对于皇帝这项工作来说,这种性格无疑是最不适合的。”
确实,天性好动、我行我素的朱厚照,做事不拘小节、藐视权威。为了减少对自己行动的限制,他废除了尚寝官和文书房侍从皇帝的内官。借种种因由逃避为皇帝而设的经筵日讲,后来索性连必须出席的早朝也不上了,为后来世宗、神宗的长期罢朝开了“先例”。
在尽可能地远离龙椅之后,武宗又想要着离开“囚禁”自己的皇宫。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不甘于过宫内枯燥生活的朱厚照,索性离开紫禁城,住进了皇城西北的豹房新宅,自此豹房成为武宗居住和处理朝政之地。对于那个厌恶至极的皇宫,他没有丝毫的留恋,所以当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正月宫中因燃放烟花,不慎失火殃及宫中重地乾清宫时,他能谈笑风生地说出:“好一棚大烟火啊!”
朱厚照的逃离还在继续。根据明朝的祖制,除非有类似于战争、送葬等重大事件,否则皇帝不得离开京城。但喜欢蒙古人装束、钦羡蒙古人自由的朱厚照,渴望能到大漠去感受一下凛冽的风霜、亲眼见识一下骁勇的铁骑。
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十月,蒙古鞑靼小王子率五万兵马南下,朱厚照得知后大喜,即刻决定御驾亲征,却遭到了群臣的反对。但朱厚照并未就此罢休,在经历过此前的偷走失败之后,朱厚照已总结了一定和经验,这次他乘着半夜时分,偷偷地潜出了京城,直奔居庸关而去。
五天之后,武宗一行来到了塞外孤城宣府,在这里已经拥有整个天下的朱厚照,又封自己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加封“镇国公”,还要朝廷给自己发放俸禄。武宗此举,令遵奉“君为臣纲”的整个大明朝堂陷入了一种窘境之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大臣们在面对皇帝之时,到底该如何称呼。
但在朱厚照看来,这样的结局是十分有趣的,他终于令那些惯于捆绑着他的群臣们也陷入了手足之措之境。在与群臣的这一回合的“斗争”中,武宗胜了。与此同时,御驾亲征的武宗在与蒙古的交战中,也取得了一场难得的胜利,《明史》记载明军死亡五十二人,蒙古军死亡十六人,武宗亲手杀敌一人,此后正德年间蒙古不敢再南下侵犯。这应该算是武宗荒诞治下屈指可数的政绩之一吧。
大明王朝,作为中国古代封建专制王朝的其中一个,和其他王朝一样都是“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故而皇帝就如同国家的“灵魂”,承担着对整个帝国负责的重任。“假如皇帝的个性竟不是上述的那一流——就是,彻底道德的、辛勤的、既不失掉他的威仪而又充满了精力的——那么一切都将废弛,政府全部解体,变成麻木不仁的状态。”黑格尔在他的《历史哲学》中如是说。显然,朱厚照就是黑格尔所说的那类帝王,而他治下的大明帝国也就呈现出了“天下饥寒有怪异”的衰败之势。
身为帝王,朱厚照是荒诞的,他令短暂的“弘治中兴”消弭殆尽,使大明王朝的元气日渐损耗;身为人,朱厚照是纯粹、天真的,单是那句“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人生不过一场戏,嬉笑怒骂玩玩看”,便可见其可爱之处。但他毕竟不是普通人,自登上帝王之位时起,他的率真就注定会被解读成胡闹,而他唯一能做的,或许就是手捧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慨叹一声:何苦生在帝王家!
人物纪:
明孝宗与一夫一妻制
在明朝历史上有一个特别的皇帝,一生饯行一夫一妻制,他就是孝宗朱祐樘。不同于以往封建帝王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朱祐樘一生中只有一个皇后,而且没有其他的嫔妃。晚明学者黄景昉说:“时张后最笃爱,同上起居,如民间伉俪然。”这在封建帝王的生活中,实在罕见。他之所以践行一夫一妻制,可能是因孝宗本人性格滥,又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可能是他自幼看尽后宫争斗,不愿重蹈覆辙;可能是张皇后个性活泼,一人便足以吸引和约束孝宗;也可能是由于受到大臣谢迁的劝谏。无论是什么原因,其一夫一妻的结果都是中国封建历史中的一段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