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堇子山下有一对兄弟,阿哥把节老实,老婆是个勤劳的女人,夫妻俩生有一子,靠种田度日。他们常带着年幼儿子到田头干农活,日子一长,潜移默化,小孩模仿起大人干活动作。说起来可笑,父母拿锄头挖泥,小孩拿调羹刨土;父母给儿子洗脸洗手,儿子也给小花猫洗脸洗手,两三岁孩子模仿的动作与父母一模一样。邻舍说:“三岁意见看到老,长大了像爹娘一样是个种田坯,没有出息。”也有的说:“儿子像阿娘,银子好打墙。”
再说阿弟,头子活络人勿呆,处处都要占便宜,生了一子,夫妻俩特别宠爱。儿子哭了,娘拉着小手往自己脸上打,逗儿子开心。小孩吵架,她不分青红皂白,怂恿儿子打别人巴掌,还称赞儿子打得好,打完后娘儿俩哈哈大笑。儿子自幼吃好穿好,她每天给儿子吃一个白煮鸡蛋,但愿儿子白白胖胖。
隔壁阿哥的儿子见弟弟吃鸡蛋,也想吃白煮鸡蛋,可是爹娘要用鸡蛋换钱,只得吃白洋萝卜。一年后,阿哥儿子吃得白白胖胖,阿弟的儿子却面黄肌瘦。
阿弟夫妻心痛儿子,就去问阿哥阿嫂,兄嫂如实相告。阿弟夫妻也给儿子吃白洋萝卜,希望他也能长得白白胖胖。可是儿子吃惯了鸡蛋,马上把萝卜扔掉,大哭大闹,连连打娘的巴掌。娘还是哈哈大笑,百依百顺,如此习以为常。
一眨眼,两家儿子都已廿岁,娶了妻子,但是阿弟儿子打娘的脾气一点也没收敛。他当着妻子面狠打亲娘,娘后悔莫及,只得悬梁自尽。儿子打娘天理不容,触犯王法被诛。妻子儿子都死了,老父悔恨交加,得了重病。幸亏阿哥的儿子来赡养叔父,总算:“墙倒倚着壁,呒没儿子靠阿侄。”
因此民间流传说:“三岁打娘娘会笑,廿岁打娘娘上吊。”
(张翠娣讲述 乐俊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