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注意到,宝宝开始更偏爱使用右手或左手了,这是由他的基因决定的,有5%~10%的人是左撇子。大约有20%的孩子是左右开弓,从来不会完全偏爱用哪只手。
宝宝发育水平
身体发育
体重:男孩约12.64千克;女孩约11.92千克。
身长:男孩约89.06厘米;女孩约87.42厘米。
坐高:男孩约54.02厘米;女孩约53.06厘米。
头围:男孩约48.44厘米;女孩约47.39厘米。
胸围:男孩约50.06厘米;女孩约48.47厘米。
牙齿:此时孩子大约萌出16颗牙,已萌出第二乳磨牙。语言、适应性行为发育
将近2岁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以前长了,记忆力也加强了,他大约已掌握了300多个词汇。他能够迅速说出自己熟悉的物品名称,会说自己的名字,会说简单的句子,能够使用动词和代词,并且说话时具有音调变化。他常会重复说一件事。他喜欢一页一页地翻书看。给他看图片,他能够正确地说出图片中所画物体的名称。大人若命令他去做什么,他完全能够听得懂并且去做。他开始学着唱一些单调的歌,还喜欢猜一些简单的谜语。
他会自己洗手并擦干,会转动门把手,打开盒盖,会把积木排成火车,总想学着用小剪刀剪东西。总之,这时的孩子非常可爱。
体格发育
2岁左右的小儿腹部前突已比以前减轻。大小便已经完全能够自我控制了。
动作发育
将近2岁的幼儿走路已经很稳了,能够跑,还能自己单独上下楼梯。如果有什么东西掉在地上了,他会马上蹲下去把它拣起来。这时的孩子很喜欢大运动的活动和游戏,如跑、跳、爬、跳舞、踢球等。并且很淘气,常会推开椅子,爬上去拿东西,甚至从椅子上桌子,从桌子上柜子,你会发现他总是闲不祝
现在他只用一只手就可以拿着小杯子很熟练地喝水了,他用匙的技术也有很大提高。他能把6~7块积木叠起来,会把珠子串起来,还会用蜡笔在纸上模仿着画垂直线和圆圈。睡眠
2岁的孩子每天夜间需睡眠10个小时左右。午睡2~3小时左右。
2岁左右的宝宝喜欢看画片,喜欢听故事,喜欢看电视动画片,喜欢大运动游戏,也很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他会学着把玩具收拾好,并且对自己能独立完成一些事情的技能感到很骄傲。比如他可能把积木搭好然后拉你去看。两岁左右的孩子很爱表现自己,也很自私,不愿把东西分给别人,他只知道“这是我的”。他还不能区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将近2岁的孩子独立性还很差,如果突然给他改变环境,或让他与父母分离,他会感到恐惧。宝宝快满2岁了,喜欢独自到处跑着玩,在床上跳上跳下地蹦个不停,喜欢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喜欢玩有孔的玩具,习惯地将物体塞入孔中,反复玩弄不厌其烦。还喜欢听儿歌听故事,搭积木,按开关等有趣的活动。
2岁左右的孩子,胆量大一些了,不像以前那样畏缩了,不再处处需要家长的保护,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时刻依赖着大人,能够较独立的活动,宝宝的情绪多数时间都比较稳定愉快,有时也发脾气。在高兴时会用亲昵的声音和举动靠近你,在家庭中经常起到节目主持人的角色。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做事喜欢重复,并且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性。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如玩具的摆放,家庭简单物品的设置和生活规律上,给予有意识培养。
心理发育
喜欢把物品拆开研究,把周围物品摆来摆去,帮助大人做事,喜欢玩球,听短故事,模仿大人动作,指认书中物品。
喜欢学唱儿歌,用笔在纸上做记号,喜欢奔跑,将钉、栓塞入孔中,堆塔积木,扳弄开关。
爱听小故事,做“藏猫猫”游戏,能用线穿珠子,指认书中图画,会跳上、跳下台阶,念简短儿歌。
智力发育
宝宝到了2岁时,“不要”“讨厌”之类的拒绝词逐渐出现在日常对话中,而且愈来愈频繁,在此之前宝宝一直都很听话,所以有的妈妈会担心宝宝是不是有叛逆倾向。其实这是因为宝宝自主性及独立性开始萌芽,才会出现这种现象,相反,对凡事顺从的宝宝爸爸妈妈才应该担心。
玩游戏也倾向智能性的玩法,喜欢拿起话筒玩对话游戏,玩积木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由于好奇心非常强,不管玩什么都不长久,马上又开始另一玩法。在大人的眼里,总觉得这样不够稳重,但这是正常现象,每个宝宝都会有这种举动。
1~2岁的孩子,有时不会或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需要家长的理解。如果家长做到了,会促进孩子语言的发展,也有利于形成母(父)子之间亲密的关系。过了1岁以后,宝宝很喜欢看电视上的儿童节目,到了2岁左右,由于情绪有显著的发展,会随着电视或图画书上的剧情或哭或笑。让宝宝看电视的做法毁誉参半,有的论调认为小孩看电视,可以促进智能发展,有的认为剧情会对小孩的人格造成影响。要小孩完全不看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是帮他选择适当的节目,绝对不能让电视成为保姆。
这个阶段宝宝的记忆力也成熟了,他记起以前打针疼痛的经验,所以一走进医院就会放声大哭。
创造力也随着记忆力一起萌芽。这时候宝宝开始会使用工具,如果给他铅笔,一开始他会胡乱涂画,渐渐会画出圆形、四角形之类的图形。
2岁的宝宝可以用简单的会话和同年纪的小朋友沟通,所以宝宝喜欢和他们玩在一起,也能说出小朋友的名字。
这段时期的宝宝占有欲很强,不但自己的东西不借人,看到别人的东西又硬要,当然会与小同伴时时争吵,没有办法好好玩在一起。
让他跟大一点的小孩玩,吵架现象会得到改善,同时也能渐渐了解游戏规则,培养社交性。
这段时期宝宝因为渐渐理解各种感情,所以也能敏感地发现大人们的表情。
这是一段麻烦期,不过不久他就有自制力了。大人用开朗、敦厚的心去培育宝宝,宝宝自然会养成正确的社交性。
21~24个月宝宝早教参考
引导孩子关心和理解他人
在成功的人际交往中,具有关心和理解别人的能力是相当重要的。所以父母应逐渐让孩子学会关心别人的感受,理解别人可能会有不同于自己的想法。
例如,妈妈的手不慎被刀划破皮的时候,妈妈就可以一面进行消毒与包扎,一面告诉孩子:“妈妈的手现在出血了,也很痛,是妈妈不小心造成的。”还可以进一步对他讲今后咱们俩都要多加小心的道理。这时,妈妈还要不失时机地教孩子用语言和行动表示对病人的关心。告诉他:“妈妈的手破了,不能沾水了。宝宝现在长大了,你要照顾妈妈,要帮助妈妈,饭前可以自己去洗手吗?”他一定会点头说:“会。”
家中其他亲人生病时,可以让孩子了解病人的感受,引导孩子去想想自己以前生病时的难受经历,培养他的同情心。有时妈妈很累了,孩子还缠着要求讲故事,你可以告诉他:“妈妈今天累了,真的不想多说话,宝宝是不是也知道关心妈妈?好宝宝让妈妈休息一下。”
在日常带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应把自己的感受告诉给孩子,使孩子知道别人的感受有时会和他的一样,有时会和他不一样,当知道父母不舒服时,孩子也需要表示出他对大人的关心,而一旦孩子表达了关心,父母又是多么高兴,一定不能忽略,要及时给予鼓励。
如果孩子在与小朋友做游戏时,不小心弄疼了别人,或用玩具蛇之类的东西去吓唬了其他孩子,也可以借机进行教育,使他知道此刻别人的不良感受,让他学会向别人道歉,学会说“对不起”。
指导孩子向成人求助
孩子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甚至遇到严重的突发事件。在这种时候,家长不一定都在孩子的身边。为帮助孩子学会处理突发问题,要从小教会孩子向成年人求助。
在指导孩子向成年人求助之前,要先教会孩子哪些人是可以求助的。首先当然是家庭成员,其次是平时熟悉的邻居和家长的同事、朋友。如果是在家庭以外,应当尽量寻找警察、专业工作人员以求得帮助。
接下来要教孩子辨认出可以求助的成年人。如果是家庭成员或邻居、同事,就应当经常让孩子接触这些人,让孩子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孩子能在复杂的环境中认出这些人。另外可以教孩子认识一些公职人员穿的制服,例如警服、保安员的衣服、军服等等。这样,孩子就可以借助服装分辨出什么人可以求助。
应当告诉孩子如何向成年人求助。在家庭中,应当有固定的地方存放成年人的联系方式,让孩子一旦有事就可以找到,并联系上家人。常用的求救电话也要让孩子记牢,或者将电话号码保存在电话中,并教会孩子使用自动拨出功能,使他可以迅速拨打求救电话。这些常见的电话包括:火警电话119,匪警电话110,急救中心电话120或者拨打999等等。另外,也可以在孩子的衣服上缝上写有联系电话或家庭住址的布条,告诉孩子如果有事可以给成年人看这个布条,以便联系到家长。
指导孩子向别人表示友好
家长要教育孩子用礼貌的方式和别人打招呼,表达自己希望交往的意愿,告诉孩子小朋友是你的小伙伴,要成为好朋友,要相互握握手,说声“你好”。直截了当地告诉孩子,见到长辈主动上前问好;如果接受了别人的帮助时,要说“谢谢”;与长辈或朋友分手时,主动招手说“再见”;有客人来到家里,要说“请坐”“请喝茶”等。在这方面,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使孩子耳濡目染,自然养成友好待人的习惯。
还可以指导孩子用行动来表示友好,比如,告诉孩子要把自己最喜欢的巧克力糖拿出来招待客人,或者让别人玩他心爱的玩具小熊,有时,即使是让别人碰一碰自己喜欢的东西,都体现了孩子的友好态度,父母应表示肯定和鼓励。
有些骂人的粗话,孩子不懂得其本身的意思,听到人家大声喊叫之后,觉得好玩就学说了出来。父母听到之后应及时摇头,明确地表示出不喜欢孩子的这种举动,告诉他那是一句对人不礼貌的话,会让人觉得你对人家很不友好,好孩子不要去学这样的话。家长的态度要坚决,但是不要做出过于强烈的反应,以免使孩子感觉到这句话怎么就那么容易引起父母的注意?很好奇,反而加深了孩子的印象。
正确对待睡前习惯性擦腿
孩子睡前或醒后双腿交叉或并拢做小的摩擦,面部表情略紧张,过几分钟后神情放松才入睡,有时会在家具犄角或骑在某物体上活动而摩擦阴部。多见于女孩子,原因可能为蛲虫、阴部湿疹及局部轻度炎症及不适。他们为了解除瘙痒及不适而采取摩擦,并由于摩擦有快感而形成习惯。
家长看到这种情况不要自己先紧张起来,要预防擦腿成为习惯,首先要去除蛲虫或湿疹之类致痒的原因。让孩子穿上宽松的睡衣,睡前要清洗阴部,必要时用药物治疗湿疹及炎症。入睡前可讲故事、听音乐分散注意力,发作时可将孩子抱起或坐起来干点小事以中止擦腿活动。如果白天也出现这种擦腿动作,可马上带孩子到户外散步或做平时他最喜欢的活动转移注意,经过一段时间监视,孩子中止这种活动之后,这种习惯可渐渐戒除。
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
目前对独生子女心理特点有无特异性这一问题,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大量的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心理品质上没有呈现群体间的显著差异,然而却表现出一些相对倾向性的特点。如在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上独生子女优于非独生子女。在某些性格特征(如独立性、友好性等)和行为表现上(如谦让、尊重长辈等),独生子女又差于非独生子女。
研究中发现,独生子女群体中,性格方面存在着“两极”性。即一部分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具有更多的同情、友善、乐于助人、自信等品质;而另一部分则比非独生子女显得霸道、自我中心、依赖、不合作等。研究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性格方面的差别,随年龄增长而日益不明显。由此可见,独生子女的特点不完全是因为“独生”,更主要是由于家庭教育方式和父母的教养态度所造成的。
教宝宝读书的技巧
在忙着让孩子过早学习过多知识之前,您不妨静下来,想一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让宝宝从心底热爱图书,掌握阅读的方法,这比单纯地多教宝宝认几个字、识几个数强得多。
首先,读书时的焦点应该放在宝宝身上,而不是图书。父母应该从宝宝的视线和行为举止判断阅读活动是否要继续,或是得先暂告一段落,绝不可以图书为中心,坚持要看完一本书或一个段落才停止。
其次,宝宝有用手翻书的意向时让他翻个够。不要怕书被宝宝撕掉,或放入口中吃,因为婴儿的“吃书”也是他探索图书的方式。当然,父母要选择合适的图书给小宝宝,比如用硬纸板做的卡书,用布做的布书,还有小木书等等。图书的圆角处理对宝宝也很安全。图书的图画质量也是要考虑的因素之一,给婴幼儿选图书,要选择画面大,图画清晰,文字较少的画报式的图书,故事的内容也要符合婴幼儿的心理,充满天真童趣。
第三,在共读过程中要激发小宝宝的兴趣。要用绘声绘色、清楚、简明的语言叙述故事,边讲边用手指着对应的人或事物。同时要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宝宝对书中某些人或物注意时间较长,或主动用手指指书上的某个画面,父母就不要一个劲儿自顾自地讲下去,而是要对宝宝的行为做出应答,重复刚刚讲过的,再反问宝宝“这是什么?”“小兔子怎么跳啊?”等等,让宝宝记住你刚刚讲的,模仿书中人或物的声音或动作,慢慢地,宝宝就会主动参与进来。当宝宝出现累了或困了时,就要马上停止,不要强迫宝宝看完这本书。
宝宝语言能力训练
语言能力游戏
假装你的车子是一匹马,开始发动车子时说:“我们出发吧!驾,驾1孩子听了会很开心,并会说“这不是汽车发出的声音1这时你可以表现出惊讶的神情,并问他汽车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发邮件
给孩子做一个邮箱,邮件可以是单词,图片或小故事。你可以给邮件分类,给孩子读邮件,也可以像邮递员那样投信。
告诉我今天发生了什么
安排一个特殊的时间(如就餐或就寝时),和小孩谈谈这一天你干了些什么。孩子年龄稍大时,问问他做了些什么,尽量帮助他回忆。
我叫什么
在冰箱上贴一些磁性字母,每天早餐后,拼写一个新单词。先从小孩的名字开始,然后是宠物、姐妹的名字等。
转盘
挑选一些相似的图片(如动物图片)放在圆转盘上,然后用力转转盘,让孩子猜猜哪张图片停在他面前,“是马?”、“还是猪?”说出它们的名字,并学叫它们的声音,同时告诉孩子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
你有新邮件
喜欢家庭成员和朋友给孩子发邮件,你也不时地给自己发些邮件。收到邮件时,和孩子一起坐下来阅读。不要担心邮件太长——这只会延长家长和孩子一起坐着阅读邮件的快乐时光。
学会打招呼
日常生活的一些招呼语、寒暄语,往往是习惯成自然。与其教他,不如在实际生活中自然地运用出来,让宝宝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学会。
学单词句
妈妈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训练宝宝讲“是”“不”“吃”“拿”“要”等单词句。
如宝宝想要妈妈帮助他拿一样什么东西,往往习惯借助手来“嗯”“氨地叫,这时妈妈就乘势要他讲话:“是这样吗?是的话,就讲‘是’,点点头。”“不是这样吗?不是的话,就讲‘不是’,摇摇头。”又如宝宝急切想吃某样东西时,妈妈就顺势要他讲“宝宝,吃”“宝宝,拿”“宝宝,要”等。
猜猜它们的名字
语言的发展因人而异,同样是1岁的宝宝,刚满1岁跟快2岁的宝宝看起来就有很大的差别。所以,身为父母者不要焦急,也不要拿自己的宝宝跟别人比,耐心地、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他。
可以跟宝宝玩游戏,同时问他:“这个是什么?”接着又问他:“镜子在哪里?”并要他用手指出来。
宝宝动作能力训练
把你吹倒
和孩子面对面互相吹气,似乎要把对方吹倒。吹的同时做鬼脸并发出有趣的声音。
宝宝2岁时,或许能和你说上两三句话了,而且至少有一半时间,你多半能够明白他说的话。拍拍手
站在一块开阔的地方,念下面的儿歌。做出明显的动作,也可加上其他一些动作。
拍,拍,拍拍手,我们一起来拍手,
跺,跺,跺跺脚,我们一起来跺脚,
摇,摇,摇摇头,我们一起来摇头,
走,走,走走路,我们一起来走路。
我能敲
和孩子一起两腿伸直坐在地上,念到“敲”的时候,用拳在地上敲几下,每唱一句都增加敲的次数。
我能用锤敲一下,我能用锤敲两下,
我能用锤敲三下,我能敲上一整天。
跳进,跳出
在人行过道上用粉笔画一个圆圈,让孩子站在圈里,你站在圈外。告诉他“进”、“出”,然后两人跳越所画的线交换位置。
放大的花
从院子里摘一些花,插入花瓶内,然后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这些花。
宝宝记忆能力训练
沙地写字
抚平沙地表面,和孩子一起在上面“写”故事。主要由孩子去做,工具可以是手指或树枝。
寻找方形物
带孩子在社区里散步,让他上下左右仔细观察,寻找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的物体,最后数数找到了多少。
系丝带认植物
家长带孩子去院子里漫步,家长给第一种花系上蓝丝带,第二种花系上绿丝带,第三种花系上黄丝带,一边在丝带间跑动,一边说:“跑到茉莉花那边去,就是系蓝丝带的地方。”慢慢地,孩子就掌握了这些植物的名称。取下丝带,系到其他的植物上去。说出脸和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1岁半至2岁左右的宝宝已经知道脸及身体各部位的名称,但要到3岁以后才知道各部位的机能。除了要宝宝说出各部位的名称外,最好将各个部分剪下来,让宝宝重新组合,这样可以帮助他了解脸、身体的结构。
2岁时,宝宝能够在头脑中形成图像、组织分类,并按顺序排列东西等等。他会花大量的时间去分类,指出一页画上所有的猫或所有的气球。叫家庭成员
现在的家庭很多都是二代同堂,不可能天天见到爷爷、奶奶,加上目前独生子女较多,没有兄弟姐妹。但是,可以利用相册或他认识的家庭来教导他家族的组成分子及人类的成长、衰老过程,也可以一一为他介绍家族或成员的称呼,让他学叫其他长辈。
第四章2~3岁宝宝早教启蒙
宝宝更加成熟了,他们的思维更活跃,自我意识更强烈。这个时间不要过分迁就宝宝,也不要敷衍,要教育宝宝正确、礼貌地与他人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