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心存偏见,我想谁都无法否认,大多数普通中国人现在不再愁吃愁穿,更有一部分人有了富裕钱,开始去到国外旅游了。据北京一家报纸报道,2006年出境旅游公民大约是3200万人次,这就是说,相当于京、津、沪三地居民在去年走出国门。这样美好的情景,这样巨大的数字,这样壮观的景象,在二三十年以前大概连想都不敢想,所以,当时做为远景描述的,无非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现实完全超过想象,连小说家编造故事恐怕都没有出现笔下。因此我们有理由说,大多数中国人有钱了。
有钱,当然是好事。过去标榜的“越穷越革命”,只能关起门来说说,只要你走出国门,就会体会到穷光蛋是多么被人瞧不起。1985年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奥地利,有两件事让我非常受刺激和恼怒。一件事是所有的景点,印发的文字说明书除了英语、德语、法语等,还特意为日本旅客设日语,却根本没有中文的说明。尤其令人难以接受的是,我们常常被误认为日本人,请翻译向导游询问原因,回答非常干脆:“未见过中国旅客,来的都是日本旅游者”。另一件事是在一家餐馆吃饭,等了好久没有人理睬,我们连声唤了多次,那位台湾老板才走过来,弯指敲桌怒气冲冲地斥问:“你们大陆客只能吃快餐,这儿的饭你们吃得起吗?”把身份说得好听点,我们还算是作家,竟然被人如此瞧不起,想起来真觉得窝囊。可是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想原因只有一个字:穷。
因为穷,没有更多中国人出境旅游;因为穷,景点自然就没有中文说明;因为穷,人家才把我们误认日本旅客;因为穷,我们才被台湾老板训斥……总之一句话,因为我们那时穷啊,这个世界才没有我们的地位。虽然古话说“人穷志不短”,我们在气度上、作法上绝对不会给国家丢脸,但是内心深处的滋味却依然是酸酸的、涩涩的,许多天都浑身不是劲儿。完全应了那句话了:无钱寸步难行。即使在标榜********的西方国家,金钱也是绝对的统治者,只有“民富国强”才是根本,否则再说什么都无用。这也正是“发展是硬道理”之所在。
现在不同了,我们经济上开始富了,有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渐渐到国外旅游了。这说明什么呢?一是说明这部分人会享受生活了,一是说明这部分人成了国人的“脸面”。正是因为如此,有个非常敏感的问题毫不含糊地、没商量地摆在了这部分人面前:富了,有钱了,可以周游世界了,那么,你的举止表现如何呢?“富而好礼”是中国的传统。有了钱,在各方面都有条件讲究了,就更应该懂得礼貌、礼节、礼仪,就更应该有文化教养和高尚操守,只有这样才算高雅之士、文明之人,走到哪里别人才会由衷地尊敬。
那么,这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人有更多机会出国旅游了,礼貌上究竟做得如何呢?相信大多数人是好样的,是响当当的中国旅游者。不过,细说起来也怪不好意思的,各种媒体同样有所报导,有些出国旅游的人,由于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不守规矩,等等,等等,很让外国人讨厌和看不起,进而在景点用中文挂牌提示。尽管让外国人赚了大钱,却也招致人家的不满,头脚走了后脚就开骂,这不能不说是丢人现眼。这样出去充当国人“脸面”,我看后觉得非常的难过。有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有钱却不见得能买来尊敬热爱,这个道理那些所谓富裕的人应该懂的,否则你只能永远是个被鄙视的“钱奴”,或者叫做金钱的高人精神的矮者。
常言说,人一阔脸就变。其实这倒也没什么,关键是看你如何变?倘若男人变得更为懂礼貌,女人变得更为知优雅,我觉得那就再好不过,说明财富也会教养人,就如同人们经常讲的现在有钱了,开始讲究了。问题是有的人钱倒是有,只是行为上并不讲究。有次去外地参加文学笔会,乘坐一位民营企业家的车,这位老板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竟然脱去鞋子架起双脚,高放在明晃晃的车窗前,我们坐在后边的客人觉得十分扫兴和杀风景。同样是在这次文学笔会上,有位年轻人身着高档西装,领带不是紧系在挨脖子的衣领,而是像个马铃带似的松晃着,简直是糟蹋了这套洋装,这种不懂规矩的随意着装,若是出国旅游依旧如此,恐怕得让外国人笑掉大牙。至于其他方面,无礼无貌的事也不少。
北京的出租汽车司机有个非常好的行动口号:“对内宾我们代表北京,对外宾我们代表中国”,不妨借来赠送给那些不拘小节的旅游者,你们出国旅游哪怕有一点不检点,人家绝对不知道你是张三李四王五,而是统称“中国人”如何如何,这就需要认真地想想看啦,你的仪表,你的举止,你的语言,绝对不光是属于你个人所为,而是统统负载着13亿国人的名声啊。朋友,请给同胞留点情面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