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4个月大的宝宝现在还不是很善于完成他想完成的任务。他要么对台阶的高度判断有误,要么在想要爬到你腿上时,把双脚绊了一下。学习基本人类技能的过程难免有时令人沮丧,但你的宝宝正在努力去掌握。
宝宝发育水平
身体发育
体重:男童约10.7千克;女童约10.1千克。
身长:男童约80.3厘米;女童约78.9厘米。
头围:男童约47.1厘米;女童约46.0厘米。
胸围:男童约47.2厘米;女童约46.1厘米。
对宝宝来说,吃饭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既可以满足肚子的需要,又可以大玩一常宝宝喜欢用手抓食物自己吃,并且刚学会用勺舀饭送到嘴里。妈妈在计划好食谱的同时,别忘了制定一个培养宝宝自喂行为的计划,为他准备另一把小勺,每顿饭先鼓励他自己吃一会儿。允许宝宝把饭沾到手上,即使爱清洁的妈妈,也应尊重孩子的意愿。
动作发育
孩子经过前一阶段的努力,小步独自走得稳当了,不但在平地上走得很好,而且很喜欢爬台阶,下台阶时知道用一只手扶着下。此时,家长不要阻止孩子,要鼓励他。同时注意在旁边保护他。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促进了智力发育,使手、脚更协调地运动。这么大的孩子会用杯子喝水了,但自己还拿不稳,常常把杯子里的水洒得到处都是。吃饭的时候,孩子常喜欢自己握匙取菜吃,但是还拿不稳。这么大的孩子平衡能力还比较差。
语言发育
如果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对识字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且是在轻松愉快和各种各样的游戏中进行的,那么让孩子进行认字、阅读也未尝不可。1岁半的孩子开始认真地学习语言,翻书,选看图画,能够叫出一些简单物品的名称,能够指出方向,能够说4~5个词汇连在一起的句子,会有目的的说“再见”,能够按照要求指出眼睛、鼻子、头发等。
1岁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仍很短,他不会坐下来安静地听你讲5分钟故事。对陌生人会表示新奇,很喜欢看小朋友们的集体游戏活动,但并不想去参与,爱单独玩。喜欢自己所喜爱的玩具,女孩子常会像大人一样抱着布娃娃,开始模仿大人做家务,如铺床、扫地等。因不用奶瓶吃奶,1岁半的孩子更喜欢吸吮手指了,特别在睡觉之前,躺在床上,一边吸吮手指,一边东张西望。
很难坐下来安静地吃饭,总是走来走去。当有什么事情做不好,不顺心时,他还会发脾气、哭闹。
1岁半的孩子喜欢有规律的生活,他们对所有的突然变化都会表示反对,比如,从奶奶家搬到姥姥家居住,他会不适应,会哭闹;去幼儿园、托儿所,他们也需要很多天来适应。
心理发育
这个年龄的宝宝走路越来越稳,他不但会向前走,还学会了退着走。当给宝宝一个玩具鸭子车时,他会兴奋地拉着鸭子车一会儿横着走,一会儿退着走,一会儿又转圈走。虽然学会了走路,但宝宝有时还是喜欢爬,特别喜欢爬上爬下楼梯、钻爬桌底和床底。随着宝宝身体协调能力的增强,肌肉力量也日渐增加,宝宝开始两臂用力,拉着栏杆一步一步上楼梯,瞧他那个费劲儿的样子,好像在攀登喜马拉雅山呢。这时宝宝的两只小手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配合性动作,比如一手握瓶,一手盖瓶盖;一手拿杯子,一手向杯中装积木;一手按住纸,一手握笔画画等。手动作的稳定性和灵巧性越来越棒,能模仿着用几块积木搭“高楼”,把小豆豆装进瓶中,看书时会主动翻书页,当然是一把一把地翻了。画笔的神奇开始吸引宝宝的注意,他经常会大把握笔自发地乱涂乱画,而画出的每一道痕迹都会使宝宝兴奋不已。这时的宝宝能听懂成人的简单指令,比如“把妈妈的拖鞋拿来”“把门关上”,他是非常愿意帮助爸爸妈妈做这些事情的。宝宝从主动叫“爸爸”“妈妈”,到称呼其他人,而且还会指自己的鼻子、眼睛……宝宝到了人见人爱的年龄了。
语言交流的基础是提供给婴幼儿一个语言环境。刚开始学说话时宝宝的发音可能不太准确,不要急于纠正宝宝的发音,以免影响他学说话的兴趣。在宝宝熟悉的环境中,叫他多做一些事情。当宝宝按成人的要求完成任务时,应给予鼓励,以增强他的自信心。这个年龄的宝宝常常试图通过语言和辅以动作来进行表达,此时父母应及时理解并满足他的需求,这时他会显得很快乐。
宝宝智能发育
这个时期宝宝的特点:走得很稳,能蹲下捡东西,接着站起来再走。很少摔跤,可抬脚踢球,扶栏杆上几步楼梯,开始学跑,会抛球。
能模仿画出线条,可将小物放入小瓶并从小瓶取出,会翻书、看书。会说许多成人能听懂的单音或词,能执行简单的命令,说出自己的名字、某些要求和一些实物。认识常见的实物和图片,认识五官。
会脱去简单的衣物,白天不尿裤子,喜欢和小伙伴玩。在镜中真正认识自己的存在,开始产生对黑暗和动物的恐惧感。
1岁4~6个月宝宝早教参考
如何使宝宝不吮手指
(1)可从及时满足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入手,减少孩子的焦虑感;
(2)适时地给孩子提供充足的可供探索的玩具,占住他的双手使他没有机会去吸吮手指;
(3)用新奇的东西转移他的注意力,多和孩子做亲子游戏等办法去进行引导;
(4)鼓励他与小朋友一起玩,消除家庭环境中致使小孩苦闷的不良因素;
(5)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开阔眼界,分散注意力,忘记吸吮手指;
(6)如果孩子已经把小手指头放进嘴里,家长就需要运用引逗的方法分散孩子对这个固有习惯的注意力,切不可使用打、骂、恐吓,或用辣椒、黄连涂手指等办法,这样有害宝宝的身心健康;
(7)部分宝宝过分吸吮手指,咬指甲,常常是由于触觉防御过度引起的,可以对孩子进行皮肤触觉训练,很有效果。不仅能够改善孩子吸吮手指的坏毛病,而且能激发他的快乐情绪,培养专注和观察能力。
教孩子自己洗手
(1)培养孩子讲卫生的意识
在教孩子怎样洗手的过程中,家长一定不要忘记抓住这个机会告诉孩子洗手是为了预防疾玻让孩子知道讲卫生就可以不得病,讲卫生的孩子是爸爸妈妈喜欢的孩子,是懂事的孩子,是个好孩子。作为家长你不要忘记,孩子现在长大了,已经懂得好多事情了,你要经常对他讲道理了。就这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入手,逐渐培养他讲卫生的意识。
(2)自己要做好示范
要一步一步地慢慢地给他示范:首先是怎样挽起袖口,怎样打开水龙头,淋湿双手,抹肥皂,左右手互相搓手心和手背,再将一个一个的小手指头洗一洗,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干净毛巾擦干手。起初,父母要一边说着一边做,说话要亲切,动作要慢些,以便让孩子看个明白。在孩子自己洗的时候,他经常是会一边洗一边玩水,忘了那些具体步骤和要求,父母就要在他身旁一步一步地提醒他,鼓励他,帮助他掌握。
规范孩子对“不”的理解
刚会发“不”字语音的孩子,还不甚明了“不”字的全部含义。当他刚刚能够清晰地发出“不”字这个声音时,家长应随即引导孩子明了使用“不”字是代表一个人不赞成什么,要否定什么,在反对什么,以此来规范孩子对“不”字的理解。
随着日常生活中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对话增多,随着交谈中对话双方“不”字的反复出现,家长会不厌其烦地把大人不同意孩子做什么的这种“意思”和“不”字联系起来,帮助孩子理解家长所提出的否定要求必定是与这个“不”字的发音和意义联系在一起的。孩子听懂之后,便在与父母的交流中得到了固定,在日积月累的练习中得到了“强化”。等孩子长到1岁之后,随着他独立意识和反抗意识的增强,孩子也就自然而然地学会使用“不”字了。
由于宝宝语言理解能力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往往要配合相应的面部表情和实际行动,帮助语言更好地发挥作用,以期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
宝宝语言能力训练
开商店
目的:学说名词。
方法:准备一些实物、玩具和纸片(做纸币)。让宝宝和你一起玩开商店游戏。你当顾客,宝宝当售货员,请宝宝先问:“你要买什么?”你回答:“我要买铅笔。”并把纸币递给宝宝,宝宝就把东西拿给你,可互换角色。
宝宝学说双音词
目的:训练孩子用两个字以上的词或词组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方法:在学会用语言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用两个字以上的词或词组来表达。如爸爸问:“到哪儿玩去?”教他回答“上公园去”。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孩子扩大使用的词组范围。
家长应穿插给孩子念些适合年龄的儿歌,并可配些动作。现列举十首儿歌如下:
(1)《吃果果》——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宝宝不在留一个。
(2)《公鸡叫》——公鸡喔喔叫,宝宝起得早。
(3)《轻轻走》——轻轻走,不乱跑,阿姨说我好宝宝。
(4)《大皮球》——大皮球,真正好,拍一拍,跳一跳。
(5)《吃菜》——胡萝卜,大白菜,宝宝吃了长得快。
(6)《小小鸡》——小小鸡,叽叽叽,青草地里找虫吃。
(7)《爱玩具》——小朋友,爱玩具,玩过以后要收起。
(8)《好朋友》——小朋友,手拉手。一二一二向前走,团结友爱好朋友。
(9)《排排坐)——排排坐,分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大的给奶奶,小的留给我。
(10)《讲礼貌》——爸爸妈妈上班去,把我送到幼儿园;我跟爸爸握握手,我跟妈妈说再见。
宝宝听觉能力训练
猜声音
目的:练习辨别声音。
方法:给宝宝模拟车的叫声(汽车、自行车、摩托车、火车等)动物的叫声(狗、猫、小鸡、鸭、牛等)以及风、雨、雷、电话等声响,让孩子猜猜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响。
宝宝社交能力训练
分享食物和玩具
经常讲小动物分享物品的故事给幼儿听,让他知道食物应大家分享。在幼儿情绪好的时候,给他两块糖,告诉他拿一块给小朋友,另一块留给自己。若按要求做了,要夸奖他。玩玩具最好和同伴一起玩,共同分享快乐。
与同伴玩
为幼儿提供与同伴一起玩的机会,如到邻居家串门,再安排需要两人合作的游戏。如盖房子、拍手、拉大锯等,训练幼儿能与同伴一起玩。
宝宝动作能力训练
砖上走
目的:训练平衡能力。
方法:带宝宝到户外,找五六块砖放在地上,每块间隔10厘米左右或视宝宝步子大小,让宝宝踩在砖块上走。熟练后可把砖块距离拉大。也可以增加砖块。
涂颜色
目的:训练精细动作和颜色感知能力。
方法:给宝宝画一张花草的图画,图案要大、简单明了。不要太复杂。让宝宝手拿蜡笔或用彩笔为花草涂上相应的颜色,如花可涂红色或黄紫色等,草或叶可涂成绿色。
踢球比赛
目的:发展肌肉动作的控制方向能力。
方法:在房屋中间放一把椅子,把椅子底下的空当作球门,你和宝宝在椅子的两边踢球,看谁踢进球门的次数多。
爬行游戏
目的:锻炼方向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
方法:你和宝宝相对而坐,你对宝宝说:“我是大象,你是小象。咱们一起去外面玩吧”,让宝宝跟在你后面爬行。爬了一会儿,你说:“咱们就在这儿做游戏吧”,这时你用手触地。身子变成拱形,让宝宝钻或爬过去。最后还可让宝宝骑在你的背上再爬几圈。
摇一摇
目的: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使宝宝感到愉悦和舒适。
方法:
①妈妈坐在床上抱着宝宝,宝宝两条腿分开,面朝妈妈,坐在妈妈的两腿上。
②妈妈用两手搂抱住宝宝的后背,然后,带着宝宝一边前后方向地摇动,一边使自己的身体向前移动。
③妈妈在带着宝宝一起摇的时候,可以念一些欢快的儿歌,如:“摇呀摇,轻轻地遥宝宝乐,妈妈笑。摇到外婆家,宝宝仔细瞧一瞧……”
注意:此游戏也可由爸爸躺在床上,两腿翘起,让宝宝坐在爸爸的两膝盖上,爸爸双手握住小宝宝的两只小手,宝宝面对着爸爸,爸爸的两条腿不停地摇动,使小宝宝觉得像坐在小船上一样。
小孩子不喜欢坐在书桌前读书,所以请通过有趣的方式,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体会数字吧!看书翻页
目的:训练手指的小肌肉运动,增强灵活性。
方法:在给宝宝看书时,有意识地让宝宝自己翻页,开始宝宝总是五个指头一齐上,一叠一叠地翻,你要反复地给他示范,让他慢慢学会用三个手指以至两个手指一次翻一页,最后一页页地翻。
宝宝想象能力训练
开火车
目的:发展想象力和配合动作。
方法:大人做车头,宝宝做车厢,告诉宝宝:“火车马上就要开了,乘客同志请上车。呜……”边摇动双臂边向前跑,让宝宝紧紧跟在大人的身后,同时发出“咔嚓、咔嚓”声。跑一段路后,你说:“火车到站了,乘客同志请下车。”也可让宝宝当车头,你当车厢玩。
宝宝感知能力训练
找洞洞
目的:认识方形、圆形、三角形,发展宝宝良好的空间知觉。
方法:家长可选择一张四方形的硬纸板,在上面刻出图形如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基本几何图案,让宝宝把这些图案正确地放进硬纸板上刻出图形的小洞穴内。
注意:刻出来的各种形状家长最好给它染上颜色。在让宝宝放之前,家长要给宝宝示范,并且要不厌其烦地教给宝宝,直到宝宝学会放为止。
按指示找玩具
目的:训练辨别方向的能力。
方法:把宝宝喜爱的玩具藏起来,让宝宝根据你的指示把东西找出来,如“在床上”,当宝宝走到床边,再告诉他“在枕头底下”,逐渐增加难度。
宝宝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
走迷宫
目的:训练幼儿用笔的能力,发展幼儿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方法:家长让幼儿用蜡笔,从箭头起到终点小旗。家长要给幼儿做必要的示范和讲解。
手工制作
目的:训练幼儿的动手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方法:家长为幼儿准备一块橡皮泥,然后指导幼儿进行下面的训练。
(1)让幼儿用橡皮泥捏制一个大圆球。
(2)让幼儿用橡皮泥捏制两个小圆球。
(3)让幼儿用橡皮泥捏制一个长方体。
(4)家长指导幼儿把大圆球放在长方体上,再把两个小圆球重叠起来放在大圆球上。